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市民前來諮詢。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10日14時1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近日,中華遺囑庫正式向社會發布《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也從中華遺囑庫重慶第一登記中心獲悉,數據顯示,重慶地區已登記保管2508份遺囑。從登記遺囑財產的類型和相關的數據看,重慶地區的遺囑中,商鋪、車位的比例高於全國其他城市,不動產中的商鋪、車位佔比8.1%。重慶年紀最小的立遺囑人22歲,年紀最大的立遺囑人93歲。不少網友在疫情期間體驗「雲遺囑」,稱有療愈效果。
重慶訂立遺囑數2500份 遺囑中處置財產類型中99%為不動產中華遺囑庫發布的白皮書顯示,作為西南部的直轄市,重慶地區在遺囑中處置銀行存款、商鋪、車位的比例也明顯高於全國其他地區。重慶地區的遺囑中,商鋪、車位的比例究竟有多高?數據顯示,8.1%的遺囑裡面涉及到商鋪、車位。此外,在其他財產方面,重慶遺囑中處置的財產類型中,99%為不動產,22%為現金,0.1%為證券基金。「其中不動產的比例跟其他地方相似,但重慶遺囑中出現銀行存款的比例比其他地區的要高。」重慶登記中心主管宋燕群表示,許多立遺囑人表示擔心後人找不到存款,所以通過訂立遺囑的方式,規避風險。
與其他地區不同的還有,離異、喪偶的家庭訂立遺囑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地區,離異比例達18.86%,喪偶比例達6.18%。「由於這類家庭的人群曾有過財產分割的經歷,因此對財產的傳承和保護會更加重視」,宋燕群介紹。
年紀最小的立遺囑人22歲 最大的93歲數據顯示,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已為3056人次提供遺囑諮詢服務,登記保管2508份遺囑。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分庫諮詢遺囑人群中,退伍老兵佔比人數約4.1%。
數據顯示,2017~2019年,重慶地區立遺囑人群總體以60~70歲之間為主,且比例逐年上漲,數據顯示,立遺囑人群呈年輕化趨勢。
在重慶分庫中,訂立遺囑的年紀最小的是22歲。「她是一位企業白領,由於經常需要出差,擔心自己會出意外,所以提前把銀行存款,支付寶、微信錢包等財產通過寫遺囑的方式給到父母繼承。」宋燕群表示。
年紀最大的立遺囑人93歲,是一名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當時是家人陪著他來到現場,他自己和子女年紀都大了,就考慮把財產給孫子、孫女繼承。為了避免糾紛,他就想著趕緊把遺囑寫了,安排好自己的財產分配,避免自己再老就沒有辦法立遺囑了。」宋燕群表示,這位老人雖然已93歲高齡,但頭腦依然十分清晰,身體很健康。
舊遺囑證(左)與新遺囑證(右)對比。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疫情期間網友體驗「遺囑」感悟生死 稱有療愈效果清明節3天假期過去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這個清明假期顯得尤為特殊:仍然宅在家裡,陽光明媚也未曾出門踏青,掃墓也是「雲祭掃」。
很多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對生死也有了更多感悟。給親人寫遺書、留遺囑的想法,變得不再突兀。
中華遺囑庫在非常時期開通了「微信遺囑」功能。據不完全統計,在清明節3天期間,共有5326人通過中華遺囑庫微信公眾號寫下了「遺言」,而從3月1日這個功能上線以來,共有超過8000人在「微信遺囑」上寫下了自己的留言。據中華遺囑庫統計,18-29歲人群是「微信遺囑」主力軍,佔比高達57%。其次為30-39歲,佔比26%。40-49歲佔比9%,50歲以上佔比3%。甚至有未成年人寫下留言,佔比為4.4%。
「沒想到立遺囑也有療愈效果」。網友@康湛 就在疫情期間體驗了一把,她說:「生命總是無常,寫完遺囑反而多了幾分釋然,心裡踏實了很多,不再懼怕未來與可怕的病毒了,沒想到立遺囑也有療愈效果。」
有女兒對媽媽說出感激:「作為母女可以像朋友一樣相處,彼此有共同語言,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只要是方向正確的事你從來不會阻攔我,愛你哦。順便說一句,我那些專輯、海報、各種周邊都是限量的,千萬別誤扔。」
還有人感念:「2020年我們與祖國母親一同經歷了一場生命的較量,深感生命的脆弱及祖國母親強有力的庇護。」
不過,目前,法律上並沒有「網絡遺囑」這種遺囑方式。中華遺囑庫推出的「微信遺囑」服務實際是一種「情感遺囑」,主要是用來傳遞親人、朋友間的叮嚀和囑託,不作為法律意義的遺囑。
「通過微信遺囑,可以寫下對親友的寄語和祝福,不過對於涉及財產內容的遺囑,還是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辦理。」宋燕群告訴記者。
新版《遺囑證》出爐 可「一正多副」《遺囑證》是立遺囑人在中華遺囑庫存有遺囑的證明。「通常,我們建議立遺囑人將遺囑證與戶口本或房產證放在一起,這樣一來,將來繼承人辦理繼承手續時,就能發現遺囑證,併到中華遺囑庫查詢和提取遺囑。」宋燕群說。
2020年3月起,中華遺囑庫正式推出新版《遺囑證》。相比於護照式的舊版遺囑證,新版遺囑證大小與身份證相同,內置加密電子晶片,通過讀取設備可以快速識別。從外觀上看,新版遺囑證在表面僅顯示了立遺囑人姓名、照片、立遺囑時間、遺囑類型和遺囑登記機構等信息,並不顯示其遺囑內容,很好地為立遺囑人進行保密。
新版《遺囑證》採取「一正多副」的方式。立遺囑人可以現場辦理多張副證。立遺囑人可將副證分別放置在自己重要的文件或物品中,例如駕駛證、戶口本等證件中,以確保在危急情況下,自己訂立遺囑的事實讓家人知悉,以便家人前往中華遺囑庫辦理查詢提取。
原標題《95後開始立「遺囑」了:支付寶、微信錢包都是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