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最小立遺囑人僅22歲,支付寶、微信錢包都是遺產

2020-12-20 澎湃新聞

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市民前來諮詢。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10日14時1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近日,中華遺囑庫正式向社會發布《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也從中華遺囑庫重慶第一登記中心獲悉,數據顯示,重慶地區已登記保管2508份遺囑。從登記遺囑財產的類型和相關的數據看,重慶地區的遺囑中,商鋪、車位的比例高於全國其他城市,不動產中的商鋪、車位佔比8.1%。重慶年紀最小的立遺囑人22歲,年紀最大的立遺囑人93歲。不少網友在疫情期間體驗「雲遺囑」,稱有療愈效果。

重慶訂立遺囑數2500份 遺囑中處置財產類型中99%為不動產

中華遺囑庫發布的白皮書顯示,作為西南部的直轄市,重慶地區在遺囑中處置銀行存款、商鋪、車位的比例也明顯高於全國其他地區。重慶地區的遺囑中,商鋪、車位的比例究竟有多高?數據顯示,8.1%的遺囑裡面涉及到商鋪、車位。此外,在其他財產方面,重慶遺囑中處置的財產類型中,99%為不動產,22%為現金,0.1%為證券基金。「其中不動產的比例跟其他地方相似,但重慶遺囑中出現銀行存款的比例比其他地區的要高。」重慶登記中心主管宋燕群表示,許多立遺囑人表示擔心後人找不到存款,所以通過訂立遺囑的方式,規避風險。

與其他地區不同的還有,離異、喪偶的家庭訂立遺囑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地區,離異比例達18.86%,喪偶比例達6.18%。「由於這類家庭的人群曾有過財產分割的經歷,因此對財產的傳承和保護會更加重視」,宋燕群介紹。

年紀最小的立遺囑人22歲 最大的93歲

數據顯示,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已為3056人次提供遺囑諮詢服務,登記保管2508份遺囑。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分庫諮詢遺囑人群中,退伍老兵佔比人數約4.1%。

數據顯示,2017~2019年,重慶地區立遺囑人群總體以60~70歲之間為主,且比例逐年上漲,數據顯示,立遺囑人群呈年輕化趨勢。

在重慶分庫中,訂立遺囑的年紀最小的是22歲。「她是一位企業白領,由於經常需要出差,擔心自己會出意外,所以提前把銀行存款,支付寶、微信錢包等財產通過寫遺囑的方式給到父母繼承。」宋燕群表示。

年紀最大的立遺囑人93歲,是一名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當時是家人陪著他來到現場,他自己和子女年紀都大了,就考慮把財產給孫子、孫女繼承。為了避免糾紛,他就想著趕緊把遺囑寫了,安排好自己的財產分配,避免自己再老就沒有辦法立遺囑了。」宋燕群表示,這位老人雖然已93歲高齡,但頭腦依然十分清晰,身體很健康。

舊遺囑證(左)與新遺囑證(右)對比。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疫情期間網友體驗「遺囑」感悟生死 稱有療愈效果

清明節3天假期過去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這個清明假期顯得尤為特殊:仍然宅在家裡,陽光明媚也未曾出門踏青,掃墓也是「雲祭掃」。

很多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對生死也有了更多感悟。給親人寫遺書、留遺囑的想法,變得不再突兀。

中華遺囑庫在非常時期開通了「微信遺囑」功能。據不完全統計,在清明節3天期間,共有5326人通過中華遺囑庫微信公眾號寫下了「遺言」,而從3月1日這個功能上線以來,共有超過8000人在「微信遺囑」上寫下了自己的留言。據中華遺囑庫統計,18-29歲人群是「微信遺囑」主力軍,佔比高達57%。其次為30-39歲,佔比26%。40-49歲佔比9%,50歲以上佔比3%。甚至有未成年人寫下留言,佔比為4.4%。

