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這兩個月,是決定寶寶出生後智力發育的關鍵期,你抓住了嗎

2021-01-18 母嬰參考

孕7月之後,胎兒腦細胞的增殖分化進入高速階段,神經突觸的數量和體積也在快速增加。

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擁有一個聰明的大腦,長大後成為有出息的人,為了完成這一夙願,孕媽們從孕期就得提前做好準備,讓寶寶贏在起跑線。

從胎兒發育的進程來看,早在胚胎時期,其大腦發育就已經開始啟動,並逐步經歷3個高峰期,完成早期的智力發育。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第一個高峰期:腦細胞形成階段——孕5-8周

發育重點:

美國著名神經醫學博士麗絲·艾略特研究發現,早在受精成功後的18天,也就是大多孕媽發現懷孕的時間,「胎兒」腦部組織及原生神經組織已經初始形成,標誌著父母雙方的「先天遺傳」已經基本確定。

待胎兒發育到了5-6周的時候,其神經細胞開始分化,並形成各種突觸,等到孕8周時,神經管發育基本癒合,也就是說,孕早期的5-8周,是胎兒腦部發育(智力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期。

如何利用:

在此階段孕媽一定要每日服0.4毫克葉酸(特殊情況孕媽以醫生建議劑量為主),以預防神經管方面的發育異常。此外,孕媽還要克服孕吐反應,努力保證每日營養攝入,並多加休息,為胎兒營造安穩的發育環境。

第二個階段:腦細胞增殖階段——孕5-6月

發育重點:

這個時間段是胎兒聽覺、視覺、觸覺和嗅覺等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時期,標誌著胎兒發育進入到了「精細發育」的階段。

隨著以上這些複雜的發育進程,胎兒逐漸具備了原始記憶的能力(其大腦皮層表面出現溝回褶皺)。

對此,婦產科專家也表示,此時適當的胎教可以給予胎兒良好的刺激,可以幫助其腦細胞增殖和神經系統更好的發育。

如何利用:

此時,父母日常可以和寶寶多說話互動(研究表明,胎兒更喜歡爸爸低沉的聲音),講一講日常有趣的事和小故事,此外還可以放一些舒緩的音樂,用語言和音樂的雙重胎教,刺激胎寶大腦更好的發育。

第三個階段:腦成長活潑期——孕7-8月

發育重點:

懷孕到了這兩個月份,胎兒腦細胞的增殖分化進入高速階段,神經突觸的數量和體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智力的高低)也在快速增加,神經元在外界的刺激下也進入快速發育階段,可以說,此時大腦各「部門」正在有條不紊的快速發育。

此時也是胎兒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前庭覺、運動覺等能力的精細發育的關鍵階段,基本決定著胎兒出生時的大腦發育水平。

如何利用:

首先,營養要跟上,除了日常飲食之外,還需要補充攝入DHA含量較高的食物,例如各種深海魚、藻類食物等,以便胎兒在徜徉營養的海洋裡盡情發育;

其次,適當的運動必不可少,恰當的刺激胎兒前庭系統發育,有助於日後的感覺統合。

雖說胎兒大腦的基礎發育在孕中期的時候就已經基本成形,但是其神經元的發育會一直持續到胎兒分娩,甚至是寶寶3歲左右,因此,直到分娩結束,孕媽對此都不可懈怠。

孕媽做好這些,有助於胎兒智力發育

1、把好環境關——遠離致畸物質

安穩、健康的環境是胎兒智力健康發育的前提,在整個孕期的不同階段,孕媽都得為胎兒把好環境關,例如:

在懷孕前一個月的時候,胎兒最怕「熱」,孕媽需要需要避免自己處於高溫環境,讓其;

此外,孕媽還需要避免自己暴露在輻射、化學品汙染、噪音等環境之中,為胎兒營造安穩的發育環境。

2、把好飲食關——保障營養均衡攝入

胎兒的所有發育都需要營養物質作為支撐,作為其唯一的營養來源,孕媽在孕期一定要把好營養關。

在孕早期,孕媽的飲食原則就是正常飲食,葷素搭配避免偏食;孕中期的飲食原則是,在保持基礎營養攝入的基礎上,多吃一些富含DHA的海產品,富含蛋白質的牛奶雞蛋等。

3、把好胎教關——刺激神經元發育

加拿大多倫多的精神科醫師德馬斯建議,孕期母親可以通過說話、唱歌等方式,為胎兒營造良好的宮內環境,增加其安全感,養成穩健的性格。

不過,胎教需適當,每日胎教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以免打擾到胎兒正常的休息時間,反而不利於大腦發育。

