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群島,對蘇聯和日本意味著什麼?

2020-12-28 騰訊網

如果僅從地圖上看,你可能會把鄂霍次克海視為俄羅斯的內海,該部水域北側為亞洲大陸架,西南為庫頁島,東南則是如碎珍珠般的千島群島,南端是北海道島。從今天的領土歸屬來說,鄂霍次克海四周多為俄羅斯的國土,因而俄羅斯艦隊進出該海域不存在任何障礙,但在1945年之前卻並不是這樣。

如果你能找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世界地圖的話,就會發現鎖控鄂霍次克海的那串千島群島與日本本土是一個顏色。換句話說,此時的蘇聯海軍在鄂霍次克海海域與日本平分秋色,這也就是為什麼蘇聯將奪取千島群島視為「奪門之戰」。

以古代的觀點來看,千島群島幾乎不存在戰略價值,加上地處寒冷的北方,長期以來只能養活少數的蝦夷人。然而以現代的視角來看,這組群島卻是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因為其不僅處在美、日、俄三方勢力的交界處,更是俄羅斯進出太平洋的重要門戶。日本與俄羅斯的「北方四島」之爭實際上也是對「南千島群島」歸屬權的爭奪,儘管今天的日俄之間常常因為該問題鬧得不可開交,但事實上雙方在該群島上的博弈早就開始了。

早在德川幕府時期,日本就沿著正北、東北兩條路線向外拓展,正北方向越過宗谷海峽侵入到庫頁島南部,東北方向則通過佔領國後、齒舞、色丹和擇捉四島(亦即「北方四島」)滲透進入南千島群島。恰逢此時,沙皇俄國也在遠東地區大幅度地開疆拓土,而他們的方向剛好與日本相反,俄國探險隊在庫頁島方向從北部向南進發,千島群島方向從勘察加半島向西南拓展。最終兩大勢力迎頭相撞,形成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各佔一半的局面,但顯然這樣的狀態無法長久持續。

反覆博弈之後,日俄雙方於1855年籤訂《下田條約》,規定國後、齒舞、色丹和擇捉四島屬於日本,得撫島及其以北地區屬於俄國,兩者以法律形式瓜分了南北千島群島,這也是日本今天索要「北方四島」的歷史依據。然而條約對於庫頁島的分割卻相當模糊,基本不存在一條明確的界線,這使得日後兩國在庫頁島的分歧愈加嚴重。儘管對庫頁島垂涎三尺,但日本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同沙俄虎口奪食,再加上此時日本的侵略重心在我國臺灣島和朝鮮半島,因此明治政府主張放棄樺太(庫頁島),轉而全力經營北海道和千島群島。

在這種思維指引下,日本於1874年派出全權特使赴聖彼得堡談判,雙方於次年籤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根據該條約,日本放棄庫頁島南部,但整個千島群島全部劃入日本國土,雙方各取所需。不過僅僅30年之後,日本就在日俄戰爭當中擊敗俄國,作為失敗的代價,俄羅斯重又將庫頁島南端割予日本。此時日本擁有半個庫頁島和全部千島群島,在鄂霍次克海海域達到其領土的最大範圍,而1905年也被俄國人視為永遠的恥辱。

從這一時刻開始到日本戰敗投降的40年間,沒有日本的同意,俄國(蘇聯)連一片舢板也無法從鄂霍次克海進入太平洋。「門戶」遭到封鎖的滋味令幾代俄國人寢食難安,這也是蘇聯堅持在雅爾達會議當中力爭千島群島的原因。1945年8月15日,日本忽然投降,蘇聯在尚未做好完全戰爭準備的情況下不得已匆匆出兵,前線總指揮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絲毫不理會日本已經宣布投降的事實,指揮軍隊從千島群島北端向南挺進,最終佔領包括「北方四島」在內的全部千島群島。

在蘇聯人的概念裡,千島群島戰役就是名副其實的「奪門之戰」,只有奪取了這個門戶,蘇聯海軍才能高枕無憂地出入太平洋。而今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儘管日本天天索要南千島群島的主權,但現在看來依然遙遙無期。

