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朋友圈曬大閘蟹,澳大利亞卻放棄開車給螃蟹讓行……

2021-02-18 五個佛法救慈親

秋風又起,今年請放過大閘蟹!

每年十月、十一月的秋末初冬時分,正是螃蟹媽媽們要產子的季節,也正是這個時候,愛吃蟹的人開始了饕餮盛宴。

Hazel上周末在蘇州出差,剛從高鐵下來,就被滿目的大閘蟹廣告淹沒了。

和當地不吃素的朋友小聚,她們說當地人會去船上吃大閘蟹,「可惜你不吃」。挑戰傳統和習慣的事,總是被人反抗和批判的。

但是,看到媒體上鋪天蓋地的「蟹天蟹地」、「蟹蟹你的愛」,想到那麼多蟹在蒸鍋上的掙扎,還是忍不住要來挑戰人們的傳統和習慣。

前幾天在北京設計周上演講,結束後一位聽眾和我聊天,她問,「難道有機農場上養的那種吃得很好不打抗生素的動物也不能吃嗎?」

我和她說,所有的動物都想要生存。

「昨天還蒸了螃蟹」,她的表情有一絲矛盾和內疚。或許她不會馬上變成素食者,但至少,這樣的一次對話和思考,或許已經在她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有一天一定會開花。 

今年朋友圈攝影大賽,大家也一定都看到了很多人曬大閘蟹,這些圖片一定是大家熟悉的。

比如列隊整齊、配上醬汁的👇


還有在辣油裡翻滾的……



以及這樣五馬分屍的


這些看似「美味」的照片,背後卻有讓人震驚的真相

大閘蟹死前會被人放在清水裡餓上幾天,排出廢物,然後五花大綁,被大刷子一頓刷,刷得遍體鱗傷,又被淋上白酒,撒上鹹鹽,放在屜上。

僅僅是為了怕溫度差讓蟹腿脫落,人們不會用沸水直接蒸它,而會選擇用涼水,讓大閘蟹在水開前忍受著折磨,又絲毫無法掙扎,就這樣毫無尊嚴地死去。


中國人忙著在朋友圈曬大閘蟹的時候,在這個世界的另一端,卻又另一種不走尋常路的曬圖大賽:

「蟹寶貝,不要動,讓麻麻先給你拍張照好嗎?」


「不要怕,我們會小心騎車,不會壓到你們」,孩子們正在觀察遷徙的聖誕島紅蟹👇


「哎呀喂,你們這些紅小子,怎麼橫著跑!」一家人和紅蟹們賽跑。


在10月或11月,雨季開始,澳大利亞聖誕島便成為一個紅蟹滿地的世界。

紅蟹的大行軍完全」擾亂「了當地絕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甚至連主要公路也不得不關閉。


