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照出歐美真實模樣,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有必要留學麼?

2020-12-24 米何看世界

這次的疫情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各個國家的真實面目。

之前一些人鼓吹的歐美國家醫療免費,這次突然發現,不靈了。富人先檢測、群體免疫...老百姓只能自求多福。

之前還有一些人鼓吹的體制優越,這次發現,也不好使了。比起抗擊疫情,政客們更關心自己的選票。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國內的民眾越發團結一心,越發覺得祖國甚好。一些預備留學的家庭也開始思考,究竟還有沒有必要出國留學呢?

作為在留學行業工作了10年的老留學人,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看自家孩子的情況。

01考得起985、211大學的:首選國內大學

國內的985、211教育質量高,在就業市場上也非常吃香。大企業招人,就算是招碩士、博士學位,也要看本科階段是不是985、211。

並且,隨著這次疫情的影響,以後國人對歐美國家的觀念也會逐漸改變,會更加理性的看待歐美國家的優劣,也會更加重視我們國內好學校培養起來的學生。

985、211院校,有很多短期國際交流和公派留學的機會,通過這些渠道留學,省下來的錢做點什麼不好呢?

復旦大學 圖片來自網絡 侵刪

02在高考一本線徘徊的:可以考慮留學,但要減少代價

這一批孩子屬於學習能力很強,但是因為考試運氣或者實力本身,只能在一本線上下,進不了好的一本大學或者好專業,但是去二本又太可惜。

這類孩子留學,是可以爭取世界前100大學的,而且經歷過中國十幾年的教育,就算在國外很好的大學讀書,也肯定可以順利畢業。拿到世界百強的本科學位,在國際就業市場上都可以得到認可,競爭力遠高於國內普通一本。

但是,這個階段可以儘量把成本控制下來:

家庭條件好的,可以走歐美國家,但是可以通過跨國雙聯教育、轉校等方式,省下幾十萬。省下來的這些錢,在非一線省會城市都夠買房首付了。

普通工薪家庭,可以走馬來西亞等國家,學費低廉,全英文教學,教育國際認可度程度高,方便轉跳歐美進修,對華友好。而且馬來亞大學這樣的世界百強學校,就是他們本國的清華、北大,同學也都是本國的精英,眼界不錯。

圖片來自網絡 侵刪

我這麼說,可能很多人還是覺得抽象,畢竟主流留學市場不太會有機構給你推薦這些留學方式,處理後續的事情太麻煩了。

舉個美國的例子:

美國的社區大學(2年制大學,畢業後拿副學士學位,相當於我們的大專)學費一般都在幾千刀,比4年制大學省2-3萬刀/年,讀完後可以把學分轉移到好學校,繼續修本科階段剩下的學分(相當於社區讀大1大2,好學校讀大3大4)。

很多頂好大學(加州大學、威斯康星、伊利諾伊等等)都有專門接受社區大學轉學的渠道,有的甚至和社區大學有協議,可以優先接受這些學校來的轉學生。這樣讀下來,本科階段省下30萬很容易。

甚至,還可以在國內讀大一大二,然後轉到美國讀大三大四,這樣相當於用兩年的留學費用,就可以拿到名校的學歷。

再舉個澳洲的例子:

澳洲很多大學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有分校,比如2020QS世界大學排名58的蒙納士大學,就有馬來西亞分校。

同樣全英文教學,但費用只有澳洲1/3左右,馬來西亞讀1.5年+澳洲1.5年,拿到的學位和全程澳洲讀書一模一樣(回國認證也一樣),但是費用卻可以省下一半。

03努力但成績一般的:參考上一條

這種學生我也遇到過很多,學生自身也努力了,但可能因為偏科等問題不適合高考的玩兒法。這類學生如果英語不錯,是很適合留學的,我們常聽說的國內「學渣」出國變「學霸」就是這一類同學。

