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聲勢煊赫的蔣氏家族中,
蔣緯國是一名很少公開發聲的人物,
外界對他的人生經歷宣傳得不多,
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身世也沒有定論。
直到1996年,年屆八十的蔣緯國才在採訪中承認,
他是戴季陶與日本女子重松金子所生,
因戴季陶懼怕太太鈕永恆,
所以由蔣介石和侍妾姚冶誠收養他。
蔣介石和少年蔣緯國
這種說法也在蔣介石的日記中得到佐證:
「今晨起床,接季陶信,知緯兒生母因難產物化,不勝哀悼。緯兒生長之不能見其生母,必為其終身之缺憾。」
——1921年3月11日蔣介石日記
根據蔣緯國的自述,
1912年,滬軍都督陳其美策劃暗殺陶成章,
參與這場暗殺活動的蔣介石
在陳其美的別館結識了姚冶誠,
二人喬裝成夫妻執行任務,
完成暗殺後一起逃往日本並結婚,
在那裡生活了一段時間才回到上海。
因為姚冶誠的名字並未出現在
國民黨內部對此事的記錄中,
導致很多人說她是陳世英家的娘姨。
但蔣緯國這種將姚冶誠塑造成「革命夫人」的說法
與蔣介石在日記中對她的記述頗不相類,
不排除是蔣緯國在「為長者諱」。
由左至右:蔣緯國第二任妻子邱愛倫、
養母姚冶誠、蔣緯國
1920年,蔣介石母親的氣喘病加重,
養母便帶著四歲的蔣緯國回溪口侍奉老太太。
在鄉下,蔣緯國記得毛福梅將自己和養母
趕到狹小柴房角落裡的稻草堆上住,
房間的另一角就養著豬。
除此之外,鄉下一年中只有四個月
能吃到米糧,其餘時間都靠雜糧過活。
蔣緯國小時候主要在家中接受教育,
在溪口時,他由小舅公開蒙,
1922年搬到奉化後,蔣介石親自督促他讀書,
在外看到好的書籍、字帖,也常常買給他。
遷居寧波後,蔣介石又為他請了家庭教師,
那位教師不僅教他讀書、彈鋼琴,
還傳授他少林拳、達摩劍等武術。
此後蔣緯國一直堅持打拳習武。
日後留學德國時,他遇到出口不遜的人,
常常憑藉自己的武術功底還以顏色。
「還有一次也是在慕尼黑,有二十多個年齡在二十出頭的孩子圍著我,你一句我一句地說中國人的壞話。……我說:『你要動手嗎?』他說:『動手又怎麼樣!』說完就「啪」的一拳打過來,我一讓、一抬手,他就『咻』地摔出去了。」
——《蔣緯國口述自傳》
蔣緯國最喜愛「楚留香」的歌詞
為了團結國民黨內的「廣東幫」,
蔣介石於1927年與宋美齡結婚,
姚冶誠帶十一歲的蔣緯國定居蘇州。
此後,蔣緯國考入東吳大學附屬中學,
系統地接受現代教育。
1934年,蔣緯國中學畢業,
決心考軍校,當軍人,
卻由於扁桃體手術而錯過了軍校入伍訓練,
再加上蔣介石勸誡他說
現代的職業軍人要懂數理,
於是他便決定先考理學院。
當時,蔣緯國同時考取了
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還獲得了麻省理工大學的入學許可。
蔣介石認為當時共產主義在北京正盛行,
上海則太過繁華,
去這兩個地方都容易「學壞」;
照顧大眾輿論又不宜出國讀書,
因此最終為蔣緯國選定東吳大學理學院,
主修物理學,副修數學。
東吳大學
一心想讀軍校的蔣緯國
為了儘快畢業,讀書十分刻苦,
只用兩年就讀完了物理系的課程。
此時蔣介石又說,
現代軍官必須要懂得政治、經濟,
讓他再回文學院,從大一念起。
於是蔣緯國又進文學院,主修政治學,
第一副科修經濟學,第二副科學社會學。
不久,德國的萊謝勞將軍來中國,
蔣緯國便隨他去德國接受軍事訓練。
初到德國時,房東太太十分熱情,
常為蔣緯國讀一些名人的德文演講稿,
在她的幫助下,蔣緯國的德文很快就十分流利了。
此外,蔣緯國還在一位伯爵夫人家中
小住過一段時間,
伯爵夫人將歐洲上流社會各方面的禮儀
仔細地教給了他,
幫助他快速融入新環境。
蔣緯國與德國軍校的班主任
1938年,蔣緯國進入慕尼黑軍校學習營連戰術,
以及騎馬、劍術、跳舞。
次年結束了在德國的學習,
他又奉命進入美國陸軍航空對空戰戰術訓練班,
接受驅逐、偵查、轟炸等空軍戰術訓練。
1941年,蔣緯國到重慶軍政部報到,
之後被派往胡宗南部任職,
1945年6月升任青年軍第二〇六師
第六一六團第二營營長。
此時日軍已是強弩之末,不久便宣布投降。
1949年1月,國民黨軍隊在徐蚌會戰中慘敗,
蔣介石決定調裝甲兵去臺灣。
時任裝甲兵副司令的蔣緯國花費一年時間
在臺灣湖口建立起了裝甲兵訓練基地。
1955年,蔣介石調蔣緯國任「國防部」第二廳廳長,
時任政治部主任的哥哥蔣經國
認為第二廳能講英文者頗多,第三廳比較少,
任命蔣緯國到第三廳擔任副廳長,
實際上將蔣緯國隔離在其主持之情報系統之外。
199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改選,
以滕傑為首的、對蔣家不忘舊情的老「國大」代表
準備擁緯國出來競選「總統」,
提出「蔣(緯國)林(洋港)配」。
而蔣緯國則提出「候選而不競選」的口號,
希望給李登輝造成一種政治性的心理壓迫,
迫使李登輝「反共、反臺獨、求統一」。
有人認為所謂「候選不競選」
正反映了蔣緯國個性上的弱點,
「想做事,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去做,
此種個性,誤其終生。」
但在蔣緯國看來,
自己對黨政事務並不十分熱心,
因此稱不上為性格所累。
儘管蔣緯國是蔣家的「沉默人物」,
外界對他的好奇與猜測卻一直不斷。
他的身世,他的婚姻家庭,
他與蔣介石、蔣經國的關係,
都曾是主導社會新聞、影響政情發展的話題;
他的人生經歷,
又大半與他的父兄主導的重要事件密切相關,
因此可以說他見證了近代中國史上
眾多影響深遠的大事。
在晚年接受臺灣「中研院」的採訪時,
蔣緯國不僅談及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愛妻的死因、
「湖口事件」的始末,等等,
而且詳盡地講述了
國共間的情報密戰、後蔣時代的政局等話題。
2015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整理出版了劉鳳翰先生對蔣緯國的訪問內容,
除了一些必要的核證和修改,
最大程度上保持了訪談材料原有的樣貌,
完整再現了「沉默的蔣緯國」對自己人生的敘述。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