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找茬|不按劇作法出牌的日劇,到底好看在哪?

2021-02-21 夭蛾劇社

大家好,初次見面。

本人老張,開招待所的。

我住梁柱隔壁,聽說他開公號了,出於鄰居之間的攀比之心,我特意過來湊個熱鬧,看看他搞出了個什麼玩意兒。

(梁柱:excuse me???)

 

老張我,是一個編劇學徒,生活日常就是出大綱、出分場、出劇本……

然後被藝術院校充滿個性又毒舌的老師們不厭其煩地罵。

 

為什麼你的情節這麼老套?

你的人物的表層動機是什麼?深層動機是什麼?

你的角色關係怎麼這麼鬆散而脆弱?

你的對白還能不能更囉嗦?劇本可不是公眾號推文,可以像咪蒙一樣信口瞎編!

你問我被罵的感受?

很難講,有時會憤懣於「藝術這種東西本來就是不可習得的吧餵」,有時又會頹唐地想「可我連死板的條條框框都學不會啊」。

 

日子就這麼痛苦地過著,直到我最近閒下來,看了幾部近年大熱的日劇,才發現——

啊西吧,這裡,這裡,還有那裡,根本全都違反了劇作法吧!

 

沒錯,這些日本電視劇,如果還原成劇本,放在我們的編劇課堂上,一定會被老師罵到生不如死,可神奇的是,老張依然會半夜捧著電腦,捂著胸口,看日劇看到涕泗橫流。

 

所以問題來了,日劇裡頭,到底犯了幾重劇作大忌又是如何把這些bug化於無形之中的呢

容我一一道來。

 


 首先,在近年大火的日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們的主人公幾乎都有著「不合常理」的人設

得知丈夫出軌之後智商極高、報復欲極強的危險妻子


有著極端強迫症活得像機器人的高學歷女公務員



陷入偷情關係卻不以為恥的男男女女



為賣掉房子不惜一切代價的冷麵女中介



把利益至上當口頭禪的好色律師



這些人物往往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徵,且分別切合了當下的熱點話題,在劇集一開始,就能引發觀眾強烈的好奇。

 

可是,與之相應的,是日劇的編劇似乎並沒有花很大的心力來解決「人物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特殊的性格」這件事。

 

老張的老師曾說,人物性格的形成起碼要在他的人生經歷中想出三個事件來作為原因,這些事件可以來自原生家庭困擾,可以來自人際關係崩壞,可以來自老師的影響……

 

可日劇對此的解決方式,往往是簡單的在劇情進入到中間部分時,插入一些閃回來交代。

比如《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中,醉心於啃老的大齡廢柴宅男谷口巧的唯一夢想就是一直靠媽媽的微薄工資過活,當發現媽媽身體抱恙,無法再充當人形ATM之後,他的下一步人生目標成了去找一位有能力的精英女性結婚,繼續被包養的生活。

谷口桑為了捍衛自己所謂高等遊民的生活方式,毅然抵抗住了社會的壓力、親友的不理解。

但這麼特別的性格的形成原因,在最後的劇情交代中,竟然只是因為他在一次找工作時面試中失敗並被嘲諷了。

這要放在編劇課堂上,就是一個大寫的……

 

動機不足啊喂!

「這是戲劇!你必須放大一切!什麼?心理問題?你不能把所有的矛盾衝突都依賴在心理問題上,觀眾可看不見那玩意兒!」

想到老師的語氣,老張打字的手都開始顫抖。

 除了人物塑造的前史不充分之外,在人物關係的紐結方面,近年來的日劇還慣用的一個偷懶做法是,將兩個人通過某種「合同關係」生硬地綁在一起。

 

這種合同式的人物關係擁有以下幾個特徵:

1)利益性:角色之間為了共同的目的(或金錢;或逃避世俗目光...etc)達成一紙契約。

2)去情感化:角色之間在訂立契約的初期,彼此之間並沒有產生情感關係。

3)程序化:訂立契約的過程往往嚴謹繁瑣,合同會給到大特寫來強化其正規性。

聽上去是不是有點高端?

啊呸,這些手段,2003年的《浪漫滿屋》就玩過了啦!

