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對日本的震懾有多大?蘇聯對日宣戰下的眾生相:醜態百出

2021-02-07 熱門趣搜

....

...

「隨著日本崩潰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我越是恐怖,就怕日本人在垮臺之前,會殺我滅口。在這種心理支配下,我對日本人是伺候顏色、諂媚逢迎,對家門以內則是脾氣日趨暴躁,動輒打人罵人。我的迷信思想也更加發展,終日吃素念經,佔卜打卦,求神佛保佑。」當時鐘的指針終於無情地指向1945年8月之際,即便是冥頑不化如溥儀者,也已經在一片頹勢中清楚地看見了「滿洲國」的末日。這位中國的末代皇帝用八個字概括了自己此際的生活——打罵、算卦、吃藥、害怕。

然而,該來的終將到來。1945年8月9日晨,關東軍司令官山田乙三和參謀長秦彥三郎慌慌張張來到同德殿,給溥儀帶來了一個最壞的消息:蘇聯已向日本宣戰。

蘇聯突然對日宣戰,不但徹底摧垮了日本國防體系的核心支柱,也徹底摧垮了日本頑抗到底的心理底線。同時被摧垮的,當然還包括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的最後幻想。


蘇軍檢查「八月風暴」作戰中繳獲的日軍大炮

其實早在1945年5月17日東京召開的「大陸首腦會議」上,戰敗的氣氛就已經相當濃鬱了。朝鮮、汪偽、偽滿代表均參加了這次會議。然而在會場上,就連主持會議的首相鈴木貫太郎也哀嘆道:「這是最後的一次大陸首腦會議了!」參會的偽滿總務廳次長古滿忠之則講大實話稱「好像給死人守夜的一次會」。

雖然沒有親身參會,但遠在新京(長春)的溥儀同樣深深感受到了行將戰敗的氣氛。已經歷數次「糧谷出荷」和「報恩出荷」的東北人民,在1945年中還要被迫從牙縫裡擠出3000擔食鹽、30萬噸大米接濟日本本土。就連偽滿皇宮和偽國務院中的銅鐵器具、門窗上的銅環、鐵掛鈎等金屬,乃至宮中的地毯,也都統統「捐獻」給了關東軍,以支持「親邦聖戰」。關東軍本擬安排溥儀親送糧食去日本表示慰問,但此際日本本土已經頻繁遭到美機轟炸,怕死的溥儀乃託詞「北方鎮護的重任,十分重大」云云,轉把偽總理張景惠推去東京當替死鬼。

就連一貫鼓吹「武士道」的日本人也變得悲悲切切的。綽號「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被再次調往南洋之前,跑來向溥儀辭行,居然捂著鼻子哭起來,道:「這是最後的永別,此一去是再不能回來了!」


溥儀(左二)在瀋陽機場被捕,在蘇軍軍官的押送之下被送往蘇聯赤塔,後轉送到伯力的戰俘營

關東憲兵隊特情班還算恪盡職守。從1945年5月起,他們加強了對任職偽滿中央機構的大漢奸們的監控,結果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信息——比如說呂榮寰認為日本靠山不行了,暗中變賣房地產,購買黃金,託病引退準備溜往京津地區;又如臧式毅讓女兒不學日語改學英語,顯然也是覺得日本靠不住了……

所以當8月9日晨,山田乙三和秦彥三郎跑來同德殿報告蘇聯對日宣戰時,雖然山田還在死撐說日軍早有十足準備,具有必勝之信心云云,但溥儀看著這個平日舉止沉穩說話緩慢的瘦小老頭語句急促,越說越快時,心裡也差不多有數了。從這天晚上起,溥儀再沒有脫衣睡覺,口袋裡還揣了一支手槍,並親自規定了內廷的戒嚴口令。

第二天,山田乙三和秦彥三郎又來了,這次是宣布日軍要退守南滿,「滿洲國」也要「遷都」通化,並要求溥儀當天動身。溥儀考慮到自家財物和人口太多,當天無法搬走,再三要求之後得以寬限為三天。

