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人,從來不高聲講話,他們說話會深入淺出,言簡意賅。聰明的人,說話從不露骨。
有的人說了話,和沒說一個樣;反而有的人沒說話卻比說了還厲害。
有的人說的話聽起來是壞話,可壞話裡卻包含他的菩薩心腸;反之有的人,說的話乍聽起來悅耳動聽,可是,仔細一聽便能聽出其中的叵測心機。
同樣的話,從會說話的人與不會說話的人嘴裡說出來,產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讚美是免費的良藥,讚美的話給人美的感受,但很多人語言匱乏,一成不變,導致讚美的話也味如嚼蠟。
01讚美「三忌」
1. 忌人云亦云
一些人在公共場合讚美別人時,沒有自己的想法,只能學別人說話,附和別人。常言道:嚼過的肉不香。附和的話不僅達不到效果,還可能引起對方反感。
中國還有個傳統就是受到讚美自己時,往往都要謙虛一下。在公共場所,如果大家眾口一詞地讚美某個人的同一件事,就會讓他尷尬,而且越是最後幾個說的,就越讓他不勝其煩,對於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
2. 忌形式套話
年輕人剛踏入社會很容易犯這種忌諱,由於缺乏社交經驗,見面就是「久仰大名、如雷貫耳、百聞不如一見」等俗不可耐、味同嚼蠟的恭維。這些俗套會給人留下不冷不熱的印象,使人感覺對方缺乏誠意,因此也不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有一個笑話就是諷刺這種形式套話的恭維方式:一個年輕人到朋友家去玩,見到對方的哥哥便恭維道:「大哥你好,見到你真高興!久聞你的大名,如雷貫耳,今天能見到你真是榮幸!「哪知道這位哥哥剛從監獄裡放出來,還以為那人在嘲諷他,心中不快。這樣的讚美反而起了反效果。
3. 忌一味誇讚明顯的特質
有的人特質非常明顯,想讓人注意不到也很難,於是在誇讚他們的時候,難免會落入俗套。殊不知,時間長了,同一特質反覆被人誇讚也會讓人聽得煩,反而不想再聽人提到。所以,避開很吸引注意的高峰,退而求其次,就會讓人眼前一亮。如誇讚一個長得很帥的人,可以刻意不去誇讚他的帥氣,反而說他性格陽剛,為人有擔當,這就很容易令對方印象深刻。
02讚美「三要」
陳詞濫調不僅是社交的忌諱,也是讚美別人的忌諱。那麼,怎樣才能推陳出新呢?
1. 要抓住對方的心理去讚美
陳詞濫調往往是在不深入了解對方心理的情況下說出的疲於應付的話,毫無針對性。只有了解對方的近況和心理,才能知道他此時的心情和需要,從而給予別出心裁的讚美。
2. 讚美專長以外的東西
聰明的人善於使用「迂迴贊術」,圍繞對方希望聽到的方面進行讚美,下面的例子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眾所周知,空姐們既漂亮又熱情,她們已經聽到太多的乘客對自己容貌和服務方面的讚美,因此已經沒有了感覺。一次,一位黑人先生下飛機時,很激動地對給他服務的中國空姐說:「我飛外國這麼多年,第一次遇到對黑人這麼友好的乘務員。」這位黑人先生沒有直接讚美空姐的服務,但卻別出心裁地稱讚中國空姐沒有種族歧視,可謂獨具匠心。
3. 讚美要切合實際
言過其實的讚美讓人感覺虛偽,令人反感。要知道,讚美與拍馬屁完全不同。讚美是發自內心地對對方某種長處的肯定,而拍馬屁則是不懷好意地虛偽吹捧。所以,讚美貴在真誠,不要浮誇;要適可而止,不要無限拔高;稱讚貴在自然,不可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