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 - 坦湖的它的慈鯛們

2021-02-15 暖灣三湖慈鯛

本文來自網友麻辣小魚俠,感覺不錯,轉發分享一下,不知道這位坦湖愛好者是否關注了暖灣呢?

坦幹伊克湖――藍六間的故鄉。遠在人類存在於地球之前,它已經安家落戶於非洲大地了。科學家們估計坦幹伊克湖(以下簡稱坦湖)已有900萬~1200萬年的歷史。坦湖海拔773米,東經29°5'~31°15',南緯 3°20'~8°48'。穿越了四個國家,分別是北部的蒲隆地,東部的坦尚尼亞,南部的尚比亞和西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

坦湖因為其南北延伸長達670公裡,深1470米而著稱於世。它是非洲第二大湖,世界第二深的湖(僅次於貝加爾湖)以及世界上最長的湖泊。坦幹伊克湖的歷史非常久遠,僅有少數湖泊(如貝加爾湖)能與之相比,由於很長一段時期內與外界隔絕,影響了數以萬計的當地生物種群的進化,當然也包括了擁有眩目色彩的慈鯛科魚和諸如類似海蝸牛的軟體動物等各種生物。湖中孕育了約214種魚類,有176種為坦湖所特有,坦湖特有的這些魚分別屬於30種慈鯛屬和8種非慈鯛屬魚。

除了東岸,圍繞著坦湖的絕大多數是貧瘠的湖岸和巨大的山。尤其是坦湖的西岸,大裂谷陡峭的懸崖從海岸拔地而起2000米,坦幹伊克湖底包含了三個主要的盆地:Zongwe(Mpulugu)、Kalemie和kigoma,這三個盆地起初是分離的,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水位逐漸上漲而連在了一起。盆地由巖石包圍,包含廣大的沙地,南部地區甚至有特別的巨石灘、湖水經常衝擊而產生大量的氣泡,造就高溶氧環境。坦湖周遭的河口沿岸生長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大部分的河流只在雨季帶來暫時性的水量供應,但少數幾條貫穿湖泊的大河如坦尚尼亞的Malagarasi河和Ifume河、剛果的Lukuga河和Lunangwa河、浦隆地的Rusizi河、尚比亞的Lufubu河等卻可以明顯影響穴居慈鯛的分布,使他們被分隔成數個不同形態的族群。

其中位於中西岸的Lukuga河(從西岸的中部起向西流入薩伊河最後匯入大西洋)是坦湖唯一可以將湖水外流的河,但只是在湖水水位較滿時才會發生,而Rusizi河則為坦湖帶來大量礦物質。湖中水的流失95%是通過蒸髮帶走的。農業、畜牧業、礦產業(錫、銅、煤等)是坦湖流域的主要產業。

漁業產品,如坦湖沙丁魚(Stolothrissa tanganikae, Herring Family)對當地的經濟同樣十分重要。坦湖的漁業資源直接為4萬名漁夫提供了就業崗位,並為他們及家人提供了食物。2000萬人通過魚和水間接的使用了這項自然資源。

坦噶尼喀湖位於東非大裂谷區的西部裂谷部分。屬於斷層湖,南北長約679公裡,寬度平均是50公裡,包括了1828公裡的海岸線(深度570公裡),最深處位於坦噶尼喀湖的北部。由於它提供了非洲熱帶動物、水生生物乾淨的水源,坦噶尼喀湖周邊和湖中的生物種類都相當的豐富,生物學家甚至認為世界上80%的魚類都曾在這個湖中被發現。坦噶尼喀湖中至少有三百種以上屬慈鯛科en:cichlid的魚,和150種非慈鯛科的魚類。多數都生活在湖底。而魚類最多的地方則是魯庫加河流出的河口,其中坦噶尼喀沙丁魚就至少有2到6種。而掠食性的食人魚(和非洲維多利亞湖邊的掠食性尼羅河食人魚略有不同)就有4種。在坦噶尼喀湖中的慈鯛有98%都是湖中特有種。此外,坦噶尼喀湖中有相當多特有種無脊椎軟體動物,如螃蟹、水蛭、橈足類動物(如劍水蚤)等。

坦湖水質一般指標:

PH 8.6~9.2

GH 9~11

KH 15

最近有研究表明,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坦湖水表面的水溫上升,這造成湖中至關重要的營養物大量減少,導致魚的數量減少。科學家們分析,氣候的變化是造成坦湖魚類資源日益耗竭的主要原因,在這點上比過度捕撈的危害更大。


什麼是慈鯛慈鯛?