但接下來的這幾天,溥儀的日子也不怎麼好過。首先是平日與他寸步不離的「御用掛」吉岡安直突然不見了,使他疑心自己被拋棄了;接著幾個端著刺刀的日本兵向同德殿走來,他又疑心日本人是不是要殺他……當這些懷疑都被證實非真之後,他才覺得自己餓了,想要找點東西吃,宣布「傳膳」,卻發現廚師們已經全溜了。這簡直太不像話了!按照「非常時期」預案,「皇上」吃用的食品和飲料是要有專門準備的,食品按6人在兩日間所食用量及調和供奉用具為一份,共當準備兩份。一份放置在同德殿,一份放置在近侍處,是為「緊急上用食料」。飲水之類亦有相應安排,「上用」經常保持清水400斤,分藏於20個容器內,每器20斤,和「上用食料」置於一處,以便攜帶。但當「非常時期」真的到來時,這些預案居然統統失效了!


1946 年8 月,溥儀在蘇軍押送下抵達日本橫濱厚木機場

這一階段,關東軍正執行用空間換時間的戰略企圖,以逐次犧牲築壘地域為代價抵抗消耗蘇軍。嚴令偽滿「遷都」通化,也正是這一逐次抵抗戰略設想下的核心政略之一。

8月11日晚9點多,溥儀一行在吉岡安直的監督下,起身前往通化大慄子溝。為躲避空襲,本當直趨瀋陽的火車繞行吉林-梅河口線,結果走了三夜兩天,直到8月13日才抵達。「上用食料」自然不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兩天只吃了兩頓飯和一些餅乾。大慄子溝與朝鮮一江之隔,景色極美,只是日式房子不隔音,成天鬧哄哄的。

在這裡,溥儀度過了惶恐不安的兩天。佔卜、打卦、念經,向神佛祖宗祈禱保佑平安。吉岡安直告訴他留在長春的禁衛隊步兵團已經「倒戈」,恐怕他帶到大慄子溝來的禁衛隊一個連也是不可靠的,最好撤掉換成日本憲兵……這些話,嚇得溥儀趕快翻出地圖查詢逃命路線。

...

