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雪夫和勃列日涅夫

2021-03-05 全說

      1956年蘇共二十大上,赫魯雪夫做了一個《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把史達林從神壇上拉了下來。在歷數了史達林的個人崇拜對蘇聯黨和國家造成的重大傷害之後,赫魯雪夫把個人崇拜出現的原因歸結於史達林的個人品質有問題。

   據說在一次會議上赫魯雪夫正在做痛訴史達林個人崇拜報告的時候,下面有人小聲的嘀咕了一聲「他活著的時候你幹嘛不說」,赫魯雪夫聽到後大怒,拍桌子喊道「誰說的,你站起來」!會場頓時鴉雀無聲,氣氛沉悶的讓人恐懼,然後赫魯雪夫緩緩的說,「當時就是這種情況」。 然而,強烈批判史達林個人崇拜的赫魯雪夫,在全面掌握了蘇聯黨和國家權力之後,也逐漸膨脹起來,最有名的就是「玉米運動」。蘇聯在農業集體化後農業長期落後,赫魯雪夫在1959年訪問美國時,看到美國玉米的種植大受啟發,回國後在蘇聯大力推行開荒種玉米,把這當作改變農業落後面貌的捷徑。然而,玉米的種植最需要的光照條件在蘇聯的緯度顯然是不具備的,就是這樣常識性的問題,沒有人敢向總書記反映,大家只是極力的去偽造數據來滿足總書記的好大喜功。結果可想而知,玉米沒有什麼收穫,卻由於大量墾荒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破壞。
   有一次赫魯雪夫去看抽象派的藝術展,他看完後大發雷霆, 認為「一頭毛驢用尾巴也能比這畫得好」。著名雕塑家涅伊茲維斯特內伊很接受不了這樣的評價,馬上直言相問:「您不是藝術家也不是評論家,您有什麼根據說這樣的話?」赫魯雪夫當即反駁說:「我當礦工那會兒是不懂。我當基層幹部時也不懂。在我逐步升遷的每一臺階上我都不懂。可我現在是部長會議主席和黨的領袖了,難道我還不懂嗎?」
   當年反對史達林個人崇拜,鼓吹要建立「列寧式的集體領導」的赫魯雪夫,在自己掌握了最高權力之後,終於也一步步的走向了自己的個人崇拜。如果說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原因是個人品質有問題,那麼赫魯雪夫個人崇拜的原因又是什麼呢?顯然,赫魯雪夫錯誤總結了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原因,史達林個人崇拜的出現和史達林個人品質固然有關,更重要的是他建立起來這一套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赫魯雪夫被搞下臺後,勃列日涅夫上臺。這位被公認為平庸的領導人,在擔任了蘇共中央總書記後,也逐漸控制了局面。但他深深地知道自己不受同事們愛戴,為了滿足他的虛榮心,營造自己無所不能的光輝形象,他特別喜歡獲得勳章,不僅蘇聯給予他各種最高榮譽的勳章,也要求其他國家給他頒發勳章。1991年版金氏世界紀錄稱,勃列日涅夫是「世界獲獎章最多的人」,共獲得蘇聯勳章十五枚、獎章十八枚,外國勳章四十二枚、獎章二十九枚。他還是著名的文學家,他組織代筆的小說曾經獲得蘇聯文學的最高獎項「列寧文學獎」。對於政治局成員來說,當然知道勃列日涅夫是個怎樣的人,但是對於廣大的黨員和群眾來說,他無疑很好的建立了自己高大完美形象。偉大的領袖形象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好大喜功、粉飾太平的勃列日涅夫統治的18年,後來被稱為蘇聯歷史上的「停滯時期」,他打著改革的名義龜縮在史達林模式中,抱著只要在我任內不出事就好的擊鼓傳花的心態,終於把蘇聯一步步拖入了深淵。在他去世的1982年,蘇聯已經病入膏肓,政治局裡面是一群七十多歲的酒鬼和病夫,接替他的安德波羅夫幹了15個月,死了;接替安德波羅夫的契爾年科幹了13個月又死了。1985年蘇聯終於選了一個年輕的身體強壯的戈巴契夫擔任總書記。
    戈巴契夫上臺時的蘇聯,看上去還是一個令人生畏的超級大國,其實已經是一個癌症晚期的患者,長期積累的矛盾在一任任「偉大」領袖的掩蓋下孕育著極大的破壞力。而戈巴契夫又是一個不太高明的大夫,於是6年之後,蘇聯死在了手術臺上……

