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蘇聯帝國的最後遺產

2021-02-13 歷史小愛好者

 「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覺得這個公眾號有意思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都是小編精選的喲。

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民族會像俄羅斯人那樣用20多年的時間躑躅於尋找前路,舉棋不定,猶豫不前,2011年12月大示威的怒吼確實讓人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俄羅斯人,但回望蘇聯解體後20年失敗的轉軌,太多的過猶不及和搖擺徘徊又讓人不敢輕易對其抱持樂觀。

20年難言成功的選舉運行在潛移默化間,讓這個民族多少學會了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1、「鷹犬」崛起

勃列日涅夫的時代被許多俄羅斯人銘記,那是一個富足穩定的時代,一個衣食無憂的時代,儘管誰都清楚單純依靠石油天然氣支撐的國家經濟終會遇到危機,但國家的停滯在繼續,選擇當「鴕鳥」的人很多,願意直面問題的人很少很少。

1975年9月,老邁的勃列日涅夫遇到了一個直面問題者,他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步下由莫斯科開往巴庫的一列火車上,地區長官在那裡等候這位早已無力改變國家的老者,這位長官就是年輕的戈巴契夫。

車站上只有4個人,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和戈巴契夫,這是蘇聯帝國沒落歲月中最意味深長的一個縮影,因為這4人將像接力一般依次坐上蘇聯最高權力寶座。

他們做了簡短的交談,談話內容不得而知,只知道勃列日涅夫重新登上火車時關切的詢問安德羅波夫:「我講得怎麼樣?」安德羅波夫清楚總書記指的是什麼,此時的勃列日涅夫常常無法準確地進行言語表述,所以很怕失態,安德羅波夫一如既往地答道:「非常好,非常好。」

蘇聯最後4位領導人難得的一次會面以這樣尷尬的場面收場,太具有象徵意義了。

勃列日涅夫之後是克格勃頭子安德羅波夫,停滯中醞釀改革,這是歷史的必然,安德羅波夫本是改革的最初倡導者,最後卻因其早逝而讓改革中道崩殂,一直以來,這位克格勃主席是盛行於俄羅斯的一種陰謀論的主角,該論稱,作為權力精英中一支強大力量,克格勃一直覬覦國家權力,自安德羅波夫開始,特工們便開始了僭越的歷程。

此論並非沒有根據,蘇聯高層的通訊、服務等活動均由這股力量安排,它還時常充當權力內鬥中的工具,當行政與黨政力量弱化,這些平時充當「常侍、鷹犬」的克格勃很容易異軍突起,君不見「8·19事件」中克留奇科夫命令克格勃切斷戈巴契夫電話、葉爾欽時期巴爾蘇科夫對自由派的打擊、情報官員普裡馬科夫風生水起以及普京崛起最終建立了克格勃為班底的「強力集團」?

這一切被認為始自安德羅波夫,若不是其早逝,特工當國或許早已到來,誰也無法肯定歷史不會因此而改寫。

接班的契爾年科不過是個「藥罐子」,連寶座都坐不熱乎就撒手人寰。蘇聯最終迎來了戈巴契夫。

2、「破壞者」上位

1985年夏天,當時在中央主管經濟工作的雷日科夫接到電話,急匆匆地趕到了蘇共總書記辦公室,戈巴契夫正和另一位中央領導人利加喬夫討論問題,戈巴契夫向雷日科夫詢問:「我們正在討論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的人選,你認為葉爾欽怎麼樣?」

雷日科夫後來鄭重其事的將自己當時的回答寫到了回憶錄中去:「我了解葉爾欽,他完全不適合這個角色,放在莫斯科的領導人應該有智慧,善於機變,應該是知識分子型的,而葉爾欽完全是另一個類型的人,其本性是一個破壞者。」

戈巴契夫沒有聽他的,他把剛剛調到中央的葉爾欽升到了莫斯科市委書記的重要位置上,他沒有想到,改革開始後,葉爾欽真的扮演了「破壞者」的角色。

1987年10月,一次蘇共中央全會召開了,一切都在按照蘇聯幾十年來形成的慣例進行。

當開始表決戈巴契夫提出的大會議程時,葉爾欽突然站了起來,高聲要求增加一項議程,審議將他由政治局候補委員升為政治局委員。

這是一個突如其來的變化,所有人都一驚,中央全會裡出現了破壞規矩的自薦者!戈巴契夫也措手不及。

這是那場改革的縮影,是日後代替蘇聯的俄羅斯聯邦的一次提早發聲,因為葉爾欽便是那個新俄羅斯的第一任總統,他從這開始便成了蘇聯秩序的攪局者。

「8·19」事件中,克格勃頭子克留奇科夫歷史性地命令監聽蘇聯高層領導人的電話,當政變失敗,克格勃被交到了專門負責對其進行拆解的巴卡京手上,葉爾欽則早已在未來的俄羅斯聯邦內準備好口袋,接受克格勃拆下來的最大一塊,疲憊的戈巴契夫被從克裡米亞接了回來,他下飛機時的身影便已預言了幾個月後蘇聯的終局。