04

如果家裡有這種「神獸」:成績不好,也不想好好學習,甚至還有不良習慣的,建議家長們就不要太費心思為孩子焦慮了,早點放出來工作吧。

到了這個年齡,再靠父母來培養學習和生活習慣,已經不可能了。在沒體驗過生活艱辛的高中生眼裡,普通的父母就是人生的失敗者,失敗者說的任何話,都是沒有權威的。

所以不如早點工作,早一點體驗到社會的現實,能在這個過程裡成長起來的孩子,也不會過的太差。醒悟的時候再去考文憑或者進修一門技術,也是不晚的。

暫時寫到這裡吧。

我是米何,喜歡我的分享,請關注和轉發哦~~

有問題的朋友歡迎留言或私信。

相關焦點

  • 一場疫情照出愛情不同的模樣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有人越發親密,有人鬧著分開,一場疫情,成為一面「鏡子」,照出愛情不同的模樣。一時間,「當愛情遇上疫情」「疫情期間情侶如何談戀愛」「疫情期間的情侶有多難」等話題紛紛登上微博熱搜,動輒便有數百萬的閱讀量。
  • 出國留學意義還大麼?今後留學有沒有優勢?您可能需要考慮這幾點
    但是在近幾年,留學的人群逐步地放慢了腳步,尤其是經過2020年這個特殊的一年之後,在各方面的影響下,留學人群越來越少。有的人想留學但出不去,有的人放棄了出國留學的念頭。相比之下,有很多人會思考這麼一個問題「留學意義還大麼?」「今後留學是不是沒什麼優勢了」「還有必要出國留學麼」等等。對於這個話題,作為在行業混跡十幾年的我,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
  • 疫情下的日本留學新趨勢是怎樣的?
    今年 3 月以來,抗擊疫情的主戰場從國內轉到了海外,各國疫情的變化時刻挑動著留學生們緊繃的神經。而在境外防疫形勢日漸嚴峻的情況下,仍有大批中國學子毅然選擇前行。6月,教育部發文表示 「疫情對出國留學的影響是暫時的,國家今後將繼續通過出國留學渠道來培養各類人才」,這無疑給留學生們再打了一劑「強心針」。
  • 「留學熱」開始消退?關於出國留學,別人不說的3個弊端
    國內就業人數飛增,就業競爭壓力逐年上漲,在本科生遍地、研究生都不新鮮的當下,出國留學一度成為不少家庭為孩子未來謀取出路的手段之一。但留學生的求學之路真的像大家所想像中的那樣美好麼?了解了這3個弊端,再考慮要不要讓孩子走上這一步。
  • 一場疫情,照出島內「妖魔鬼怪」,臺當局冷血至極,無情嘴臉真醜
    一個人完成一件事情收穫的是成就感,一群人完成一件事情收穫的是幸福感,一場疫情,也讓我們看清了誰是真正的朋友,誰才是虛情假意。近期臺當局的做法越來越讓人憤怒了,據人民日報網2月26日報導,24日夜,緊急從湖北回臺就醫的病童母子還沒落地,就遭到了臺灣同胞的謾罵,甚至還有某電視臺主播、媒體人使出渾身解數造謠煽動。年代新聞主播安幼琪居然理直氣壯地喊:既然大陸好,為什麼要回臺灣來?更令人痛心的是,這絕不是病童母親個人的遭遇,臺商、大陸配偶、兩岸婚姻的子女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倍受精神煎熬。
  • 新加坡留學條件有多好,出國留學新加坡相比歐美留學的優勢
    新冠疫情正在深刻改變全球高等教育留學版圖,從教育創新、區域化專業特長、校園及生活安全等眾多重要因素分析,出國留學新加坡相比歐美留學越來越具有鮮明的優勢。在今年新加坡國立大學115周年校慶活動中,校長陳永財表示:」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實現志向並解決未來社會問題,我們需要明確地將跨學科知識納入到各個層次的教育中,尤其是基礎層面的教育。「在大學本科、研究生階段運用雄厚的師資與科研力量開闢跨學科課程,新加坡走在全球前列。
  • 傳聞說《我們的留學生活》「作假」 張麗玲:那是造謠
    晨報訊(記者佟奉燕)6月5日,來自網上的一條有關「《我們的留學生活》作假內幕」的新聞,就像一枚重磅炸彈震動了全國網民。針對此事,該片製片人張麗玲與攝製組成員決定發表聲明。聲明稱:有關《我們的留學生活》「作假」之事,完全是子虛烏有,純屬造謠惑眾。
  • 疫情面前我們應該獨善其身麼?《日本以外沉沒》告訴我們
    疫情面前無國界,這句話對麼?這句話跟「科學是沒有國界」的說法一樣虛偽,所以有人加了一句「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那現在的疫情是否有國界?而且我們知道另一部也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日本沉沒》更廣泛為大家所知曉,在1974年,《日本沉沒》贏得了星雲獎長篇作品獎,而《日本以外全部沉沒》則贏得了短篇獎,成為日本科幻文壇的一段佳話。2011年,一場末日般的災難突然降臨。接連不斷的狂風暴雨,最先是美國突發地震突然導致整個美國大陸破裂沉沒,隨後美國人成了流民分散各地。
  • DNF:9月份西洛克團本實裝,黑商狂吞這種材料!有必要麼?
    DNF:9月份西洛克團本實裝,黑商狂吞這種材料2020夏日禮包內容已經完全爆料,其中的很多東西都是帳號綁定或者只允許交易一次,這又是策劃針對黑商的政策,可以說這種只能帳號綁定和只可以交易一次的道具,讓黑商無法囤貨,絕望的黑商已經越來越少
  • 留學行業疫情影響調研報告
