時下很熱的《脫口秀大會》,本來挺歡快一節目,但最近幾期,讓人挺不是滋味的。
連續好幾期了,程璐一直在圍繞著「婚姻」這個話題。
當然,他談這個話題也是很有經驗的嘛,畢竟一個月前剛離婚,有感悟很ok。
雖然之前和他一起參賽的前妻思文,已經因為狀態不好選擇了退賽。
思文坦言,自己現在連讓自己開心都做不到,遑論逗笑觀眾了。
對於這一點,程璐也很清楚。所以他一登臺,就調侃自己:
其實對於這件事,倒還好,個人情緒嘛,有人就是比較會控制,很正常。
但是網上有很多人戲謔說:「軟飯男」終於能站起來了。
這也難怪,畢竟他的前妻思文,那可是有著「脫口秀太后」的名譽的。
這個大熱的段子,在當時掀起了軒然大波。
有人羨慕這種婚姻,也有人覺得這種相處模式,遲早會出事。
但無論如何,都不影響這個段子在當時的火熱。
以致於即便離婚了,程璐也不忘提起這個段子:
「我打算貼個廣告,旺鋪招租……自從有了這個上下鋪,我跟思文的事業發展得可好了。但也要聲明啊,它只保事業,不保感情。」
還記得思文退賽那期,採訪最後問起了離婚的原因。
兩人的表情,真是笑得比哭還難看啊。
普通人離婚都要經過很久的平復,而明星連一點私人空間都沒有,自己都還沒想明白的事情,就要告訴屏幕前的所有觀眾,因為要有個「交代」。
但其實說到底,觀眾真的關心他們有多難受嗎?
未必。
觀眾有的,更多的是好奇心。視頻一出來,大家熱火朝天討論的重點是,到底是程璐更捨不得思文,還是思文更捨不得程璐。
甚至用上了微表情分析,來判斷倆人復婚的機率有多少。
所以,很理解思文選擇了退賽。
在程璐表現出的「樂觀」中,更多的是一種悲哀。
不是對感情的悲哀,是對生活的悲哀。
我們常開玩笑說,人嘛,都是要恰飯的,做人要現實啊。
難道就為了滿足觀眾對於完美老公的幻想,程璐就要在節目上大哭、後悔,甚至於退賽?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感情又能排到第幾呢?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有自己要承擔的責任。
思文退賽,只是短暫地療傷,也不是說就此沉寂下去。
當她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她還會再出發的,去承擔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
但程璐不行。
他之前一直是幕後,是《脫口秀大會》和《吐槽大會》的首席編劇,他需要幫忙審稿子,改稿子,寫稿子。
他的工作不是個人性質的,他是一個團隊的一份子,這個團隊需要他。
他是有選擇不幹的權利,但短期之內,要去找到一個熟悉節目規則、統籌稿件的總編劇,的確強人所難。
他如果退賽的話,對於個人是一種休息,對於團隊,卻是一種難以承受的打擊。
人活於世,除了家庭責任,還有太多的社會責任要去履行,你很難說孰輕孰重;
人活於世,除了自我情緒外,也有太多的外在聯繫要去顧及,沒有人該為你的負面狀態買單。
楊天真看了程璐的表現,給出了一個很中肯的評論:
「我覺得你們脫口秀演員,真的是職業性大於人性」。
不是職業性大於人性,而是生活的重量,大過情緒。
在生活的打擊下,我們越來越能扛得住事,越來越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小時候以為天塌了的事情,長大後根本不覺得是個事兒。
那些被逼著舔舐傷口的經歷,成就了我們的盔甲,也許這也是每個人成長都必經的潰爛吧。
折射到程璐身上,這些事情也是一種成長。
他的朋友說,程璐之前是一個比較吊兒郎當的人,但現在,他成了一個很認真的人。
就像李誕和大老師說的那樣,苦難的生活最能夠給予創作者養分。
正是因為他經歷那些痛苦,在關於婚姻這塊,他說出的話才有了打動人心的力量。
是調侃,也是真心話。
誰還沒被生活傷害過呢?
難道遇到傷害就撂挑子不幹了嗎?
不,我們要從生活的苦難中汲取力量,充實自己,激勵自己成長。
終有一日,我們可以笑著面對生活之重。
這才是成長的意義,這才是生活的意義,這才是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