「沒想到立遺囑也有療愈效果」。網友@康湛 就在疫情期間體驗了一把,她說:「生命總是無常,寫完遺囑反而多了幾分釋然,心裡踏實了很多,不再懼怕未來與可怕的病毒了,沒想到立遺囑也有療愈效果。」

有女兒對媽媽說出感激:「作為母女可以像朋友一樣相處,彼此有共同語言,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只要是方向正確的事你從來不會阻攔我,愛你哦。順便說一句,我那些專輯、海報、各種周邊都是限量的,千萬別誤扔。」

還有人感念:「2020年我們與祖國母親一同經歷了一場生命的較量,深感生命的脆弱及祖國母親強有力的庇護。」

不過,目前,法律上並沒有「網絡遺囑」這種遺囑方式。中華遺囑庫推出的「微信遺囑」服務實際是一種「情感遺囑」,主要是用來傳遞親人、朋友間的叮嚀和囑託,不作為法律意義的遺囑。

「通過微信遺囑,可以寫下對親友的寄語和祝福,不過對於涉及財產內容的遺囑,還是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辦理。」宋燕群告訴記者。

新版《遺囑證》出爐 可「一正多副」

《遺囑證》是立遺囑人在中華遺囑庫存有遺囑的證明。「通常,我們建議立遺囑人將遺囑證與戶口本或房產證放在一起,這樣一來,將來繼承人辦理繼承手續時,就能發現遺囑證,併到中華遺囑庫查詢和提取遺囑。」宋燕群說。

2020年3月起,中華遺囑庫正式推出新版《遺囑證》。相比於護照式的舊版遺囑證,新版遺囑證大小與身份證相同,內置加密電子晶片,通過讀取設備可以快速識別。從外觀上看,新版遺囑證在表面僅顯示了立遺囑人姓名、照片、立遺囑時間、遺囑類型和遺囑登記機構等信息,並不顯示其遺囑內容,很好地為立遺囑人進行保密。

新版《遺囑證》採取「一正多副」的方式。立遺囑人可以現場辦理多張副證。立遺囑人可將副證分別放置在自己重要的文件或物品中,例如駕駛證、戶口本等證件中,以確保在危急情況下,自己訂立遺囑的事實讓家人知悉,以便家人前往中華遺囑庫辦理查詢提取。

