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反戰海報:美國開放,蘇聯緊迫,我們最有鬥志

2020-12-19 史趣

關於戰爭,有一個簡單的邏輯,那就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戰爭;有戰爭,自然就有人反對戰爭。既然要反戰,就要組織開展宣傳動員工作。

二戰時期,反戰宣傳主要在反法西斯陣營進行,而宣傳的一個重要載體就是海報。在沒有手機、平板等大屏的年代,海報是絕好的宣傳手段。海報應該是當時除了廣播之外,使用率最高的形式之一。海報還有一個比較別致的名字叫「招帖」,顧名思義就是招攬人們的注意而張貼。

讓人們注意什麼呢?這個說法就比較多了,有戰備動員的,有招募士兵的,也有後勤保障的。林林總總,就是要引導大家投入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我們一起看看,反法西斯陣營中的主要國家是怎麼利用海報宣傳的。

美國

美國的戰時宣傳起步較早,早在一戰時就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圖畫宣傳部」,招募大批畫家創作宣傳海報,社會反響很好。二戰時,美國起初並沒有直接參與,但隨著日本的步步緊逼,尤其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才開始了進行全面的戰時動員。一時間,反戰海報出現在大街小巷。當時海報的宣傳主題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是徵兵宣傳。大家所熟知的「山姆大叔需要你」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紅黑兩種色調,莊重而又緊迫,山姆大叔的手指在指向每一個適齡參軍青年。

第二種是軍需保障。打仗就要耗費物資。每每戰時物資又是極為緊缺的。所以政府就動員大量失業者參加產業勞動,以此來保障物資供應。

第三種引導消費。為了保障戰鬥物資,政府動員人們減少日用品的過度消耗,避免不必要的出行等,代表作品有「單獨駕車無異於與希特勒為伴」等。美軍的海報開放而又大膽,我將圖貼在下面,大家可以感受下。

山姆大叔需要你

單獨駕車無異於與希特勒為伴

美國軍隊—曾經,現在,永遠

你來買債券!我們就送他們上天翱翔!

水手們注意!嘴不嚴是要丟人命的。

英國

英國是西線戰場的主要反戰國家之一。早在1939年9月初,希特列襲擊波蘭時,英、法兩國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開始。由於主動宣戰,英國的戰時動員比較充足,在內閣的領導下,相繼成立了工業、物資、人力、交通、財政等動員機構,並印發了海量的宣傳海報,意在鼓舞公眾的士氣。這些海報有揭露法西斯的侵略罪行的,也有號召盟國團結的,更有喚起人們戰爭鬥志的。筆者同樣選取一些,如下組圖:

納粹野蠻形象

希特勒形象

自由將要戰勝

工人加班生產

蘇聯

蘇聯在二戰初期的表現其實是有一定爭議的。德國入侵波蘭時,蘇聯向西擴展疆域,建立了所謂的「東方戰線」。然而,在德軍進攻莫斯科時,蘇聯軍隊在史達林的領導下,則演繹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在這一背景下,蘇聯的反戰海報往往突出兩個主題,一是宣傳前線的蘇聯紅軍與德國法西斯激戰;二是引導民眾積極投入生產,大力支援前線,或者兩者兼而有之。透過下面的宣傳畫,可以看出蘇聯不愧是做思想工作的高手。

工人後方生產,戰士前線打仗

節約用電,浪費可恥!

軍民團結起來

我們不生產次品

中國

二戰時期,我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人民並肩戰鬥,甚至比其他國家付出了更大的努力和犧牲。在海報裡,民族的苦難、抗戰的決心、勝利的喜悅等表現得淋漓盡致,充滿鬥鬥志和激情。在宣傳上我們並不比反法西斯國家遜色。這一題材較多,而且很多都保存下來,甚至國家博物館專門將抗戰宣傳畫編著成冊,供我們觀看,讓大家再次感受那激蕩人心的艱苦歲月。

海報雖小,但反戰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在戰時發揮著精神號召的作用。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海報,戰鬥決心、激烈戰況、緊張生產等要素等一一呈現。在戰時,它們絕不僅僅是宣傳紙張,更像是一顆顆炸彈投向侵略者,起到了團結教育人民、打擊瓦解敵人的作用。勿忘歷史,從看這些海報開始吧!