只是近年的日劇做得稍好一點的地方在於沒有那麼看重戲劇性,沒有把二人的初始關係設置成老土的歡喜冤家。

 

日劇,由於其篇幅所限(通常為10~11集,《世界奇妙物語》那種史詩級日劇除外),人物的關係必須火速建立,合同式的契約關係就是一個很省事的辦法。

 

典型例子如《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和《逃避可恥但有用》中男女主人公的關係,都是在瞞天過海、契約結婚、各取所需的基礎上開始發展的。

 

在傳統劇作法中,二人從相遇、相知到相處,都需要靠一點一滴的契機和情節鋪墊串聯成整體。而在日劇中,人物們被契約人為地、強迫地綁在一起,關係本身以及對契約的反抗就成為了戲劇性衝突的首要來源,精彩度在一開始就被拔高了。

 

 對編劇有過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劇本中的對白是一門藝術。

電影是一門用畫面講故事的藝術,落實到劇本上,最基本要求就變成了「可視化」。

可視化要求我們不能寫長段長段的說理性臺詞,初稿完了之後第一個任務,就是重審劇本,對無用的場景進行刪減,而刪減的大頭就是臺詞

大段的講話不僅會破壞整個故事的節奏,也會讓觀眾們感到厭煩,新手編劇必須學會用動作或間隔打斷這些長篇講話,儘可能地增加每一頁上的空白。

 

然而我們的日劇,再次打破了這個規則。






日劇的一大特點就是其接連不斷的說教口炮

這些臺詞完美地避開了所有劇作法的要求,人物採取一種不可思議的直抒胸臆的方式,直接面對鏡頭對觀眾輸出自己的價值觀,幾乎不存在任何潛臺詞,主角們或言詞毒辣或痛心疾首,一臉正義地成為了編劇的傳聲筒。

說教內容帶有極強的社會性,被大眾稱為是「毒雞湯」。

 

除此之外,日劇還有一些用了千百次也不膩煩的慣常套路,幾乎每次都可以被彈幕預告:

 

•   日劇跑:男主跑啊跑,女主跑啊跑,男配跑啊跑,女配 跑啊跑,所有人都在跑,追飛機,追火車,追計程車,追巴士……堅決不搭車不開車不騎車,配煽情音樂。

•   大惡人傾盡畢生心血,終於要實現目標時,被半死的主人公一篇嘴炮說得幡然醒悟放下屠刀跪著叫爸爸。

•   如果劇中出現了三浦春馬,那麼和他對戲的女性角色懷孕機率大於80%。

•   主人公往往有一句必殺臺詞,(比如雅人叔「加倍奉還」、福山叔「實在有趣」)說完後就會有美少女戰士變身的效果,狂加BUFF,無敵模式。

•   留美十幾年回來的精英,一張嘴那英語不忍直視。

•   劇中常有一個機器貓一般的人物,隨時掏出鉗子/針線/玫瑰花/機票/房產證/兒時照片/書信等各種奇奇怪怪的關鍵物件,或者是武打烹飪航天潛水無所不能。

•   男主摔倒時往往會摔到女主的嘴上。

•   當有人在回憶的時候,其他人都持續掉線,哪怕拿著刀也要一動不動等他回憶完。

•   當你搞不清哪一方會贏時,看看天海佑希是哪邊的。天海佑希會讓對方跪下唱徵服。

(日劇套路原作者:小野妹子)

 

可事實是,日劇在我國的受歡迎程度並沒有由於以上那些所謂的「違規」而減弱,反而一天比一天火熱。

個中緣由,老張思來想去,總結為一點——「共鳴」。

 

日劇太善於製造共鳴了,這共鳴,最直接地體現在人物塑造上。

就像有人說,日本和韓國同時拍一個愛情故事,韓劇說的是「一個閃閃發亮的他終於愛上了平凡無奇的我」,而日劇說的是「平凡無奇的兩個人在塵世中經過彼此努力,終於相愛」。

韓劇愛造夢,但夢終究只是精神鴉片。

而日劇說得更多的是「可實現的現實」,這現實才是無情世界裡的感情啊。

我們都曾是《legal high》裡的菜鳥律師,在初入職場之時遭遇上司的冷酷毒舌,一股初生牛犢的善良逐漸被殘忍社會打臉;


我們正成為《打工仔的夢想房》裡的打工仔,在北上廣深的地鐵裡被擠得面目模糊,卻只是希望在這個城市裡擁有自己的一席小屋;


