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罐頭食品與蘇聯百姓的日常飲食(下)

2021-02-16 她改變了蘇聯

前文:蘇聯罐頭食品與蘇聯百姓的日常飲食(上)

除主流產品外,蘇聯還生產了一些被稱為「健康食品」的罐頭:酸奶油西葫蘆,新鮮番茄汁或牛腰子肉。

在史達林治下的30年代後期——這確實是蘇聯工業的成就——他們還生產了特殊的兒童罐頭食品(主要是蔬菜和水果泥)並開始銷售。

現在很難想像許多蘇聯罐頭食品的味道,例如肥豬肉青豆、銀大麻哈魚、奇努克鮭魚和炭燒鮭魚罐頭,西米罐頭和酸奶油番茄湯罐頭,鵝肉罐頭和木瓜醬罐頭。

到70年代中期,蘇聯還進口了一批匈牙利的裡加鯡魚和蜜餞。

上面的文字是:水罐頭 蘇聯漁業部遠東漁業局濱海漁業部飲用罐裝水經濟部。請節約罐裝水,收集和飲用雨水,填滿所有可用的容器。在最壞的情況下使用罐裝水。質量240克,保質期為1年

確實,蘇聯有罐裝水之類的產品。罐頭中的淡水是有保質期的。罐裝飲用水隨時可用。它旨在在危險的流行病學地區,或是緊急情況下使用,此外還單獨用於海上救生艇與救生筏上的生存用水,以及在沒有乾淨的飲用水設施的情況下使用。

(至於裝礦泉水的塑料寶特瓶在78年才被美國使用以取代玻璃瓶,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接受要等到八九十年代了。更不要說塑料瓶較脆弱且佔體積較大,是否適用於罐頭水所要面對的極端環境還是個問題。)

俄羅斯收藏家手中的藏品,未開罐的、出口蘇聯的中國長城牌清蒸豬肉罐頭。這罐是河北產的,有些俄羅斯收藏家手中還有重慶生產的長城牌清蒸豬肉。據那些吃過的蘇聯老人說:(中國肉罐頭)非常美味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剛剛建國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的「長城」系列罐頭質量也尤其令人稱讚,有時候其品質甚至超越了蘇聯自產的,其中以清蒸豬肉、牛肉,番茄鰻魚、鰱魚、鯉魚為主。

由於中國有部分地方靠近熱帶,您可以獲取一些在蘇聯境內很稀有的水果罐頭,例如菠蘿、桃、杏等。但自60年代中國與蘇聯發生政治乃至軍事衝突之後,這類就罐頭在市場上消失了。

1938年的蘇聯海報「現在是時候讓所有人都知道螃蟹是多麼美味和溫柔了」

「現在是時候讓所有人都知道螃蟹是多麼美味和溫柔了("Всем узнать давно пора бы, как вкусны и нежны крабы" )」但在初期,帝王蟹還不是一般的蘇聯老百姓可以享受的美味。

1928年,日本的帝王蟹產品壟斷全球市場,並開始將捕撈的新鮮帝王蟹和罐裝帝王蟹肉出口到蘇聯。到了1930年,蘇聯完全掌握了帝王蟹的捕撈和生產技術,帝王蟹罐頭工廠幾乎放棄了原來所有的日本工人(他們僱傭過一批日本工人去蘇聯工作)。

日本人被土生土長、未經訓練的蘇聯工人、農民取代。

無獨有偶,蘇聯漁業僱傭外國工人並不是頭一次。

衛國戰爭後,蘇聯人口損失慘重,在1946-1947年期間從事漁業工作的人員嚴重短缺,根據蘇聯和北朝鮮的協議,有超過2萬名來自北朝鮮的工人受僱於新成立的蘇聯東部地區的漁業工業部,在堪察加半島和阿穆爾河流域的漁業企業工作。

參與捕撈帝王蟹的蘇聯工人

蘇聯的帝王蟹加工業蓬勃發展,在30年代中期打破了日本對於帝王蟹產業的壟斷地位。

而在蘇聯與日本的海上漁業衝突中,蘇聯漁船船體大,動力強勁,在漁業資源的爭奪中對日本漁船佔有絕對優勢,導致日本不得不派出帝國海軍的軍艦來對付蘇聯漁船(具體內容可以看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

