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影「演而優則導」的故事,還要講很久
但總體來看,還是演員群體的規模最大,產出成績也最好。很多更是「一炮而紅」,處女作即在市場或各大影節嶄露頭角。雖是「闖入者」,但他們卻一次又一次在行業掀起風浪,成為中國電影的「弄潮兒」。從當下的賈玲、常遠到徐崢、姜文、周星馳等成名大導,無不如此。 演員轉型導演熱潮到底何時興起?其電影處女作又為何普遍獲得成功?演而優則導真的是演員的必經之路嗎?
-
演而優則導,是炮灰還是救命稻草?
幾位「演而優則導」的跨界導演為近期頗為沉寂的華語電影貢獻了些許話題。 北京國際電影節剛結束,陳建斌執導的第二個「西北故事」《第十一回》得了最佳編劇和最佳女配角兩個獎。 每個演員都有導演夢嗎?倒也不見得。「演而優則導」這句話本身,其實道出了演員做導演對大眾、對投資人最大的吸引力在哪裡。 「演而優則導」是從《論語·子張》裡子夏的一句「學而優則仕」演化過來的。原句的本意是學習優異有餘力者可以被選拔做官。所以以此而推,「演而優則導」指的是演員群體當中的優異者、有餘力者來做導演。
-
演而優則導,是炮灰還是救命稻草?| 相對論
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點燃四月最後一周的電影狂歡之前,幾位「演而優則導」的跨界導演倒是為近期頗為沉寂的華語電影貢獻了些許話題。 上周末北京國際電影節剛結束,陳建斌執導的第二個「西北故事」《第十一回》得了最佳編劇和最佳女配角兩個獎。
-
成龍劉德華等大咖明星,為何總演電影而很少演電視劇?原因很簡單
《神鵰俠侶》以及《投奔怒海》等,也正是在出演完《投奔怒江》之後他便轉戰影視圈再也沒有出演過電視劇了;而成龍則只客串過電視劇《奧運在我家》沒有出演過其他電視劇,成龍可以說一生都在演電影的路上,他就是為電影而生的。
-
是怎樣一部電影,能讓這些大咖為它寫影評?
這些都是成功,可是有的人往往把成功放在離初心很近,卻離現實很遠的地方,電影中有一名角色,拍過微電影男主,於是整個人都沉浸在自己大小是個腕的世界裡,小機會不斷,卻怎麼也看不上。大機會沒有,卻一直等著它到來的一天。
-
從NBA的「天勾」賈巴爾到香港的「警隊一哥」,見證香港電影的究竟有多少另類大咖
《少林足球》之前,周星馳還有一部廣為人知的體育題材電影《龍的傳人》。影片中,就有1989年香港桌球公開賽冠軍梁紹材、1990年香港桌球公開賽冠軍郭志浩。以及80年代中期就開始客串電影的香港首位亞洲桌球冠軍郭軍城。但這部電影真正的噱頭還是六次打入斯諾克世錦賽決賽的吉米·懷特。「我記得是我經紀人接到Li(李修賢)的電話,他說香港這邊有個片子是為我度身訂做的,我覺得好玩也就去了。」
-
聲臨其境王耀慶一人分飾四角,能演能唱,是被演戲耽誤的聲音大咖
文/星宇最近幾期的《聲臨其境》採用的都是雲配音的錄製方式,但這並沒有影響節目的質量,這個節目依舊十分精彩。每一位聲音大咖的聲音在我們腦海中都是難以忘記的經典之聲,每一期節目,無論是專業的配音演員,還是首次嘗試配音的演員,他們都會給每一位觀眾帶來足夠的震撼。
-
香港影壇一半明星都來演這部電影,只因導演人緣好、面子大!
說起香港電影的發展史,洪金寶在其中有過巨大的貢獻,他不僅把成龍、元彪等師弟們帶進演藝圈,而且還提攜了像林正英、錢嘉樂、曾志偉等大咖明星,連劉德華在雪藏期,也是洪金寶不懼壓力邀請劉德華出演電影,讓他度過危機。
-
「監、編、導、演」四項全能,誰能不服爾冬陞?
爾冬陞是導演界前輩,是伴隨香港工業化電影體系成長起來的一代影人。從演員到導演,他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他太有資格說這些話。爾冬陞出生於中國香港的一個影視世家。父親爾光,是香港電影製片人及導演;母親紅薇,是當年紅遍上海灘的電影演員。
-
電影大咖入局網劇,為什麼都愛當監製?