但聖誕島居民卻不但不傷害他們,反而給他們很好的保護。學生們會豎起警告牌,提醒人們小心駕駛,以免壓到紅蟹。

設置路障提醒車和行人小心腳下

在澳大利亞的聖誕島,人與紅蟹、飛鳥、蝴蝶、樹木、植被和睦相處,彼此尊重。

島民說:「你需要同生靈平等,你要為他們讓路,騰出時間,能有什麼要緊事比生命更重要?」

每到這時候,島上居民會主動選擇步行,這樣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壓死它們


聖誕島坐落在澳大利亞大陸西北外海的印度洋上,每年聖誕節前後,無數紅蟹成片自地勢較高的叢林湧出,遷徙至海邊交配繁殖,屆時整個小島被赤潮籠罩,堪稱一大自然奇景。

為了保護這些冒著脫水危險長途跋涉的紅蟹,島民們在其遷徙的主要路段設置了螃蟹專用的「地下通道」和「過街天橋」,避免螃蟹被過往車輛碾軋造成傷亡。

每到遷徙季節,島上的國家公園巡查員還會在各大主要遷徙道路上設置路障,暫時封閉路段,為辛苦趕路的紅蟹們保駕護航。

供螃蟹通行的天橋

遷徙季節,平日裡橫行霸道的紅螃蟹們在所有路段享有優先通過權。

即便在未封堵的行車道上遇到三兩成群的螃蟹過馬路,島民不厭其煩地反覆停下車輛,下車,用掃帚或者拖鞋輕輕把擋路的紅蟹趕到路邊。

島上專門為紅螃蟹修建的地下隧道👇

經過千辛萬苦從森林到達海岸的紅螃蟹兄弟們👇


不領情的紅蟹紛紛舉起雙爪作出迎戰姿態,但自知弱小,只是佯裝強大,舉著鉗子且戰且退,著實可愛。

有的十分頑強,逼停越野車後迂迴頑抗,退到車輪底下,大塊頭的澳大利亞軍人只能哭笑不得地等它們自行離開,但因此被堵在後面的司機們都報以會心一笑,紛紛探出頭來打趣。

渾身剔透的小紅蟹

每隻母蟹能產下約10萬個卵,這些卵大多數會成為集結在海岸線上等待大餐的鯨鯊和魚類的腹中美餐。

數周后,倖存並孵化的迷你小紅蟹會上岸重返叢林,成年後它們會重新走上父輩們的遷徙之路。

吃素前,每年秋天,鮮美的大螃蟹總是餐桌上不可少的佳餚。經不住口福誘惑的我,曾經也總用「營養」說服自己。

但是,美國人,都禁吃蟹黃蟹膏了……

據美國《僑報》報導,華裔最愛的蟹黃、蟹膏已被紐約市衛生局列為禁吃部位。

華人吃蟹認為最精華的蟹黃、蟹膏,實際上是化學物質集中之處。包括消化腺、排洩腺和肝胰腺在內,都可能包含大量化學物質,例如多氯聯苯(PCB)、二惡英(Dioxin)和鎘。

許多地方甚至明令禁止捕撈這些螃蟹

而華人烹飪所用的各類蟹類的汁液都不得再用做醬汁,例如做高湯或者燉肉,因為80%的有毒物質在蒸煮後會轉移到這些汁液中。

安全局強調特別是尤其不能給孩子吃,因為化學物質對幼兒或胎兒的發育可能影響更大。

還有五類人,為了身體健康,也請放下手中的螃蟹吧!

脾胃虛寒者及消化功能薄弱者

螃蟹性寒,脾胃虛寒者吃螃蟹,必然損傷脾胃陽氣,易引起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

慢性腸胃炎、膽囊炎、膽結石患者

蟹黃富含膽固醇,患者吃螃蟹會促使舊病復發,加重病情。

傷風感冒或咳嗽有痰者

螃蟹系腥物,能夠助痰,易收斂助邪。

過敏體質者

螃蟹對過敏性體質的人而言,能誘發或加重過敏症狀,如皮膚瘙癢、水腫,甚至休克。

懷孕者

孕婦在孕早期不宜吃蟹,吃蟹不當易導致腹瀉,一旦腹瀉容易造成流產。

或許,今年秋天

你也可以選擇

不吃螃蟹

Set them free

Let them live


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何忍吃肉滋色身,發願吃素本性真。

 世界大同本一體,誰願拿刀割自身?