但很快由於經濟危機爆發,蘇聯的帝王蟹罐頭出口供過於求,本來應該是帝王蟹消費大國的歐洲與北美無力進口,而30年代中期的一段時間,蘇聯產的帝王蟹罐頭屢屢出現質量問題,導致帝王蟹罐頭工廠的貨源大量積壓。於是帝王蟹從單純的出口轉為內銷。

為防止帝王蟹加工業的沒落,蘇聯罐頭和食品濃縮工業總局開始為自己的產品打廣告:「蟹肉罐頭不僅是美味的開胃菜,除了蟹肉沙拉,還可以做幾十種不同的美食。」但在歐美經濟危機結束之後,完全解決了質量問題的蘇聯帝王蟹罐頭再次被用於出口創匯,並從國內商店的貨架中消失了。

蘇聯漁業部長亞歷山大·阿基莫維奇·伊什科夫

1970年代中期,蘇聯漁業部長亞歷山大·阿基莫維奇·伊什科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кимович Ишков 1905-1988,曾任蘇聯漁業部副部長、蘇聯漁業部長)在西班牙訪問時看到了帶有冰櫃(灑滿冰塊並在上面擺放新鮮魚類)和水族館(活魚在帶著制氧機的玻璃水箱中遊動)的魚店,顧客可以在這裡選擇自己想要的魚。

漁業部長眼睛一亮,於是想到了在蘇聯建立類似商店網絡的想法。回國後,伊什科夫向勃列日涅夫提議組建專門的海產品銷售網點,得到勃列日涅夫支持。

蘇聯的一處「海洋」水產連鎖店

相關的必要設備蘇聯人自己都是第一次見,更別說自己製造了,所以一開始大部分設備都是在國外購買的。

幾個月後,「海洋(Океан)」水產連鎖店的第一批五家商店在莫斯科開業。這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全蘇聯盟共和國水產銷售運動,並在其他的商店貼出了「海洋」水產連鎖店的廣告。其中最有特色的商品就是由磷蝦(最小的甲殼類動物)製成的粉紅色冷凍蝦醬,它的味道很不尋常,但可正常食用。

「海洋」水產連鎖店一共出售104個品牌的水產品,並根據蘇聯的新自助服務系統進行運營。其中的產品不僅新鮮,而且價格非常低廉,商店外每天都排起長隊。

1公斤的鱈魚成本47-53戈比,中鹽的鹽漬鯡魚一公斤92戈比,1公斤的明太魚需要39-41戈比。

除活魚外,「海洋」水產連鎖店還以罐頭食品的形式出售海藻、磷蝦、魷魚。但是,鑑於交易大廳的巨大規模,實際的選擇非常稀少。

「海洋」水產連鎖店內部

1979-1981年發生一起震驚全蘇的醜聞,使得「海洋」水產連鎖店被許多人所記住,一些官員相互勾結,將名貴的魚子醬裝入普通鯡魚罐頭走私到西歐,這起案件被稱為「魚子醬案」。

這起案件的曝光是因為索契「海洋」水產連鎖店的總經理費裡德曼和一家分店經理費什曼到捷克斯洛伐克旅遊,期間二人出手闊綽,在當地購買了很多高檔商品,還到黑市上換了一些外匯,引起了捷克斯洛伐克秘密警察的注意。

捷克斯洛伐克秘密警察對二人進行監視,發現他們通過地下渠道將外匯轉到了西德,也就是資本主義的聯邦德國,這些情報很快到了克格勃手裡。

克格勃經過秘密調查發現,費裡德曼和費什曼二人利用職權,將魚子醬偽裝成魚罐頭走私出口,在國外換取外匯,然後將贓款轉到西德。

他們還計劃潛逃出境,到聯邦德國定居並享用贓款。

1978年費裡德曼和費什曼被逮捕,二人供出了幕後老闆、漁業部副部長雷託夫。雷託夫參與了整個走私計劃並從中撈取大量好處。最後「魚子醬案」由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出面親自查辦,蘇聯漁業部副部長雷託夫被槍斃,1500名官員被起訴,5000多名官員被解職。

