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中國電影市場是屬於香港電影的,在那個輝煌的歲月裡,我們看過香港電影的萬千風採,領略過香港電影獨領風騷的霸氣,亦感嘆它為我們留下了無數可以致敬的經典。那個時代不僅有百花齊放的電影題材,亦有無數將演戲奉為一生追求的實力演員。
提起那個時代的著名演員和導演,人們隨口就來,比如劉德華、張國榮等等。這些人是人們印象中不可磨滅的記憶,就像周星馳對很多人意味著青春一樣。這樣說絕對不誇張,周星馳的電影剛剛在香港電影界露面的時候,還算是一個小眾,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才華被更多人注意到,每一部電影都成為了人們內心的至高代表。
但要細數周星馳的電影到底哪一部最經典,可能很多人都會挑花了眼,但是在我看來我永遠喜歡的是《功夫》。那是觀眾第一次真實感受到周星馳電影的搞笑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合,看到了世人被命運作弄的無奈,感受到了生活壓力,也感受到了所謂奮發向上的不易。
提到《功夫》這部電影,裡面經典的人物形象實在是太多了,但作為出眾的還要屬包租婆這個人。包租婆的形象能火到什麼程度呢?即便到了現在,很多演員依然在舞臺上對她進行模仿,無數喜劇作品中,無論是在造型上、臺詞上、人物性格塑造上都有對她的借鑑。
電影《功夫》裡面的包租婆由香港著名女演員元秋扮演,當周星馳還是一個剛入行的新人時,元秋已經是香港電影界有一定的地位的女演員了,合作過的演員和導演基本都是大咖級別的人物,可想而知在邀請元秋扮演包租婆這個人物的時候,周星馳是需要花費一定精力的。
當初聽到周星馳邀請自己參演《功夫》電影的拍攝時,元秋是一口回絕的,回絕的理由也相當的酷——耽誤自己打麻將。其實,這僅僅是元秋想要拒絕找到的一個藉口罷了,實際上當時已經結婚的元秋正在漸漸淡出影視圈,安心在家相夫教子的她覺得自己並不適合周星馳的這個角色。
女演員對自己的年齡問題總是很敏感,元秋自然也不例外,在她看來,自己的年齡其實已經偏大了,倒不如讓周星馳去找當今行業裡比較火的人來參演,畢竟跟周星馳合作的機會如此難得,不會有人輕易拒絕的。但是在周星馳眼中,只有元秋最符合自己心目中包租婆的形象。
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周星馳接連給元秋打了好幾次電話,最終還是她的誠意打動了元秋,並決定參演。事實證明,周星馳的這個決定是正確的,電影一經上映就超出了整個製作團隊的預期,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都迎來了大滿貫,元秋更是因為這部電影得到了無數的獎項。
人們對周星馳的評價一直都是褒貶不一,喜歡的人將它的作品奉為神作,但欣賞不來的人又覺得過於無釐頭,可周星馳的魅力就是這樣,他不甚在意他人的評價,在小人物與現實社會的碰撞中,周星馳總是能破擦出與他人不同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