 二寸喉管瞬間事,頃刻之間化為糞。

 勸君及早快回頭,戒殺吃素做善人。

相關焦點

  • 除了蒸著吃,大閘蟹還能怎麼吃!
    *本文系XFOOD美食派原創,轉載請主動與我們聯繫並註明出處上周末,Chef Jason和攝製組一起前往陽澄湖拍攝這期大閘蟹燴飯想知道路上和拍攝過程中發生了什麼趣事的小夥伴們點擊文章最下面的閱讀原文看看Chef Jason又學到了哪些
  • 澳大利亞土著原住民是中國人汪大淵最早發現的
    大洋洲上最大的國家就是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生活著一個土著民族,他們寬鼻子、厚嘴唇、深色的眼睛、棕色的皮膚、波浪狀的頭髮,非常有特點。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澳大利亞四面環海。這些形象特殊的土著人真的是這裡的原住民嗎?有些史書記載說是歐洲人先發現了這些土著人,其實不然,最早發現他們的是中國人汪大淵。
  • 去澳大利亞打工度假 4個中國人分享夢想冒險之旅
    中國僑網12月29日電 據澳洲《新快報》報導,2015年9月,澳大利亞正式對中國開放打工度假的籤證,這對許多憧憬到澳大利亞旅遊生活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大好消息。然而現實並非總是那麼美好,打工度假意味著放棄國內的工作或是應屆生就業機會,也意味著親朋好友的不理解。就算順利來到澳大利亞,語言難、就業難等問題也是他們不得不面對的障礙。
  • 這朵澳大利亞「大奇葩」說這話,是存心想招中國人罵?
    現為您歸納總結林珊如奇葩言論如下:「對歐洲人來說其實很難區分中國人、韓國人和日本人,所以我能理解她(漢森)為什麼那麼說」。「亞裔有兩種,好的亞裔就是我這樣的人,另一種亞裔支持中國共產黨,而這些支持中共的人都是自私的人」。「她(漢森)比我們任何人都更早預判了問題,包括你我。」
  • [獨食+]四隻大閘蟹的三種做法
    你 是不是和我一樣已經被朋友圈裡各種曬蟹黃的照片煩爆了。因為立即會想起蟹黃蟹膏在唇齒之間的濃鬱鮮香啊!!
  • 3歲娃開車上路媽媽發朋友圈「請多關照」,交巡警:「關照」來了
    武隆一夫妻在行駛山路過程中,為滿足孩子好奇心,爸爸讓3歲兒子開車上路,媽媽則拍視頻發朋友圈調侃「新手上路,請多關照」。開心惡搞的代價是踐踏的安全底線,該危險行為武隆交巡警關注後立馬查處,罰200元扣2分。
  • 讓人瘋狂的大閘蟹粉舒芙蕾
    以上是一篇圖是我看到朋友圈裡轉發的一篇知名主持人何炅老師的訪問。截圖的這幾頁描述的是這段話:「每個人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決定自己生活的樣子,要得到你必須去付出,要付出你還要學會堅持,如果你真的覺得很難,那你就放棄,但是你放棄了就不要抱怨,我覺得人生就是這樣,世界真的是平衡的!」
  • 節目蓄意醜化中國人,澳大利亞華人怒了!
    從一些華人網民的網帖來看,此事的起因是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的兒童頻道ABC Me播出的一檔電視節目。這些華人網民投訴說,這檔節目蓄意醜化中國人,說中國人什麼噁心吃什麼,比如老鼠啥的,並擔心這種節目會加深人們對包括中國人在內的華人的偏見和歧種族歧視。
  • 所有不正宗的大閘蟹都是在耍流氓!連央視都推薦的百年大閘蟹老品牌王鮮記今日福利開售!
    秋風一起,東妹的朋友圈就迅速颳起一陣大閘蟹廣告風潮...各種超低價售賣陽澄湖
  • 『大閘蟹』6人餐!香到流口水的大閘蟹……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深圳,ID:tcsz075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整6隻大閘蟹、避風塘炒明蝦剁椒/清蒸鱸魚、海參燕麥煲..潮粵小廚(益田店/龍崗吉祥店)坐標:福田區/龍崗區爆炸好吃、鮮味十足的大閘蟹,足足有6隻,每一隻的份量都非常夠!
