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馬老師攝影學習視頻後的一些體會

2021-02-14 夏洛特的文攝小屋

今年年初我入手了一臺相機,那會兒正值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幾乎每周我都端著相機咔嚓咔嚓地擺弄一通,家裡的每個物件、自家陽臺的花花草草、鄰居陽臺的花花草草……都被我拍了個遍,還地將自己的作品曬到朋友圈。三分鐘熱度過去之後,買回來的新相機一直放在角落裡吃灰。

直到今天逛B站刷到大馬老師的視頻才恍然大悟,原來學習攝影最重要的不只是拍出好的相片,更重要的是拍出自信、拍出快樂。在這裡也姑且當一回課代表,總結下我今天在視頻裡學到的東西。

第一,學習攝影最先需要的不是好器材、好設備,而是自信。即自信地選擇自己喜歡的題材去拍攝,自信地拍自己覺得好看的畫面。

攝影本身是一件十分個性的事情,好不好看不是別人說了算,自己喜歡才最重要。還記得我前面寫的,相機剛買回來那會兒覺得特別新鮮,瘋狂拍照並發到朋友圈,事實上我發出來的相片反響平平。一方面剛入門攝影的我拍照技術還很差,在別人眼裡我的作品可能不值一提;另一方面我希望通過獲得別人的認可來增強自己的自信,一旦缺乏被認可的機會便失去了繼續做這事的熱情。

最近拍的相片裡,有一組照片深得我的喜歡,是一個小女孩放風箏。那時候我正在湖邊拍夕陽,一個小女孩突然跑進了我的畫面,她舉著風箏跑來跑去,掉了又撿,撿來又放。現在看來,這組相片拍得太差勁了,模糊的畫面、糟糕的曝光,可那是我第一次用相機跟拍人物,聽著每次按下快門的聲音我都興奮得要命,仿佛我也在跟著她放風箏,心情隨著傍晚的風越吹越高。

「同時也別指望用更貴、更好的器材給自己壯膽,器材帶來的自信只是暫時的,要有那種不管用什麼器材都敢拍照片的自信。」這番話對我來說也如醍醐灌頂。

我買的相機是尼康的D5600+18-140mm鏡頭,屬於價格比較便宜的入門相機,還是處於攝影器材鄙視鏈最底端的套機,可是對於收入不算高、甚至從來沒有摸過相機的我來說,收到快遞開箱的那一刻真的很驚喜。隨著攝影技術的增長,這臺相機總有一天會被我淘汰,但是沒有它我可能永遠不知道取景器裡的畫面是什麼模樣,不了解按下快門是什麼樣的感受。

第二,學攝影不是學習相機的操作技術,而是掌握對光線的使用技術。職業攝影師拍照好看,是因為他們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最佳的光線和角度來拍攝。

學習攝影最容易被忽略的兩個內容,曝光補償和手動白平衡。曝光補償可以讓我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曝光、什麼叫合適的光比,只有得到正確的曝光,照片的顏色才可以顯示到最飽和的狀態,手動白平衡則解決了照片顏色在不同光線下的準確性。如果在拍攝前期沒有意識到色彩不佳,在後期很難做到精確調整。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每次拍照總有那麼幾張自己很喜歡的照片,可是總覺得似乎哪裡不太對,比如構圖、比如色彩。對於那些不太糟糕的構圖還可以通過工具進行二次加工,賦予照片新的生命;而對於色彩不太好的相片,在後期即便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那些在光線恰當時按下快門得到的相片,即便不需要後期也同樣出彩。

第三,攝影是一門手藝,大師們都是靠垃圾照片堆出來的。學習攝影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和積累讓大腦適應相機取景器的視角,讓大腦從鏡頭焦距的視角和透視的關係去思考,將其變成一種本能反應的過程,久而久之便把自己跟相機融為一體。

練習的兩大途徑是多看和多拍。

多看是為了打開自己的攝影思路,模仿和借鑑別人的作品,找到適合自己拍攝的習慣和風格。當你看的照片足夠多,在腦海裡存儲的拍攝想法也會更多,但是多看,不是看別人拍攝的風景、妹子和大長腿。視頻裡老師提出了三大方法:首先學會估計相片用的是什麼焦距、什麼鏡頭,理解圖片的主題和背景之間的空間關係;其次看照片的光線,光線從哪來往哪去,有幾個光源,每個光源在畫面裡起到什麼作用;最後猜測相片是在什麼時間、什麼環境下拍攝的,及時用它來幫助自己在現場拍攝對於題材的安排或者統籌能力。