我們都可能變成《晝顏》裡的主婦,明知陷入的是為世道所不容的感情,卻依然在糾結和折磨中想要守護住屬於自己的那一點點卑微幻想;


我們都可能在被愛人背叛之後黑化為《我的危險妻子》裡的燃情少婦,哪怕被人說「可怕」也無所謂,因為不甘心,因為太用心。


大多數時候,我們還是《約會~戀愛究竟是什麼呢》裡的男女主人公,各自懷著各自的心病,各自被這個世界稱作怪人,不被看好,不被喜歡,但卻最終相遇,用愛化解掉對方心裡的苦啊。


日劇永遠把人性放得很低,把視點放在身邊有著各種問題、毛病的,不完備的普通人身上,拒絕和諧美好,專注以惡治惡。

神奇的是,它也因為這樣的反作用力,具備了神奇的治癒力

 

除了人物,近年來的日劇也更加注重細節的營造

老張是白羊座,性格猴急猴急的。

刷《打工仔的夢想房》時,總覺得節奏太慢,但依然一集不落地追完了,只為了看男主每天結束一天的辛苦之後,回家給患了抑鬱症的媽媽塗護手霜的場景,每次看到母親眼神中閃爍著的溫柔的光,老張就覺得這一集值了,大概是因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被觸動了吧。

 


生發出情感的共鳴後,我們偶爾,也會擁有孩子一般的奇異幻想。

想要死而復生,想要交換身體,想要對心愛的人下蠱,幻想著漂亮又身材好的女孩們終有一天需要為她們的美貌交稅……

而這些,從1994年起開播至今的《世界奇妙物語》通通可以幫你實現喔,那就是日劇腦洞的另一個怪奇側面了。

 

看似違背了劇作法,卻在不同類型的劇集中,都緊緊扣住了人性,施展著各種類型的「人」本身的魅力,連壞人也是具有性格的,每個細節都透著溫情,使熔鑄在其中的價值觀灌輸也不顯得可惡——我被打動了,我願意被說教,我願意接受邏輯甚弱的相遇相知,我心甘情願地陷入在編劇為我們打造的觀念幻夢中無法自拔。

僅僅由於對人心的掌控,所有的不合情理,在日劇中,都變成了「情之所至」

這,大概就是其魔法所在吧。

 

而反觀許多(guo )(chan)電視劇,其實從劇作上來說都毫無毛病,一章一法,嚴格遵循著羅伯特麥基和希德菲爾德,但就是不動人,甚至讓人厭惡、反感。

箇中原因,就是沒有抓住人之為人,最基本的情感性

 

篇(老)幅(張)有(太)限(懶),這次就先跟大家絮叨到這裡。

最後的最後,我要向大家推薦,老張心中本季度的日劇最佳:

《黑暗中的十個女人》


如果你厭倦了隔壁的《逃跑可恥但有用》中濃濃的戀愛酸臭味,不妨轉換一下視野。

《晝顏》因為講述了兩個女人的出軌故事而被譽為三觀不正的神劇,我們可以在《黑暗中的十個女人》中,得到五倍效果喔。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文章作者:隔壁老張

