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學影賞】《天水圍的日與夜》| 作者電影賞析沙龍第99場

2021-02-21 天津大學圖書館
本周我們將放映、討論"High and Low"主題觀影沙龍第7部作品,中國香港導演許鞍華2008年指導的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

觀影不需報名,歡迎你來。

劇照賞

相關活動連結:

作者電影賞析第8季

作者電影賞析第7季

作者電影賞析第6季

作者電影賞析第5季

作者電影賞析第4季

作者電影賞析第3季

作者電影賞析第2季

作者電影賞析第1季

作者電影海報展


作者電影賞析 放映記錄:

第01部 《鄉愁》 塔可夫斯基

第02部 《魂斷威尼斯》 維斯康提

第03部 《馬太》 帕索裡尼

第04部 《維莉蒂安娜》 布努艾爾

第05部 《砂之女》 敕使河原宏

第06部 《鬼火》 路易馬勒  

第07部 《奇愛博士》 庫布裡克

第08部 《地下》 庫斯圖裡卡

第09部 《一一》 楊德昌

第10部 《秋刀魚之味》 小津安二郎

第11部 《東尼瀧谷》 市川準

第12部 《潛行者》 塔可夫斯基

第13部 《母與子》 索庫洛夫

第14部 《天國與地獄》 黒澤明

第15部 《殺人短片》 基耶斯洛夫斯基

第16部 《站臺》 賈樟柯

第17部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楊德昌

第18部 《戀戀風塵》 侯孝賢 

第19部 《死囚越獄》 布列松 

第20部 《扒手》 布列松

第21部 《錢》 布列松

第22部 《生之欲》 黑澤明

第23部 《七武士》 黑澤明

第24部 《亂》 黑澤明 

第25部 《野草莓》 伯格曼

第26部 《冬日之光》 伯格曼

第27部 《處女泉》 伯格曼

第28部 《卡比利亞之夜》 費裡尼

第29部 《八部半》 費裡尼

第30部 《光榮之路》 庫布裡克

第31部 《2001太空漫遊》 庫布裡克

第32部 《安德烈·盧布廖夫》 塔可夫斯基

第33部 《犧牲》 塔可夫斯基

第34部 《騙子》 費裡尼

第35部 《甜蜜生活》 費裡尼

第36部 《大地在波動》 維斯康蒂

第37部 《洛可兄弟》 維斯康蒂

第38部 《豹》 維斯康蒂

第39部 《吶喊》 安東尼奧尼

第40部 《夜》 安東尼奧尼

第41部 《蝕》 安東尼奧尼

第42部 《阿爾及爾之戰》 彭泰科沃

第43部 《自由之路》 塞裡夫·格仁、尤馬茲·古尼

第44部 《暴雨將至》 曼徹夫斯基

第45部 《你還記得多莉·貝爾嗎》 庫斯圖裡卡

第46部 《爸爸去出差》 庫斯圖裡卡

第47部 《流浪者之歌》 庫斯圖裡卡

第48部 《塞瑟島之旅》 安哲羅普洛斯

第49部 《鸛鳥踟躇》 安哲羅普洛斯

第50部 《永恆與一日》 安哲羅普洛斯

第51部 《哭泣的草原》 安哲羅普洛斯

第52部 《兩生花》 基耶斯洛夫斯基

第53部 《藍》 基耶斯洛夫斯基

第54部 《影迷》 基耶斯洛夫斯基

第55部 《海灘的一天》 楊德昌

第56部 《青梅竹馬》 楊德昌

第57部 《恐怖分子》 楊德昌

第58部 《悲情城市》 侯孝賢

第59部 《童年往事》 侯孝賢

第60部 《飲食男女》 李安

第61部 《花樣年華》 王家衛

第62部 《芙蓉鎮》 謝晉

第63部 《本命年》 謝飛

第64部 《大紅燈籠高高掛》 張藝謀

第65部 《霸王別姬》 陳凱歌

第66部 《陽光燦爛的日子》 姜文

第67部 《三峽好人》 賈樟柯

第68部 《風吹麥浪》 肯·洛奇

第69部 《我是布萊克》 肯·洛奇

第70部 《天使的分享》 肯·洛奇

第71部 《沒有過去的人》 阿基·考裡斯馬基

第72部 《希望的另一面》 阿基·考裡斯馬基

第73部 《方形》 奧斯特倫德

第74部 《寒枝雀靜》 羅伊·安德森

第75部 《回歸》 薩金塞夫

第76部 《將愛放逐》 薩金塞夫

第77部 《冬眠》 錫蘭

第78部 《合法副本》 阿巴斯

第79部 《時光之塵》 安哲羅普洛斯

第80部 《奇蹟》 羅爾瓦赫爾

第81場 《一一》 楊德昌

第82場 《亂》 黑澤明

第83場 《處女泉》 伯格曼

第84場 《光榮之路》 庫布裡克

第85場 《我是布萊克》 肯·洛奇

第86場 《鬼火》 路易·馬勒

第87場 《維莉蒂安娜》 布努埃爾

第88場 《豹》 維斯康蒂

第89場 《地下》庫斯圖裡卡

第90場 《暴雨將至》曼徹夫斯基

第91場 《永恆與一日》 安哲羅普洛斯

第92場 《鄉愁》 塔可夫斯基

第93場81部 《Sorry We Missed You》 肯·洛奇

第94場82部 《諾言》 達內兄弟