(發音[『siklid];譯者註:漢語發音「塞克雷得」)是麗魚科中的一種淡水熱帶魚。它們是最大的魚種代表——全骨魚次亞綱的先進的硬骨魚。慈鯛的祖先是從海洋條件下進化的,隨後它們成功地侵入並在淡水的生存環境中紮根下來。所以,它們非常耐鹽。慈鯛是非常聰明的魚類,就行為的複雜性而言,已遠遠高於其他極大多數魚類。慈鯛展示了它們複雜的孵育魚卵和養育幼魚的本領。許多物種即使在活動時也會很細心地照顧它們的幼魚。慈鯛利用各式各樣的食物來源和開發具有特殊營養的小生境,來展示其令人嘆為觀止的適應不同生境的能力。它們可以生活在高酸性、鈣質不足的非洲和南美被稱為「黑水」的環境中,也可以居住在不流動的瀕於汙染的死水環境中;有的甚至殖民在東非大裂谷高礦物化的「溫泉」中.

為什麼坦幹伊喀湖是慈鯛的天堂

比利時魚類收集家皮埃爾-布理察(Pierre Brichard)說:「坦幹伊喀湖絕不僅僅是另一個非洲大湖或另一個內陸海。據我所知,在非洲甚至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找到如此大如此深的,逐漸演變的且壽命已持續數百萬年的湖泊」。他解釋說,其他的湖泊或是已經乾枯或是已經被冰雪覆蓋,而坦幹伊喀湖以其龐大的容量、地理位置和與世隔絕的特點可以緩阻任何突然的戲劇性環境變化。坦湖魚類和其他生命體也因此可以持續發展,並適應了坦湖中各式各樣棲息地所形成的生態小生境。這種對適應性的繼承,使得我們今天可以看到越來越專業化的生活形式。

坦幹伊喀湖是個封閉的系統,所以我們並不驚訝這個湖裡幾乎所有的慈鯛都是地方特產。將近200個不同種類的坦鯛得到了描述,並且每年都會有新的發現。坦尚尼亞和剛果(金)區域的大部分湖岸尚沒有被完全探究,所以慈鯛總量肯定還會上升。馬克斯-波爾(MaxPoll)教授認為由於沒有完全勘查,所以依然有一些坦鯛沒有被發現。他指出需要特殊的探魚設備在深度約250米的巨大湖底進行勘查。理察認為最終至少有300個坦鯛品種會被登記在冊,並且相信大部分新的品種包含著那些具有與眾不同適應能力的非常特殊的慈鯛。人們公認,雖然非洲的其他大湖裡也有很多慈鯛,但坦幹伊喀湖的慈鯛群更專業更與眾不同。坦幹伊喀湖經常被作為一個特產地來對待,因為超過95%的慈鯛是其他任何地方是找不到的。那麼是什麼導致產生這些難以置信多樣化的慈鯛呢?

為什麼會產生慈鯛的多樣化?

坦幹伊喀湖內島弧型(所謂島弧型是指大陸邊緣連綿呈弧狀的一長串島嶼,與強烈的火山活動、地震活動及造山作用過程相伴隨的長形曲線狀的島鏈)的進化系統似乎仍在工作。湖的四周是類似島嶼的巖石區域,並被開放的沙地和草地相互隔開。由於慈鯛會遊到巖石群中尋求保護,所以這些生活在巖石區域的慈鯛與鄰近區域被有效地隔開了。如果它們離開巖石區域冒險進入開放水域,就只得聽任在開放水域遊蕩的掠食者的擺布。所以,繁殖種群被限制在它們自己的區域內,並且自由地決定它們自己發展的方向,不受湖泊其他區域活動的影響。也就是說,由於相似的生物性和物理性都會作用在所有的魚類身上,普通的進化趨勢是相同的,所以在100碼(譯者註:1碼=0.9144米)沙地隔開的巖石兩岸,產生全然不同的慈鯛群也就不足為奇了。