文字編輯:顧梁柱                                  

圖片編輯:樂安 

音樂提供:Penguin



獲取更多核心故事觀請掃描二維碼                          


相關焦點

  • 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玩的是哪一出?
    川普是一位不按套路出牌的總統川普作為美國最大的老炮兒是一位直率,有故事,有料,特立獨行的角色川普上任以來的一系列動作,每每出人意料,處處展現魅力,讓國內外一切反動派眼鏡不斷掉在地上來不及揀。結果把安倍的手握得生疼表面不好意思說暗中叫苦不迭川普和教皇拍照還不忘調戲教皇一把一隻賤賤的手往教皇的手上亂蹭很不規矩結果被教皇嚴肅的手無情地駁回不按常理出牌在川普身上分分秒秒都體現出來川普在中美兩國元首回晤之際在外面轉了一圈回來對中國元首說
  • 你不按套路出牌的樣子真好看~~
    業餘往往是出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更專業,好了,我編不下去了推特女網友lemonadead 發圖說第一次知道女性乳腺管是這個樣子的,並揚言不想要乳房了。之後該圖在網絡瘋傳,目前已經14萬贊。不敢想像一個月之後脖子會是什麼樣
  • 畫風獨特也好看,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優秀動畫
    言歸正傳,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畫風不按常理出牌的動畫。一部因為其浮世繪畫風而被很多人因為無法看下去而無法接受的優質動畫。偷偷說一句,這部作品之前有過專門的的介紹來賣安利,所以這次就不再多做贅述了,但是還是忍不住哭喊著說一句:作品真的很好看!浮世繪畫風一旦接受了也是有種妖冶之美啊。
  • 這部日劇不按常理出牌,一開篇被害死者就告訴異能警察兇手是誰!
    以下要安利的這部日劇便是他的,一部15年播出的異能刑偵劇,一部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的劇:BORDER小楚承認,剛開始看這部劇最重要的是因為小慄旬的顏值。這部日劇非常短小精悍,看起來完全不佔用時間。全劇一共有九集,每集45分鐘,一集一個故事。話說這種節奏小楚真的超級喜歡!完全不拖泥帶水的說!
  • 日劇為什麼好看?
    然後,相似的作品看完,你自然會慢慢從中發現某些規律的東西。日劇題材廣泛,類目細緻,所以關於日劇為什麼好看,暫且只是探究為什麼《校閱女孩河野悅子》這類劇好看。嚴格意義上說,這是一種跟《晝顏》《我的危險妻子》《砂之塔》不一樣的好看。那麼,河野悅子式的好看是怎樣一種好看呢?
  • 《推理的女王》就是喜歡不按套路出牌的劇,就是喜歡不按套路出牌的女主!
    本來以為<金科長>這部劇已經不按套路走了,沒想到接擋<金科長>的此劇一樣不按套路出牌,我就喜歡這種不按套路出牌的。最大的不按套路就是女主的顏,好多人因此棄看,可此劇要展現的是女主的腦仁兒,讓女主又有顏又有腦,好象不太有說服力吧。更何況現在女主造型誇張,後期應該會正常點兒?
  • 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搖滾樂隊
    原po名: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搖滾樂隊原po主:Darth_Lucifer(本文經原po授權改編)前兩天吾國痛仰樂隊發了一隻新MV,叫《支離》。眾人懷揣著「或許這一次能見到《真愛無憂》以前的痛癢」的期盼聽了,紛紛表示:我又被套路了,而且套路得蠻拙劣的。好了今天不是為了痛癢而來的。
  • 不按牌理出牌,東成西就與東邪西毒,硬核港圈大佬明星的經典之作
    不按牌理出牌的港圈硬核大佬們港圈有一票硬核大佬,劉德華,張學友,梁家輝,張國榮等等,個個幾有型格又幾特別。他們是沒落的香港娛樂圈最後的精神支柱。今天來八卦一下大佬們一本正經的外表下按捺不住的搞笑靈魂。先說陳魯豫和梁家輝那場史詩級尬聊現場。
  • 老張的哲學——老張為什麼是小人
    《老張的哲學》裡的老張。老張的哲學小說裡的老張,不覺得自己是小人,書裡其他受他壓迫的人,我覺得也不會絕得老張是小人,老張高高在上,他們眼裡看到的只有權力和金錢的威嚴。我們讀者看說雖說融入書中,但還是旁觀人,以一個旁觀人事不關己的姿態用上帝視角來俯視全書,才得出了老張是小人的結論。不過我覺得一些涉世不深淳樸的讀書人看完書,只會得出老張是壞人的結論。壞人和小人雖然都同樣壞,但是層次是不同的。那麼到底小人是什麼?一句話小人依舊是平常人。上面餘秋雨先生的八大條放在平常人身上看,竟然完全符合!
  • 認識你真好:不按牌理出牌的神,我要怎麼信? (上)