    那麼留學行業又是一種怎樣的業態呢? 為了解疫情對留學行業的影響,我通過「顧問大學」社群及本公號啟動了"疫情當前,留學培訓機構經營狀況調查"。調查問卷涉及企業經營狀況、第一季度業績及上半年營收預期等問題,也請參與調研的讀者暢所欲言,說出自己擔心的狀況和希望得到的支持。 截止到4月12日,已回收有效問卷544份。
  • 疫情和美國留學新規夾擊下 今年的出國留學市場遭遇了些啥?
    資料圖 調查顯示,今年的中國赴海外留學的總人數會出現下降往年此時,留學市場正進入一年的旺季。然而,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7月初,一場往常有上千組客戶參加的留學教育展上,如今稀稀拉拉僅有幾十組客戶到場。留學市場剛開始出現回暖跡象,但依舊門庭冷落。「旺季今年就不指望了,活下去最重要。」
  • 歐美成疫情重災區,為何13億人口的印度卻「沒動靜」?
    在疫情防控方面,中國的成果已經顯現出來,但是很多國家由於在疫情爆發之初,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導致疫情爆發,不僅新增的確診人數急劇上升,甚至死亡病例也在不斷升高,如果疫情進一步失控,對於全人類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 聖誕周飛出「黑天鵝」 歐美市場「不淡定」了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張枕河本周是歐美傳統的聖誕假期周,通常金融市場交投清淡。但今年情況有所不同,歐美金融市場飛出不少「黑天鵝」,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新冠病毒毒株出現變異,部分國家暫停英國航班入境。目前在英國一些疫情較嚴重地區,能夠觀察到較大數量的這種變異病毒感染的病例。 英格蘭公共衛生局顧問醫師蘇珊·霍普金斯告訴媒體,科研人員9月在英國一名患者身上發現這個新毒株,11月發現它在肯特郡連續傳染多人,並且傳播至倫敦和埃塞克斯郡,於11月11日報告政府。
  • 6個技巧,用手機拍出唯美神秘的歐美風光照
    大家是否經常在Instagram上看到許多國外網紅攝影師拍攝的歐美風格唯美風光照?這些照片都帶著點淡淡的憂鬱和神秘,朦朧中透露著一種唯美,引人聯想。如何拍出這種風格的風光照?下面這6個技巧,可以幫助你用手機也能拍出帶有淡淡傷感情緒的唯美風光照。
  • 一場疫情,暴露了歐美的組織能力
    歐美國家組織能力在下降:最近歐美國家疫情爆發,明明可以幹好的事情,結果卻搞得四處蔓延,反過來對中國輸入了,而且數量明顯大於中國對歐洲的輸出。
  • 疫情來了,真的還適合出國讀書麼?
    疫情來了,真的還適合出國讀書麼?新冠疫情在全球愈演愈烈,其帶來的蝴蝶效應也將全球各地的留學生推向了風口浪尖,大家紛紛表示這是中國留學生最難的一年。那麼,過去的幾十年,中國的經濟發展讓很多家庭出國留學變得更加簡單,留學不再像幾十年前一樣讓大多數家庭可望而不可及,不再是海龜就是人才的時代,那麼為什麼留學如此受關注?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就業&升學兩方面。
  • 疫情之下延期留學被指並非良策,留學行業冰封還將持續?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門發文表示,將繼續通過出國留學渠道培養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類人才,大力完善「平安留學」機制,維護留學人員合法權益和切實利益,將應對疫情過程中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做法進一步制度化、常態化。那麼留學行業現狀如何,「新常態下」發展前景又將如何?目前雅思託福等線下考試陸續恢復,會給留學相關賽道帶來哪些新變化?行業內持續半年多的冰封能否在這個盛夏消融?
  • 歐美周播劇那麼香,我們的劇可以改周周追麼
    二月因疫情宅在家裡,每天可以做的事情很有限,除了一日三餐,就是瘋狂的刷手機刷電影刷劇。每晚看劇,開始還不錯,後來就演變成」家庭吐槽時段」。才疏學淺,我們就聊聊國內日播劇機制吧。說到電視劇,會自然的想到國產劇是天天播出,歐美是每周播一次。周播劇那麼香,我們是否可以改為歐美普遍通用的周播呢?答案是:不能。
  • 虞書欣「起床照」被瘋傳,沒來得及化妝就被拍,純素顏模樣好真實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一期節目播出之後,虞書欣不僅僅是因為綜藝感圈粉,她的顏值更是引發了不少的熱議,其中「起床照」在網上被瘋傳開來。剛剛起床還沒來得及化妝的虞書欣就被節目組拍下了她的臉,純素顏的模樣非常真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 趕場「雙十一」的歐美歌手
    剛剛結束的年度歐美流行樂盛典——MTV頒獎典禮都是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完成的。上半年流行了一陣的「居家音樂會」並不能掩蓋歌手們無法登臺獻唱的窘境,在第二波疫情捲土重來之際,那些國際一線歌星都是如何生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