  • 朋友圈紙巾、大閘蟹包郵免費送?真相來了
    朋友圈紙巾、大閘蟹包郵免費送?因為是好友發的所以你有點相信了,於是就掃了二維碼添加了活動客服為好友,你問客服紙巾怎麼領,客服說了轉發她朋友圈最新那條的照片加文字,再截圖給她就能領。哦~原來你好友發的那些就是從她這複製來的。客服的朋友圈裡還有一條小視頻,讓你進一步覺得這活動是真的。
  • 大閘蟹背後的「禮券經濟」
    今年中秋「提檔」至9月13日,而據了解,正宗陽澄湖大閘蟹9月23日才會在常熟沙家浜開捕。不過,儘管大閘蟹還沒有上市,朋友圈、電商平臺等各種預售的大閘蟹禮品券早已供銷兩旺。據悉,大閘蟹禮券價格從幾十到上千元不等,而這些「紙螃蟹」似乎並不像禮券票面價格那樣「尊貴」。
  • 內地大閘蟹供港遙遙無期,香港吃貨們:扎心了...
    十六萬港漂都在這兒圈妹一翻最近的朋友圈,被一樣東西刷屏了,那就是:大閘蟹
  • 澳大利亞蜜月行
    我所理解的「蜜月」,大概是新婚燕爾的夫婦,最幸福甜蜜的一段時光;而「蜜月旅行」則是在這段時光中,結伴而行,用一段旅行開啟兩人的新生活。        實際上,「蜜月」一詞,最早出現在16世紀的西班牙語文獻中,而其源頭應該是古代的歐洲。
  • 楊穎曬與貝克漢姆同框照,顏值爆表引關注,小貝:期待吃大閘蟹
    楊穎發文重點是配圖哦。不僅如此,楊穎還曬了和小貝一起吃正宗的倫敦小吃「Fish and Chips」,初中課本都學過這道最具英國特色的小吃。為了表示感謝,楊穎還對小貝發出邀請,希望他來中國請他吃大閘蟹。沒想到小貝居然還回復了,他說「很高興你喜歡吃炸魚薯條!期待來中國吃大閘蟹。」
  • 安以軒回娘家帶16隻大閘蟹,全是公的,娛樂圈的頂級吃貨
    安以軒可以說是娛樂圈少有的吃貨了,別的女明星遇到美食的時候也是拍拍照曬一下沒敢真的吃,而安以軒真是實在啊,每次上綜藝節目,只有有美食,那她必然是從頭吃到尾話都不多說的那個,真是妥妥的吃貨一枚啊。最近,安以軒好像又迷上了大閘蟹,經常曬出吃大閘蟹的照片。
  • 開車時低頭看微信 不久後自己上了朋友圈
    開車過程中收到微信消息,司機低頭看了一下手機,就是這一瞬間,發生了車禍事故。交巡警提醒,冬夜陰雨連綿,司機容易分神,開車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案例1:看微信,沒想到自己也上了朋友圈11日晚上8點過,渝中區交巡警朝天門大隊接到報警,稱在嘉濱路發生一起單車事故。
  • 外國人吃大閘蟹,知道蟹黃真相的他們眼淚掉下來
    中國人「不時不食」的講究一直都有,唯一嚴格遵守的怕是只有大閘蟹了,「九圓十尖」,說的是農曆九月開始吃母蟹,蟹黃飽滿味道濃鬱,農曆十月吃公蟹,蟹膏豐盈滋味轉甜。早早上市的六月黃絕對是為了迎合觀眾朋友們迫不及待的心,說它能媲美九十月份的大閘蟹?不存在的。
  • 浙江溫州8歲女兒開車,家長朋友圈「曬娃」炫耀吃罰單
    畢竟孩子還小,有些事情還不清楚,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也容易發生慌亂,讓孩子讓一個只有8歲的孩子去開車,這樣的行為確實是不太妥當的。 而且法律上也是明令禁止讓孩子開車這種行為的,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女士在讓孩子開車之後,還洋洋自得的拿起手機拍起了視頻,發了朋友圈,在視頻當中,從聲音就能聽出孩子的母親十分得意
  • 大閘蟹最該和誰組Cp
    中國人對於大閘蟹的感情,可謂是真正的愛之深,這從飲食大閘蟹幾千年的歷史中便可窺見。 早在發掘距今約6000-5300年的淞澤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的良渚文化層時就有發現河蟹蟹殼,此外,不少文人墨客還將其寫進詩詞中加以讚美,唐代詩人李白就曾寫過「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