慈鯛的進化,使得它們已經適應了坦幹伊喀湖特殊的生態環境。事實上,許多種群可以一起生活在一段較短的坡岸水域內,也說明了這段水域可以向魚兒提供數量足夠的有效的生態小生境,以及充足的食物供應。從這點來看,坦幹伊喀湖的巖石生境與海洋的珊瑚礁生境並沒有很大的不同。慈鯛的這種進化,使得它們可能已經適應了一種生境或一種食物來源。艾克索洛德報告說坦鯛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它們有效地利用所有不同食物來源(從細微的藻類到魚只)的能力。馬克斯-波爾教授發起的第二次大規模的坦湖勘查是在1946~1947年。他第一次提出了根據慈鯛居住的生境類型來進行種群的分類和專業化處理。波爾教授用種群生境(棲息地)來劃分坦湖的學說,直至今天也沒有受到過大的挑戰。

Pelagic Waters 離岸開闊水域生境區

除了湖沿岸的山坡和淺灘外,整個湖體便是離岸開闊水域了。大量魚群在這片水域中暢遊。這片巨大的水體中魚群的密度總是保持在約2.8到4百萬噸左右。在陽光下茁壯成長的浮遊植物開始構成了開闊水域的食物鏈。以浮遊植物為食的浮遊動物反過來又成為許多慈鯛在其棲息地中的主要食物。但更多的浮遊動物是被龐大的非慈鯛魚群所吞食,並且在這片開闊水域中這些魚群主要的掠食對象就是慈鯛。

Benthic Waters 湖底水域生境區

湖泊一直向下延伸,更深的含氧層形成了另一個生境。它大大超過任何河魚生存所能承受的深度,而一些慈鯛已基本適應這樣的環境,並把這裡稱之為「家」。它們已經適應了這裡的低氧和微弱的光線(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片黑暗)。其中一些慈鯛為適應這種居住條件已經開發了另外的感覺器官。顯然,慈鯛能夠很好地適應環境中特定的物理條件,也能夠專業處理它們所處的食物環境。


食物的多樣性

皮埃爾-波理察通過觀察,將坦鯛的食物分為以下類別:

1)蟲食性魚住在湖邊,以昆蟲和它的幼蟲為食。

2)藻食性魚類主要是以巖石上的水藻植被為食。

3)他們的食物也包括水藻中昆蟲所提供的動物蛋白。

4)植物覆蓋區域的肉食性魚類主要居住在可啄取昆蟲的水藻植被環境。

5)動物覆蓋區域的肉食性魚類主食是甲殼類動物,並且可能會從巖石表面的細縫中攝取昆蟲幼體。這些魚類住在上層或中層水域,以便跳出水面來捕捉昆蟲。

6)浮食性(浮遊植物)魚類的主要食物是浮遊生物中瀰漫在中層水域的植物有機物。

7)貝食性魚類的食物是通過咬碎雙殼貝攝取裡面的軟體組織。

8)植食性魚類食物來源於有限的水生植物。

9)濾沙性魚類是用前端的斜齒將滿口的沙子鏟進嘴裡,用腮過濾掉沙子,然後將混在沙裡的甲殼類吃掉。

10)硅藻食性魚類是以硅藻和湖底蝦類提供的腐敗有機物為食。

11)撕鱗性魚類長著可以鉤咬住魚體一側鱗片的牙齒,一用力,就可以撕走魚肉。然後將魚皮、粘液和魚肉消化只剩下骨質的鱗片。這些魚類也攻擊傷口開裂和受過傷害的傷殘魚只。

12)大型的肉食性魚類會攻擊任何魚並將它們整個吞下。

13)腐食性魚類主要是以死去的或傷殘的魚為食。

如果您是三湖慈鯛愛好者,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就對了!