之後,葉爾欽在別洛韋日森林籤署終結蘇聯的《獨立國協協定》,各方人士向時任克格勃主席的巴卡京詢問,要不要趕到那裡把葉爾欽逮起來。這位克格勃末代主席只是無奈地搖著頭。

蘇聯沒了,俄聯邦崛起,葉爾欽無人可敵,而他收回來的那塊克格勃遺骸正在默默滋長,意欲重新崛起。

1993年,葉爾欽與蘇維埃之間的權力之爭白熱化,為新俄羅斯奠定了自由民主的立國之本的葉爾欽卻決定用蘇聯式的強硬手段對蘇維埃痛下殺手,國防部長格拉喬夫接到命令時要求葉爾欽寫下手諭,否則拒絕進攻,很明顯,他不願獨自承擔破壞憲法秩序的責任。

經此一役,俄羅斯誕生了獨攬大權的「超級總統」,繼失敗的經濟改革之後,國家的政治秩序也在一番炮轟之後陷於迷茫。

1996年,葉爾欽在總統大選中遭到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的強力挑戰,他的那根「強力神經」又蠢蠢欲動了,在一個夜晚,他與自己最重要的決策圈商量,意欲在全國頒布禁令,禁止俄共的活動。

就在此時,俄羅斯數量不多的自由派的代表丘拜斯坐到了葉爾欽面前:「您這是要做什麼?現在可不是1993年,誰先破壞憲法,誰就將引火燒身。」葉爾欽坐在椅子上,默不作答。

歷史給了俄羅斯民族一條活路,葉爾欽沒有做出錯誤決定,聽從了丘拜斯的建議:想贏得選舉同時又不破壞憲法嗎?那就真真正正的用出色的競選打敗久加諾夫,儘管此時葉爾欽的支持率只有可憐的3%。

葉爾欽的智囊送來兩張照片,一張攝於1991年,一位婦女將手伸向當時代表著自由民主的葉爾欽,眼含熱望,表情生動,一張攝於1996年,民眾們在封鎖線外戰戰兢兢地看著官員們,葉爾欽看了照片之後,險些哭出來,這不過才過了5年啊!

一場像樣的選舉就這樣進行了,葉爾欽創造了奇蹟,贏得了選舉,重要的是,他保住了自由和民主。

1999年,老邁的他將寶座讓給了普京,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官員,最關鍵的是,他是克格勃!克格勃真的重生了!

後面的故事因為記憶的鮮活而十分清楚,分拆尤科斯、取消州長直選、強化政權黨地位,克格勃普京所做的大多數事情都在逆葉爾欽的遺產而動,但上世紀90年代的動蕩讓其治下的穩定頗受歡迎,直至新一代俄羅斯人開始崛起,開始呼喚自由與權利。