多練也不是出去瞎拍,對於職業攝影師來說術業有專攻,對於一般攝影愛好者來說,選擇拍攝難度低但是練習效率高的題材就足夠了,因為只有選擇正確的練習賽道,學習攝影的熱情才不會被輕易打擊。

視頻還提到了攝影題材的「三難三易」。「三難」是人像難、人文難、微距難。人像難在模特是否配合、長得是否好看,如果是自動模特怎麼拍都好看,遇到沒有經驗的模特會拍到懷疑人生;人文拼的是文化底蘊和社交能力;微距則難在對於燈光的要求太高。「三易」是風光易、街拍易、靜物食物易。風光的主題是死的、不動的,變化的只有光線,只要勤奮天天拍就一定能夠拍出大片;街拍可以練習觀察和發現身邊的美,鍛鍊迅速決定構圖和曝光,而且不需要和人打交道,沒有精神壓力;拍攝靜物和食物只需要安安靜靜地練習布光、構圖就足夠了。

第四,攝影不一定是拍大場面,從身邊的人和物拍起可以讓攝影變得有趣、變得有愛,以人為本的普世價值觀才是攝影的根本。

之前我經常苦惱自己總是拍不出好的相片、沒有模特,直到今天看完視頻才突然覺悟,大場面的相片固然好看,可我學習攝影的初心是記錄生活,留下生活裡各種美好的瞬間呀:和家人共度的每個時光、偶爾和朋友出行玩樂的日子、下班回家路上抬頭看到的美麗夕陽……都是我生命長河裡最美好的一部分,而相機正好能夠幫助我保存這些珍貴的回憶。

又如前面拍的那組相片,或許那個小女孩長大後不再記得自己在湖邊放風箏的事情,但是記錄下這組相片的我不管什麼時候翻出來,腦海裡總會浮現起那時的場面,這也是攝影給我帶來的快樂之一。

視頻末尾老師給了一些忠告,其中一點是拍到好的照片一定要分享,但是拍了照片不要馬上發,過六個月或者一年,當大家把之前的事情都忘記了再發,對方一定會特別感激記錄下當時那一瞬間的你。

