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拒絕負面暗示,強化正面引導。
不要每天一見面就詢問孩子今天有沒有尿褲子,而應該說「你今天成功去了廁所幾次啊?」
當孩子稍有進步時,不遺餘力地誇誇誇,讓孩子從中感受到主動表達、自主自理帶來的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03
自主如廁的習慣尚需培養
自主排便、主動排便,這個過程需要經過不斷的練習。
上學前,有家人照顧,讓孩子習慣了被動提醒或按照規律去排尿,如今在幼兒園靠一己之力難免出錯。
有時候,孩子貪玩,正興高採烈地投入遊戲中,就會忽略身體發出的信號,直到憋得不行了才想起去廁所,但往往因為來不及而提前「釋放」。
有時候,孩子可能因為不會很好地脫褲子,沒掌握正確尿尿的姿勢,從而發生了「意外」。
別小瞧獨立解便這一小步,那是孩子邁向自主管理的一大步。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對策:
(1)在家不要耳提面命的催促孩子去廁所。
讓孩子慢慢習慣掌握身體發出的信號,自主做出反應。別怕孩子出錯,放手給孩子機會,他才會成長。
(2)給孩子穿著合適的衣物。
吊帶褲、緊身褲、拉鏈褲、蓬蓬裙雖然好看,但穿、脫太費事,如廁時會給孩子增加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還會影響孩子的遊戲、運動、午睡。
(3)多多練習下蹲姿勢。
習慣了家裡的坐式馬桶,面對一些幼兒園的蹲式馬桶,很多孩子不習慣,蹲不住。因此戶外活動時,爸媽可以多陪孩子玩下蹲遊戲,練習這個姿勢。
(4)教會孩子正確的如廁技巧。
比如男孩尿尿時需要將褲子褪到膝蓋處,小肚子挺起來向前傾,扶著小雞雞對準後再尿尿;女孩穿裙子上廁所要懂得撩起裙擺,大腿處稍微分開一點,才能保證尿尿時不會弄溼衣服。
(5)教會孩子尿尿完如何整理衣服。
先穿好小內褲,再穿外褲,將褲縫中間對準肚臍眼,拉好衣服,整理好裙擺。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別小瞧這些小細節,點點滴滴都關係著孩子自理能力和自信心的培養。
只要現在開始,就不算太遲,讓我們陪孩子一起渡過這個「難」關吧!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