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德在蘇聯

2021-02-16 蘇俄風情

傑出的丹麥漫畫家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Herluf Bidstrup,1912年9月10日-1988年12月26日)的名字享譽世界,他一生畫出5000多幅作品,全世界的人,不論種族,都能領會他漫畫中的尋常題材和含蓄的幽默。

畫家自己曾說過,他畫的,都是他所記住的。幼年時期,赫爾魯夫不明白大人們為什麼看著他的畫而樂不可支。後來才弄明白,他所有的創作都是真正的漫畫。畫家說:「我慢慢地明白了,到底是什麼給人可笑的印象,我徹底明白,該怎麼做才能引人發笑。很快我便確認,笑聲才是我的盟友,這讓我心滿意足。」於是,他在自己的創作中選定了漫畫這個表現藝術的體裁。

 

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1912年出生在柏林。兩年後,皮德斯特魯普一家搬到了小赫爾魯夫的父親的故鄉——丹麥。


這位未來的漫畫家畢業於哥本哈根藝術學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年輕的天才以德國侵略者為描繪對象,積極從事漫畫創作,並將這些作品交給地下報紙印刷出版。

 

1945年以後,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開始在《大地與人民》報(《Land og Volk》)工作。

 

逐漸地,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出版了幾本漫畫集。它們的主要內容是譏諷資本主義社會。這位丹麥漫畫家巧妙地表現了「腐朽的西方社會的罪惡」,因而在蘇聯贏得了廣泛的聲譽。

 

畫家的創作主題主要是旅途中的見聞、敏感的政治話題,當然,還有人們的日常生活。給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帶來了最多讚譽的是那些小連環畫。這些以小幅畫作的方式創作的小故事,不配文字就能讓各民族人民明白其含義。

 

「漫畫意味著誇張,更容易讓人理解成醜化。然而,我從來沒有歪曲事實,卻經常利用漫畫作為誇張的手段。漫畫,應該給看它的人留下強烈的印象,一如被描繪的對象給畫家留下的那般深刻。自然,平整的白紙上單調的黑色線條,加之微縮的形式,接受它的感官程度要比現實場景造成的印象弱得多,也就是說,丟失的東西自應以其他手段加以彌補。」

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還是名共產黨員,他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嚮往,以及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諷刺,讓他在蘇聯贏得了特殊的讚譽。在蘇聯,他的書印量巨大,但始終洛陽紙貴。蘇聯的一艘船還以他的名字命名。 

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景仰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很多在蘇聯時期生活過的人當然記得他。他相當鮮明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的潰瘍」,故而被認為是進步的社會活動家。他很早就嚮往到蘇聯旅行。1964年,因「鞏固了各族人民間的和平」他被授予列寧獎金,1965年他得以訪問莫斯科(另一說法稱他早在1952年便首訪蘇聯了)。

 

「這趟旅程對我來說,是從過去到未來的旅行。」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在最權威的共產黨員的陪同下,觀察到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後這麼說道。

 

此後 ,他不止一次到訪蘇聯,與蘇聯的文化、藝術界人士見面。並曾與動畫片製作人列夫 阿塔曼諾夫合作,參與了動畫片《長椅》的製作。

 

在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描繪蘇聯的作品中,甚至可以看到蘇聯公民都未能看到的東西,但這些溫暖的畫面,還是勾起我們懷念,至於事實究竟如何,您還是自己評判吧:

 

西方的媒體對蘇聯的宣傳

  

要去蘇聯?!太可怕了!

 

飛往蘇聯,初步印象。

 

沙灘。唉,這可不是波羅的海!

 

男女之間。

 

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是如何鬧出這種笑話的?

 

劇院

 

.同時還有芭蕾舞,我們走在全球前列!

  

上流社會的運動,還有群眾性運動。

 

釣魚,也是運動項目。

 


棋手們。看得出來,西洋棋在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垂釣。垂釣對這位丹麥人來說,可是重要的事!

 

愛閱讀的民族。如果他現在來俄羅斯,會看到各式各樣的電子設備代替了書籍!

 

模特兒。這些模特兒當中,讓我想起一位演員來!(顯然,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看過阿爾卡季 萊金的演出)

不想去幼兒園!不想回家! 

孩子們。

 

少先隊員在值班,不許把菸蒂扔到馬路上!

好像是裘皮大甩賣。

 

從自己的商店下了班,到別的商店去。

莫斯科的地鐵

城市風情

蘇聯的教育


蘇聯的科學。科學給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0年代,科學的確在蘇聯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航天事業。

 

民族問題。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的南方之行,民族情調感染了漫畫家。

蘇聯城市建設速描


噢,這些俄國女人!看來,丹麥的女人是另一番模樣。


生產。蘇聯的生產活動給予漫畫家強烈印象,在丹麥從沒有過數量如此之多的工廠。

 

回家。套娃、唱片、酒、書、中亞的繡花尖頂小圓帽,所有能從蘇聯帶回來的物品。

 

