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民族問題為何如此嚴重?

2020-12-28 歷史研習社

文/狟先森

1987年戈巴契夫出了一本書叫《改革與新思維》。他在這本書裡面盛讚蘇聯民族問題完全被解決了。他說就連世界上最發達的美國人都沒有消除族群矛盾,可見蘇聯是人類文明真正典範。

可事實卻啪啪打臉。就在1986年12月,蘇共中央因沒有和哈薩克斯坦的地方領導人商量,任命了一個非哈薩克族的領導人,引發了一場民族騷亂。那麼,在蘇聯聲稱的「民族問題完全被解決」的背後,民族問題有多嚴重?

01 以民族劃分行政區域隱含危機

蘇聯是一個超級複雜的國家,她除了有15個正式的加盟共和國以外,還有20個民族自治共和國。這些自治共和國都是按民族屬性劃分的,也就是在某個民族設立一個「自治共和國」,類似於加強版的民族自治區。這種區域劃分法非常不科學,造成蘇聯民眾對國家的不認同感,因此極易產生強烈的獨立情緒。

按民族建立「自治國」不科學就算了,在許多自治國當中,冠名的民族竟然不佔人口大多數。1989年,在俄羅斯境內的16個民族自治共和國中,大多數都是如此。比如巴什基爾自治共和國,巴什基爾人只佔21.9%;布裡亞特自治共和國,布裡亞特人只佔24%;科米自治共和國,科米人只佔23.3%。

這些自治國中,過半的人口全都是俄羅斯族!這種冠名實在是名不符實。這些被冠名的少數民族漸漸地產生了一種想法:獨立。隨便冠名「自治國」,更造成了「國中有國」的混亂局面。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首先要處理的就是自己境內高漲的民族獨立情緒,車臣之戰就是這種混亂行政區劃的後果。

02 平等口號下的不平等

除了混亂的民族區劃以外。蘇聯動不動就把少數民族遷來遷去的政策給日後的民族衝突留下來很大的隱患。

二戰前,史達林非常不信任少數民族。史達林擔心居住在遠東地區的朝鮮人和日本相勾結,硬生生把10萬朝鮮人遷移到了中亞地區;擔心伏爾加河的德意志人和德國聯合,強行把他們遷到了西伯利亞地區。二戰後期,史達林又以與德軍勾結為理由,強行把車臣人、卡爾梅克人和土耳其人遷到中亞地區。這種隨意遷移整個民族的做法造成了民族間極不穩定的局面。

圖:克裡米亞的韃靼人

80年代,一些曾經被迫遷移的民族要求回到原地。比如遷到中亞地區的35萬韃靼人聯名上書要求返回到克裡米亞地區,他們打著「無祖國,毋寧死」的口號到莫斯科街上示威、鬧事;被迫遷到西伯利亞地區的德意志人要求回到伏爾加河地區,整天要求和蘇共中央領導人談判並且示威遊行,打亂了戈巴契夫既定的改革進程表。

03 積累下來的民族問題總爆發

1923年7月,史達林把曾經屬於亞美尼亞管轄的一個90%的人口都是亞美尼亞人的州劃歸亞塞拜然管轄。對此,亞美尼亞人一直不滿,1987年,7.5萬人給戈巴契夫寫聯名信要求該州交還給亞美尼亞,被拒後造成了蘇共中央沒想到的民族衝突。1988年2月26日,100萬群眾在亞美尼亞首都葉里溫發起了遊行示威,並發展成了針對亞塞拜然人的暴行行動。隔天,亞塞拜然第三大城市蘇姆蓋特發生了對亞美尼亞人的報復性屠殺,23人死亡,100多人受傷。

圖:葉里溫

1944年11月,史達林把居住在喬治亞地區的10萬多土耳其人烏茲別克斯坦,本地民族與外地民族的矛盾時隱時現。1989年5月23日,一個烏茲別克費爾幹納地區的小青年煽動說土耳其人佔據了主要職位,排擠了本地民族。因此聚集一批青年人進行了針對土耳其人的一場屠殺,100多土耳其人被殺。最後蘇聯政府不得不把該地區1.2萬名土耳其人全部遷走,以緩和局勢。

圖:紅圈部分為費爾幹納地區

這些事實和戈巴契夫在書裡聲稱的恰恰相反。蘇聯的民族問題不僅沒有解決,而且始終處於一種暗湧狀態中,只等待著最後爆發的時刻。在改革的氛圍下,這一個個被壓抑的民族矛盾逐漸浮出水面,這也讓戈巴契夫和他的蘇共中央備嘗苦果。

參考資料:

1、趙常慶:《蘇聯民族問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

1、沈志華:《一個大國的崩潰與崛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相關焦點

  • 蘇聯與南斯拉夫解體:為何蘇聯友好分家,南斯拉夫卻留下仇恨?
    上世紀,我們提到蘇東劇變一般是指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其實東歐劇變比蘇聯解體還要嚴重。
  •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
    蘇聯曾有很多德國後裔,為何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境內德裔很少了?蘇聯是由很多加盟共和國組成的一個聯邦國家,即使現在俄羅斯聯邦,也由很多自治共和國組成,這也是蘇聯遺留下來的。蘇聯建立後,曾經有一個叫「」,但此國組成不久,卻在蘇德戰爭期間突然消失了。那這些有由德國人組成的加盟國為何消失,這些德國人去哪裡呢?
  • 蘇聯解體的關鍵因素
    蘇聯民族問題是蘇聯分裂的主要原因。蘇聯民族問題的根源是民族自決的思想和民族自治的制度。民族自治的最高表現形式是民族聯邦制。  蘇聯解體,是世界歷史的一個重大事件。蘇聯國家的解體真正主要原因是緣於民族問題。蘇聯解體間接地是因為蘇共的民族政策造成的,這種表述應該是基本準確的。  二、民族問題對蘇聯國家體制的侵蝕  民族問題,對蘇聯的國家統一,對蘇共,對蘇軍,構成了最嚴重的毀滅性的衝擊。
  • 赫魯雪夫和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民族政策
    維傑夫的《論社會主義民主》、《讓歷史來審判:史達林主義的起源及其後果》;若·麥德維傑夫的《蘇聯科學》;格裡戈連柯的《瘋人的思想》薩哈羅夫的《祖國與世界》;阿馬利裡克的《蘇聯能生存到1984年嗎?查裡澤的《蘇聯的工人運動》等。披露蘇聯高層內幕,維護民主與人權,揭發蘇聯當局對持不同政見者迫害和鎮壓等內容的書籍。
  • 蘇聯註定難以復活?為何雷厲風行的普京不去重建超級大國蘇聯?
    在靜夜史看來,包括普京在內的大多數俄羅斯人,都像當今社會很多隻想享受權利不想履行義務的利己主義者一樣,俄羅斯從心底當然是渴望得到蘇聯的軀殼的,畢竟蘇聯作為超級大國的身份和地位令人如此高山仰止;但俄羅斯又厭惡蘇聯的模式,尤其是幾乎貫穿蘇聯始終的史達林模式,畢竟這曾經讓蘇聯的主體俄羅斯痛不欲生。
  • 蘇聯紅軍被俘66萬創人類戰爭歷史記錄,基輔戰役蘇聯為何慘敗!
    當時基輔一帶的蘇聯紅軍還在謝苗·布瓊尼元帥的統率之下,雖然先前在「烏曼戰役」中傷亡慘重,但是西南方面的紅軍依舊有上百萬人之多。然而令人詫異的是,人數如此龐大的蘇聯紅軍,為何在遠道而來的德軍面前,居然僅僅支撐了兩個多月就被德軍徹底打敗,最後還被俘虜六十多萬人?主要有五大原因。首先是缺乏足夠的裝甲和機動力量。
  • 痛苦如此持久,快樂如此短暫:蘇聯狙擊女王柳德米拉的故事
    德國入侵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也是二戰的高潮。僅史達林格勒戰役,便創造了歷史上戰役參加人數的最高記錄。在整個戰役中,蘇聯和德國傷亡估計約2,000,000人。在史達林格勒戰場上,曾經有這樣一位年輕漂亮的女狙擊手,她一年內狙殺309名敵軍,創造了巾幗不讓鬚眉的狙擊神話。
  • 被譽為楊麗萍接班人的「小彩旗」,長大後大變,發福為何如此嚴重
    被譽為楊麗萍接班人的「小彩旗」,長大後大變,發福為何如此嚴重每一個表演者在各種藝術表演中都是值得尊敬的,他們在舞臺背後付出的汗水不計其數,為的就是在舞臺上展現自己的風採。如著名的孔雀舞表演家楊麗萍,此前在網上引起一陣轟動,大家紛紛就楊麗萍不育的問題展開討論,有人認為楊麗萍為了跳舞耽誤了自己生命大事,也有人選擇支持楊麗萍,這是別人的生活方式,我們無權幹涉。
  • iPhone12 Pro系列為何缺貨如此嚴重?
    iPhone12 Pro系列為何缺貨如此嚴重? 而這兩年缺貨情況最嚴重的iPhone就屬它了,第三方平臺也是清一色的到貨通知,你甚至能看到很多人在加價出售,如果你現在有一臺全新未拆封的iPhone 12 Pro,在閒魚等二手平臺上轉手就能賺上三四百元,還處在有市無價的狀態,可謂是一機難得。 那麼,為什麼一款外觀和iPhone 12極其接近的手機,卻變得如此緊俏呢?
  • 皮德在蘇聯
    這位丹麥漫畫家巧妙地表現了「腐朽的西方社會的罪惡」,因而在蘇聯贏得了廣泛的聲譽。 畫家的創作主題主要是旅途中的見聞、敏感的政治話題,當然,還有人們的日常生活。給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帶來了最多讚譽的是那些小連環畫。這些以小幅畫作的方式創作的小故事,不配文字就能讓各民族人民明白其含義。 「漫畫意味著誇張,更容易讓人理解成醜化。
  • 關於民族一詞以及相關術語的翻譯問題