    所以穩住陣腳很重要,在生活裡面如果發生了一些不按排理出牌的狀況那怎麼辦?很多時候我們選擇的方式不一樣,有些人會覺得逆來順受,有些人就會想辦法解決那也很好,但有些人就想辦法逃避。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情況總的來說都會讓我們有一點不開心,不愉快。而今天我想要透過一段《聖經》經節來跟你分享,《聖經》當中有一個人,他很特別。他遇到了這些不愉快的事情,他竟然不會不愉快。
  • 泰劇《命中不註定》為什麼能這麼火?不按套路出牌是王道!
    【識別文章底部二維碼獲取本劇百度雲資源】泰劇《命中不註定》能這麼火,首先是因為劇情的新穎和飽滿
  • 5本輕鬆歡快的小說,主角不按套路出牌,全程笑點不斷!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5本輕鬆歡快的小說,主角不按套路出牌,全程笑點不斷!(標題為第一本)第一本:《我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作者:百分之七書評:有趣的輕小說。不走尋常路,將反小白文套路進行到底!雖然是誇張的輕小說,但是男主的人物塑造很真實、很社會了。跟穩健流的有點像,但是又不完全相同,主角前期被社會毒打了一波之後,才明白了機遇也伴隨著危險,然後變得愈發小心!女配也都是那種小迷妹,有點病嬌的感覺,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一本歡脫搞笑的反套路小說!
  • 老張走了
    我第一次吃老張的面是3歲,那時候老張還在縣醫院旁邊擺攤,他是父親的鄰村老鄉,所以每次早上如果吃麵,父親總帶我去他家吃,那時候吃不上一碗,一般父親要一大碗,再給我單獨要一個碗裡面盛滿麵湯,我從父親碗裡拿著筷子卷一大圈面劃拉到我那小碗裡吃。再後來上小學,老張已經開了現在這個門頭,就在小學旁邊。住在小學家屬院的我每次父親不在家吃飯,我媽就給我幾塊錢讓我自己出去吃點。
  • 快穿反派BOSS,成不按常理出牌的蛇精病,一言不合就自盡開屠殺!
    快穿反派BOSS,成不按常理出牌的蛇精病,一言不合就自盡開屠殺!今年的小說在不斷的增多,但是但是有文採的小說已經越來越少了,我們在不斷地發現更多的精彩小說,但是更多的注重小說的文筆,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快穿反派BOSS,成不按常理出牌的蛇精病,一言不合就自盡開屠殺!《快穿系統:反派BOSS來襲!》
  • 電影《遊戲之夜》:一部劇情峰迴路轉,不按常理出牌的精彩喜劇!
    但等到你進戲院一看,發現其實完全不是那回事,還有好多峰迴路轉,跟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笑話。「遊戲之夜」就是最好的例子。電影敘述一對熱衷各種猜謎遊戲,比手畫腳,桌遊的夫妻檔,卻受邀參加一場號稱謎題相當傷腦筋,獎品也超級大的猜謎之夜。跟他們一起玩遊戲的,還有兩組好朋友。
  • 《親愛的自己》全員be:不按常理出牌?現實比劇情還要殘忍
    03有人說,編劇不按常理出牌這是在販賣焦慮縱使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而且,你看看這女主角李思雨。想要創業,卻讓更多人為她的理想買單。你看看陳一鳴,在王子茹和李思雨之間搖擺不定。到底,誰才是他的最愛呢?,不負親愛的自己!
  • 甄嬛傳:敬妃萬萬沒想到,皇上不按道義出牌!
    但是她沒有想到的是,皇帝不按「常理」出牌,甚至也不按道義出牌,他選擇了維護自己的兒子,絞殺了明明無辜的后妃。
  • 《琉璃》開篇即高甜,不按套路出牌的璇璣
    我聽到這句話之後我跟司鳳的表情是一樣的,嚶嚶嚶,這個人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璇璣在那兒一邊塗藥一邊給他傷口呼呼,他哪受得了這個?所以必定,璇璣吹在他傷口上的一口氣,都吹到他心裡去了。「你笑起來真好看」的這個笑,算是第一個笑了吧。這個地方的細節處理真的是挺得我心的。
  • 不按牌理出牌,影史10大即興演出
    演員在演出電影時,一定都會有劇本臺詞,而也會透過對手演員去激發很多表演方式,不過影史上有許多非常經典的即興演出,其中可能包括了一些突發狀況、演員跳脫劇本以及自由發揮,這些不按牌理出牌的表演有時反而會讓整部電影增添許多有趣的色彩
  • 黛玉做了一件「出格」事,賈元春:我就喜歡不按套路出牌的女孩!
    那麼,賈元春更喜歡哪一位表妹呢?薛寶釵很端莊典雅,就算發現了賈寶玉寫詩中的失誤,也只是悄悄在旁邊指正:「她因不喜歡『紅香綠玉』這四個字,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她爭執了?況且蕉葉之說也頗多,再想一個字改了吧。」在這一點上,林黛玉卻很顯然和薛寶釵完全相反,她是一位不按套路出牌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