曾經在電影領域翻雲覆雨的名導們,比如陳凱歌、周星馳、馮小剛、陳嘉上、趙薇、徐靜蕾等,在2018年也都同時擁有了一個共同的新職位:網劇監製。電影大咖監製的電影及豆瓣評分(不完全統計)「監製」成為影視熱門詞彙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卻還是一種陌生職位。
-
都是演而優則導,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
」在影片上映階段,圈內好友寧浩、徐崢、黃渤紛紛助陣:黃渤獻聲推廣曲《模樣》、寧浩與徐崢錄製「大咖花式打call」小視頻。值得指出的是,同樣演員出身的徐崢和黃渤,在郭濤之前,都有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可同樣的「演而優則導」,導出的處女作差距也太大了吧。
-
2018年,這些將上映的香港電影你不能錯過
2017年,香港電影圈的好電影不多,口碑和票房都不錯的就只有《春嬌救志明》《拆彈專家》,分別在香港2017年票房的第二第三名,也不難看出,其實愛情片和警匪片在香港本土一直都比較受眾的。下面我們看看2018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香港電影會上映。
-
香港影壇20對親兄弟,每一位都是實力派大咖,你們都認識嗎
香港電影能有今天的成績,六叔邵逸夫更是功不可沒,早年成立邵氏電影,後又創建TVB,捧紅了太多的巨星。向華強向華勝兩兄弟在80年代末創立永盛電影公司,又在90年代大放異彩。麾下擁有王晶這樣的大導演,還有周星馳、周潤發這樣的大咖,《賭神》《逃學威龍》《鹿鼎記》《唐伯虎點秋香》等經典影片都出自兄弟二人之手。
-
電影人物 | 演而優則導——嚴俊
演而優則導,1951年下半年,嚴俊開始執行導演工作。李麗華主演的愛情文藝片《巫山盟》,就是由他導演的。1953年嚴俊自導、自演的《翠翠》、《菊子姑娘》兩部影片,曾使女主角林黛從此名揚四海。影片的成功和廣大觀眾的好評,給了嚴俊莫大的鼓舞和信心。他一面加強文學、美學修養,一面研究觀眾心裡,積累拍片經驗,摸索和探討自成一派的途徑。
-
香港電影6大殺手鐧,能文能武能搞笑,還能嚇人
105年後,無數部香港電影開創了一段燦爛的歷史,能稱為經典的,保守估計,100部是肯定有的。因為地域的特殊性,香港電影工業深受好萊塢、法國新浪潮等外國文化影響,所拍攝的作品緊隨世界潮流,形成了各種風格獨特的類型片。這些類型片是港片立足世界的資本,6大殺手鐧,招招都能出奇制勝。
-
《在一起》定檔,這些戴著口罩的大咖,你能認出幾個?
定檔海報和劇照曝光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這些戴著口罩演出的大咖演員們,或蹙眉深思或迫切等待,描摹了疫情態勢下不同行業、不同職業的人們嚴肅緊張的精神狀態,但是如果不提前被劇透,這些演員你能認出幾個?雷佳音對南都記者說:「(戴著口罩)確實不好演。但是還能看出來是我。我這臉都被口罩擋上了以後,就剩眼睛了,但是我眼睛又小,我還不是『眼睛會說話』的那種人,我還得靠整體感覺。這給我整上了以後,有時候確實感覺到傳遞信息量比較困難,導演要是不看監視器,都聽不出是誰在說話了,我說話時,大家都看不到我的嘴巴了。
-
香港影壇23對親兄弟,每一位都是實力派大咖,你們認識幾個
香港電影能有今天的成績,六叔邵逸夫更是功不可沒,早年成立邵氏電影,後又創建TVB,捧紅了太多的巨星。麾下擁有王晶這樣的大導演,還有周星馳、周潤發這樣的大咖,《賭神》《逃學威龍》《鹿鼎記》《唐伯虎點秋香》等經典影片都出自兄弟二人之手。
-
香港影壇23對親兄弟,每一位都是實力派大咖,你們認識幾個
向華強向華勝兩兄弟在80年代末創立永盛電影公司,又在90年代大放異彩。麾下擁有王晶這樣的大導演,還有周星馳、周潤發這樣的大咖,《賭神》《逃學威龍》《鹿鼎記》《唐伯虎點秋香》等經典影片都出自兄弟二人之手。
-
演而優則導不是原罪,演而優卻導不好才是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能做好演員的,真不一定能做好導演。而硬不信這個邪的,大多都是既砸了自己的口碑,又荼毒了觀眾,再還浪費了寶貴的影視資源,太過苛求反倒得不償失了。於是,就有了很多知名演員直接自己扛大旗,自導自演一條龍,商業利益排第一。而且演員大多都是吃個青春飯,老戲骨們不是天天都能有片約的,還是基於利益考慮,能為自己的未來謀個出路,何樂而不為呢?實質上,自導自演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只要兩個指標(天賦、態度)夠格,那麼為國產電影添磚加瓦也未嘗不可。
-
藝術來源於生活,據說這些電影,能反映出當時的香港社會
香港,華語電影的重鎮,幾十年來出品了無數部經典的電影作品,成就了風靡全球的導演,也培養出許多國際巨星,而香港這個多文化的金融城市,也存在著多樣的電影養分,不論是英雄主義、愛情、友情以及社會現。成龍自編自導自演,演員還包括了洪金寶以及元彪,成龍多數較為人知的作品多為80年代末之後,包括了「警察故事系列」、《飛鷹計劃》、《火燒島》、《紅番區》、《霹靂火》等等,但1983年的《A計劃》確立了成龍動作喜劇的風格,也讓大家了解他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