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咖入局網劇,為什麼都愛當監製?

2021-01-14 骨朵網絡影視


不管山爭哥哥有沒有在「叔圈101」C位出道,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是藥神》已經以一騎絕塵的票房成績在暑期檔C位順利出圈。


從上映11天票房24億的《我不是藥神》,到兩月前8.9億票房的小爆款《超時空同居》,再到五一檔票房3.58億的《幕後玩家》,三部成績表現不俗的影片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搭配:徐崢監製+青年導演。


這樣的搭配在電影市場裡不算罕見,近年來不少電影佳作就是在大牌監製+青年導演模式下孵化而成。曾經在電影領域翻雲覆雨的名導們,比如陳凱歌、周星馳、馮小剛、陳嘉上、趙薇、徐靜蕾等,在2018年也都同時擁有了一個共同的新職位:網劇監製。


電影大咖監製的電影及豆瓣評分(不完全統計)


「監製」成為影視熱門詞彙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卻還是一種陌生職位。在一部電影、電視劇、網劇裡,監製到底負責什麼內容?電影大咖入局網劇,為什麼都愛當監製?這還得從監製的來源說起。



監製職能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與導演、製片人此類職務明確、定義清晰的崗位不同,監製一職難以用幾句話簡單定義。


它是一種引自香港電影工業體系,只存在華語電影裡且帶有「中國特色」的職位。在香港電影圈、電視圈,監製一職舉足輕重,既要負責包括從劇集策劃到選擇演員,再到拍攝進度在內的創作上的內容,也要負責財務把控、商業運作等事宜,在香港無線電視臺自製劇裡,監製的重要性就相當於電影裡的導演。


這一職務引進內地後發生了一些變化。


用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的話來說,內地電影監製的職能更多的是「監」而非「制」,剝離了預算把控,財務和資本運作職能,保留平衡導演的藝術創作和電影的商業屬性職責,且擔負起了培養新人的責任。



以熱映的《我不是藥神》為例,監製徐崢這樣描述自己在影片中的職能,「現在的年輕導演需要有一些比較有市場經驗的人,站在他們身邊,幫助他們平衡各方面的關係。」


他表示,在影片創作過程中存在多種不確定因素,有時候導演想法是對的,但由於資歷淺沒有話語權,有時候年輕導演想法不成熟,有時候投資方或者發行方反饋的意見欠妥。「這些都需要真正懂電影、說得上話、資方又信任的人,去站在中間,保護導演的創作,去平衡所有。」


徐崢的回答概括了一名「稱職監製」在協助青年導演創作過程中,所應涉及的工作內容。從劇本的選擇、演員的配置、包括宣傳,監製都起著指導性作用。


除了這種實質意義上的監製,內地還出現了一種「掛名監製」。



部分影片在項目啟動及上映過程中需要藉助電影大咖的「名片」效應,擴大影片知名度和影響力,只起營銷作用的「掛名監製」便應運而生。比如王家衛在影片《東成西就》中擔任的監製,就是掛名。張嘉佳導演的電影《擺渡人》因王家衛擔任監製搏得關注,影片質量卻不盡如人意,也引來觀眾「真的監製了嗎?」的質疑。 


除了以上兩種,內地還有一種難以定義的特殊監製,既不算「掛名」,也不是為了給青年導演引路。比如香港知名導演轉戰內地市場,儘管不需要靠大監製吸引投資,但是面對內地電影拍攝的陌生環境,他們需要一位熟悉內地電影拍攝流程的導演擔任「監製」,為其坐鎮。



著名導演徐克拍攝《智取威虎山》時,就請來內地人脈頗廣的「金牌監製」黃建新為其「保駕護航」,已經成功執導過《逃學威龍》等多部影片的香港導演陳嘉上,在內地執導的電影《畫皮》,由內地導演馮小剛擔任監製,都有著這方面的考量。


總之,監製的功能難以一概而論。而由於定義模糊,導致監製「像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在一部影視劇裡,其職能因時、因地、因人而異。



電影大咖「觸網」形勢真的一片大好嗎?