相關焦點

  • 《勝算》第二部:一年後蘇聯對日宣戰,日軍實施撤退計劃銷毀罪證
    第一條線:獲取日軍兵力部署以及城防圖一年後,隨著歐洲西線戰場的開闢和諾曼第的成功登陸,以及東線戰場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全面勝利,世界反法西斯陣線取得了節節勝利,盟軍已經打進了法西斯德國本土,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投降,根據&34;會議精神,蘇聯承諾在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對日宣戰
  • 二戰中日軍的最後一戰,已投降卻玩命反撲,兩小時讓蘇聯丟了大臉
    歷史的長河緩緩流過,有些人有些事過去了便消逝了,而有一些卻讓我們難以忘懷,讓小編帶你走進歷史的長河裡遨遊吧! 1945年8月6日,美軍對日本本土廣島市投入了一枚原子彈,而在三天之後,蘇聯正式對日宣戰。
  • 歷史上的今天 | 0808 | 梅蘭芳去世,蘇聯對日宣戰
    梅蘭芳是中國京劇史上鼎盛期和清末以及中華民國成立後文化繁榮時期承上啟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但有精妙的藝術,更有高尚的品德,是中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2008年北京奧運會,即第二十九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北京奧運會,於2008年8月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開幕,2008年8月24日閉幕。
  • 蘇聯罐頭食品與蘇聯百姓的日常飲食(下)
    在史達林治下的30年代後期——這確實是蘇聯工業的成就——他們還生產了特殊的兒童罐頭食品(主要是蔬菜和水果泥)並開始銷售。現在很難想像許多蘇聯罐頭食品的味道,例如肥豬肉青豆、銀大麻哈魚、奇努克鮭魚和炭燒鮭魚罐頭,西米罐頭和酸奶油番茄湯罐頭,鵝肉罐頭和木瓜醬罐頭。到70年代中期,蘇聯還進口了一批匈牙利的裡加鯡魚和蜜餞。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1941年6月22日凌晨,在蘇德邊境上,突然出現了大批德國坦克,鋼鐵的履帶滾滾向前,此時還沉浸在夢中的蘇聯士兵,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就成為了德軍俘虜。
  • 二戰開始後,蘇聯入侵了多少國家,難怪很多國家不願和蘇聯合作
    德國進攻波蘭,之後英法對德宣戰,二戰正式開始。二戰開始後,有很多國家開始加入進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蘇聯和美國這兩個國家。不過這兩個國家在二戰開始後,在國際上的形象完全不同,對於蘇聯很多國家都不願和蘇聯合作。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蘇聯在二戰後入侵了很多國家。
  • 二戰時期的蘇聯,實則並不正義偉大,信仰利益至上原則
    其實這是站在西方中心論的史學視角得出的觀點,正因為德國進攻波蘭,導致英法對德宣戰,影響了世界格局。之前的西班牙內戰,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日本侵華戰爭,以及慕尼黑陰謀等地區戰爭或衝突,尚未對國際格局造成根本性的衝擊。另一方面也不能這麼言之確鑿。因為,進攻波蘭的並不只有德國,還有蘇聯。歷史很大程度上被勝利者影響。此事從何說起?
  • 自詡只有一根棍子的史達林,如何避免日本配合德國進攻蘇聯?
    1941年對於蘇聯可不是什麼好年份,工業搬遷還沒結束,新式武器還沒來得及快速,那邊德國就出動大軍攻進來了。6月22日原本是蘇聯的休息日,結果卻成了災難日,往後的壞消息也是一個接一個,不僅蘇軍在全線潰敗,還損失了許多的土地,連帶著蘇聯的國力也極速下降。可以說,蘇聯是在戰爭開始不到兩個月內就急轉直下,幾乎是背水一戰的程度了。
  • 二戰反戰海報:美國開放,蘇聯緊迫,我們最有鬥志
    二戰時,美國起初並沒有直接參與,但隨著日本的步步緊逼,尤其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才開始了進行全面的戰時動員。一時間,反戰海報出現在大街小巷。當時海報的宣傳主題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徵兵宣傳。大家所熟知的「山姆大叔需要你」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紅黑兩種色調,莊重而又緊迫,山姆大叔的手指在指向每一個適齡參軍青年。
  • 中蘇之間炮兵的對比,1969年,蘇聯大炮兵群有多大優勢?
    那麼,雙方炮兵的對比之後,蘇聯的炮兵群,到底擁有多大的優勢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火炮對戰爭模式的影響。隨著火器技術的不斷發展,除了各種火槍以外,還出現了各種口徑的火炮。從明朝開始,明清兩朝軍隊都裝備了大量的火炮,例如佛朗機炮、紅衣大炮等等,在戰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前蘇聯是如何佔領日本北方四島的?
    1945年8月9日,170萬蘇聯紅軍從西、北兩個方向越過中蘇邊境,向盤踞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此時的日本關東軍早以無心戀戰,面對蘇軍的鋼鐵洪流根本無力抵抗只能節節敗退。8月6日和9日,日本廣島、長崎被原子彈直接炸成平地。8月14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廣播投降詔書。關東軍士氣更加低落,整個防禦體系頃刻瓦解。
