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被玩壞的蘇聯:勃列日涅夫在位的18年,「停滯」的蘇聯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成功坐上了蘇聯最高領導人的位置。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正式成為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問鼎蘇共,獨攬大權。
但是這個獲得過世界上最多獎章的蘇共領導人,將蘇聯一步一步的推進了萬丈深淵。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沒有讓蘇聯受益,反而在加速蘇聯的滅亡,勃列日涅夫在位的18年,是蘇聯的停滯時期。
平坦的晉升之路
勃列日涅夫的從政之路真的是一路坦蕩,早些年在在一個小縣城中處理農業上面的問題,在1930年的時候去莫斯科農大去學習,不過後來他開始學習冶金技術,並成功獲得冶金工程師的文憑。
時間來到1939年,勃列日涅夫仿佛像是從鄉道進入到了高速公路,地位開始飆升。33歲的勃列日涅夫當上了烏克蘭的一個黨委書記,47年成為了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第一書記,1950年3月,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1952年進入到史達林的視線中,並被史達林賞識,1954年2月,任哈薩克黨中央第二書記,1955年8月,任哈薩克黨中央第一書記。總共歷時16年,但這遠遠不是終點。
雖然中間勃列日涅夫的大腿史達林出事了,赫魯雪夫對史達林的勢力也進行了清掃,但是因為各種裙帶關係,勃列日涅夫並沒有收到多大的影響,依舊是在蘇共權力中心徘徊。但是赫魯雪夫沒想到的是,就是這個人讓他在黑海之濱度假的時候,被強制退休。
溜須拍馬之典範
在勃列日涅夫任職期間,官員之間贈送禮物成為了習以為常的事情,而且這還是一種正當行為,畢竟勃列日涅夫在「以身作則」,官員為了自己的仕途,那嘴臉真的是讓人膽戰心驚,風氣極其惡劣。
在當時的蘇聯報刊中,直接說勃列日涅夫的時代就是一個溜須拍馬的時代,然而這對勃列日涅夫而言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能得到好處,一切都無所畏懼。據說勃列日涅夫的老婆為了放置禮物,還專門的在莫斯科準備了一套房,有錢人的快樂,你想像不到。
這種事情在每個時期都不可能全部避免,勃列日涅夫只不過是將其發展到了巔峰而已,而且為了能讓手下的人死心塌地的幹活,勃列日涅夫還廢除了蘇共領導班子每年都要換三分之一人的規定,讓那些當幹部的人,能爬越高。但是這樣對國家而言,顯然是不利的,畢竟領導班子的年齡越來越大,權利越來越大,沒有後顧之憂,對於政事就沒有以前那麼上心了。
這樣的情況下,蘇聯怎麼去前進,怎麼去對抗?
經濟停滯
在勃列日涅夫執政期間,就一直對經濟進行改革,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在改革的前期,蘇聯的經濟實力確實有所增強,但是這不過是曇花一現的結果,到了後期,蘇聯的經濟不僅沒有持續增長,就連穩住增長的趨勢都難以維持。
勃列日涅夫對工業有種迷之追求,特別青睞重工業,他認為重工業是完成一切國民經濟任務的前提,所以他將85%的工業投資,全部發展重工業企業。
確實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有了蘇爾古特等大油氣田,蘇聯的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社會生產總值增加了1.46倍,蘇聯人民的生活水平確實得到了提高,與美國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的縮小,但是到了1979年,因為過分的追求重工業,農業發展進入萎靡階段,農業產品連年減產,農業的萎靡嚴重的影響到了國民的經濟。
而且勃列日涅夫所制定的新經濟體制,本著國家,企業以及個人利益相結合的原則,提高了企業的積極性,但是這侵犯了某些領導層的利益。隨著領導層的聲音越來越大,勃列日涅夫也受到了影響,改革受到了阻礙,前期做的準備付諸一炬。
說到底勃列日涅夫所在意的還是他自身集團的利益,國家利益在他的眼裡並沒有那麼重要。
如出一轍的套路
勃列日涅夫在對美的態度上表現的非常主動,大力發展軍事就是最好的證明。
勃列日涅夫任職期間,蘇聯在軍事上投入的資金,每年都在上升,這樣的後果也很明顯,軍事實力大幅上漲,和美國不相上下。這給了勃列日涅夫爭霸的想法,但是蘇聯軍事力量的提升,讓美國感受到了危機感,蘇美冷戰的局面逐漸加劇。
但是這時候的蘇聯已經承擔不起這繁重的軍費,這連年增長的軍費加劇了蘇聯經濟衰敗的速度。
勃列日涅夫不管這麼多,軍事力量的上升,讓他對外開始強硬起來,他開始插手別國內政,藉助推行社會主義的名義幹涉包括中國的內政,並且提出了「聯合主權代替國家單一主權」的有限主權論,限制同陣營兄弟們的發展。
不過光說肯定不能讓別人信服,適當的展示自己的力量才能更好的達到目的,所以勃列日涅夫給自己冠上「愛與正義」的名頭,鎮壓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運動,入侵了中國的珍寶島以及阿富汗等地,這個套路似乎有點熟悉。
【結語】
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等等問題,讓蘇聯這個國家不堪重負,在勃列日涅夫任職期間,蘇聯的整體不僅沒有得到發展,反而進入了停滯階段,為蘇聯解體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