相關焦點

  • 美國將2萬名南千島群島居民視為日本人,俄羅斯回應
    據塔斯社報導,早前,日本北海道一家媒體援引美國國務院網站上公布的抽籤贏取綠卡的規定稱,居住在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的2萬名俄羅斯人應將日本認定為他們的出生地。據今日俄羅斯(RT)報導,日本《北海道新聞》周五報導,在國後島(俄稱「庫納施爾島」),擇捉島(俄稱「伊圖魯普島」),齒舞群島(俄稱「赫巴馬伊群島」)和色丹島(俄稱「施科坦島」)上出生的俄羅斯人,被美國移民當局視為日本人。但是,這些島嶼由莫斯科統治,其2萬名居民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塔塔爾血統的人,以及阿伊努人的土著居民。
  • 前蘇聯是如何佔領日本北方四島的?
    千島群島與日本的淵源。千島群島位於俄羅斯堪察加半島與日本北海道之間,全長1300千米,由56個島組成。而北方四島是千島群島最南部的四個島嶼,包括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和齒舞群島,總面積約有5000平方公裡。
  • 為何二戰結束後美蘇不把日本一分為二?答:美國和蘇聯各懷鬼胎
    是因為當時的美蘇兩個國家和日本的關係比較好嗎?還是因為什麼原因......這樣的一種說法並不準確。事實上日本也經受了一部分的財產被分割的過程,只不過這個過程和我們想像的有那麼一點點出入而已。我們先來看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德國,因為德國作為戰敗國,自然而然的就會受到其他國家的譴責。
  • 日本人想兩頭獲利,結果惹惱蘇聯,錯過要回2個島嶼的最佳機會
    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是指俄羅斯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的國後、擇捉、齒舞和色丹四個島嶼。1945年9月3日,北方四島被蘇聯佔領,1947年1月被正式併入蘇聯版圖。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期,日蘇之間並不存在什麼領土問題。 1956年10月19日,蘇聯和日本代表在莫斯科籤署《蘇日共同宣言》,宣言不僅在法律上確定了兩國之間的戰爭結束,而且還談到恢復成熟的外交以及未來兩國之間的貿易和經濟關係等問題。
  • 南千島群島居民是日本人?美國又出手了,俄方霸氣回擊,以牙還牙
    在川普的帶領下,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也變得劍拔弩張起來。近日,據參考消息網報導,俄羅斯副總理尤裡·特魯特涅夫要求把美國阿拉斯加州居民稱作俄羅斯公民。很多專家認為俄羅斯的這個舉動,很有可能是為了報復美國把南千島群島居民是日本人。
  • 極力拉攏日本,美國突然對俄祭出狠招!對我們來說,或許更為有利
    近期,俄羅斯和美國關於南千島群島歸屬的問題再次起了爭執。12月月初,俄羅斯在南千島群島部署多架防空飛彈,面對俄羅斯的強勢,美國也不甘示弱,美國國務院將居住在南千島群島的2萬餘名俄羅斯居民認定成日本國籍且即將擁有美國綠卡的合法公民。
  • 1945年打敗德國後,為何說蘇聯一定會出兵攻打日本?
    當時,對於蘇聯一再要求的開闢第二戰場,美英足足「推」了一年多時間,直到這次三巨頭會晤才確定下來霸王行動的時間。對美英尤其是邱吉爾的「小心思」,史達林洞若觀火,既然你們樂見蘇聯被德國互相消耗,那我也樂見你們和日本互相消耗,蘇聯憑什麼急於出兵進攻日本?時間到了1945年初,歐洲局勢發生很大變化,在蘇聯和盟軍兩面夾擊下,德國被打敗指日可待。
  •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掠奪多少土地?
    第二,它佔據了波羅的海三國的18萬平方公裡,蘇聯得到了波羅的海的門戶,芬蘭的卡雷利亞,更關心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這三個位于波羅的海中心的國家,因為它們位于波羅的海的大部分航道,為此,俄羅斯不遺餘力地控制了這一地區20年,然而,1918年,三國獨立,這成為蘇聯的一個擔憂。
  • 美國積極拉攏日本,對俄發出一記重拳!俄羅斯立即以牙還牙
    近日美國國務院公布了一份綠卡申請文件,將南千島群島出生的俄羅斯居民劃分為日本居民,這一舉動立即引起俄羅斯方面的強烈反對,也引起國際社會的巨大爭議。在這份文件中,美國已經將南千島群島劃分給日本。對此,俄羅斯當局立即向美國提出嚴正交涉,俄羅斯外交部直言美國這是在質疑二戰結果,並且在煽動民族主義。