在實際操作中,資深電影人監製的優勢能否發揮出來,取決於監製與導演團隊的互動以及監製的參與程度。


而拋開外界難以揣度的「介入程度」不談,資深電影人入局網劇擔任監製,帶來的影響力也不僅是上述所說的出「名」、出「力」那樣簡單。


從業多年,累積多方資源,電影人能為網劇帶來更為專業的製作團隊。比如由徐靜蕾監製的《同學兩億歲》,其攝製團隊、特效團隊就是徐靜蕾在拍攝電影時就常合作的,比如民國傳奇劇《外八行》的主創團隊,除了監製陳凱歌之外,導演之一的楊述是資深攝影師,它的錄音、美術、動作則是來自於《建國大業》《歸來》《寒戰》等電影的技術團隊。


這些都是電影大咖在電影界積累多年,在入局網劇時自然引入的資源。近年來網劇常被提及的「電影質感」,很可能是因為劇集本就是由電影團隊來打造的。


 電影大咖擔任網劇監製(不完全統計)


電影人擔任監製的網劇,大多項目還在進行中,目前只有韓三平、徐靜蕾、劉德華交出了答卷。


韓三平監製的《無證之罪》與爆款劇《白夜追兇》勢均力敵,在豆瓣獲8.2的高分,劉德華監製的商戰迷你劇《東方華爾街》劇情燒腦,節奏緊湊,正面評價居多,而徐靜蕾監製的《同學兩億歲》雖然成績相對不盡如人意,但也算得上是網劇合格線以上的作品。


電影人入局網劇,勢必將網劇水準推至新高度。不過雖然形勢一片大好,並不代表不存在隱患。如果電影人完全用電影標準來製作一部網劇、電視劇,也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



比如電影人陳正道在導演《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時,影片整體水準有目共睹,然而在拍攝過程中,習慣了電影拍攝進度的團隊,在拍攝前期用一整天打磨一個場景的鏡頭,導致後期編劇及拍攝時間不足,劇情全面崩盤。


很早以前,著名電影導演侯孝賢也曾監製過偶像劇《流星花園》續集,由於他的高標準嚴要求,導致《流星花園》續集進度緩慢,而最終拍出來的效果也是差強人意。



監製是中國影視產業不成熟的表現


在好萊塢發達的工業體系裡,並沒有「監製」一職,其製片人涵蓋監製功能,通過助理製片人、協作製片人、顧問製片人等進一步細分明確職權,從而讓每一環節都能得到有效的監督和銜接。


而在中國,製片人大多精通商業規律而缺乏藝術水準,監製作為製片人的補充而出現,它的存在可以看作是中國影視產業高速發展、但發展又尚未完全的表現。


對於如今知名導演紛紛做起監製的現狀,曾在華誼擔任七年總監製的內地「金牌監製」陳國富坦言,現在監製已經成為一種吸引演員、團隊、資方的貼「標籤」的方式。


陳國富


「因為市場快速放大,我們的評判元素稀缺,就是說你判斷一個項目能成或者不能成的元素過於稀缺,所以你要往上貼標籤。我認為,投資人、出品人跟所有這些影星的經紀人素質都應該提高,你提高了以後自然就知道怎麼判斷一個項目了,而不需要看那些虛假的標籤。」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李道新對此也表示喜憂參半。喜的是「導演做監製,有可能成為最懂導演的監製,這對正在走向正常狀態的中國影視工業而言,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機遇。」憂的是「導演與監製畢竟是兩個需要專業素養和獨特天賦的職業,相互跨界雖然值得關注,但並不一定跟影片的質量或票房正相關。」



然而,不論是如陳國富所說,「監製」已經成為影視項目「貼金」的方式,還是如教授李道新所說,監製的參與不一定與影片質量正相關,在中國影視產業高速發展的現在,監製一職勢必將長期存在一段時間,並發揮出相對積極的作用。