相關焦點

  • 三湖慈鯛那些事兒~
    老大叫做「馬拉威湖」,就是魚友們口中的「馬湖」;老二叫做「坦幹伊克湖」,就是魚友們口中的「坦湖」;老三叫做「維多利亞湖」,就是魚友們口中的「維湖」。這三個湖,互不相連,各有特色。它們為寵物魚玩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畫面。不是我吹,這世上,不打架的馬鯛魚,我還真沒見過呢原產於馬拉威湖的慈鯛,被稱作「馬鯛」。
  • 想要知道三湖慈鯛怎麼養,首先,我們要了解三湖慈鯛生活環境
    三湖慈鯛怎麼養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為什麼大家都喜歡三湖慈鯛呢?因為三湖慈鯛的價格親民,色彩豔麗,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三湖慈鯛非常的好養。一、水質:想要知道三湖慈鯛怎麼養,首先我們要了解三湖慈鯛生活環境,也就是水質問題。
  • 【魚標本戲說非洲慈鯛】第七章:「三湖」以外的美——不遑多讓的非洲其它慈鯛品種
    因為大家嫌棄它長得磕磣。綠寶石學名Hemichromis crstatus。東南亞很穩定的出口該品種,以前每每流入市場,都被當做紅寶石的次品而被冷落。但如今市面出現了很多綠寶石的升級版,色彩表現還是很不錯的。這魚體型不大,不超過15釐米,脾氣不是很好,但對水質要求不嚴格,易飼養,易繁殖,非常適合剛養魚的朋友。當然,前提是您喜歡,並能買得到它。
  • 【魚標本不說「三湖」慈鯛】第一章:加勒比的水墨雋永
    珍珠豹是做銀河星鑽必須的原親素材,能不能做出好的星鑽,全憑珍珠豹公魚品相色澤是否周正。這一對兒,中規中矩。細品,還頗為有料。在中南美慈鯛市場衰敗的當下,能見到這品相的,已屬不易。珍珠豹上面那缸是塞的滿滿當當的古巴酋長幼魚。古巴酋長隨稀少,卻不驚豔,多年前見此魚未覺如何。許是年歲不同認知有異,曾經看似稀鬆無趣的魚這次卻深深吸引了我。若論色彩,這魚著實沒什麼精彩之處。
  • 萬寶魚的三湖慈鯛世界(第十二期)——那些年我們追過的魚和事
    這個帖子,從2007年發表,至今仍有人在回復,有些魚友還講述了自己飼養三湖慈鯛的經歷和心情。三湖慈鯛就像一根紅線,把那些專注飼養這種生物的有緣人牽在了一起。 有時候也很奇怪,縱觀三湖慈鯛,沒有海水魚的豔麗,沒有短鯛魚的精緻,沒有神仙魚的飄逸,也沒有異形魚的多姿,但牠卻能令三湖迷們如痴如醉,有些魚迷們甚至在三湖魚缸前一坐就是一個小時。
  • 十二位慈鯛新成員參見
    新種學名的中文結合了學名原意與部分俗稱,其緣由與命名邏輯詳情可參閱文章:《名字背後的故事 || 美麗三湖慈鯛中文名錄》。2020年7月,來自中非皇家博物館的Katrien Dierickx和Jos Snoeks描述了一種新的食崽性慈鯛(專以其它魚類的幼苗和魚卵為食)。
  • 馬拉威湖的慈鯛第二彈
    學名:Docimodus johnstonii(Boulenger, 1897)英名:Putsarihautoja棲息地:馬拉威湖全域,馬隆貝湖和希雷河上遊食性:食鱗和魚鰭體長:25釐米介紹:它以慈鯛或脂鯉科魚類的鱗片以及鯰魚的皮膚和魚鰭為食
  • 水族世界的寶石-慈鯛
    慈鯛的演化大爆炸聽起來很炫,但是你知道嗎?中國臺灣就有數百種慈鯛,而且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它們。
  • 非洲慈鯛的食性行為