相關焦點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援助蘇聯
    援助蘇聯 1941年9月3日,史達林要求邱吉爾幫助蘇聯緩解壓力,希望英國能在巴爾幹半島或法國對德反攻,以開闢第二戰場,還希望英國向蘇聯提供物資、原材料和武器裝備。1941年9月底在莫斯科舉行了關於向蘇聯提供援助的會議,決定採取措施加強戰時英蘇關係。
  • 蘇聯罐頭食品與蘇聯百姓的日常飲食(下)
    1928年,日本的帝王蟹產品壟斷全球市場,並開始將捕撈的新鮮帝王蟹和罐裝帝王蟹肉出口到蘇聯。到了1930年,蘇聯完全掌握了帝王蟹的捕撈和生產技術,帝王蟹罐頭工廠幾乎放棄了原來所有的日本工人(他們僱傭過一批日本工人去蘇聯工作)。日本人被土生土長、未經訓練的蘇聯工人、農民取代。無獨有偶,蘇聯漁業僱傭外國工人並不是頭一次。
  • 一種蘇聯視覺藝術,前蘇聯電影故事
    前蘇聯電影故事性極強,藝術內涵豐富,既不太商業,也不太文藝,看過之後往往讓人印象深刻,感動長存心中,而且體裁的多樣化也完全能與好萊塢相提並論。蘇聯電影的領導機關是蘇聯國家電影委員會,成立於1963年,各加盟共和國均有自己的國家電影委員會。
  • 《飛越蘇聯》
    為追求藝術上的自由,享譽國際的蘇聯芭蕾舞演員尼古拉·德羅欽科在八年前以政治避難為由逃到了美國。一次,在前往日本表演時,發生了故障的飛機被迫降落到了蘇聯的西伯利亞空軍機場上。蘇聯方面將飛機上的其他人全部放行,獨獨將尼古拉留下,以此向國內外表明叛逃者又改變了政治信仰,回歸了祖國。為感化尼古拉,克格勃切伊科上校找來為抗議美國侵略越南而逃到蘇聯的美國踢靼舞演員雷蒙德·格林伍德。
  • 蘇聯罐頭食品與蘇聯百姓的日常飲食(上)
    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和1941年11月開始《租借法案》適用於蘇聯後,美國開始根據蘇聯配方製作豬肉圖桑卡,照片在美國克羅格的工廠(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拍攝。 準備根據租借法案運送到蘇聯。 每罐可裝1磅豬肉,配料包括豬油,洋蔥,胡椒,月桂葉。
  • 蘇聯與南斯拉夫解體:為何蘇聯友好分家,南斯拉夫卻留下仇恨?
    上世紀,我們提到蘇東劇變一般是指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其實東歐劇變比蘇聯解體還要嚴重。
  • 搬出蘇聯,俄羅斯設計局宣布重啟封存的蘇聯神秘極地實驗室
    圖為普京蘇聯極地試驗室重啟,神秘武器獲將改變美俄形式在蘇聯解散後,大量研發中的項目被擱置,只留下屬於人們對列寧格勒與史達林格勒的回憶。俄羅斯雖然繼承了部分蘇聯的「遺產」但東西好不好,用的人才是關鍵。在和美國的暗暗較勁中,俄羅斯深知拳頭才是硬道理不斷地發展著自己的軍事實力,但對於俄羅斯來說不夠遠遠不夠,這時蘇聯又成了他們的錦囊妙計。
  • 被玩壞的蘇聯:勃列日涅夫在位的18年,「停滯」的蘇聯
    導語:被玩壞的蘇聯:勃列日涅夫在位的18年,「停滯」的蘇聯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成功坐上了蘇聯最高領導人的位置。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正式成為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問鼎蘇共,獨攬大權。但是這個獲得過世界上最多獎章的蘇共領導人,將蘇聯一步一步的推進了萬丈深淵。
  • 當年的蘇芬戰爭,蘇聯為什麼不一舉吞併芬蘭?蘇聯還是明智
    1939年,當時的蘇聯在與德國瓜分完波蘭之後,便將矛頭對準了北歐小國芬蘭,並在隨後發動了蘇芬戰爭。在這場戰爭當中,蘇聯可謂是傷亡慘重,雖然說獲得了一部分的利益,但最後還是落得個聲名狼藉的下場。當時的蘇聯為什麼不選擇,直接一舉吞併芬蘭呢?
  • 蘇聯解體的關鍵因素
    蘇聯民族問題是蘇聯分裂的主要原因。蘇聯民族問題的根源是民族自決的思想和民族自治的制度。民族自治的最高表現形式是民族聯邦制。  蘇聯解體,是世界歷史的一個重大事件。認為蘇共放棄馬列主義,蘇共二十八大制定的「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總路線,修改蘇聯憲法、取消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是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這就把劇變和解體兩個問題混淆了。  很多文章都談到,蘇共是維繫蘇聯的唯一紐帶,蘇共垮臺了,蘇聯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得出結論,蘇共垮臺是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質疑,為什麼維繫蘇聯的紐帶只有蘇共?為什麼蘇共是唯一的紐帶?