參考資料:萬文曄《二十世紀戰爭海報的設計藝術研究》;王旻碩《淺析美國二戰招貼》 ;《抗日戰爭時期宣傳畫》 。

(圖片素材整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二戰反戰海報對比:蘇聯緊張,美國很大膽,我們的讓人熱血沸騰!
    二戰反戰海報對比:蘇聯緊張,美國很大膽,我們的讓人熱血沸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實這句話相對於戰爭而言,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戰爭。當然,一旦出現大規模的戰爭,就會有許多人反對戰爭,畢竟有人為利益死也有人為利益生。
  • 為什麼二戰日本選擇發動侵略戰爭?為什麼它不加入「反戰組織」?
    根本沒有反戰組織二戰時期不論軸心國還是同盟國,那些具備話語權的國家都是利益至上。英美法日德蘇聯這些國家,你能分出他們誰是正義的化身誰是邪惡的化身嗎?他們各國之間因為利益劃分成為兩大對立的陣營。而在他們陣營內部也存在著勾心鬥角。
  • 二戰後的最大贏家是美國還是蘇聯?
    美國、蘇聯等強國一一崛起,成為了二戰中最大的贏家。為什麼說蘇聯成為最大贏家?首先,二戰後蘇聯領土得到了增加。二戰結束後,蘇聯收回了一戰割讓給德國的土地,瓜分了德國原來東普魯士的領土。可以說通過二戰蘇聯獲取了大量歐洲領土,領土更加接近歐洲中心區域。
  • 二戰,哪國的軍服設計得最帥氣?並非美國和蘇聯
    導語:二戰,哪國的軍服設計得最帥氣?並非美國和蘇聯在大量的戰爭諜戰劇的影響下,想來現在的男生和女生都有這樣的夢想,男生幻想著能穿上一身筆挺的軍裝,對著飄揚的國旗敬個禮,女生則都幻想著自己的心上人能穿著一身軍裝精神抖擻的來迎娶她們。軍裝對於一個軍隊而言,是他們團結的象徵,是他們精氣神的凝聚體,還載滿了他們頑強的意志力。
  • 二戰海報藝術
    [美國] 1944年 亨利·麥克阿里爾海報上的女護士已經累得汗水直流、疲憊不堪,應該有人幫幫她。隨著諾曼第登陸成功後盟軍的不斷推進,敵人的抵抗也更加頑強,傷亡在不斷增加,護士缺乏的問題也日益嚴重。海報右上方的5枚臂徽代表了攻佔硫黃島的部隊:第五海軍路戰隊兩粞攻擊隊,第三、四、五海軍陸戰師和第四航空聯隊。
  • 二戰德國研發的「黑科技」武器,美國和蘇聯竟然成了最大獲益者
    彈道飛彈是指在火箭發動機推力作用下按預定程序飛行,關機後按自由拋物體軌跡飛行的飛彈,彈道飛彈是現代戰爭的最重要作戰裝備之一,世界大國的戰略重器,同時也是現代火箭技術的鼻祖。(1945年德國投降前夕,V2飛彈設計師、飛彈奇才馮布勞恩和400餘名火箭專家向美軍投降,後到美國,成為美國火箭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到了二戰後期,原本「無敵」的德國也開始遇到越來越多的對手,在東線戰場,迅速崛起的蘇聯坦克部隊就給德國造成很大的負擔。
  • 沒有蘇聯2780萬人的傷亡,美國和英國,能不能打贏二戰?
    尤其是美國和蘇聯,由於在二戰之後,蘇聯和美國進入了劍拔弩張的冷戰。雙方都在提高自己在二戰中的地位,從而貶低對手。那麼,公開公正的說,如果沒有蘇聯的巨大傷亡,依靠美國和英國,能否打贏二戰呢?我們在看一下蘇聯,如果在二戰時期,蘇聯選擇了中立,那麼,美英兩國會怎麼樣呢? 1939年9月,德國大舉進攻波蘭。由于波蘭屬於英法兩國的保護國,英法兩國不得不先後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隨著戰爭的發展,德國先後佔領了比利時、荷蘭等國家。擁有170多萬軍隊、號稱世界第五的法國,僅僅支撐了40多天,便戰敗投降。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二戰各國軍裝大比拼:美軍的最耐用,蘇聯的最霸氣,德軍呢?
    由此可見軍裝的設計和款式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有多麼重要。而在戰場上,各國士兵也是通過辨識軍裝來快速的識別對手還是友軍的。那麼,在二戰時期,那個軍隊的軍服最好看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先說美軍軍服,在二戰時期,美軍的軍裝其實談不上特別帥氣,但材質特別耐用,外形也好看,美軍的陸軍軍服之所以是黃褐色,原因在於美國國土大部分的土地類型是荒漠。
  • 二戰期間 蘇聯最著名的女狙擊手 (15 張照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其他國家不同, 蘇聯在戰鬥中使用婦女執行許多戰鬥任務。女狙擊手在中央女狙擊手訓練學校接受了訓練, 是東部前線戰鬥中最有經驗、最優秀的射手之一。女孩狙擊手二戰期間, 當蘇聯進入東部前線作戰時, 狙擊手成為紅軍防禦陣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 蘇聯願意鼓勵和積極招募女孩參加戰爭。
  • 100艘航母萬架轟炸機,二戰結束時美國為何不在此時拿下蘇聯?
    上個世紀中期的時候,德國和日本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這場戰爭之中,世界各國都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即便是本土沒有遭受到戰火波及的美國,也在這場戰爭中損失了數十萬人。不過美國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美國不僅不用戰後重建,還因此極大的提升了一波軍事實力,畢竟美國在二戰期間可以說是兩頭吃。
  • 強國中的最弱海軍:二戰蘇聯海軍