現在再看以前的相片,我也感謝那時候的自己。晚安,我愛這個世界。


相關焦點

  • 學習體會 | 2020「浙江發展與影像創作」中青年攝影人才研修班學員...
    杭州 鄒鴻學習體會聽了傅擁軍老師的《關於錢塘江的影像調查》,通過老師拍的《蘭石》,學習了記錄本土文化的魅力,可以拍一塊石頭,一片樹葉,一棵小草。也可以深入的記錄身邊的人與一些變化。
  • 媽媽我真的在B站學習-給你準備了B站攝影類UP主推薦
    現在自學攝影正在變得越來越方便,像是在攝影無忌、蜂鳥還有貼吧上都可以找到豐富的教程帖子,微信也有大量的公眾號做攝影教程與資源的分享(比如深夜攝影教室),而且還有其他更加專業的分享網站就不列舉了。但是圖文教程畢竟有著題材上的局限性,視頻能夠更加直觀展示操作與拍攝的過程,傳遞一些文字難以傳遞的信息,特別是一些實拍的分享能夠展現拍攝的現場,是學習攝影的非常有益的形勢。
  • 學習體會 | 2020「浙江發展與影像創作」中青年攝影人才研修班學員心得
    求潛心,忌浮躁    在蘭溪遊埠四天緊張的學習,不虛此行。各位老師精彩、獨到的見解,都是我們攝影人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遊埠渾然天成的風土人情,又是我們難得的拍攝體驗,回來後,邊整理筆記,邊繼續思考。下面談一下自己學習後的感想。
  • 大馬十大年輕企業家,女性在這個大馬社會中還是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10名傑出的29歲以下大馬年輕企業家,在飲食、攝影、時裝、教育等行業打響名堂。他們的成功,啟發更多年輕人勇於追夢。1. Fiqa Liyana Chong(27歲)在吉隆坡創辦專業攝影工作室Prounited的Jewel Ling是大馬異軍突起的年輕企業家,代表作之一是《亞洲超級名模生死鬥第二季》(Asia's Next Top Model Cycle 2)拍攝冠軍名模Sheena Liam
  • 一次「攝影助理」的學習心得
    既能學習攝影,又能在戶外蹦躂,還有有趣的同伴。我就不談此次活動的細節啦,不過我剪了個花絮vlog,第一次剪,將就看看。此文章主要談談我在攝影師、化妝師、金主爸爸、模特和化妝師助手身上學到的東西。(取長補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 攝影愛好者的心得體會
    攝影是我的興趣愛好。我喜歡攝影因為它可以記錄生活的碎片。您可以記錄那些刻骨銘心的時刻,以便您記住未來的場景和心情。許多人將攝影與攝影相混淆。當我在北京電影學院時,第一堂課解釋了兩者之間的區別。攝影是將您的感受注入照片中。每次按下快門時,都應該考慮為什麼要拍攝。
  • 很棒的花絮視頻!★【小鳥天堂】新生兒攝影
    一段精心剪輯製作的花絮視頻,能更好地帶你了解照片背後的精彩故事,更好地了解新生兒攝影,了解攝影團隊。
  • 武漢美髮師同行談關於「學習」,讓你少走一些彎路,值得你看一看
    武漢美髮師同行談關於"學習",讓你少走一些彎路,值得你看一看關於"學習",今天只談談我個人建議,心得!我覺得學習沒必要去什麼遠方,奔向什麼學院,在家能獲取的知識,在店裡能實操的東西,這已經足夠了!快手上有個和我私信,吐槽的同行,抱怨自己所謂色彩團隊的老師,老師一味要求轉發朋友圈,群發廣告,等等手段,類似這種過度的宣傳,我想比比皆是,原本是跟著老師一心抱著學技術的美發人心態,結果成功地把自己培養成了微商代理……現如今,大部分美業人都會刷"抖音",抖音出了教程,出了配方數據,出了視頻書籍,出了直播,好像這些看似都是給予美發人的福利
  • 影視現場攝影的體會
    攝影是一門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的事兒,因為裡面需要注意的細節太多,比如打光,對白,錄音,光圈,對焦,焦距,移動,搖動,俯拍等。會因為每個導演想表達的鏡頭語言不同,而呈現出很多變化多端的景別。那麼現場攝影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 WEGO/唯格攝影雙師課堂:中國10大攝影名家公開課/第2季!
    朱憲民老師展映了他在建國後的四個不同階段所創作的攝影作品,這些作品有著深刻的時代烙印,也凝結著朱老師對民族、對國家的赤子之心。朱老師將他畢生的攝影感悟和體會分享給大家,他認為:1、藝術最怕重複和模仿,藝術就是創新,就是革命。2、全民攝影的時代,必須再顛覆過去的思想,過去的創作方向、方法,才能被這個時代不能淘汰。
  • 【影像】吳波與您聊攝影(三):追焦攝影的幾點體會
    《攝影「菜鳥」如何選相機?吳波與您聊一聊》推出後,很多小夥伴表示很受用。秋天景色宜人,正是外出拍攝的好時節。有小夥伴強烈要求老吳能和大夥繼續分享分享他的攝影心得和體會,以便大夥活學活用,拍攝美麗的秋景。應小夥伴們的要求,那麼這期小天繼續邀請到吳波來和大家聊聊攝影那些事。
  • WEGO/唯格攝影雙師課堂:中國10大攝影名家公開課,非常時期/非常學習/非常公益!