目前亟需解決的,是明確監製一職的職權和責任。如若監製將在中國影視產業中長期存在,那麼監製需要「工業化」以及相配套的培養和任職機制,如若僅是產業發展過渡期中的特殊崗位,那么正如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所說,「中國影視還是亟需與全球影業,成功接軌並有效互動的專業性工業化體系和流程。」




結愛 │ 白一驄 │ 陳凱歌

徐靜蕾 │張朝陽 │ 雷佳音

街舞系列 │ 遠大前程 │ 女子圖鑑

NINE PERCENT啟示錄 │ 新《流星花園》F4


相關焦點

  • 【鷹眼點評】電影咖「跨圈」有望提高網劇精品程度
    【來源:同相(ID:tongxianging)】【作者:荼蘼】自2018愛奇藝世界大會以及歡喜傳媒的「導演合伙人制」依次曝光電影導演入局網劇後,可謂是給影視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波動。可見中生代導演與演員一樣都出現了「中年危機」,而此時的網劇市場對他們來說不僅是一次「跨圈」的探索,更是一次接近與了解年輕受眾的機會和嘗試。拍電影與拍網劇大有區別入局網劇是觀望還是潛心之作?
  • 電影大咖、港臺導演、新人導演紛紛入局,誰將主宰網劇江湖?
    電影大咖試水網劇 口碑表現冰火兩重天在影視產業極其發達的美國,好萊塢名導拍攝網劇早已不是一件新鮮事。大衛·芬奇與Netflix合作的《紙牌屋》,正是電影導演拍攝網劇的經典案例。憑藉這部作品,Netflix一舉躋身美國主流視頻網站,被視頻網站和影視公司引為美談。相較之下,國內電影大咖的網劇試水之路卻沒有那麼一帆風順。
  • 【鷹眼三人談】電影大導演入局網劇,意味著什麼?
    籤約內容是關於網生內容的開發:張藝謀將在未來至少六年時間裡執導三部網絡系列影視劇,歡喜傳媒擁有網劇的獨家投資權。對於張藝謀如此級別的導演來說,這樣的跨界試水無疑是網生內容行業的又一針興奮劑。震動雖有,但不新鮮。「大導演入局網生內容」的戲碼其實早就開始上演。2016年年底,《無證之罪》開拍之時,官方宣布請來了韓三平做監製,就引發了行業反響。
  • 頂級電影大咖、金牌製作班底加盟,愛奇藝引領網劇「電影級」製作水準
    1.愛奇藝:居安思變,創意衝鋒從上表中不難發現,影視大咖「觸網」的頻率越來越高,愛奇藝成為最重要的輸出平臺,不少大咖加盟製作的自製劇都具有行業性變革意義。如史上首部「超級網劇」《盜墓筆記》拉開網劇會員付費模式序幕,全一流主創加盟的《老九門》掀起「中插廣告」創意熱潮,由郭靖宇監製的新版《射鵰英雄傳》為翻拍劇正名,愛奇藝聯合工夫影業製作的《河神》打響網劇比肩電影的第一槍,邀請中國電影教父韓三平擔綱監製的《無證之罪》成就犯罪懸疑劇的高口碑。愛奇藝一直用創意走在視頻網站最前端。
  • 成龍、趙薇等名導紛紛監製網劇,解讀網劇未來發展和崛起
    《不完美的她》引關注,網劇吸引大咖回流網劇《不完美的她》自開播起便備受關注,這部以「母愛」為主題的現代都市劇翻拍自日劇《母親》,儘管在播出過程中因劇情走向、改編力度備受爭議,但是該劇豪華的演員陣容卻是史無前例,周迅、惠英紅兩大影后同臺飆戲,趙雅芝時隔多年再出山,黃覺、童瑤、金士傑…每一位單拎出來,都是可以獨挑大梁的老戲骨!
  • 成龍、趙薇等名導紛紛監製網劇,解讀網劇未來發展和崛起
