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女性課堂:情感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情感知識,解決情感困擾,讓你更懂男人,尋找到屬於你的愛情和婚姻。
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和有趣的人在一起,生活即便是再苦,也能笑出聲來。
若是兩個有趣的靈魂強強聯手,那麼往後餘生,哪怕日子再苦,有相愛的人陪在身邊,總不會覺得難熬。
所以,很多人畢生的夢想就是希望找到一個靈魂伴侶,然後相濡以沫。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靈魂伴侶,其實只是短暫在我們身邊停留過的過客而已,物以稀為貴,能夠在精神上產生共鳴的人,太少太少。
蕭伯納曾說:「此時此刻,在這個世上大概有兩萬個人與你心靈契合,就看緣分讓你遇到了哪一個。」
靈魂伴侶雖然難得,但不妨礙我們將其作為我們畢生的目標,兩個人磁場是否吻合,答案藏在不經意的細節裡。
一、擁有共同話題,不會詞不達意
《我的前半生》中,陳俊生白手起家,從一無所有到應有盡有,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在上海立足,與之前相比,他的社會地位和學歷已然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然而妻子羅子君卻依舊停留在過去那個「單純」的自我、什麼都不太懂的階段裡。
陳俊生每天在職場上周旋,回到家裡,他最渴望的就是能夠和愛人說說話,排解自己積累一天的苦悶。
奈何羅子君的腦海裡只有保養和買奢侈品,陳俊生嘴裡的那些金融名詞,與她而言無疑於是在聽天書。
雙方之間沒有共同話題,連最基本的溝通交流都做不到,怎麼能指望這段感情能夠相濡以沫走到最後呢?
語言是親密度建立的決定性因素,因為有溝通的欲望,所以才想要進一步地去了解你,如果一方在喋喋不休,另一方卻無法給出任何回應,這雞同鴨講的局面比沉默寡言來得更加難熬。
二、懂得雙向付出,不會只知索取
近日朋友找我訴苦,說給女友發消息,對方很久以後才會回復,內容也只是象徵性的敷衍。
女友感冒了,朋友鞍前馬後的照顧,結果朋友感冒了,對方卻一點關心都沒有;吃飯時,無論自己講的事情有多麼有趣,女友只顧著低頭玩手機。
這樣的愛情讓朋友感覺力不從心,像是一直只有自己在努力把這段感情往好的方向推,對方無動於衷或是坐享其成,再怎麼深愛一個人,得不到回應的關係,終究會讓那個一直主動的人感覺到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