  • 蘇聯「末代元帥」去世,他試圖挽救蘇聯的「最後一戰」為何失敗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5日援引俄國防部消息,最後一名前蘇聯元帥、前蘇聯國防部長德米特裡·季莫費耶維奇·亞佐夫在莫斯科逝世,享年96歲。作為前蘇聯的「末代元帥」、「末代國防部長」,同時也是「八一九事件」的主要策劃人,亞佐夫曾經在蘇聯行將解體時試圖以一己之力挽狂瀾於既倒,而他的這一行動,也在蘇聯解體後招來了不同的評價:他曾被「改革派」以叛國罪投入監獄,但又被普京授予勳章。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1941年6月22日凌晨,在蘇德邊境上,突然出現了大批德國坦克,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此時還沉浸在夢中的蘇聯士兵,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成為了德軍俘虜。
  • 蘇聯可以死灰復燃?為何說俄羅斯根本不可能恢復蘇聯榮光?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比太陽從西方升起更不可能出現的事,那毫無疑問就是蘇聯的死灰復燃。而既然蘇聯不會復活,那麼所謂美國會不會袖手旁觀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普京曾說「誰不懷念蘇聯,誰就沒有良心」,對於當下的俄羅斯而言,雖然蘇聯早已遠去,但畢竟是蘇聯的直系繼承者,說完全忘記那是自己騙自己。而且「大俄羅斯」主義的理想也需要俄羅斯重新佔據高加索和中亞兩大帝國之基。所以如果可能,俄羅斯當然願意將昔日的加盟國重新收入麾下。
  • 百事可樂與蘇聯的怪異合作史
    百事公司與蘇聯方面敲定了一張總價值30億美元的訂單。在此之前,蘇聯就經常用蘇聯紅牌伏特加(Stolichnaya vodka)換取百事可樂濃縮原漿。不過這一次,百事公司得到的將是:10艘蘇聯船隻。這不是百事公司第一次靠賣軟飲料獲得船隻了。就在30億美元訂單籤訂的前一年,百事公司甚至還從交易中得到了軍艦。
  • 蘇聯攻佔德國後,除了金髮碧眼的德國女人,蘇聯還搶到了什麼?
    蘇聯曾在1945年揮軍包圍了德國的柏林,200多萬的大軍經過日夜作戰,最終蘇聯佔領了柏林,魔王希特勒在地下室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樹倒猢猻散,剩下的德國高層也都投降了,二戰的歐洲戰場也就此謝幕。那麼作為戰勝德國的國家蘇聯,又得到了什麼呢?
  • 蘇聯註定難以復活?為何雷厲風行的普京不去重建超級大國蘇聯?
    但這並不代表普京能夠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尤其是恢復蘇聯,找回失去的版圖。在今天的網絡上,關於普京的傳說和名人名言層出不窮,除了那句「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俄羅斯的領土是沒有邊界的」等,普京還有一句關於蘇聯的經典評價:「誰要想回到蘇聯,誰就沒有腦子,誰不懷念蘇聯,誰就沒有良心。」
  • 蘇聯入侵阿富汗啟示
    1979年聖誕之際,蘇聯10多萬兵力,從其南部戰區兵分兩路,對主權國家阿富汗開始近10年之久的軍事侵略。隨後蘇聯解體,阿富汗直到今天繼續內戰。 在這之前就出現了戰爭的跡象,當年夏天的時候,西方記者就看到蘇阿邊境附近出現了大批的穿兩種服裝的蘇聯士兵。
  • 飛越蘇聯 經典電影
    這部講述前蘇聯的叛逃藝術家的電影,即使在蘇聯解體20年後的中國大陸,依然是非常的政治不正確。電影的故事是,一個8年前叛逃離開蘇聯的芭蕾舞演員在表演旅行途中遭遇飛機事故,迫降在了蘇聯。蘇聯文化部官員如獲至寶,於是使出了威逼利誘的手段,逼迫這個舞蹈演員重新在蘇聯演出。當然,蘇聯文化部並不關心舞蹈藝術,他們只關心這個演出的政治意義。他們安排了一個從美國叛逃來此的美國踢踏舞演員和他一起練習。
  • 蘇聯隊長,蘇聯超人蝙蝠俠,這些登場的「山寨」英雄真的很嚴肅
    ,蘇聯超人,這些英雄的登場卻並沒有多少搞怪的意思,反而是在探討很嚴肅的事情。1、蘇聯隊長——紅色衛士。美國隊長已經退休,在即將上映的漫威最新大片《黑寡婦》中將會登場一位蘇聯隊長,這位代號為「紅色衛士」的角色很明顯是當時的蘇聯為了模仿美國隊長而專門設置的,在漫畫中也有好幾代紅色衛士,而最有名的就是二代紅色衛士阿歷克謝·肖斯塔科夫(Alexi Shostakov),在《黑寡婦》當中大衛·哈伯飾演的就是這個紅色衛士,他在電影中的定位跟漫畫中不太一樣,在漫畫中他是一位飛行員,被政府任命為二代紅色衛士
  • 蘇聯笑話又來了
    無內鬼,來點蘇聯笑話[並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