第95場83部 《一次離別》 法哈蒂

第96場 《冬眠》 錫蘭

第97場84部 《寄生蟲》 奉俊昊

第98場85部 《大佛普拉斯》 黃信堯




-天津大學圖書館-

-tju_lib-

本文作者:王鍇

圖片來源:網絡

圖文審核:鄧澤宇

責任編輯:趙紅

相關焦點

  • 【知學影賞】《遊戲規則》| 作者電影賞析沙龍第108場
    本周我們將放映、討論"High and Low"主題觀影沙龍第16部作品,法國導演雷諾瓦1939年拍攝的電影《遊戲規則》。
  • 【知學影賞】《天國與地獄》| 作者電影賞析沙龍第106場
    本周我們將放映、討論"High and Low"主題觀影沙龍第14部作品,日本導演黑澤明1963年拍攝的電影《天國與地獄》。
  • 【知學影賞】《我的舅舅》| 作者電影賞析沙龍第103場
    本周我們將放映、討論"High and Low"主題觀影沙龍第11部作品,法國導演雅克·塔蒂1958年拍攝的電影《我的舅舅》,本片曾獲第11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 【知學影賞】《偷自行車的人》| 作者電影賞析沙龍第105場
    本周我們將放映、討論"High and Low"主題觀影沙龍第13部作品,義大利導演德·西卡1948年拍攝的電影《偷自行車的人》。
  • 【知學影賞】作者電影賞析沙龍 第七季 第6場
    作者電影賞析第作者電影賞析第作者電影賞析第部 《冬眠》 錫蘭第78部 《合法副本》 阿巴斯第79部 《時光之塵》 安哲羅普洛斯第80部 《奇蹟》 羅爾瓦赫爾第81場 《一一》 楊德昌第82場 《亂》 黑澤明第83場 《處女泉》 伯格曼第84場 《光榮之路》 庫布裡克第85場 《我是布萊克》 肯·洛奇
  • 【知學影賞】《寄生蟲》| 作者電影賞析沙龍第97場
    本周我們將放映、討論作者電影賞析沙龍第8季"High and Low"主題下的第5部作品,韓國導演奉俊昊2019年指導的《寄生蟲》。
  • 【知學影賞】《冬眠》| 作者電影賞析沙龍第96場
    本周我們將放映、討論作者電影賞析沙龍第8季"High and Low"主題下的第4部作品,土耳其導演錫蘭2014年指導的《冬眠》。
  • 飲食男女,天水圍的日與夜
    圖片作者:小曲圖片作者:小曲飲食男女,天水圍的日與夜  文、圖/小曲  很多香港人視天水圍為「下只角」,並為其貼上「悲情市鎮」的標籤。假如有機會生活在這裡一陣子,與這些普通人一起飲茶、吃飯、去街市買菜打包燒臘、在嘈雜的酒樓中暢快聊天,你一定會愛上天水圍的日與夜。  天水圍原是香港元朗西北部的一處偏僻圍村,周邊大片魚塘。後填塘建起大量公屋,成為低收入人群的聚居地,也成為香港人眼中的「下只角」。
  • 天水圍的日與夜
    《天水圍的日與夜》從一個夏日清晨開始,到一個明月夜結束,日與夜恰好就是形式上的一天。片頭是沒有開發前的天水圍,黑白色調的泥灘魚塘,畫外有著陣陣的鳥叫潮騷。就在這片土地上,幾十層的住宅樓拔地而起,幾十萬人口在此聚集生活。《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時間起止沒有任何明示,直到故事過了大半程,觀眾才明白影片開始於暑期某天,結束於中秋節。
  • 1039《跟著耳朵去旅行》節目預告:本周五14:00,藝馨、何理共談《天水圍的日與夜》
    9月25日(周五)下午14:00—15:00《跟著耳朵去旅行》節目,溫州交通廣播邀請嘉賓何理做客直播間,與主持人藝馨一起,談談許鞍華的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嘉賓:何理何理 ,一枚被電影光照也願意「光照」別人的放映人 、影評人、迷影沙龍組織者。瓦爾登客廳、瓦客生活、walden小木屋、 N+瓦客電影沙龍 9年堅持,砥礪前行!
  • The way we are——《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敘事理想
    > 作為第46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的《天水圍的日與夜》,沒有流量明星,沒有驚險刺激的場景,沒有懸念迭起的情節,有的僅僅是一場娓娓道來的敘事。 第二個意象也是貫穿電影的主要核心意象,即天水圍,作為故事發生的背景地點,它是具象的,但同時它也是電影所要彰顯的全部精神內蘊,是承載導演、人物、觀影者內心情感體驗的核心場所。
  • The way we are--《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敘事理想