4、把好運動關——刺激神經遞質釋放

孕婦在運動鍛鍊的同時,可促進腸胃蠕動,增加機體血氧量,刺激大腦釋放神經遞質腦啡呔,以促進中樞神經更好的發育,寶寶出生以後更聰明。

【幸孕說】寶寶智力雖然受基因遺傳影響,但是孕期做好這些,對寶寶智力發育確實有正向促進作用,孕媽最好立即行動起來。

相關焦點

  • 幼兒智力開發的關鍵期
    幼兒早期的智力開發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學齡前幼兒的早期教育。嬰幼兒時期,是大腦迅速發育的關鍵時期。家長和老師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利用其腦神經的敏感性,進行早期教育,確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幼兒智力開發的關鍵期有哪幾個階段呢?
  • 6歲前,孩子有3次大腦發育「關鍵期」,父母要及時抓住重點培養
    如今,每一個家庭的孩子都比較少,大家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從孕媽懷孕開始,再到寶寶出生,逐漸長大,孩子父母對於孩子的智力提升都是頗為重視的。其實,在孩子上小學之前,就有大腦發育的三次黃金期,如果父母這個階段抓住,重視孩子的基礎教育,這對於孩子的智力提升都是大有幫助的。
  • 孕期胎動能反映胎寶寶智力發育,寶寶有三種表現,長大後智商高
    原來,寶寶積極的與媽媽互動,或者跟隨著外界的變化而有所表示,是說明寶寶與媽媽能心靈感應,而且能對外界的事情有自己的理解,這都是智商很高的表現。其實,在媽媽孕期裡,如果寶寶有這三種表現的話,說不定長大後智商很高。準媽媽們不妨做一個參考,好好觀察寶寶在肚子裡的一舉一動。
  • 了解胎兒大腦發育周期,幫寶寶打造「最強大腦」,養成孕期好習慣
    胎兒大腦發育關鍵期在胎兒大腦發育的各個階段,有幾個階段為胎兒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孕媽媽要密切關注這3個關鍵期,嘗試著給胎兒一些刺激,促進大腦發育更完全。例如閱讀、聽音樂,多與胎兒聊天。▲胎兒大腦發育有3個關鍵時期:第一關鍵期:懷孕前8周,腦細胞形成期。胎兒的腦部發育,從卵子受精28天後就已經開始出現,當形成一定原型後,腦細胞開始分化。
  • 孩子出生的月份,決定了智商和性格?這兩個月份最易出學霸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起就有著不同的性格,我們通常把這歸功於基因的力量。但你知道嗎?除了基因以外,孩子們不同的性格和他們出生的月份也息息相關。更有相關研究發現,月份和孩子們的智力也存在著一定的關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一哭、二笑、三認母」,3個月內寶寶身體發育變化,竟這麼有趣
    小柒女兒3個多月了,從懷孕到寶寶出生,小柒可謂是「吃盡了苦頭」。在懷孕的時候,小柒的妊娠反應還是挺嚴重的,從剛開始的孕吐到孕晚期的腰痛,小柒經常開玩笑說:我上輩子一定是欠了他好多錢,所以這輩子他才來折磨我。
  • 孕期吃核桃進補有講究,選擇在這個時間吃,才有利胎兒的智力發育
    尤其是對大腦的發育,因此,很多家長都會刻意地讓孩子多補充一些核桃。 自然在孕期的孕媽也不例外,想要生下一個健康又聰明的寶寶,自然就要從孕期開始打好基礎,因此在孕期也會多吃一些堅果類的食物,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核桃。
  • 抓住兒童發育的7大關鍵期,孩子不僅語言發展好,「雙商」也很高
    對於每個家長來說,孩子出生後的每一點變化都讓父母覺得驚喜!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孩子也進入不同的成長階段。研究表明,孩子的成長分為七個主要時期。而家長若是能抓住兒童發育的7大關鍵期,孩子不僅語言發展好,「雙商」也很高!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發育的7大關鍵期吧。
  • 孕婦常吃這幾種水果,促進寶寶智力發育,還能讓娃的顏值更高一等
    懷孕的時光雖然只有短短9個月,可對於媽媽來說,這段時間是與寶寶與自己最親密的時光,別人是沒有辦法代替的,也不會感受到寶媽的內心究竟有多複雜。他們既激動又喜悅,還整天提心弔膽的,生怕寶寶會不健康。所以鬱悶會刻意改掉自己以前的不好的習慣,會做一些對寶寶更好的事情。
  • 懷孕剪頭髮,碰剪刀傷胎氣、會把胎兒的「聰明勁」剪掉,是真的嗎
    一大早媽媽群裡一個「孕期到底要不要剪頭髮」的話題,討論的火熱,是一個懷孕七個月的孕媽覺得夏天太熱了,而自己頭髮又很長,想剪又不捨得,所以糾結,想問問大家的意見,結果有人建議剪,有人建議留著,最後也沒定了「是剪還是留」。懷孕後,孕婦到底要不要剪頭髮嗎?
  • 想讓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好,在0-6歲關鍵期抓住這三點,事半功倍