相關焦點

  • 蘇聯光學奇蹟,從克格勃特工的間諜相機到風靡全球的LOMO攝影
    二戰結束後,蘇聯、美國和英國等接管了德國,各國都忙著從德國瓜分人才和工業遺產。其中也包括了德國鼎鼎大名的光學企業,卡爾蔡司的大量設備和原材料都被搬到了蘇聯。蘇聯人利用德國的光學技術建造了大量的光學儀器生產廠商。這些廠商為冷戰時期的蘇聯製造了大量的瞄準具、夜視儀等等。
  • 蘇聯的克格勃有多厲害?連美國總統川普都被懷疑是克格勃
    蘇聯崩潰這麼多麼年了,克格勃還是陰魂不散。克格勃多厲害呢?剛剛被美國使館冷冷拒絕的男子隨即提供了蘇聯安插在各國的間諜名單,僅是在美國,蘇聯幾十年間安插了大約1000人。 克格勃的間諜可以說是無孔不入,曾打入美國外交部、國務院、財政部、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甚至羅斯福總統的秘書和顧問班子。據說連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以及曾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都被是克格勃。
  • 蘇聯克格勃,為國家安定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何卻也被自己人鄙夷
    蘇聯雖然已經解體多年了,但它的很多故事還是那樣引人關注,比如神秘不可測的克格勃群體。人人都知道,克格勃在蘇聯一度是國家安全的象徵,但他在海外的名聲可不怎麼好。事實上,哪怕是在國內,有些人對克格勃這個名字也感覺不適。為什麼?因為它矛盾性質的本身,雖然很厲害,但同時也很讓人感覺可怕。
  • 超自然研究檔案:蘇聯克格勃鬼魂實驗及淵源
    這是「超自然研究檔案」的最後一篇了。從下期開始,我將會和大家一起來深扒那些二十世紀到今天國內外仍然沒有破獲的恐怖案件。希望大家繼續支持並多多轉發,感謝。「蘇聯幽靈火車」在切入正題之前,請先容我先打岔講個小故事。2009年1月17日。
  • 蘇聯的崩潰:紅色帝國如何瓦解?
    「中國野史」關注我=======本文摘自《世界大歷史:1900至反恐戰爭》,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東歐劇變與經濟困局對使少數民族開始脫離蘇聯  戈巴契夫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事件迅速失控。
  • 聞之色變的克格勃:俄國的情報組織,普京就曾是其中一員
    在當時蘇聯與美國的冷戰中,克格勃就是蘇聯專門成立為與美國CIA抗衡的組織,所以在人員配置和地位上是不輸美國的CIA的。克格勃——蘇聯的天羅地網克格勃成立於1954年,是蘇聯時期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也就是它的簡稱,他們直接聽從於總統,有總統直接任命,負責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反間諜活動。但其實他們的職能和覆蓋面十分廣泛,只要涉及國家安全的,克格勃組織都有權幹涉。
  • 膽大包天的行動,蘇聯克格勃盜竊響尾蛇飛彈內幕
    蘭明格這個西方人,在莫斯科生活了夢最後一天,那位負責接待他的蘇聯官員問蘭明格有沒有興趣做點非常刺激的事。這位官員將一個公文包放在他的面前,然後說:「在蘇聯,最富有刺激性和危險性的工作就是當一名間諜。」他告訴蘭明格,如果他願意為克格勃做事,那麼,這個設計協議中將有5萬美元是給他的。另外,他每年將至少有一次像這回這樣痛痛快快玩個夠的機會。
  • 蘇聯:呵呵,放出克格勃女諜「燕子」!
    它在1960年5月1日之前,已經多次突破蘇聯號稱世界上最嚴密的防空網,如入無人之境,實施空中偵察,並獲取大量有價值的情報。美國人出於對U-2優越性能的自信,以及對蘇聯情報的掌握,認定U-2不可能被蘇聯擊落。美國人想,即便是擊落了,U-2有自毀程序,且在2萬米高空飛行員跳傘也不可能存活,大可以來個死無對證。
  • 披著羊皮的狼:專為克格勃研製的五種特殊車輛 蘇聯時代禁忌話題
    今天介紹一下蘇聯時代為克格勃(KGB)研製的五種特殊車輛。克格勃,全稱「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蘇聯時期重要的情報、安全部門。許多人可能會想,克格勃專用的特殊車輛是不是很特別,從一定角度上它們確實很特別,但只是內在裝備和用途很特別,外表和普通車輛沒有什麼不同。如果大家看過007系列間諜電影,應該會有所體會。吉斯115(ZIZ 115)該車外觀上與吉斯100完全相同,僅生產了32輛。
  • 紅色帝國覆滅記--尾聲
    接前期《紅色帝國覆滅記--源起》接上期《紅色帝國覆滅記--高潮》
  • 世界四大情報組織之一,克格勃簡史
    從1954年到1991年蘇聯解體,克格勃一直負責蘇聯內外部安全的主要機構,它與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和以色列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組織」。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歷史,揭開歷史的面紗,看一看「克格勃」的來龍去脈。