而漁業部長亞歷山大·伊什科夫則因為與勃列日涅夫的私交情誼逃脫了刑事責任,只是免職退休。

而隨著蘇聯解體,在正反面都非常傳奇的「海洋」水產連鎖店也不復存在。

最近,社交媒體上有「偉大的番茄討論」。

幾位自由派人士在帖子中寫道:「在蘇聯時代,你無法想像新年桌上會有新鮮的番茄,它不可能在冬天買到。

而成千上萬的博主和用戶對此做出了回應,其中許多人在帖子中對這些「自由派」使用了爛番茄(差評)。

好吧,不用說,番茄在那個時候的冬天是罕見的。沒錯,但是新年的桌子上有很好的罐裝保加利亞產番茄罐頭。

順便問一下,那些自由派人士現在在哪裡?可能和喬治·季米特洛夫被拆毀的陵墓在同一個地方。

曾經的蘇聯公民亞歷山大·馬蘇裡揚(Александр Майсурян)回憶道:

「從小我就非常喜歡罐裝食品『粉紅色的番茄醬鮭魚(Горбуша в томатном соусе)』。當我父母從商店帶回家一罐鮭魚時,我立即生動地問他們:它在西紅柿醬裡做什麼?得到了大人的回答是:不,它只是躺在裡面。我的興趣立刻消失了:我不明白為什麼必須如此愚蠢地描述這條漂亮的魚

所以,在社會主義和蘇聯崩潰的同時,番茄醬中的這種鮭魚也消失的無影無蹤。也就是說,仍然可以同時找到鮭魚和番茄,但是顯然它們並沒有註定要在資產階級制度下與他們見面,就像吉卜林詩歌中的東西方。」

他還說:「自蘇聯解體25年以來,我從未見過這種產品,儘管據說它可以在某處找到,但顯然不在我的位置。儘管為了準確起見,我會指出,衛國戰爭結束後,我仍然有機會在出售的番茄中購買鮭魚並品嘗鮭魚。通常,蘇聯的魚價格便宜,而且是散裝的魚!傳統上,魚是餵給貓的。我家人的朋友,生物學家,左派異議人士,定居倫敦的喬爾斯·梅德韋傑夫(Zhores Medvedev)在90年代初告訴我們,他來到莫斯科時,他幾乎只吃魚做的菜——俄羅斯的魚比肉便宜,在英國,魚的價格與俄羅斯相當。好吧,俄羅斯那些該死的時代現在已經過去了——在俄羅斯的資產階級體系已經運行了的四分之一個世紀裡,魚和肉的價格實際上是相等的!順便說一下,這是事實。」

還有一個例子:1973年,日本發明了一種帶著蟹肉香味的「蘇裡米」(сурими)並開始向世界出口所謂的「蟹肉棒」。

但是日本的蟹肉棒是在太貴了,美國人和蘇聯人於1984年在摩爾曼斯克合資建造了一個蘇裡米工廠。

而雙方的分歧很快出現,美國人自己發明了一種廉價的蟹肉口味的調味料。

上世紀80年代末,蘇聯也被蟹肉棒的新潮淹沒。

但和美國人不同,蘇聯人用真的的蟹肉製作並調味,而不是用魚類的廢料製作的垃圾玩意,美國人和日本人對他們(蘇聯人)能吃到真正的螃蟹肉表示讚賞(今日的俄羅斯商店供應的一部分蟹肉棒,依舊是真正蟹肉製作的)。

現在,任何關於蘇聯產蟹肉棒的討論,陰陽怪氣的自由派分子都會進來說:「蘇聯時代的東西是多麼「無與倫比」,在臭味盎然的「海洋」店裡出售那些化學蟹肉棒沒有味道,吃起來像橡膠。」

當然蘇聯時代的食物品種並不算琳琅滿目,可現在擺滿櫥窗的「自由美味」卻沒人想吃了。

每個人都知道這是為什麼:美國人給了蘇聯人一種蟹肉香精,但蘇聯人不吃這騙人的一套——自由派陰陽怪氣的「化學蟹肉棒」打的恰恰是自己資本家爸爸的臉。

那些資產階級會「親切」的傳授你一些防腐劑的配方,讓你和他們治下的倒黴老百姓吃一樣的香精+色素+防腐劑垃圾,並讚美他的先進。

蘇聯的產品沒有防腐劑,他們也沒法幫蘇聯發明的新防腐劑,只能嘲笑蘇聯人使用中世紀水平的防腐手段。

對保加利亞番茄罐頭來說,那些資產階級分子永遠都不會知道,真正的蘇聯人會往裡面加兩勺醋,然後將罐頭煮沸,用熱處理的方式進行殺菌。哪怕是新鮮的番茄,煮沸以後用醋洗淨,然後泡在罐子裡醃製(著名的泡番茄)。