原標題《95後開始立「遺囑」了:支付寶、微信錢包都是遺產》

相關焦點

  • 數字時代的「身後事」:突然離世,微信支付寶等網絡遺產怎麼辦?
    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網絡帳戶。隨手轉帳、消費的支付寶、微信錢包;大把充值的遊戲帳號;以及和家人朋友的聊天記錄等等。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當用戶突然離世,這些網絡遺產能否被繼承呢?說到網絡遺產,想必很多人最關心的就是支付寶、微信錢包裡面的資金了。
  • 世事無常,像Selina立個遺囑又怎樣
    自然,生前立下遺囑在很多人看來也是「不吉利」的。特別是對於老人,仿佛是不孝之一。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一家人為了爭奪遺產從而家破人亡的社會新聞。,遺囑似乎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存在。,從偶然到必然情有可原,但對於年齡最大不過30歲的90後而言,立遺囑真的有必要嗎?
  • 18歲大學生辦「身後事」 立遺囑財產留給朋友引網友議論紛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8歲大學生辦身後事 立遺囑財產留給朋友引網友議論紛紛 12月19日,剛滿18周歲的大一新生小紅(化名)來到上海中華遺囑庫第二登記中心,為自己訂立遺囑。小紅希望把存在銀行卡裡的2萬多元留給自己的一位朋友,她曾在小紅最傷心難過時給予了支持和關愛。
  • 立遺囑是為更認真地活著 年輕人的生死觀念正在轉變
    原標題:熱聞|大一新生立遺囑財產給朋友,90後女孩房產給閨蜜,你咋看人至暮年立遺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最近,上海一位正在讀大一的新生立遺囑的事引發網友關注。12月19日,剛滿18周歲的大一新生小紅(化名)來到上海中華遺囑庫第二登記中心,為自己訂立遺囑。
  • 女星猝死留千億遺產,未立遺囑撲朔迷離
    羅霈穎就是典型的突發身亡,沒有立遺囑,也沒有任何交代。如此一來,按照相關遺囑繼承規定,若死者生前沒有特意立下遺囑的話 ,那就會按照遺產繼承順序排位,第一繼承人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繼承人是兄弟和姐妹。
  • 民法典中關於遺囑、遺產...
    、支付寶或者遊戲等帳號也算個人資產?擴大了遺產的範圍,讓得更多的財產得以繼承尚法君 《民法典》對繼承遺產的範圍做了改變,將《繼承法》中遺產範圍,公民的收入、房屋、林木、文物、著作權等一一列舉的方式刪除,將遺產範圍擴大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也就是說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屬於遺產,可以被繼承。網絡財產、虛擬貨幣等都概括其中。
  • 大一新生立遺囑財產給朋友,90後女孩房產給閨蜜,你咋看
    人至暮年立遺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最近,上海一位正在讀大一的新生立遺囑的事引發網友關注。12月19日,剛滿18周歲的大一新生小紅(化名)來到上海中華遺囑庫第二登記中心,為自己訂立遺囑。小紅說,立遺囑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以後會更加認真地活著。
  • 中華遺囑庫白皮書發布:年輕人不忌諱 立遺囑不再是老年人專利
    在我們實際登記過程中,這一年齡段的立遺囑人中有些人會因為種種原因將自己財產的一部分給到閨蜜、好友。」湯婷婷給記者講述了一個自己曾接觸過的一位立遺囑人的故事,那位女士當時的年齡在40歲上下,離異,獨自撫養一個10歲左右的女兒。「她是一位企業高管,年薪百萬。平時工作很忙,女兒一直都是由她的父母在帶。
  • 「微信遺囑」功能開通,超5000人留言!杭州人體驗後……
    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再加上清明節的特殊節點,很多人對生命有了更多感悟。最近,就有不少人通過微信小程序給親人寫遺書、留遺囑,提前感受「從容的告別」,這個方式,你能接受嗎?網友體驗:「沒想到立遺囑也有療愈效果」打開中華遺囑庫「微信遺囑」小程序,在這個小程序中,用戶可以用文字、照片、視頻的方式,創建「幸福留言」,中華遺囑庫會按照用戶約定時間,將留言寄送給留言對象。
  • 數字時代「身後事」:如果人突然離世,微信、支付寶等網絡遺產到底...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網際網路時代,幾乎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網絡帳號,裡面甚至不乏很多數位化的資產。不知道您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當用戶離世,這些網絡資產能否被繼承呢?趙女士平時經常使用微信存儲零錢、進行支付和轉帳。在她看來,微信裡的錢屬於個人財產,如果將來離世了,微信裡的財產應當可以被繼承。