  • 英國衛報稱:川普被克格勃培養了40年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性格缺陷遭間諜利用」、「被克格勃培養40年」、「通過勝選回報俄羅斯」……這些像極了電影的橋段,從蘇聯克格勃少校的嘴裡說出來,本身已經夠魔幻的了;若主角是飽受「通俄門」之苦的美國前任總統川普的話,恐怕連好萊塢編劇都不敢這麼編。這類「克格勃在下一盤的大棋」的「奇思妙想」就出現在了英國《衛報》1月31日的一篇報導中。
  • 克格勃的糗事:拍攝「中國間諜」電影,卻被觀眾瘋狂吐槽
    在1977年,中國拍攝了一部很紅火的反間諜影片《熊跡》,此片以1974年李洪樞和蘇聯大使館克格勃間諜案為背景拍攝。後來這類題材的電影作品一再出品,將克格勃間諜的罪惡活動揭露得體無完膚,藝術上也日臻完美,受到國內外受眾的一致歡迎,就連克格勃自身也感覺到了它們的威力。中國在李洪樞間諜案中,當場抓捕了五名蘇聯間諜分子,使得蘇聯的國際信譽降到了最低點。
  • 特異功能揭秘:克格勃超常現象研究絕密檔案(附視頻)
    克格勃超常現象研究絕密檔案(記錄片附在文章最後),全面揭露了前蘇聯特工機構克格勃研究超常現象(人體特異功能)的全面資料,包括試驗過程,數據,人物,外星人,意念遙控,心靈感應,特異功能錄象,非常真實詳盡,讓你知道特異功能在世界上是真的存在的,只是目前科學家還沒有辦法解釋。
  • 在蘇聯GAY片裡,我看到一個紅色帝國的隕落
    ,一個遠去30年的「紅色帝國」。1922年,蘇聯誕生了自己的第一部刑法典,這部由人民司法委員會與克格勃前身「契卡」牽頭制定的刑法中,對自願的「搞基」行為隻字未提。人民衛生委員會也僅僅將「搞基」看作一種醫學問題。1922年頒布的俄羅斯社會主義聯邦蘇維埃共和國刑法典。其實,1926年的刑法典中對所謂「雞姦」依然隻字未提。
  • 50年前蘇聯的絕密行動 文件內容僅4人知曉 從此希特勒屍骨無存
    50年前,1970年3月13日,蘇聯克格勃主席尤裡.弗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向當時的蘇共中央委員會秘書長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提出徹底摧毀希特勒、戈培爾以及他們家人的遺骸。他以「特別重要的最高機密」的形式向蘇共中央委員會發出了秘密文件。
  • 蘇聯克格勃和美國特工在公廁相親,居然成了.(上)
    美國收到密報,原來特勒博士被綁架到羅馬,被迫為義大利納粹餘孽研究原子彈,只有嘉比的舅舅知道具體地點。另一邊伊利亞則被嘉比的舅舅羞辱,說是蘇聯毛子娶了德國美女根本配不上,玷汙了德國的高貴血統。舅舅又說不知道特勒博士在哪裡。
  • 諜戰史上經典的「德讓行動」,克格勃燕子立下大功,套取大量機密
    這不是俄羅斯情報機關首次向法國政府和軍隊的滲透行動,早在20世紀50年代,當時大名鼎鼎的克格勃就曾經導演了一場情報史上經典案例——成功策反法國駐蘇聯大使。  克格勃為此次行動起名"德讓行動"。  這是個集情報搜集和反間諜、政治保衛和邊境安全三大職能於一身的蘇聯超級權力機構,既讓外國特工人員聞之色變,也讓除最高領袖以外的所有蘇聯人膽顫心驚。其職權比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加起來還要大。  在歷次清除政治對手過程中,都有這個機構的影子,多少蘇聯元帥、將領和著名領導人盧比卡揚(克格勃總部所在地)。、葉若夫、貝利亞、安德羅波夫這些人曾經讓無數蘇聯統治集團精英睡不著覺。
  • 剛剛揭秘:普京克格勃期間幹什麼工作?幹得怎麼樣?化名是什麼?
    文|鐵血君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近日,俄羅斯聖彼得堡中央國家歷史政治文獻檔案館公開了總統普京,在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工作期間,上級出具的鑑定書。這份歷史文件顯示,在蘇聯列寧格勒克格勃總局工作期間,20多歲的普京負責組織工作和體育工作,普京當時就是一名可靠、嚴謹、遵紀的工作人員。鑑定書強調,普京同志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積極參與黨內學習,是一個「立場堅定、道德高尚,且在同事中享有當之無愧權威的年輕人」,當時,他的化名是普拉託夫。
  • 中情局地下竊聽,克格勃將計就計,柏林隧道案拉開了美蘇諜戰序幕
    而美國中情局則在報告中一口咬定,蘇聯人發現隧道純屬巧合,是無法避免的,任何防備措施都不可能預防這種「偶然性」事件。並且,他們斷定,蘇聯人即使發現了秘密隧道,最後也只能啞巴吃黃連,掩蓋事實,以防他們公布竊聽內容讓蘇聯領導人出醜。結果,事與願違,隧道曝光後沒幾天,蘇軍柏林衛戍區司令部就向記者介紹了發現隧道的始末和細節,還讓記者參觀了隧道和裡面的各種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