  •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要跟德國打,而不是支持德國削弱蘇聯?
    1940年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他們開始結盟,組成了軸心國集團。這些國家是向當時的歐洲宣戰的,英國和蘇聯是硬骨頭。當然了日本主要活動在亞洲,也代表著這些國家向亞洲宣戰。日本基本上把東亞和南亞的國家都給得罪了,德國基本上把歐洲的所有國家都給得罪了,要知道當時的英國他們的殖民地北非也是有的,這個地方也是德國和英國爭奪的地盤,所以說他們這些軸心國是向全世界宣戰一點都不誇張。本來他們結盟之前,德國是有向中國出口武器的,但是宣布和日本結盟之後,德國和中國的所有的聯繫就中斷了。
  • 波蘭戰役兩天後,蘇聯仍按兵不動,德軍司令部:只沿鐵路線進攻
    當時蘇聯與日本因為諾門坎事件,正在爆發戰爭,蘇日的這場戰爭從1939年5月4日,一直持續到波蘭戰役爆發,所以面對希特勒的催促,蘇聯高層的計劃是要等到波蘭被德國打到解體之後再出擊。自從英法兩國在9月3號對德宣戰之後,德軍高層對薄弱的西線開始提心弔膽起來,德國所有的精銳部隊都在波蘭戰場,西線的C集團軍群就是個擺設。
  • 千島群島,對蘇聯和日本意味著什麼?
    換句話說,此時的蘇聯海軍在鄂霍次克海海域與日本平分秋色,這也就是為什麼蘇聯將奪取千島群島視為「奪門之戰」。 以古代的觀點來看,千島群島幾乎不存在戰略價值,加上地處寒冷的北方,長期以來只能養活少數的蝦夷人。然而以現代的視角來看,這組群島卻是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因為其不僅處在美、日、俄三方勢力的交界處,更是俄羅斯進出太平洋的重要門戶。
  • 二戰時期,蘇聯女兵被俘結局有多悽慘?倖存者含淚回憶,滅絕人性
    1939年德國軍隊發動閃擊戰,在短短數天滅亡波蘭,英法兩國隨即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打響,在二戰初期德國佔據絕對優勢,英國、法國軍隊不堪一擊,尤其是法國號稱擁有第一陸軍,卻在德軍攻勢下堅持了僅僅一個多月時間,而英國也是自顧不暇屢戰屢敗,很快德國軍隊就把戰火燒到蘇聯境內,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中國以外,傷亡最慘重的國家就是蘇聯
  • 再見了,讓人既愛又恨的蘇聯:日本俘虜兵的蘇聯之旅(完)
    可蘇聯方面卻完全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即他們根本不會去管對方的感受。如果真打算安撫我們的話那還不如給放幾部日本電影更好。按當時蘇聯的強盛國力,從東京搞10部、20部電影過來還不跟玩兒似的,比拍這麼一部新片可省力多了。把這些影片在西伯利亞各個勞動營裡放上一圈兒估計也得花上一年時間。如果蘇聯方面真有這個意思的話,那效果可真比《寶石花》好出幾倍。我第二次去看《寶石花》是在從西伯利亞回來復員後不久。
  • 沒有蘇聯2780萬人的傷亡,美國和英國,能不能打贏二戰?
    牽制、消滅了大量的日本軍隊,如果沒有我國的牽制,幾百萬日本軍隊,能夠進入東南亞和南亞。由於我國的牽制,超過60%的日本陸軍,被留在了東亞戰場,根本就動彈不得。我們在看一下蘇聯,如果在二戰時期,蘇聯選擇了中立,那麼,美英兩國會怎麼樣呢? 1939年9月,德國大舉進攻波蘭。由于波蘭屬於英法兩國的保護國,英法兩國不得不先後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 日本投降那天的晚上,蘇聯搶走了日本一座價值幾百億的小島
    日本的崛起,無疑改變了其他國家的進程,因為他們是在封建勢力下爆發出來的革命國家,也是我們的近鄰,日本對我國推翻封建主義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在更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的現代化進程。日本從20世紀初就開始瞄準中國,還有一個國家對日本非常關心,那就是蘇聯,蘇聯與日本之間的問題由來已久,在蘇聯還是沙皇的時候,兩國之間爆發了許多戰爭和爭端,但都沒有取得好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關東軍試圖與蘇聯講和,但蘇聯不予理睬,儘管遭受了十幾次打擊,但日本經濟的逆轉加劇了日本的危機。
  •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掠奪多少土地?
    1939年,史達林收回了進入波羅的海的問題,主動向芬蘭發動戰爭,但遭到了芬蘭人的頑強抵抗,史達林不得不打一場大戰,只有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他才迫使芬蘭交出卡雷利亞,然而,為了收復在二戰中失去的領土,芬蘭一度與德國合作,但由於戰局逆轉,芬蘭立即與蘇聯達成和平與妥協,並同意永遠放棄卡雷利亞的主權。
  • 蘇聯到底是如何兩度反對我國入常的?
    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將美國拖入戰爭泥潭後,美國終於成功捲入戰爭,而後開始了對戰後世界的謀篇布局,其中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在1942年1月1日籤訂了《聯合國家宣言》,為1945年聯合國成立提供了理論和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