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覺得這個公眾號有意思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都是小編精選的喲。
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民族會像俄羅斯人那樣用20多年的時間躑躅於尋找前路,舉棋不定,猶豫不前,2011年12月大示威的怒吼確實讓人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俄羅斯人,但回望蘇聯解體後20年失敗的轉軌,太多的過猶不及和搖擺徘徊又讓人不敢輕易對其抱持樂觀。
20年難言成功的選舉運行在潛移默化間,讓這個民族多少學會了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1、「鷹犬」崛起
勃列日涅夫的時代被許多俄羅斯人銘記,那是一個富足穩定的時代,一個衣食無憂的時代,儘管誰都清楚單純依靠石油天然氣支撐的國家經濟終會遇到危機,但國家的停滯在繼續,選擇當「鴕鳥」的人很多,願意直面問題的人很少很少。
1975年9月,老邁的勃列日涅夫遇到了一個直面問題者,他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步下由莫斯科開往巴庫的一列火車上,地區長官在那裡等候這位早已無力改變國家的老者,這位長官就是年輕的戈巴契夫。
車站上只有4個人,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和戈巴契夫,這是蘇聯帝國沒落歲月中最意味深長的一個縮影,因為這4人將像接力一般依次坐上蘇聯最高權力寶座。
他們做了簡短的交談,談話內容不得而知,只知道勃列日涅夫重新登上火車時關切的詢問安德羅波夫:「我講得怎麼樣?」安德羅波夫清楚總書記指的是什麼,此時的勃列日涅夫常常無法準確地進行言語表述,所以很怕失態,安德羅波夫一如既往地答道:「非常好,非常好。」
蘇聯最後4位領導人難得的一次會面以這樣尷尬的場面收場,太具有象徵意義了。
勃列日涅夫之後是克格勃頭子安德羅波夫,停滯中醞釀改革,這是歷史的必然,安德羅波夫本是改革的最初倡導者,最後卻因其早逝而讓改革中道崩殂,一直以來,這位克格勃主席是盛行於俄羅斯的一種陰謀論的主角,該論稱,作為權力精英中一支強大力量,克格勃一直覬覦國家權力,自安德羅波夫開始,特工們便開始了僭越的歷程。
此論並非沒有根據,蘇聯高層的通訊、服務等活動均由這股力量安排,它還時常充當權力內鬥中的工具,當行政與黨政力量弱化,這些平時充當「常侍、鷹犬」的克格勃很容易異軍突起,君不見「8·19事件」中克留奇科夫命令克格勃切斷戈巴契夫電話、葉爾欽時期巴爾蘇科夫對自由派的打擊、情報官員普裡馬科夫風生水起以及普京崛起最終建立了克格勃為班底的「強力集團」?