    《不完美的她》引關注,網劇吸引大咖回流網劇《不完美的她》自開播起便備受關注,這部以「母愛」為主題的現代都市劇翻拍自日劇《母親》,儘管在播出過程中因劇情走向、改編力度備受爭議,但是該劇豪華的演員陣容卻是史無前例,周迅、惠英紅兩大影后同臺飆戲,趙雅芝時隔多年再出山,黃覺、童瑤、金士傑…每一位單拎出來,都是可以獨挑大梁的老戲骨!
  • 電影導演拍網劇,適合嗎?
    網絡劇《民初奇人傳》上線愛奇藝已有6天,這部頭頂陳凱歌監製、集聚歐豪、譚松韻、王紫璇、金士傑、秦嵐等一眾有名氣演員的民國傳奇劇,意外遇冷。截至目前,該劇在骨朵上的網絡熱度僅達到46.52,位列網絡劇榜第五名。排在其前面的有剛剛上線兩天的新網劇《隱秘的角落》和近期以「娛樂圈行業劇」走紅市場的《怪你過分美麗》等網絡劇。
  • 王晶監製影帝加盟,網劇《冒險王衛斯理》未播卻已完勝
    就在明天,就在明天,一部由王晶監製、鍾少雄執導,餘文樂、任達華、林家棟等多位影帝集結的「史上最強衛斯理」網劇——《冒險王衛斯理》就要上檔了。看到海報的那一刻我還不相信這僅僅是一部網劇,網劇啊朋友們!!!!雖然說網劇這幾年的質量越來越高了,但高到名導和影帝都來參演小編也真是沒想到。
  • 名人監製網劇難避掛名之嫌
    如陳凱歌擔任《民初奇人傳》監製、成龍擔任《成化十四年》監製、馮小剛擔任《劍王朝》監製、管虎擔任《龍嶺迷窟》《怒晴湘西》監製、王晶擔任《冒險王衛斯理》監製、陳思誠擔任《唐人街探案》監製、趙薇擔任《誰都渴望遇見你》監製等。
  • 究竟哪些人在跨界拍網劇?我們發現MV導演和婚禮攝影師有優勢!
    電視劇、電影大咖紛紛轉型網劇每個文藝青年,心中都有個電影夢。監製的《無證之罪》在今年爆紅,將繼續擔任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周大新作品的網劇《戰爭傳說》監製。周星馳對,曾經全國人民都欠他一張電影票。上個月他開始與愛奇藝合作做網劇了,奇幻冒險超級網劇《西遊降魔篇》,投資2.88億。甚至《美人魚》的版權都以4.2億高價授予愛奇藝。
  • 電影人的新風口:陳嘉上監製超級網劇《瘋人院》為何與眾不同?
    於是網劇開始向製作精良的2.0時代靠攏。 現在電影行業和網劇一樣也在經歷著新一輪的洗牌、重組,諸多電影人開始回歸小熒幕,將自己的小熒幕首秀貢獻給了網劇。如優酷剛剛開播的《春風十裡不如你》是由金馬影后周冬雨主演、著名導演管虎執導的《黃皮子墳》也剛剛開演,工夫影業則聯合愛奇藝製作了網劇《河神》。
  • 6月網劇黑板報:新舊渠道博弈「超級劇集」,《盲俠》拯救港劇掘金...
    所以無論是網劇,還是超級劇集,又或者排播方式如何,品質始終才是最重要的吧。周星馳IP入局背後,愛奇藝或掀網劇新變局上海電視節之前,愛奇藝也發布了一攬子的片單和規劃,和競品們的財大氣粗略為不同,愛奇藝在這個六月亮出的大招是:拉電影大佬們入局網劇。
  • 網劇《唐人街探案》正式上線,陳思誠監製,演員陣容強大
    隨著電影《唐人街探案3》的預告片、主題曲接連曝光,今年大年初一的電影大戰,又提前拉開了帷幕。可以預知的是,一直很有口碑的國產大IP「唐探」第3部,一定會斬獲不錯的票房成績。期待這部電影的同時,我們驚喜地發現,網劇《唐人街探案》已經定檔,於1月1日正式上線愛奇藝了。
  • 大導監製網劇,中規中矩,精品少見
