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方「詩眼看世界」加關注,趙剛問好!
《珍珠婚》:獻縣淮鎮人峰濤用歌聲見證愛情
趙剛
「三十年結髮夫妻,我們更懂得珍惜,往後餘生我陪著你,永遠都是老夫老妻……」這是峰濤為紀念他結婚三十年而創作的歌曲《珍珠婚》,一句老夫老妻讓人感慨萬千。他們的愛情沒有華宅豪車,沒有名表香檳玫瑰,更沒有山盟海誓,生活在農村的他們,卻平凡而快樂。結婚三十年,峰濤和他妻子董華新不離不棄,一段樸素的70年代的婚姻,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生兒育女,平平淡淡走過三十年。和峰濤最早熟知,因為是同鄉,又同在滹沱河故道邊上長大的。他年長我幾歲,又因同是淮鎮人,興趣愛好又近相同,自然就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近日他從微信中傳給我這首《珍珠婚》,他在微信中說,今年是他和妻子董華新結婚三十周年,這首歌就是為他們結婚三十周年而創作的,已由李封序先生譜完曲,即將發行。王峰濤,筆名峰濤,曾用名王振江,漢族,河北省獻縣淮鎮前丁莊村人。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河北省音協音樂文學學會會員,滄州市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庫錄入人員,中國世紀大採風組委會獻縣工作站站長。代表作品:《記得咱的家》、《獻縣,魅力閃現》、《我把思念捎給你》、《心心相惜》、《咱們是共產黨員》、《白衣戰士勇向前》、《無畏無懼我中華》等。2019年一月份CCTV聲影星跡欄目組為其錄製播出了紀實專題片《追夢音樂人》。2019年五月份獻縣電視臺「獻縣大地上」欄目組為王峰濤錄製播出《峰濤詞話》系列專題片。珍珠,在西方的傳說中,是維納斯身上的一滴露水;在古印度的傳說中,是由諸神用晨曦中的露水幻化而成的;在波斯的神話中,珍珠被認為是象徵光明和希望,由諸神的眼淚變成;而在我國的民間傳說中就有「千年蚌精,感月生珠」、「露滴成珠」的說法。所以,珍珠歷來都是婚紗最完美的配飾,它的高貴,它的淡雅,它的純真,都是賦予新娘最美麗的祝福。得體地搭配不但能體現新人高雅的品位,更能讓明豔的新娘動人萬分。結婚30年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兩個人從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相互攙扶,一路走來,這份陪伴彌足珍貴。而將30年的婚姻比喻成珍珠婚,代表兩個人的感情經過時間和的磨合,才能散發出迷人的光澤,一如婚姻的磕磕絆絆,最終堅持下來的,才能擁有人生的美好時光。王峰濤在《珍珠婚》寫道:「三十年的光陰裡,我們攜手度風雨,苦和難從不言棄,兩顆心連在一起……」珍珠婚」這個寓意,象徵著三十年相互扶持,同甘共苦的感情,如同珍珠般圓潤、美滿。王峰濤、董華新兩人經媒人介紹,從相識到結為夫妻,三十年來風風雨雨,農村的愛情,沒有玫瑰,只有平平淡淡的生活,田間耕作,下海經商,玉米、大豆、麥子、小棗見證了他們的愛情。王峰濤是這樣評價他的妻子董華新的,結婚之初,我在村裡代課教學,收入微薄,她省吃儉用,做手工活貼補家用。創業辦廠,缺少啟動資金,她回家找自己的親戚籌集款項。我出門在外,總是惦記我的衣食住行,有次應酬喝酒喝多了,當晚她聯繫不上我,提心弔膽的一夜沒睡,第二天醒酒後,打電話給她,她才把心放下。細細品味這首的《珍珠婚》,真還讓人心潮澎湃,一生守候不是一句簡單而蒼白的山盟海誓,而是無數個平淡的日子同舟共濟,相濡以沫!一萬九百五十多個日日夜夜,從相識、相知,到相愛直至成為一個整體,己經成為左手和右手,不再分開。王峰濤在微信中說,這三十年他和妻子一起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創建了現如今幸福小家,如今兒女已經成家立業了,一家人也過得很幸福,這是我們值得高興的事情,現在我們已經沒有後顧之憂了,30年之後,還會有40年、50年,但這些年份的疊加,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縱使時光荏苒,兩個人繼續相伴到走下去。「三十年的歲月裡,我們同心闖天地,失敗了互相鼓勵,成功了相擁喜泣。三十年前結連理,三十年後我和你,有長大成人的兒女,恩愛如初幸福甜蜜……」趙志忠,筆名趙剛,號國學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獻縣淮鎮人。作品發表於《詩刊》《中華詩詞》《中華辭賦》等。中國作家協會《詩刊·子曰詩社》社員,詩詞中國·中華詩詞網2017年度優秀通訊員,採風網2017年度十大新聞獎獲得者,河北省詩詞協會會員,河北省採風學會會員,河北省滄州市詩詞楹聯學會副秘書長,滄州市新聯會常務理事,滄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滄州驕子》編委,《詩眼看世界》創始人,採風網滄州站站長,獻縣知聯會理事,獻縣新聯會副會長、秘書長,滄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代表等。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國學守望者問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國學守望者 (手機同號)
如果喜歡,就請「稀罕」或「喜歡」一下,然後轉發與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