    「嬰兒的大腦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學習機器,在很大程度上,孩子的將來是由父母來決定的。0-6歲是孩子學習言語的關鍵期,錯過這個時期,語言裝置系統將完全卸載。」 婆婆欣喜地說:"你倆快來!這150張卡片,咱們寶寶都認識了!"我和先生半信半疑,畢竟孩子才一歲三個月。婆婆看出了我倆的小心思,說:"嘿,你倆甭不信,現在就讓你倆開開眼!"
  • 懷孕最後一個月還要不要補鈣?營養師:孕晚期是胎兒鈣儲備關鍵期
    懷孕最後一個月也就是37周~40周的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懷孕37周寶寶就足月了,也就是說接下來的日子裡胎寶寶可能隨時會打動準備出來。那麼,對於懷孕最後一個月到底要不要補鈣呢?又會不會導致胎兒頭骨硬而影響順產呢?孕晚期補鈣會導致胎兒頭骨硬嗎?對於這個問題,真不用擔心,因為胎兒的骨骼發育本就是不斷鈣化的過程,鈣化的過程不僅僅需要鈣,鎂,磷等原料,還需要多種激素的參與,骨骼鈣化不是對頭骨單一作用,而是全身骨骼都需要鈣化,才能讓骨骼增長,頭圍增加,腦容量也增加。
  • 大腦發育越好的寶寶,出生後頭圍越接近這個範圍,你家娃達標了嗎
    智力發育佔先鋒。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坊間經常流傳著「頭大的孩子更聰明」的說法,對於那些期望自己寶寶智力高的寶媽一直都是持半信半疑的態度,一方面認為這種說法「無稽之談」,但看著自家寶寶的「大頭」,又會想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 寶寶智力發育慢,多半跟父母監護有關,別再這麼帶娃了
    擁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是家長的心願,孩子的智商一部分來自於先天性的遺傳,而另一部分來自於後天的教育引導,先天的部分已經鑄成事實,父母需要給孩子創造機會,引導孩子茁壯成長。夏夏的老公是三代單傳,她懷孕之後,就成了全家人的寶貝,什麼活都不讓她幹,只管養胎。
  • 新生兒頭圍和智力有關?研究發現:這個標準最佳,寶寶發育更好
    當然,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可人,長大後成為一個有用之才,那麼智力,除了跟頭圍大小有關之外,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呢?影響孩子智力的並非只有頭圍,這些因素也要注意1)先天因素根據遺傳來說,孩子智力的高低,某種程度上,會受到父母的遺傳基因的影響,當然,除了智力之外,包括寶寶的外貌、身高等等,也會受到父母的遺傳,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如果父母比較聰明,智力比較高的話,那麼孩子,
  • 2歲是寶寶智力發育的飛躍期,家長從三個方面入手,寶寶更聰明
    其實,2歲也正是寶寶智力發育的飛躍期。家長卻容易被寶寶惱人的外在表現所迷惑,而忽略了對寶寶的智力引導。現代科學研究證實,雖然絕大多數的腦細胞是在出生之前產生的,但是這些腦細胞之間的連接,即神經突觸,是在出生後才形成,而突觸的數量和一個讓人的智力高低有著直接關係。
  • 孕32周,胎兒大腦首次進入發育高峰期,若有下列表現,喜提聰明娃
    執筆:喬蘇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懷孕後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和媽媽對話,有的人認為當然是在寶寶出生後,還有的人認為是在寶寶學會說話後,其實寶寶和媽媽的交流遠遠早於這兩個時間段,當他們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學會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了
  • 妯娌懷孕,一個喝豆漿一個喝牛奶,寶寶出生後差距大,罵婆婆偏心
    小林和弟媳婦差不多同時懷孕,只相差10來天,只不過小林是二胎,而弟媳婦則是頭胎。兩人都屬於那種偏瘦體質,在孕吐那段時間瘦得簡直不成人樣,吃啥吐啥,憔悴的頭兩個月整天都需要躺床上靜養休息。當時小林告訴弟媳婦,像她們這種孕反強烈的孕婦,哪怕吐得再嚴重也要堅持喝牛奶補充營養,不然寶寶很難吸收到營養。
  • 孩子智力發育遲緩,長大就會變好嗎?醫生這樣說……
    特別的好動、坐不住、特別調皮、不認生、愛發脾氣……去醫院檢查後,醫生說是語言發育遲緩、聽力正常、核磁共振正常,智力評估低。醫生建議:孩子屬於比較嚴重的智力發育遲緩,需要進行幹預治療!但孩子的媽媽卻說,很多孩子小時候都這樣,長大就好了,這種說法對嗎?智力發育遲緩,長大就會變好嗎?
  • 全面發育遲緩患兒,會發展為智力障礙嗎?
    智力障礙,原稱精神發育遲滯。2013年美國DSM-5診斷標準不再使用 「 精神發育遲滯 」 這一診斷名稱,並規定在5歲以下兒童使用 全面發育遲緩 這一名稱,5歲以上才診斷智力障礙。它專用於小於5歲的兒童,他們在至少在2個能區(運動、語言、認知、社會交流和社會適應等)未達到預期的發育水平(發育落後同齡孩子兩個月以上),且無法接受系統性智力功能評估。孩子小於5歲的時候,一般不直接診斷為智力障礙。大於5歲的兒童可以直接診斷智力障礙。全面發育遲緩都有哪幾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