點到即止,圖個樂子。

相關焦點

  • 勃列日涅夫:令蘇聯盛極而衰的平庸領導人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勃列日涅夫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就連親手提拔他的史達林也只是將其視為花架子,並不認為勃列日涅夫有特殊才能。 確實,出生於1906年的勃列日涅夫,在青年時代並沒有顯示出什麼過人之處。但令人詫異的是,勃列日涅夫的升遷之路卻異常順利。1939年,年僅33歲的勃列日涅夫就任州黨委書記,成為蘇聯政壇的耀眼新星。
  • 勃列日涅夫的後人咋樣了?有的被判刑,有的被送進了精神病院!
    那麼,勃列日涅夫去世後,家人生活如何?非常慘。有的被判刑,有的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是靠著政變上臺的。當時,蘇聯公眾不滿赫魯雪夫的統治,於是在1964年10月趁著赫魯雪夫在黑海之濱度假時,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發動了政變,赫魯雪夫「被退休」,勃列日涅夫接棒成為蘇聯一把手。
  • 赫魯雪夫和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民族政策
    披露蘇聯高層內幕,維護民主與人權,揭發蘇聯當局對持不同政見者迫害和鎮壓等內容的書籍。披露高層內幕的作品主要有史達林女兒阿利盧耶娃的《致友人的二十封信》、《僅僅一年》,阿夫託爾哈諾夫的《權力學》,米亞科夫的《克格勃內幕》等。揭發蘇聯當局迫害持不同政見者,積極維護言論自由、民主和人權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關於蘇聯審判西尼亞夫斯基和達尼埃爾的《白皮書》。
  • 被玩壞的蘇聯:勃列日涅夫在位的18年,「停滯」的蘇聯
    導語:被玩壞的蘇聯:勃列日涅夫在位的18年,「停滯」的蘇聯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成功坐上了蘇聯最高領導人的位置。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正式成為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問鼎蘇共,獨攬大權。但是這個獲得過世界上最多獎章的蘇共領導人,將蘇聯一步一步的推進了萬丈深淵。
  • 他正在黑海休假,手下卻在策劃「逼宮」,赫魯雪夫戲劇性下臺內幕
    說著,這位史達林時代的蘇聯共青團領導人,其後的克格勃主席,現在的主席團成員、書記處書記,他朝他曾指揮過的助手謝恰斯特內大將和切卡洛夫中將把頭一擺,兩位將軍立刻把赫魯雪夫按在靠牆的那張椅子上,令赫魯雪夫乖乖地坐了下來。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招招手,請米高揚坐入他主席團的位置。至此,他已成功地完成了監護赫魯雪夫的任務。
  • 動搖國本:《紐約時報》,美國版的赫魯雪夫?
    感謝你的閱讀和支持,喜歡可以關注公眾號「三叔看世界」,並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哦早在一個月前,當美國的黑人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卻除了搞零元購之外無所作為的時候
  • 帝國的憂傷:普京和他的反對者們 (上篇)
    謝列平和蘇斯洛夫在黨內的影響力旗鼓相當,兩個人無論誰上臺,都會出現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的局面。 這樣,平日工作愛和稀泥看起來唯唯諾諾的勃列日涅夫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10月14日(時間過得好快,畢竟是政變嘛,肯定連軸轉),不到48小時,為了避免分裂和清洗、為避免夜長夢多,蘇共中央全會上推舉勃列日涅夫為蘇聯最高領導人,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期。
  • 赫魯雪夫篇|歷史的光影:二十世紀十大世界政治風雲人物評述
    赫魯雪夫一八九四年出生於烏克蘭一個名叫加裡諾夫卡的小村莊,他的父親謝爾蓋是一個煤礦工人,「一輩子都幻想當資本家。」但始終未能如願。家庭的苦難和貧困使童年的赫魯雪夫不得不去給別人放養牲口,每天僅掙兩個戈比。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成了頓巴斯的尤索夫卡廠的機械工人。十月革命後第二年,他加入布爾什維克黨,那時二十四歲。
  • 赫魯雪夫任蘇聯領導人時,有絕對的權力,為何還會「被退休」?
    蘇聯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改變和發展,才走上了適合自己的道路。蘇聯的領導人,確實是換了不少,從列寧到史達林,可以說讓蘇聯發生了徹底的轉變,他們兩位對蘇聯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若沒有列寧和史達林,蘇聯還不知道要在歷史中要花多少時間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