  • 多多錢包不自量力挑戰支付寶、微信地位,馬雲馬化騰都笑了
    現在是網際網路的時代,每個人出門只需要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實現行動支付了。而支付寶、微信這兩個支付工具在國人心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對於銀行等平臺的行動支付工具,人們還是偏愛支付寶和微信多一點。因為支付寶是國內第一個支付工具,更加注重支付的便捷和安全的信用消費,而微信兼容社交及支付,兩者都有著不同的優勢。而目前,後起之秀的平臺拼多多,不到四年時間就已經上市了,讓人刮目相看。拼多多以物美價廉著稱,不管你在網際網路哪一個角落,總會碰到拼多多的裂變式廣告。確實,拼多多投入了大量的廣告費,也換來了五億多的拼多多用戶。
  • 如何註冊香港手機號碼/香港支付寶/香港微信錢包
    香港手機號碼有什麼用,可以開通香港支付寶(不用香港銀行卡也可以)還可以開通香港微信支付(需要港卡)還可以註冊各類的APP,僅限娛樂工作使用,請勿作他用.正題吧,在內地不過港如何辦理一張香港手機號碼,目前小筆記知道有三種,第一 中國移動無憂行都寫了中國移動了,這肯定只限於用移動卡的小夥伴了,電信和聯通忽略此步,直接填到第二吧.
  • 上海一18歲大學生立遺囑,繼承人竟是自己朋友
    12月19日,剛滿18周歲的大一新生小紅(化名)來到上海中華遺囑庫第二登記中心,為自己訂立遺囑。 據悉,小紅的身體健康並沒有什麼問題,來立遺囑是因為想把自己的遺產留給一位朋友,因為朋友曾在她心情最不好的時候,給了自己很大支持。
  • 39歲的Selina立遺囑?繼承者曾想過是她的狗!
    39歲的Selina想立遺囑?9月20日,Selina任家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考慮立遺囑後,她原本想把遺產留給她的狗。估計連他自己都沒有做好「猝死」的準備。事實上,不僅是小鬼黃鴻升,而且大多數人都對這場「事故」毫無準備。一個多月前,臺灣女演員羅霈穎正愉快地為她的60歲生日做準備。誰能想到,那個比範冰冰更早說「我自己也是個有錢人,為什麼要嫁給有錢人」的女人會死得這麼突然。
  • 39歲Selina竟然已經立遺囑,直言將遺產都給她
    近日,Selina任家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已經考慮好立遺囑,原本她想把遺產留給愛犬Pinky,不過仔細想想還是決定留給妹妹任容萱。Selina說:「照理說我妹比我小,應該會比我晚走,有一天我突然走了,我妹可以用這筆錢好好照顧我爸媽。」
  • 「90後」上海姑娘立遺囑:為了更從容地活著
    上海姑娘王婷婷回憶起「遺囑風波」有些感慨。  王婷婷立遺囑事件之所以引起關注,只因這份遺囑有兩點「反常」:立遺囑人是一名「90後」,遺產繼承人竟是她的閨蜜。  都說30歲左右談生死,似乎太早,但1992年出生的王婷婷是一名ICU護士,對生命意義的理解,或許比同齡人更深刻。這份遺囑看似「任性」,其實飽含著她對家人沉甸甸的愛。
  • 立遺囑不吉利?莫讓觀念「誤」了事兒!
    ,多子女家庭避糾紛「立遺囑不吉利……」「立遺囑後子女就不管我了……」「立遺囑是有錢人的事兒,我沒什麼財產,沒必要立遺囑……」老人們正是被這些傳統觀念束縛,不願預立遺囑,無形之中為日後子女繼承遺產帶來隱患。
  • 老人立房產遺囑範本
    老人立房產遺囑範本立遺囑人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一些老年人在病入膏肓之際所立遺囑可能會被認定無效。所以,在訂立遺囑時都要判斷立遺囑人是否神志清醒,是否具備訂立遺囑的能力。根據《繼承法》第22條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遺囑作為一種民事行為,行為人必須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均不具有訂立遺囑能力,確定遺囑人是否具有訂立遺囑能力,應以遺囑人設立遺囑時為準。這就是公證機關、律師在進行遺囑公證、見證的時候,必須製作有關詢問筆錄,證明立遺囑人的神志清醒、具備行為能力的原因。
  • 如果哪天人"沒"了,支付寶裡的錢咋辦
    昨天,小編採訪了多位年輕人,大家幾乎都是一部手機走天下,裡面有著各種支付應用,存款也有多有少。王先說,獨自一人在南京上班生活,因為利息高一些,他在支付寶上存了5萬多元,雖然中國人都忌諱談死字,但確實如網友所說的,萬一自己真的遭遇不幸,這筆錢還真沒有人知道,包括自己的父母。
  • 香港人寧願帶錢包,也不用微信、支付寶支付,什麼原因?
    微信、支付寶的流行微信和支付寶是國內最大的兩個行動支付平臺,不僅積累了數以億計的用戶量,還覆蓋到了全國各地,如今絕大多數人都離不開它們。行動支付的流行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高的便利性,而微信和支付寶就是其中最大的獲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