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5歲—13歲的孩子們在鄉村田野勞作,展現出最純真、自然的生活狀態,會令觀眾怎樣耳目一新呢?由湖南衛視和潘禮平團隊聯合出品的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誰知盤中餐》將於今天(26日)22:00暖心播出。節目圍繞二胎萌娃的勞動鍛鍊等主題,傳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念,致力深耕少兒教育全新一面,延伸螢屏教育創新格局。
萌娃們的鄉村初體驗:跟父母學做飯
初來乍到的武漢萌寶安安,對家裡的壓水井可謂情有獨鍾,裡頭一家子正渾身解數地鑽研烹飪戰術,她已經樂此不疲的提前開始了刷碗模式,「還沒吃飯呢,你就盯著個碗洗幹嘛呢?!」老爹哭笑不得地問道,然而更讓老爹頭疼的事還在後頭呢。
一邊來自北京萌寶潼潼在飯後舉行了「圓桌會議」,舉手投足頗具領導者風範,正當大夥期待著四人能在潼潼的指揮下通力合作(潼潼為夥夫,玥玥為後勤,來自上海的馬大寶和馬小妞則是廚師和壓水的工作),不料作為領導者的他竟找個藉口悠哉地賴在了蚊帳裡睡大覺,11歲的潼潼能否在接下來的勞動中帶領好大家呢?讓我們屏幕前見分曉。
離開父母庇護的孩子們 獨立是成長的必須
趁著夜色,父母們懷揣著對孩子們沉甸甸的掛念離開了現場。
父母離開後,有點叛逆的安安似乎意識到了父母已經離開,大哭不止,作為姐姐的彤彤,跟安子說「安子不哭,有姐姐,姐姐在你旁邊啊」,強忍住淚水給妹妹不停地扇風。照顧好妹妹已經是她無意間舉起的責任。在觀察室的父親看到這一幕被感動落淚,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女兒,原來她已慢慢成長。
三伏天下,哥哥潼潼和妹妹玥玥長久積累的矛盾,也隨著炎熱的天氣不斷升溫,沒有了作為日常潤滑劑的父母,哥哥對妹妹的冷嘲暗諷更加尖銳。而面對著臭氣燻天的舀糞、挑糞的勞動,兄妹再起爭執,媽媽放心不下的事還是發生了。這一次,誰又能勝任二人間溝通的橋梁呢?看我們觀察室的專家怎麼說呢?
來自江蘇的開朗兄弟和彤彤安子兩姐妹接到打米的任務,四個人一起使出全身力氣來抬著裝稻穀的籮筐,一路上開朗兄弟盡顯男子漢本色,幫助「女漢子」。看到抬過去的稻穀經過打米機馬上變成了白米,他們更多的是驚奇,還不忘虛心地請教村裡的爺爺。同時也發現了勞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他們獲得了勞動換取的食材,一起動手做出的飯菜格外香。
勞動療愈了孩子,孩子療愈了父母
孩子們在成長,父母也同樣在成長。
安安的父親認為責備與糾正是教育的必修課,潼潼玥玥的母親總想要擋在兄妹的矛盾前,但在節目中不難看出,家長們的好意,反而成為了孩子眼中的無情任務發布機,溝通交流的壁壘。「誰知盤中餐,誰解父母情?」主持人李銳與著名親子教育專家張雅蓮針對父母們的教育方式,做出了與孩子們成長特性互補的調整。孩子們在勞動中收穫喜悅,父母則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情境下反思、學習與孩子間的教育方式,真正完成了親子間的共同成長。
讓孩子們從學會做飯、學會培育和加工各種食材、學會勞作、學會生活自理、學會照顧弟弟妹妹......還會get什麼樣的生活技能和關係覺知,讓我們通過鏡頭去挖掘更多的成長故事吧!敬請收看今晚湖南衛視十點首播的《誰知盤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