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蘇共二十大上,赫魯雪夫做了一個《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把史達林從神壇上拉了下來。在歷數了史達林的個人崇拜對蘇聯黨和國家造成的重大傷害之後,赫魯雪夫把個人崇拜出現的原因歸結於史達林的個人品質有問題。
據說在一次會議上赫魯雪夫正在做痛訴史達林個人崇拜報告的時候,下面有人小聲的嘀咕了一聲「他活著的時候你幹嘛不說」,赫魯雪夫聽到後大怒,拍桌子喊道「誰說的,你站起來」!會場頓時鴉雀無聲,氣氛沉悶的讓人恐懼,然後赫魯雪夫緩緩的說,「當時就是這種情況」。 然而,強烈批判史達林個人崇拜的赫魯雪夫,在全面掌握了蘇聯黨和國家權力之後,也逐漸膨脹起來,最有名的就是「玉米運動」。蘇聯在農業集體化後農業長期落後,赫魯雪夫在1959年訪問美國時,看到美國玉米的種植大受啟發,回國後在蘇聯大力推行開荒種玉米,把這當作改變農業落後面貌的捷徑。然而,玉米的種植最需要的光照條件在蘇聯的緯度顯然是不具備的,就是這樣常識性的問題,沒有人敢向總書記反映,大家只是極力的去偽造數據來滿足總書記的好大喜功。結果可想而知,玉米沒有什麼收穫,卻由於大量墾荒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破壞。
有一次赫魯雪夫去看抽象派的藝術展,他看完後大發雷霆, 認為「一頭毛驢用尾巴也能比這畫得好」。著名雕塑家涅伊茲維斯特內伊很接受不了這樣的評價,馬上直言相問:「您不是藝術家也不是評論家,您有什麼根據說這樣的話?」赫魯雪夫當即反駁說:「我當礦工那會兒是不懂。我當基層幹部時也不懂。在我逐步升遷的每一臺階上我都不懂。可我現在是部長會議主席和黨的領袖了,難道我還不懂嗎?」
當年反對史達林個人崇拜,鼓吹要建立「列寧式的集體領導」的赫魯雪夫,在自己掌握了最高權力之後,終於也一步步的走向了自己的個人崇拜。如果說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原因是個人品質有問題,那麼赫魯雪夫個人崇拜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顯然,赫魯雪夫錯誤總結了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原因,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出現和史達林個人品質固然有關,更重要的是他建立起來這一套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赫魯雪夫被搞下臺後,勃列日涅夫上臺。這位被公認為平庸的領導人,在擔任了蘇共中央總書記後,也逐漸控制了局面。但他深深地知道自己不受同事們愛戴,為了滿足他的虛榮心,營造自己無所不能的光輝形象,他特別喜歡獲得勳章,不僅蘇聯給予他各種最高榮譽的勳章,也要求其他國家給他頒發勳章。1991年版金氏世界紀錄稱,勃列日涅夫是「世界獲獎章最多的人」,共獲得蘇聯勳章十五枚、獎章十八枚,外國勳章四十二枚、獎章二十九枚。他還是著名的文學家,他組織代筆的小說曾經獲得蘇聯文學的最高獎項「列寧文學獎」。對於政治局成員來說,當然知道勃列日涅夫是個怎樣的人,但是對於廣大的黨員和群眾來說,他無疑很好的建立了自己高大完美形象。偉大的領袖形象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好大喜功、粉飾太平的勃列日涅夫統治的18年,後來被稱為蘇聯歷史上的「停滯時期」,他打著改革的名義龜縮在史達林模式中,抱著只要在我任內不出事就好的擊鼓傳花的心態,終於把蘇聯一步步拖入了深淵。在他去世的1982年,蘇聯已經病入膏肓,政治局裡面是一群七十多歲的酒鬼和病夫,接替他的安德波羅夫幹了15個月,死了;接替安德波羅夫的契爾年科幹了13個月又死了。1985年蘇聯終於選了一個年輕的身體強壯的戈巴契夫擔任總書記。
戈巴契夫上臺時的蘇聯,看上去還是一個令人生畏的超級大國,其實已經是一個癌症晚期的患者,長期積累的矛盾在一任任「偉大」領袖的掩蓋下孕育著極大的破壞力。而戈巴契夫又是一個不太高明的大夫,於是6年之後,蘇聯死在了手術臺上……
點到即止,圖個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