這一切被認為始自安德羅波夫,若不是其早逝,特工當國或許早已到來,誰也無法肯定歷史不會因此而改寫。
接班的契爾年科不過是個「藥罐子」,連寶座都坐不熱乎就撒手人寰。蘇聯最終迎來了戈巴契夫。
2、「破壞者」上位
1985年夏天,當時在中央主管經濟工作的雷日科夫接到電話,急匆匆地趕到了蘇共總書記辦公室,戈巴契夫正和另一位中央領導人利加喬夫討論問題,戈巴契夫向雷日科夫詢問:「我們正在討論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的人選,你認為葉爾欽怎麼樣?」
雷日科夫後來鄭重其事的將自己當時的回答寫到了回憶錄中去:「我了解葉爾欽,他完全不適合這個角色,放在莫斯科的領導人應該有智慧,善於機變,應該是知識分子型的,而葉爾欽完全是另一個類型的人,其本性是一個破壞者。」
戈巴契夫沒有聽他的,他把剛剛調到中央的葉爾欽升到了莫斯科市委書記的重要位置上,他沒有想到,改革開始後,葉爾欽真的扮演了「破壞者」的角色。
1987年10月,一次蘇共中央全會召開了,一切都在按照蘇聯幾十年來形成的慣例進行。
當開始表決戈巴契夫提出的大會議程時,葉爾欽突然站了起來,高聲要求增加一項議程,審議將他由政治局候補委員升為政治局委員。
這是一個突如其來的變化,所有人都一驚,中央全會裡出現了破壞規矩的自薦者!戈巴契夫也措手不及。
這是那場改革的縮影,是日後代替蘇聯的俄羅斯聯邦的一次提早發聲,因為葉爾欽便是那個新俄羅斯的第一任總統,他從這開始便成了蘇聯秩序的攪局者。
「8·19」事件中,克格勃頭子克留奇科夫歷史性地命令監聽蘇聯高層領導人的電話,當政變失敗,克格勃被交到了專門負責對其進行拆解的巴卡京手上,葉爾欽則早已在未來的俄羅斯聯邦內準備好口袋,接受克格勃拆下來的最大一塊,疲憊的戈巴契夫被從克裡米亞接了回來,他下飛機時的身影便已預言了幾個月後蘇聯的終局。
之後,葉爾欽在別洛韋日森林籤署終結蘇聯的《獨立國協協定》,各方人士向時任克格勃主席的巴卡京詢問,要不要趕到那裡把葉爾欽逮起來。這位克格勃末代主席只是無奈地搖著頭。
蘇聯沒了,俄聯邦崛起,葉爾欽無人可敵,而他收回來的那塊克格勃遺骸正在默默滋長,意欲重新崛起。
1993年,葉爾欽與蘇維埃之間的權力之爭白熱化,為新俄羅斯奠定了自由民主的立國之本的葉爾欽卻決定用蘇聯式的強硬手段對蘇維埃痛下殺手,國防部長格拉喬夫接到命令時要求葉爾欽寫下手諭,否則拒絕進攻,很明顯,他不願獨自承擔破壞憲法秩序的責任。
經此一役,俄羅斯誕生了獨攬大權的「超級總統」,繼失敗的經濟改革之後,國家的政治秩序也在一番炮轟之後陷於迷茫。
1996年,葉爾欽在總統大選中遭到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的強力挑戰,他的那根「強力神經」又蠢蠢欲動了,在一個夜晚,他與自己最重要的決策圈商量,意欲在全國頒布禁令,禁止俄共的活動。
就在此時,俄羅斯數量不多的自由派的代表丘拜斯坐到了葉爾欽面前:「您這是要做什麼?現在可不是1993年,誰先破壞憲法,誰就將引火燒身。」葉爾欽坐在椅子上,默不作答。
歷史給了俄羅斯民族一條活路,葉爾欽沒有做出錯誤決定,聽從了丘拜斯的建議:想贏得選舉同時又不破壞憲法嗎?那就真真正正的用出色的競選打敗久加諾夫,儘管此時葉爾欽的支持率只有可憐的3%。
葉爾欽的智囊送來兩張照片,一張攝於1991年,一位婦女將手伸向當時代表著自由民主的葉爾欽,眼含熱望,表情生動,一張攝於1996年,民眾們在封鎖線外戰戰兢兢地看著官員們,葉爾欽看了照片之後,險些哭出來,這不過才過了5年啊!
一場像樣的選舉就這樣進行了,葉爾欽創造了奇蹟,贏得了選舉,重要的是,他保住了自由和民主。
1999年,老邁的他將寶座讓給了普京,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官員,最關鍵的是,他是克格勃!克格勃真的重生了!
後面的故事因為記憶的鮮活而十分清楚,分拆尤科斯、取消州長直選、強化政權黨地位,克格勃普京所做的大多數事情都在逆葉爾欽的遺產而動,但上世紀90年代的動蕩讓其治下的穩定頗受歡迎,直至新一代俄羅斯人開始崛起,開始呼喚自由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