那麼蘇聯人民的食物到底有沒有防腐劑?有,但絕不是資產階級發明的狗屎防腐劑,而是醋、鹽、煙燻、煮沸。只有在蘇聯,為了人們的健康著想,才會使用這些「原始的中世紀」的防腐系統。

橄欖油也是最古老的防腐劑之一。在圖坦卡蒙墓穴發現了裝滿油浸鴨子的陶器。他們說,3000年後這些東西依然可以吃(?)。但是油,特別是橄欖油若是放在蘇聯,實在是過於昂貴。

為了降低成本,蘇聯開始在魚罐頭中用其它的油或者加入番茄醬和醋。當然這樣的罐頭最多可以保存10年,甚至儲存更長的時間(目前蘇聯已知儲存最長時間並且能吃的罐頭,是一個存放了50年的圖桑卡,裡面的固體和湯汁依舊美味)。當然如果是3000年——只要你吃上一口,就會肉毒桿菌中毒。、

蘇聯解體後,一些資本家開始購買原來蘇聯紅軍倉庫中的庫存肉類罐頭,並將它們銷售到市場上,而另一些則開始製造和發布新產品。

現代俄羅斯對於標準和質量控制在許多方面都非常模糊,甚至「按照蘇聯國家標準」一詞也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雖然蘇聯國家標準本身並未被取消,但製造商就算不遵守規定也不用不承擔任何責任。