  • 普京:你日本不承認這個,北方四島別想啦!
    1月16日,拉夫羅夫在新年記者會上,再次批評日本方面要求俄方歸還南千島群島違反聯合國憲章,呼籲日方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即南千島群島主權歸俄羅斯所有。與此同時,拉夫羅夫還毫不客氣的指出:日本追隨美歐等國制裁俄羅斯,距離(成為俄方)夥伴還差得遠!
  • 印尼當地媒體:失聯客機已在印尼北部千島群島附近墜毀
    印尼當地媒體:失聯客機已在印尼北部千島群島附近墜毀 2021 01/09 19:31環球網
  • 當年日本已經宣布投降,蘇軍為啥狂追猛打而又不攻佔日本本土?
    原本打算繼續推進佔領朝鮮全境,並向日本本土進攻的蘇軍卻在8月20日接到了莫斯科的指示,要求所有進入38度線以南的部隊迅速向北撤回。在即將打到日本本土之時,蘇軍選擇撤退的原因是什麼?在這背後又有什麼樣的博弈?
  • ...出生地認定為「日本」,俄外交部:還需要更多證據證明美國是修正...
    【環球時報記者 謝堅】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報導,美國國務院在一個綠卡申請的文件中,將居住在南千島群島上2萬名俄羅斯居民的出生地認定為「日本」。對此,俄羅斯外交部於12月6日向美國表示抗議。俄方認為美國務院此舉是在質疑二戰結果,並鼓勵「復仇主義」。
  • 美國力挺日本奪回領土,俄大批飛彈發出警告
    日本與俄羅斯一直就北方四島(俄稱千島群島)上存在領土紛爭,二戰後,前蘇聯作為勝利國,根據《雅爾達協定》《舊金山和約》等文件,就已經對南千島群島提出了領土主張,往後時間裡這裡也一直屬於俄羅斯人來管轄,其中也包括部分烏克蘭人和阿伊努人。
  • 俄羅斯打破日本幻想,安倍或要徹底死心了
    俄羅斯通過法律,完全控制了南千島群島 根據日本共同社的報導,日前,俄羅斯已經通過憲法修正案,新的俄羅斯憲法中,明確規定不能割讓任何俄羅斯的領土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日本法西斯的覆滅
    為了對日軍作戰,史達林命令從歐洲向遠東緊急調運大批兵員和物資,從而造成了蘇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部署變更,約有136000節滿載部隊和物資的車皮從蘇聯西部趕赴遠東和後貝加爾,集結的兵力連同後勤部隊在內共達150餘萬人。 這時,日本的海空軍已所剩無幾,但陸軍還有400多萬。
  • 日本自衛隊員登上北方四島的「假新聞」如何出爐?
    筆者認為這些自媒體就是希望看到日本與俄羅斯「幹起來」。並且這樣的假新聞的做法與2年前川普競選時,假新聞做法很相似。假新聞中有真的要素。如:北方四島,祭祖,登島,日本自衛隊,日本野外調查隊,俄羅斯軍事演習,西方媒體,日本媒體等等要素都有了,但內容完全不真實,以筆者看來是一條徹頭徹尾被改換內容的新聞。
  • 撐腰日本?美國這回搬石頭砸腳了,俄羅斯以牙還牙,場面太精彩
    近日,有媒體發現,在美國「多元化移民籤證」申請文件中,美國務院出手將南千島群島俄羅斯居民出生地大肆修改,這是想要撐腰日本?然而這回,美國是搬石頭砸自己腳了!俄羅斯以牙還牙,場面太精彩了!據央視軍事12月10日報導,塔斯社等俄羅斯媒體稱,12月4日,日本《北海道新聞》一篇報導發現,在美國國務院發布的「多元化移民籤證」有關信息中,居住在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的俄羅斯居民,其出生地被該文件標註為日本。
  • 為什麼二戰時美蘇不將日本分裂成兩個國家?
    根據雅爾達協定,蘇聯實際上已經獲利很大了。當時蘇聯在戰後不但奪取了面積高達7.6萬平方公裡的庫頁島,還藉機佔領了整個薩哈林群島。而其中南薩哈林群島,就是日本的北方四島,也被蘇聯武力佔領。同時,蘇聯根據協議派遣軍隊奪取了朝鮮半島北部,又佔領了中國的東三省和內蒙古一部。可以這麼說,當時蘇聯已經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日本剩下的只有本土的本州、四國和北海道了。8月11日蘇聯成功登陸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幾天後高喊要「本土決戰」的日本人突然在8月15日宣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