    編者按:我1984年至2017年一直在國家民委外事司工作,比較早地接觸到了我國民族一詞翻譯成英語的問題。這裡刊登的是200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阮西湖教授給我和時任中國民族雜誌社社長李建輝的一封信,闡述了他對民族及相關術語翻譯的看法,本文題目引用了阮教授的原題目,僅供參考。吳金光副司長並李建輝社長:寄來資料收到,關於「民族」一詞以及與「民族」有關的術語翻譯問題,既是理論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 前蘇聯的車諾比核事件到底怎麼發生的,為什麼那麼嚴重?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詞還不太了解,車諾比核事故,也稱車諾比事件,是有史以來發生過最可怕的一件核洩漏事件,也是第一次被國際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第二次是日本的核洩漏,但沒車諾比嚴重),嚴重程度影響到整個歐洲大陸。
  • 葛君︱329天:冷戰末期德國統一為何如此之快?
    但是要解釋1990年上半年的統一進程節奏為何變得越來越快並不容易。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開放邊界的決定是對於國內逃亡潮和民眾對於自由出行權以及呼籲政治改革的匆忙回應。當時大家都未能想到,這樣一場政治革命最終演變為了民族革命。
  • 青年力:當今世界,恐怖分子為何如此猖獗
    導讀: 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正式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則是以美國為首的一超多強世界新格局。也是從那時起,恐怖主義成為了越來越嚴峻的國際性問題,至2001年9月11日世貿大樓遭到襲擊時達到了高潮,恐怖主義已然成為21世紀困擾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難題。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1941年6月22日凌晨,在蘇德邊境上,突然出現了大批德國坦克,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此時還沉浸在夢中的蘇聯士兵,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成為了德軍俘虜。
  • 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真相可能沒那麼簡單
    並最終導致兩個並不相同的意識的誕生:俄羅斯意識和蘇聯意識。一個國家正常的情況是,主體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是完全重合的。但蘇聯和俄羅斯就像一個人和他的影子,自己和自己搏鬥。列寧和之後的蘇聯領導人在民族問題上都犯了兩個錯誤:一是掩蓋和忽視了民族問題的長期性和複雜性。
  • 《勝算》中沒有解釋的懸案,安德烈是不是叛徒,又為何背叛蘇聯?
    由殷飛執導,柳雲龍監製,柳雲龍、蘇青主演的電視劇《勝算》雖然已經播完很久了,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縈繞在編者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事實上,由於大量刪減劇情的緣故,嚴重影響了劇情的銜接,造成了大量細節的缺失,以至於很多問題都沒有解釋清楚。但其中最大的問題,或者是一樁懸案,就是蘇聯內部的叛徒,無償為日本人提供情報的特工安德烈,到底是不是叛徒,他又為什麼背叛蘇聯?
  • 美蘇爭霸45年,蘇聯為何最終會一敗塗地?
    那麼,同樣是超級大國,同樣經歷了慘烈的博弈,為何美國「」安然無恙,蘇聯卻當場去世了呢?靜夜史認為根本原因就在於蘇聯的綜合國力不及美國,而這種差距某種程度上說是全方位、多領域的。而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實力不對等的尷尬局面,在靜夜史看來主要有以下原因:1、落後的歷史軌跡道阻且長的發展道路,讓蘇聯的發展不僅艱難,而且畸形。
  • 金和獵槍,蘇聯和俄羅斯都選擇了獵槍,為何境遇會不同?
    其實,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面臨的困境是一樣的,國內經濟收入並不高,根本無法像美國一樣兩手抓,那麼蘇聯就必須做出抉擇。而歷史證明,蘇聯選擇了獵槍而放棄了手錶。但是蘇聯也因為這個選擇而最終結果悽涼,這又是為什麼呢?
  • 給你殺敵能量也摧毀你的生命,伏特加烈酒成為戰鬥民族特殊雙刃劍
    蘇聯取代沙俄後,領導人列寧對酗酒這種所謂舊帝國時代延續下來的陋習進行了深刻的批評,甚至強調雖然國內戰爭時期紅軍也依靠伏特加維持了士氣,但由此導致的不少社會問題也嚴重破壞了紅軍形象,所以酗酒就好比毒害人的毒蛇,必須堅決取締。然而在二戰前夕的蘇芬冬季戰爭中,蘇軍卻由于禁酒而迎來了一場浩劫,當時在芬蘭的高寒荒野作戰時蘇軍調來的部隊都來自南方相對溫暖區域,根本不適應此地嚴寒氣候,不少人甚至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