    【話說軍世】在蘇德戰場上,前期被德國壓制在首堵門口奮力搏戰的蘇軍,中後期實現反轉,將德軍一路打回了老家,但是在戰爭過中的蘇聯海軍卻表現的「渺小」了不少,同樣作為二戰的軍事強國,相比其他參戰國的海軍堪稱「最弱」。
  • 瑪加麗塔:蘇聯最美女特工,潛伏愛因斯坦身邊,如何竊取核彈機密
    一直到1914年他受邀前往柏林參與一些科學工作以後,世界才被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不過在愛因斯坦的心中有一個思想貫徹始終,那便是他極力主張反戰,甚至還為之積極行動過一段時間。還未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愛因斯坦就在德國有些待不下去了,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名名揚四海的物理學家了,不過受制於當時德國的形勢,他從柏林遷出,幾經輾轉之後,最終於1933年移居了美國,並正式成為了一名美國公民。到達美國以後,愛因斯坦的反戰思想卻始終沒有改變,他積極地向政府倡導和平,並且反對當時美國政府正在進行的核武器研究。
  •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要跟德國打,而不是支持德國削弱蘇聯?
    本來他們結盟之前,德國是有向中國出口武器的,但是宣布和日本結盟之後,德國和中國的所有的聯繫就中斷了。這個情況下就等於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要合夥幹翻全世界了。以上就是二戰時候的一個大背景!尤其是到了他們和蘇聯開戰之後,他們才意識到蘇聯這個國家真的是太難打了。蘇聯和歐洲的國家不一樣,歐洲的國家大多數都是還沒有怎麼打,德國靠閃電襲擊,就能讓這些國家投降。但是,蘇聯面對德國閃電襲擊的時候,根本不管用,因為蘇聯是可以反擊的,而且他們也是具備有反擊的能力的。
  • 二戰各國手榴彈有啥不同?蘇聯展現粗獷本色,美國小巧殺傷力十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蘇、中、日、德等參戰國都有手雷,我們可以從一個小小的手雷,來認識到這個國家的特色。一、美國MK2手雷。其全長11.1釐米,總重0.595千克,發射方式為5秒延遲信管;它是美軍二戰時期使用一款手榴彈,由於外形酷似菠蘿,因此也稱為菠蘿手榴彈,後被M67手榴彈取代。
  •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歷史上,最接近它的國家有哪幾個?
    二戰之後,美國以絕對優勢攜二戰勝利之威,成為世界上兩大超級大國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美國更以絕對的工業、科技、軍事實力,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那麼,在美國成為世界老大之後,有哪些國家曾接近美國的實力呢?當然是有的。最為接近,甚至能在軍事上與美國相抗衡的國家,無疑是世界兩極之一的蘇聯。作為世界上第1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蘇聯除了擁有龐大的國土面積和幾乎能自給自足的豐富資源之外,蘇聯還以其制度的優勢擁有極為恐怖的動員能力。
  • 美國強拉中國入五常,蘇聯拒絕,法國二戰表現抱歉為啥也能進五常
    現在的聯合國五常,基本上地球不毀滅,它就不會出現變動,印度和日本都呼籲申請了多少次了,別說你和五常之間的誰有仇,就算是關係鐵沒實力也不行。首先這5個國家不會退出五常,聯合國是二戰之後雅爾達會議確定的戰後國際框架,當時參加雅爾達會議的三巨頭就是美國,蘇聯和英國,但是在最後確認常任理事國名單是英國和美國就有些猶豫了。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國的實力相差懸殊,美國經過二戰徹底確定了自己的國際地位,所以通常情況下很多事情都是他說了算。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但是大家都是從戰術上來分析的,比如如果德國和日本一起夾擊了蘇聯,蘇聯就會亡國什麼的。但是,大家都說得很片面。打仗可不是玩戰術遊戲那麼簡單,那是要拼經濟的!兩個國家打仗,戰術只能決定一場兩場局部戰爭的勝利,但是要打贏整個戰爭,還是需要有強大的國力和豐富的資源才行!我們再來看看,日本有什麼?
  • 二戰時日本如果不騷擾美國,直接攻打蘇聯,歷史會改變嗎?
    美國一開始處於中立地位,但日本被當時的軍國主義光環衝昏了頭腦,決定偷襲珍珠港,攻打美國。美國一怒之下加入二戰,日本一路敗退,最終在兩顆原子彈的打擊下被迫交出投降書。但是歷史專家在分析二戰時曾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日本沒有偷襲珍珠港,轉而攻打蘇聯,二戰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嗎?答案是不會。
  • 二戰結束後,蘇聯入侵過哪些國家,最後一個直接導致蘇聯解體
    1945年9月2日,日本籤訂投降書,這標誌著二戰正式結束。二戰結束後,英國的霸主地位已經不在了。之後出現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這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都非常強大,兩國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除了冷戰,兩國還在其他地方開始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