但俄羅斯消費者若是想購買類似圖桑卡的東西,可以在「軍用圖桑卡」或「家常圖桑卡」之類的名字找到想要的東西。

幸運的是,現在所有這些罐頭大多都保留了下來,到目前為止,罐頭食品在任何食品商店裡都能成功地銷售出去,它們的味道和蘇聯時期做的一樣好,沒有什麼不同。

在蘇聯解體後、資產階級統治的情況下,這是一個難得沒有被破壞殆盡的蘇聯產品,多年來一直保留了它原來的樣子。

如今,許多人逐漸習慣了這些罐頭食品,以回想起他們的蘇聯青年時代。但是現在沒人知道他們會在罐子裡找到什麼。

【END】

相關焦點

  • 蘇聯罐頭食品與蘇聯百姓的日常飲食(上)
    照慣例,「她改變了蘇聯」@蔣夢珊負責排版和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禁止商業轉載。在蘇聯時期由於大部分國土處於高寒地區外加國土遼闊,新鮮食物有時會短缺,但是罐頭食品卻不在此列。在雜貨店中,大量的罐頭被拿來出售,甚至被用來堆疊成複雜的罐頭金字塔,他們的數量之多花樣繁複確實令人驚訝。自1937年以來,蘇聯已生產700多種罐頭食品。
  • 蘇聯解體的秘密,藏在5盒鯡魚罐頭裡
    1926年,蘇聯開展工業化,給全國工人制定了高額的獎勵,在工人的奮鬥下,全國勞動效率每年提升30%。短短10年時間,蘇聯就從兩人一條步槍的窮國,變成了歐洲第一工業強國,不僅能在群狼環伺中保存自己,還能讓共產國際去支援全世界的工人革命。
  • 蘇聯人怎麼過新年:當時流行的過年食品
    而今天,讓Max帶你來回顧一下蘇聯時代的人的過年飯是怎麼吃的吧.由於蘇聯時期輕工業不太發達,所以食品的豐富性及多樣性肯定是不如現在的. 那麼過年的一餐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所以為了採購到儘可能豐富的食品, 人們在過新年的前一個周末,也就是聖誕節的時候去大肆採購新年食品. 畢竟過年假有一星期呢,必須要吃好.
  • 黑麵包,德國兵抹人造蜜蘇聯兵塗豬油,兩國軍隊硬核野戰口糧比拼
    在幾百年前農業生產落後的條件下土地出產的小麥太有限了,大多數農民只能是將收成的小麥不脫麩皮後磨粉,就是這樣也不夠吃,還得加上燕麥、黑麥、蕎麥...等等其它麥粉,按照我們的理解這種面就是「雜合面」,用它烘烤出來麵包肯定不好吃!
  • 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真的得到了歐美國家的援助,還是有人胡說的?
    不但戰場上糧食消耗巨大,由於蘇軍起初敗得太快,百分之四十的產糧區和百分之八十的產糖區,幾乎都陷入了德軍的鐵蹄下。蘇聯的糧食供應,一度陷入到空前困難境地。雖然蘇聯在戰時建立了「糧食卡片體系」,人民憑卡片領取糧食。但戰爭爆發後,食品價格卻一度飛漲。 比如土豆的價格,1942年1月時每公斤1點6盧布,到1943年1月,就瘋漲到了12盧布。
  • 蘇聯對日本的震懾有多大?蘇聯對日宣戰下的眾生相:醜態百出
    1945年8月9日晨,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和參謀長秦彥三郎慌慌張張來到同德殿,給溥儀帶來了一個最壞的消息:蘇聯已向日本宣戰。蘇聯突然對日宣戰,不但徹底摧垮了日本國防體系的核心支柱,也徹底摧垮了日本頑抗到底的心理底線。同時被摧垮的,當然還包括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的最後幻想。
  • 背叛《共產黨宣言》的蘇聯
    而從20年代末起,蘇聯新生政權的鞏固、工業和農業領域公有制的建立,並不意味著資本(生產資料)的公共佔有,恰恰相反,它們只是改變了佔有者的姓氏,由十月革命前的資本家、地主手裡轉到黨的官僚主義者手裡。國營企業和農莊在高級幹部、廠長、經理、主席和黨委書記的支配下,勞動階級創造的社會財富成為掌權人隨意享有的剩餘價值。
  • 皮德在蘇聯
    這位丹麥漫畫家巧妙地表現了「腐朽的西方社會的罪惡」,因而在蘇聯贏得了廣泛的聲譽。 畫家的創作主題主要是旅途中的見聞、敏感的政治話題,當然,還有人們的日常生活。給赫爾魯夫·皮德斯特魯普帶來了最多讚譽的是那些小連環畫。這些以小幅畫作的方式創作的小故事,不配文字就能讓各民族人民明白其含義。 「漫畫意味著誇張,更容易讓人理解成醜化。
  • 1979年蘇聯為何出兵阿富汗?一招便讓你知道蘇聯的野心所在
    20世紀70年代初,此時的阿富汗一直處於動蕩不堪,百姓生活貧困交加;此時的蘇聯一直在背後支持阿富汗激進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 1978年4月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建立,塔拉基擔任革命委員會主席,併兼任總理。但是塔拉基在執政期間,面對阿富汗國內矛盾錯綜複雜,政府不斷地重組。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援助蘇聯
    援助蘇聯 1941年9月3日,史達林要求邱吉爾幫助蘇聯緩解壓力,希望英國能在巴爾幹半島或法國對德反攻,以開闢第二戰場,還希望英國向蘇聯提供物資、原材料和武器裝備。1941年9月底在莫斯科舉行了關於向蘇聯提供援助的會議,決定採取措施加強戰時英蘇關係。