    一般,三湖慈鯛的主要食性為肉食性、雜食性和植食性。由於水質的高硬度,使得大多數水生植物無法生長,但藻類叢生,所以,所謂「植食性」大多指藻食性。幾乎所有三湖慈鯛多能將沙子裡的食物給過濾出來,也有一些三湖慈鯛主要靠過濾沙子裡的食物為生,在此,稱為「濾食性」。除此之外,極少數的三湖慈鯛還有鱗食性(吃魚鱗)、貝食性(吃貝殼裡面的肉)、卵食性(專吃魚卵)等。
  • 三湖慈鯛顏值高,適應能力強,戰鬥力爆棚,怎麼樣才能混養?
    慈鯛原產於熱帶中南美洲、非洲及西印度群島,因具有極高觀賞價值而被引進全球各地,如今已是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最常見的外來魚種。其中生活在非洲中部三大湖的慈鯛(非洲三大湖指坦幹依喀湖、馬拉威湖、維多利亞湖),因其變化無窮的色彩、強壯的體魄、優雅的體型、超強的水土適應能力,已成為觀賞魚種的最佳選擇,這就是我們平時所熟知的三湖慈鯛。
  • 資深魚友詳解三湖慈鯛的開缸過程、造景方式、飼養方法
    硝化細菌並不是見光就會死的,它不是怕自然光,它怕的是紫外線照射。只要不是陽光直射或者紫外燈照射,一般的燈光是沒有問題的。最後又加了一些珊瑚骨。珊瑚骨既可以當濾材又可以硬水還能防止水跌酸,對養三湖慈鯛比較好。至此,開缸工作基本完成。
  • 三湖慈鯛攝影教程之相機裝備篇
    圖註:三湖慈鯛-鑽石貝 Lamprologus stappersi 攝影師:康多米  原產地:坦幹依喀湖大體的偏好如下:Canon 佳能,色彩柔和,人像表現突出,追求原生色彩的小夥伴可以選擇佳能(翻譯一下,喜歡原生色彩的魚友建議佳能);Nikon 尼康,以色彩豔麗,銳度高著稱,適合拍攝風景,大型景觀特別合適(翻譯一下,適合拍攝水景各種大型景觀類型的);Sony 索尼,很不錯的相機,色彩很別致(差異於另外兩個品牌,就是很特別,顏色過渡都很神奇的存在),特別適合不太喜歡修片的小夥伴,Sony的自動運算能力非常好,
  • 水質不好的地區,新手養觀賞魚別忽略它,皮實簡單好養又好看
    如果是本地的水質偏鹼性,硬度又比較高,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地區的魚友,想簡單地養點觀賞魚,選什麼比較好呢?一般我們常見的觀賞魚裡,大部分的觀賞魚還是比較喜歡中性或者是偏弱酸性的水質的,而鹼性太強,有的魚兒受不了。 那有沒有辦法把硬度比較大又偏鹼性的水質調節一下呢?
  • 中國首位三湖慈鯛女博士
    一個美女,是個博士,不只是喜歡三湖慈鯛,而且所從事的就是相關的科研工作。這樣的妹子,酷不酷?酈珊,就是這樣的一個妹子。。事情還得從今年九月份說起。當時馬湖慈鯛中的巖棲類發生了一件大事。主導這一事件的人就是酈珊和另外兩位慈鯛界泰鬥:美國著名魚類學家Dr.Jay R Stauffer及非洲魚類分類與進化專家Dr. Adrianus Konings。新Chindongo家族成員↓另外6個「領了身份證的」(被正式描述的物種)↓
  • 魚店常見三湖慈鯛之非洲王子
    小型慈鯛,成年個體10~12cm,如同鱸魚一般的典型的鱸形目的體型,體色橙黃,背鰭近邊緣處有一條寬約2mm的黑色條紋非常清晰和顯眼。雌雄同形,雄性個體稍大。(區別於世面上地攤雜鯛品種純正的非洲王子魚均帶黑邊,黑邊越明顯品相越佳,弱勢魚會在受強勢魚壓制情況下變得臉部或身體部位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