    天水圍的日與夜》,沒有流量明星,沒有驚險刺激的場景,沒有懸念迭起的情節,有的僅僅是一場娓娓道來的敘事。 第二個意象也是貫穿電影的主要核心意象,即天水圍,作為故事發生的背景地點,它是具象的,但同時它也是電影所要彰顯的全部精神內蘊,是承載導演、人物、觀影者內心情感體驗的核心場所。天水圍是香港一處並不起眼的所在,不夠繁華甚至有些落後,政府的開發使其出現了人口劇增、就業困難、生活困苦等諸多問題,而自殺事件的高發使其成為人們眼中的「悲情城市」,在這樣一個城市裡,更易令人感到生的悲涼與不易。
  • 香港電影漫遊丨《天水圍的日與夜》還原一個真實的天水圍城
    獲金像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及東京電影節亞洲電影獎的《天水圍的日與夜(The Way We Are)》,是許鞍華導演的一部叫好不叫座的電影,2008
  • 我們存在的方式:《天水圍的日與夜》
    ,《天水圍的日與夜》的出現讓當時的觀影群眾有些意外。天水圍是深圳河對岸一座相對孤立的城區,自2004年一起滅門慘案開始,以及頻繁發生的悲劇慘案和家庭糾紛,於是天水圍被渲染為「香港的悲情城市」。正值此時,許鞍華導演在2008年將《天水圍的日與夜》以及2009年《天水圍的夜與霧》呈上熒幕,兩者雖然是同系列,但基調完全不同。
  • 經典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完整版
    《天水圍的日與夜》是由香港導演許鞍華拍攝,鮑起靜、梁進龍、陳麗雲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天水圍的一對母子的生活故事 。 張家安,一個與母親住在天水圍的應屆會考生,他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與母親一起相依為命,比較聽從母親的話,成績也不算優秀但為人很普通。而張母雖然是單親母親,但從不自怨自艾,而是努力將兒子養大,並積極工作——她在一家超級市場的生果檔當售貨員,敬業樂業。在她年少時她把努力工作賺來的錢供兩個弟弟到國外讀書,而與弟弟們之間雖然平時很少來往,但感情深厚。
  • 《天水圍的日與夜》——做人有多難呀!
    無論是《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的姨媽,還是《天水圍的日與夜》中的貴姐,許鞍華始終用自己獨到的女性視角去詮釋普羅大眾的生活。同是以悲情社區的天水圍為背景,相比《夜與霧》的壓抑,《日與夜》則充滿著人性人情,其中的天水圍更富含人情味。家住天水圍的貴姐丈夫已逝,在超市上班,獨自撫養兒子張家安。某日在電梯偶遇孤寡老人梁老太,兩家陌生人的生活開始有了交集。
  • 《天水圍的日與夜》:三代人,一場相互溫暖的生命旅程
    在《天水圍的日與夜》中,延續了許鞍華對小人物的描寫,加之生活化的場景襯託,當觀眾看完這部影片時,不知不覺中,就會被其中的人物深深感染。故事發生在香港曾經的悲情市鎮天水圍社區,單親媽媽貴姐與兒子張家安遇到了葉落歸根的梁老太,一來一往,互相溫暖的動情故事。
  • 想當年|《天水圍的日與夜》:平淡生活中的人性之美
    天水圍曾被作為「規劃失敗」的案例遭遇口誅筆伐,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就是根據發生在天水圍的真實案件改編而成。 在毛骨悚然的《天水圍的夜與霧》之前,許鞍華曾經拍過一部溫情脈脈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對於許鞍華而言,後者只是前者的鋪墊,真正的重頭戲還是想把這起駭人聽聞的滅門慘案搬上大銀幕,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 《天水圍的日與夜》,平凡瑣碎的生活,透徹而真實,溫情卻不煽情
    《天水圍的日與夜》到《天水圍的夜與霧》通過日常平凡的瑣碎感動到迫於無奈的生活悲慟,無一描述的扣人心弦。也因此在數年之間,天水圍的人口迅速成長,但受限於公共設施不足,再加上位置偏離市中心,『天水圍』像是被香港孤立出來的邊陲地帶。尤其當年的『天水圍』發生了許多慘絕人寰的人倫悲劇和家庭糾紛,以及連續多次的自殺跳樓事件,在媒體大力渲染下,『天水圍』宛如香港的『悲情城市』。
  • 《天水圍的日與夜》:不中獎才是生活的常態
    或許,不中獎,才是普通人的生活常態,就像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一樣——《天水圍的日與夜》這部由許鞍華導演的作品,在2009年的第28屆香港金像獎上,一舉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四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