  • 蘇聯的崩潰:紅色帝國如何瓦解?
    波蘭退出了俄羅斯發起的《華沙條約》(the Warsaw Pact)組織和經濟互助委員會;捷克斯洛伐克開展了「天鵝絨革命」(velvet Revolution);11月9日,象徵著蘇聯對東歐統治的柏林圍牆倒塌了。羅馬尼亞的尼科萊·齊奧塞斯庫(Nicolai Ceausescu)在聖誕節那天被推翻並處以死刑,又使蘇聯進一步解體。  與此同時,蘇聯經濟早就到了全面崩潰的邊緣。
  • 蘇維埃的驕傲——「蘇聯冰淇淋」的前世今生
    當然,只有等到蘇聯的製冷技術和食品工業的發展才能保證冰淇淋的產量與質量。當20世紀20年代初,蘇俄的工業和農業一片破敗,整個革命國家瀕臨崩潰的時候,俄羅斯人成功地在國外量產了冰淇淋。奇奇金在蘇聯建立了第一家專門銷售冰淇淋的商店,但那是在阿納斯塔斯·米高揚(Анастас Иванович Микоян,是阿爾喬姆·米高揚的哥哥,長期擔任貿易部長和食品生產方面的工作,在全力從帝國主義國家中引進高新技術的同時,盡全力滿足了蘇聯大眾對於食品的消費需求)任命他為肉品和乳製品行業的顧問之後。
  • 新疆地區有六萬多人叛逃蘇聯,他們後來的命運如何?
    新中國建立之初,中國對蘇聯十分信任,而且由於當時缺乏中亞語系的書籍,所以新疆用的都是蘇聯的教科書,這使得一些年輕人的國家認同感逐漸降低。中蘇關係惡化之後,蘇聯對新疆的滲透逐漸加深,包括新疆軍區的一些將領都被蘇聯情報機構策反,新疆軍區的兩位俄羅斯族少將,祖農太也夫和馬爾果夫少將都被策反,他們二人經過蓄謀,最先在塔城裕民縣遊牧地區對牧民進行煽動蠱惑,誘導他們去當地蘇橋僑聯辦理僑民證,投靠蘇聯。
  • 美國只畏懼過一個國家——蘇聯!深度分析蘇聯真正的強大之處!
    評價蘇聯,普京有句話:「不懷念蘇聯的人沒有良心,想回到蘇聯的人沒有腦子。」這個問題下面一堆列數據的朋友,根本沒有意識到蘇聯因何而強大。蘇聯的強大,不在於它以萬為單位的坦克和核彈,也不在於它的航空航天技術的發達或者變態的理科教育體系,這些只是蘇聯強大的表像,並不是蘇聯強大的根本。
  • 《飛越蘇聯》
    那是一個聚光燈下的白夜,一樣的無日無夜、無邊無際、無始無終,一種精神病人眼中的灰,只有一個滿臺奔跑的旋轉的影子是其中的亮點 。為追求藝術上的自由,享譽國際的蘇聯芭蕾舞演員尼古拉·德羅欽科在八年前以政治避難為由逃到了美國。一次,在前往日本表演時,發生了故障的飛機被迫降落到了蘇聯的西伯利亞空軍機場上。
  • 被抹掉的記憶:蘇聯猶太人屠殺記錄
    在這樣的背景下,猶太人成為了蘇聯公民,猶太教堂被收歸國有,猶太事務委員會也隨即成立。列寧時期,具有「新思想」的新一代猶太人,逐漸淡化了對自身宗教身份和文化根系的認知。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猶太人曾經的噩夢被殘忍地喚醒。
  • 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其實只有一條
    而且輕工業發展不協調,加上最後幾位領導人的錯誤,導致了蘇聯的解體……總之,基本上都是內因;而站在西方的角度來說,說到蘇聯的解體,都會誇誇其談的誇耀西方的強悍,和對蘇聯的圍堵,還有就是西方對蘇聯的拖垮政策,以及顏色革命。並且認為是西方扶持了葉爾欽和戈巴契夫一起解體了蘇聯……總之都是自己牛。
  • 一種蘇聯視覺藝術,前蘇聯電影故事
    前蘇聯電影故事性極強,藝術內涵豐富,既不太商業,也不太文藝,看過之後往往讓人印象深刻,感動長存心中,而且體裁的多樣化也完全能與好萊塢相提並論。蘇聯電影的領導機關是蘇聯國家電影委員會,成立於1963年,各加盟共和國均有自己的國家電影委員會。
  • 為什麼日本廢物利用借鑑蘇聯,俄羅斯借鑑日本?
    圖片說明:俄羅斯海報,文字「мусор свой тащи домой」,即「你的垃圾,請帶回家」。俄羅斯一位人士,對廢棄物回收利用:日本借鑑蘇聯,俄羅斯借鑑日本,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在日本,廢棄物回收利用被提升到藝術等級。在進入垃圾箱之前,任何事情都要經歷一場真正的儀式。日本人認為,廢棄物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可以創造新的東西。日本人是如何學習這一點的,蘇聯的經歷與它有什麼關係呢?
  • 蘇聯解體的真相:蘇聯暴行埋下仇恨種子,美國豔婦顛覆紅色政權
    這是因為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已經完全侵犯了美國在南亞的國家利益。美國為了對抗蘇聯,便暗中支持阿富汗人與入侵者對抗。1982年5月,赫林正在阿富汗坎大哈附近的雪山下拍攝照片。而作為中情局的特工人員,在與攝影師鄧肯打情罵俏的同時,這個美國女人還不忘去搜集有價值的各種情報。而此時,一場災難正悄無聲息地慢慢向她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