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我跟你說一下詳細的情況,在整個二戰當中,德國軍隊最為強大的就是要數它的陸軍,當時德國的裝甲軍團所裝備的各型號坦克都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而德國陸軍的這些鋼鐵洪流,所用的戰術戰法也是非常超越時代的,也就是咱們所熟知的「閃電戰」嘛。在整個二戰當中,因為德國地處於歐洲大陸,並且在整個歐洲大陸當中的許多國家都是面積狹小的「小國。而在這種情況下,當時歐洲的大部分國家,一旦遇上德國利用裝甲洪流超激動的「閃電」作戰時,因為國土狹小的原因這些國家根本無處可守,或者是在還沒反應過來的情況下就被德國的軍隊鋪平全國。
但是呢,雖說德國軍隊的陸上軍事實力非常強大,而它的空中力量也並不弱,但是它最大的缺點就是在海軍實力根本上不了臺面,特別是跟英、美、日這三大當時海軍強國相比。在二戰時期的德國海軍,實力最為強大的就要數它的潛艇部隊,但是潛艇再怎麼多,也只能夠作為偷襲一些運輸船、商船而用,如果遇到一些驅逐艦或者其他水面艦隻時,那麼潛艇也很多時候只有逃跑的份。而德國海軍的水面艦艇力量,它在當時也有正在建造的航空母艦,但是到了整個二戰結束後,德國的航空母艦都沒能建成服役。而德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當中,實力最為強大的肯定要數「卑斯麥級」戰列艦,但是無奈這一級別的戰列艦數量實在太少,並且根本沒有其他的水面艦隻相作於掩護。
所以在二戰當中,德國海軍水面艦艇的主力擔當「卑斯麥」級戰列艦,幾乎是沒有經歷過多少戰鬥,就被英國海軍當時的各種水面艦艇、航母所起飛的艦載機所圍攻擊沉。
總結以上來看,在二戰當中德國最為強大的就是陸軍實力,其次就是空中作戰力量,而最弱的就是德國海軍部隊。但是在整個二戰當中,美國軍隊最為強大的就是海軍力量,但是美國軍隊無論是陸軍還是空軍而言,它們的作戰實力也都並不弱。而德國本土與美國本土之間並沒有直接領土接壤,所以這種情況下德國想要進攻美國的話,那麼它強大的陸上軍事實力肯定是無法得到發揮。而德國想要進攻美國,就必須要跨越大西洋才能到達美國本土,但是無奈於德國海軍的實力實在太弱,很可能還沒有出歐洲大陸的家門口,就有很大的成分會被美國海軍所團滅。而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對於德國來說很可能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因為海上作戰力量都不弱,德國在那時很可能就會被美國海軍反過來進攻,甚至在海軍強大的掩護之下,美國的陸上部隊也很可能就會直接打到德國本土。雖然說德國陸軍的裝甲戰車非常精進,比如說德國的「虎式」坦克,這肯定就是大名鼎鼎吧,而根據二戰當中的戰損比例來看,5輛美國「謝爾曼」坦克才能夠打贏一輛德國「虎式」坦克。
可無奈於美國戰爭機器的強大,如果美國想要以數量去鋪平質量的話,那麼美國「謝爾曼」坦克的供應量肯定是足足的,就算是耗也能把德國的裝甲部隊所耗光,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怎麼還敢有去打美國這種想法呢?
再說說日本打蘇聯,如果是日本真的有進攻蘇聯的想法,那麼最後的結果肯定是打不贏的。因為日本的海軍雖然實力非常強大,但是日本陸軍的實力相比於蘇聯實在是小兒科,就從二戰當中的「諾門坎」戰役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而在二戰當中的日本海軍,是絕對有實力進攻到蘇聯遠東的本土地區,因為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海軍力量根本無法與日本相比,甚至是整個蘇聯海軍都無法與日本海軍艦隊相比較。而日本海軍一旦進攻到蘇聯遠東地區,誇大了方面講,就算日本海軍的陸戰隊成功取得蘇聯遠東地區沿海的控制權,那麼在很多情況下也只是僅此而已。一旦蘇聯軍隊反應過來,肯定就會從西部調兵遣將前往遠東,當然必須是德國也能夠像日本那樣不從西面進攻蘇聯。等到蘇聯將陸上部隊大量集結到遠東地區,先不說日本海軍陸戰隊能不能抵抗得住,就算是日本大量從國內調遣陸軍,那麼肯定也抵擋不住蘇聯坦克洪流的碾壓。所以說,日本陸軍如果進攻蘇聯的話,最多也只能夠再強大海軍艦隊的掩護下,在蘇聯遠東的沿海地區搞點小動作罷了,根本就無法向蘇聯內部的縱深挺進。當然啦,蘇聯軍隊也肯定不能夠反過來打到日本本土,畢竟日本海軍實力根本就不是蘇聯海軍能夠比的,而最後這場戰爭到底誰勝利,那麼就要看誰國內的戰爭資源能夠熬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