    這部原名為《外八門》的網劇,曾為多部電影設計相關武術動作的江道海動作導演,導演則由曾擔任《追兇者也》《微愛之漸入佳境》《搜索》《趙氏孤兒》《孔雀》 等影片攝影指導的楊述攜手劉坦共同擔任。當然,《民國奇人傳》最受觀眾關注的地方,還是大導演陳凱歌擔任了這部作品的監製。在《民國奇人傳》之前,大導演包括知名演員擔任網劇監製的情形已經屢見不鮮。
  • 厲害了,奧蘭多打醬油的網劇終於上線, 六月網劇電影咖與「龍套天團...
    導 語六月網劇市場充斥著奇幻、青春校園、探險、權謀、古裝歷史、都市情感等各種類型,其中最為出彩的必屬懸疑劇,六月有五部懸疑劇上線,陣容都不容小覷。文:小考拉網劇題材一向比較活泛,這個六月網劇市場同樣充斥著奇幻、青春校園、探險、權謀、古裝歷史、都市情感等各種類型,其中最為出彩的必屬懸疑劇,六月有五部懸疑劇上線,陣容都不容小覷。
  • 6月網劇黑板報:新舊渠道博弈「超級劇集」,《盲俠》拯救港劇掘金內地市場?
    所以無論是網劇,還是超級劇集,又或者排播方式如何,品質始終才是最重要的吧。上海電視節之前,愛奇藝也發布了一攬子的片單和規劃,和競品們的財大氣粗略為不同,愛奇藝在這個六月亮出的大招是:拉電影大佬們入局網劇。
  • 網際網路公司入局影視業 快手小米都開始做電影了
    如果說主攻視頻領域的網際網路公司入局影視業還在情理之中,那麼小米和滴滴等主業與影視完全「不沾邊」公司的入局,就有些「出人意料」了。2017年,陌陌作為首席贊助商還助力了首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影展發起人「賈科長」也為陌陌影業的第一個電影項目《不止不休》擔任監製。
  • 14部網劇竄紅!幕後公司大盤點,都誰成了資本寵兒?
    該劇監製五百,是五元文化創始人之一,另一創始人是多年從事記者職位,人脈資源豐厚的馬李靈珊。優秀創作能力,搭配記者出色的市場嗅覺,五元文化在網生內容領域聲名鵲起。監製、導演五百,獨挑業績大梁。五元文化的網劇《滅罪師》《畫江湖之不良人》系列、《心理罪》《白夜追兇》的火爆歷歷在目。
  • 進擊的藍港影業:《蒼穹之劍》首嘗「影漫遊」聯動,戚薇、王祖藍入局網劇項目
    《他不喜歡超級英雄》、《來到你的世界》和《身為一個胖子》都將以超級網劇的形式呈現,《我與你的光年距離》也會打造第二季並進行院線電影的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藍港互動旗下「三劍之一」的遊戲IP《蒼穹之劍》,將成為藍港首次打通「影漫遊」聯動的IP項目。「影視+遊戲」的雙內容開發平臺,或能讓藍港在影視行業激烈的競爭中保持最大的優勢。
  • 【分析】14部網劇竄紅!幕後公司大盤點,都誰成了資本寵兒?
    本文從2017年爆款網劇出發,梳理除視頻平臺之外的出品公司資本運作路徑,作為從業者的一個參考。14部爆款,誰都分了一杯羹?雖然今年網劇整體劇集數量相對去年稍有下降,但爆款頻出,呈井噴之勢。該劇監製五百,是五元文化創始人之一,另一創始人是多年從事記者職位,人脈資源豐厚的馬李靈珊。優秀創作能力,搭配記者出色的市場嗅覺,五元文化在網生內容領域聲名鵲起。監製、導演五百,獨挑業績大梁。五元文化的網劇《滅罪師》《畫江湖之不良人》系列、《心理罪》《白夜追兇》的火爆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