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的丹麥漫畫家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Herluf Bidstrup,1912年9月10日-1988年12月26日)的名字享譽世界,他一生畫出5000多幅作品,全世界的人,不論種族,都能領會他漫畫中的尋常題材和含蓄的幽默。
畫家自己曾說過,他畫的,都是他所記住的。幼年時期,赫爾魯夫不明白大人們為什麼看著他的畫而樂不可支。後來才弄明白,他所有的創作都是真正的漫畫。畫家說:「我慢慢地明白了,到底是什麼給人可笑的印象,我徹底明白,該怎麼做才能引人發笑。很快我便確認,笑聲才是我的盟友,這讓我心滿意足。」於是,他在自己的創作中選定了漫畫這個表現藝術的體裁。
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1912年出生在柏林。兩年後,皮德斯特魯普一家搬到了小赫爾魯夫的父親的故鄉——丹麥。
這位未來的漫畫家畢業於哥本哈根藝術學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年輕的天才以德國侵略者為描繪對象,積極從事漫畫創作,並將這些作品交給地下報紙印刷出版。
1945年以後,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開始在《大地與人民》報(《Land og Volk》)工作。
逐漸地,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出版了幾本漫畫集。它們的主要內容是譏諷資本主義社會。這位丹麥漫畫家巧妙地表現了「腐朽的西方社會的罪惡」,因而在蘇聯贏得了廣泛的聲譽。
畫家的創作主題主要是旅途中的見聞、敏感的政治話題,當然,還有人們的日常生活。給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帶來了最多讚譽的是那些小連環畫。這些以小幅畫作的方式創作的小故事,不配文字就能讓各民族人民明白其含義。
「漫畫意味著誇張,更容易讓人理解成醜化。然而,我從來沒有歪曲事實,卻經常利用漫畫作為誇張的手段。漫畫,應該給看它的人留下強烈的印象,一如被描繪的對象給畫家留下的那般深刻。自然,平整的白紙上單調的黑色線條,加之微縮的形式,接受它的感官程度要比現實場景造成的印象弱得多,也就是說,丟失的東西自應以其他手段加以彌補。」
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還是名共產黨員,他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嚮往,以及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諷刺,讓他在蘇聯贏得了特殊的讚譽。在蘇聯,他的書印量巨大,但始終洛陽紙貴。蘇聯的一艘船還以他的名字命名。
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景仰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很多在蘇聯時期生活過的人當然記得他。他相當鮮明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的潰瘍」,故而被認為是進步的社會活動家。他很早就嚮往到蘇聯旅行。1964年,因「鞏固了各族人民間的和平」他被授予列寧獎金,1965年他得以訪問莫斯科(另一說法稱他早在1952年便首訪蘇聯了)。
「這趟旅程對我來說,是從過去到未來的旅行。」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在最權威的共產黨員的陪同下,觀察到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後這麼說道。
此後 ,他不止一次到訪蘇聯,與蘇聯的文化、藝術界人士見面。並曾與動畫片製作人列夫 阿塔曼諾夫合作,參與了動畫片《長椅》的製作。
在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描繪蘇聯的作品中,甚至可以看到蘇聯公民都未能看到的東西,但這些溫暖的畫面,還是勾起我們懷念,至於事實究竟如何,您還是自己評判吧:
西方的媒體對蘇聯的宣傳
要去蘇聯?!太可怕了!
飛往蘇聯,初步印象。
沙灘。唉,這可不是波羅的海!
男女之間。
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是如何鬧出這種笑話的?
劇院
.同時還有芭蕾舞,我們走在全球前列!
上流社會的運動,還有群眾性運動。
釣魚,也是運動項目。
棋手們。看得出來,西洋棋在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垂釣。垂釣對這位丹麥人來說,可是重要的事!
愛閱讀的民族。如果他現在來俄羅斯,會看到各式各樣的電子設備代替了書籍!
模特兒。這些模特兒當中,讓我想起一位演員來!(顯然,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看過阿爾卡季 萊金的演出)
不想去幼兒園!不想回家!
孩子們。
少先隊員在值班,不許把菸蒂扔到馬路上!
好像是裘皮大甩賣。
從自己的商店下了班,到別的商店去。
莫斯科的地鐵
城市風情
蘇聯的教育
蘇聯的科學。科學給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0年代,科學的確在蘇聯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航天事業。
民族問題。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的南方之行,民族情調感染了漫畫家。
蘇聯城市建設速描
噢,這些俄國女人!看來,丹麥的女人是另一番模樣。
生產。蘇聯的生產活動給予漫畫家強烈印象,在丹麥從沒有過數量如此之多的工廠。
回家。套娃、唱片、酒、書、中亞的繡花尖頂小圓帽,所有能從蘇聯帶回來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