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航展上,殲20首次公開展示了其彈艙內的新式大型藍色飛彈, 非常令人歡欣鼓舞, 但實際上這些飛彈並非實彈,而是演習用的訓練彈,在這種場合,殲20當然是不會掛實彈的。
殲20的新型飛彈訓練彈
想要培養出優秀的飛行員,不光要確保足夠的飛行小時,充分的彈藥射擊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同實彈一樣,我國飛彈的訓練彈也長期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而美軍不但有在伊拉克和利比亞等地區的實戰經驗,而且現役的AIM-9和AIM-120也分別有掛飛訓練彈、模擬彈和試射彈三種訓練彈,以適應不同的任務需求,可以說,中美兩軍在空戰訓練上的差距比飛彈性能還大!
前不久,F16在日本還掉落了一枚訓練彈,引起很大恐慌
在飛彈訓練彈出現以前,空軍的演練過程是這樣的:先由飛行員駕駛戰機搶佔有利陣位,用火控雷達鎖定目標,按下發射按鈕,再由後方依照雙方戰鬥機的飛行狀態和戰場態勢進行計算機模擬,得出一個「空戰結果」,這基本上屬於紙上談兵,缺乏真實感,演習效果大打折扣。但要是打實彈的話,實在承受不起,因為飛彈是消耗品,打一枚少一枚,即使是格鬥彈單價也得幾百萬人民幣。
對我國而言,不但要研製與國產飛彈對應的訓練彈,還有一個進口俄式戰鬥機訓練彈和相關測試設備的國產化問題,這套系統的價格可是接近1000萬人民幣。好在經過長期的不懈努力,我國已經研製成功了包括進口型號在內的多種訓練彈並批量服役,不但使空軍的訓練效果有質的提高,還意味著可以節約數十億的採購費用。
我國的飛彈訓練彈是藍色塗裝,實彈則是白色塗裝,以便於識別,防止混淆誤掛。
訓練彈與其對應的實彈有幾乎一樣的尺寸重量、氣動外形和制導系統,二者最大的的區別是訓練彈沒有戰鬥部。訓練彈的動力裝置也與實彈的火箭發動機有很大的不同,它可以讓訓練彈在距目標一定距離時自動熄火,並進行減速制動,因為它雖然沒有戰鬥部,但因為速度幾乎與實彈相當,對幾乎沒有什麼裝甲防護的戰鬥機也有相當的殺傷力。
訓練彈熄火後,要通過傘降回收,這樣一來,至少可以對它的部分關鍵零部件重複使用,飛彈最昂貴的地方在於其制導部件以及發動機,如果得以回收,節約的成本是很可觀的。而且即使出於保密的原因,訓練彈即使支離破碎,也必須回收,因為通過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推出其對應實彈的真實性能。
我國航母艦載機的訓練彈
訓練彈的電子設備能夠記錄主動雷達導引頭對目標的探測、跟蹤和截獲情況,以此作為裁判模擬空戰勝負的依據。因此在模擬對抗中,飛行員必須儘可能在訓練彈熄火制動前擺脫其主動雷達導引頭的鎖定。
飛彈訓練彈最大的優勢在於,讓飛行員實實在在的發射了飛彈,有了身臨其境的體驗,這對缺乏實戰經驗的我國空軍而言,顯得尤其重要。
具體到殲20的訓練彈,這種藍色塗裝的大型飛彈能在演習過程中對PL15遠程空空飛彈進行十分逼真的模擬,殲20正是憑藉著這些訓練彈屢屢創造出對三代機壓倒性的空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