    王昱辰 作品    這是一段特殊的日子,這是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攝影雙師課堂建議您響應國家號召,做好居家隔離,保證自身健康安全,儘量減少去人員密集處,做好病毒防控!     隔離疫情不隔愛,在全民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非常時期,攝影學習不能停下來。
  • 移民故事:多元化多種族的馬來西亞——董樹樹的大馬新體驗
    移民故事102來自美移移民大家好,我是董樹樹,很高興收到美移移民邀請跟大家做一個分享,我是在馬來西亞的一個大齡留學生,之前是一名街舞老師,現在在馬來西亞學習大眾傳播專業,業餘會自己做視頻。我個人背景是英語零基礎,之前也工作了七年,覺得自身需要進修提升,經過對比選擇後,最後決定選擇到馬來西亞留學,也算是大齡留學生。一開始選擇留學對於我自己的年齡還會有一些顧慮,去到學校以後發現班上還有比我年齡更大的同學,有的已經30歲,還有同學33歲,所以我就放鬆了很多。
  • 大馬教育文憑或將升級難度 國中生無奈痛舍華文
    《南洋商報》探悉,經過「改革」後難度升級的華文試卷評估模式,特別是增設的會話環節,足以導致國民中學措手不及。  州內一所國民中學的校方透露,國中華文向來頂多只有4節,儘管一些學校將之納入正課,但因課室數量不足,以致學生須在放學後留下來,在有空檔的課室上華文課。
  • 學習手機攝影!精品教學
    「手機攝影集訓營」共計10次課程,不同於其他機構的短短3-4次課程,我們的課程共計10次,是一個完備的、系統的手機攝影學習體系,真真正正地能夠幫助大家通過10次課程30天的時間提高自己的手機攝影水平。直播過後,所有課程均可永久反覆查看學習,錯過直播的學員仍舊可以反覆收看錄播,絕對不會錯過任何一次課程。三、這門課都教哪些內容?Δ10節在線直播精品課
  • 學習攝影難不難?我的答案是不難
    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講述了我和愛人的一些故事,主要是說她多年來對我攝影的支持和她近日來對拍攝白鷺的興趣,結果是沒想到發布後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鼓勵,並有幾個好友留言,讓繼續講述我們兩人的故事。對此,今天就結合自己學習攝影的一些體會和佳一七這幾天拍攝的照片,與大家做一個交流,那就是學習攝影到底難不難?學習攝影到底難不難呢?我的答案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習攝影與學習歌舞、美術、書法、戲劇等其它類藝術相比,要容易的多,如說人家需要十年磨一劍的話,而我們學習攝影從拿到相機到按下快門再到拍出一張滿意的照片,則用不了人家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
  • 重磅盤點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大馬明星!
    人如其名,恬恬長相甜美惹人憐愛,她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在學校是籃球校隊代表,球場上英姿颯爽,被人稱為「大馬籃球女神」。同時她還是大馬IG紅人呢,擁有6w粉絲,對於00後來說可不簡單~2015年8月22日,當時只有11歲的湯晶錦,以一首韓紅老師的《天亮了》在舞臺上唱哭音樂老師譚維維,一周時間,這首歌單條視頻點擊量更是超2億次,迅速佔據微博熱搜榜。這位音樂小神童在1歲還不會說話時便自己哼唱了《小星星》,媽媽發現了她在音樂上的天賦,便開始重點培養她,在媽媽的鼓勵支持和陪伴之下,晶晶的音樂之路走到了現在,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以實力徵服了大家。
  • 初學攝影的時候,同時要學習一些關於濾鏡的知識
    初學攝影的時候,只學會使用相機可不行,也有學習一些配件的使用,例如在鏡頭前能放置的各種濾鏡,這一次將以濾鏡為主,如何能拍攝出好的作品很多剛接觸攝影的人,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修圖軟體的預設叫做濾鏡,其實是從攝影延伸開來的,濾鏡簡單來說就是架在鏡頭前的一塊玻璃鏡片。現在都是數碼時代了,還需要用濾鏡達到效果嗎?
  • 什麼年齡可以學習攝影?真的是「活動老學到老」嗎?
    總之不管怎麼樣,不管什麼年齡,學習永遠不會晚,而且學習攝影既是一種愛好,來陶冶情操,還可以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學習攝影大體有以下幾個步驟,供您參考:1、得心應手的設備,選購一臺自己喜歡的設備,是學習的基礎。
  • 「天下攝影學院」10月19日童建華老師手機拍攝、後期修圖、短視頻製作公益講課
    【活動性質】  攝影、後期、視頻教學【集合地點】 台州文化館【報名費用】 免費【活動聯繫】 徐婷婷1895760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