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蔣緯國:浮名輕拋劍外 千山不必相送

2020-12-28 上遊新聞

在聲勢煊赫的蔣氏家族中,

蔣緯國是一名很少公開發聲的人物,

外界對他的人生經歷宣傳得不多,

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身世也沒有定論。

直到1996年,年屆八十的蔣緯國才在採訪中承認,

他是戴季陶與日本女子重松金子所生,

因戴季陶懼怕太太鈕永恆,

所以由蔣介石和侍妾姚冶誠收養他。

蔣介石和少年蔣緯國

這種說法也在蔣介石的日記中得到佐證:

 「今晨起床,接季陶信,知緯兒生母因難產物化,不勝哀悼。緯兒生長之不能見其生母,必為其終身之缺憾。」

               ——1921年3月11日蔣介石日記

根據蔣緯國的自述,

1912年,滬軍都督陳其美策劃暗殺陶成章,

參與這場暗殺活動的蔣介石

在陳其美的別館結識了姚冶誠,

二人喬裝成夫妻執行任務,

完成暗殺後一起逃往日本並結婚,

在那裡生活了一段時間才回到上海。

因為姚冶誠的名字並未出現在

國民黨內部對此事的記錄中,

導致很多人說她是陳世英家的娘姨。

但蔣緯國這種將姚冶誠塑造成「革命夫人」的說法

與蔣介石在日記中對她的記述頗不相類,

不排除是蔣緯國在「為長者諱」。

由左至右:蔣緯國第二任妻子邱愛倫、

養母姚冶誠、蔣緯國

1920年,蔣介石母親的氣喘病加重,

養母便帶著四歲的蔣緯國回溪口侍奉老太太。

在鄉下,蔣緯國記得毛福梅將自己和養母

趕到狹小柴房角落裡的稻草堆上住,

房間的另一角就養著豬。

除此之外,鄉下一年中只有四個月

能吃到米糧,其餘時間都靠雜糧過活。

蔣緯國小時候主要在家中接受教育,

在溪口時,他由小舅公開蒙,

1922年搬到奉化後,蔣介石親自督促他讀書,

在外看到好的書籍、字帖,也常常買給他。

遷居寧波後,蔣介石又為他請了家庭教師,

那位教師不僅教他讀書、彈鋼琴,

還傳授他少林拳、達摩劍等武術。

此後蔣緯國一直堅持打拳習武。

日後留學德國時,他遇到出口不遜的人,

常常憑藉自己的武術功底還以顏色。

「還有一次也是在慕尼黑,有二十多個年齡在二十出頭的孩子圍著我,你一句我一句地說中國人的壞話。……我說:『你要動手嗎?』他說:『動手又怎麼樣!』說完就「啪」的一拳打過來,我一讓、一抬手,他就『咻』地摔出去了。」

                ——《蔣緯國口述自傳》

蔣緯國最喜愛「楚留香」的歌詞

為了團結國民黨內的「廣東幫」,

蔣介石於1927年與宋美齡結婚,

姚冶誠帶十一歲的蔣緯國定居蘇州。

此後,蔣緯國考入東吳大學附屬中學,

系統地接受現代教育。

1934年,蔣緯國中學畢業,

決心考軍校,當軍人,

卻由於扁桃體手術而錯過了軍校入伍訓練,

再加上蔣介石勸誡他說

現代的職業軍人要懂數理,

於是他便決定先考理學院。

當時,蔣緯國同時考取了

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還獲得了麻省理工大學的入學許可。

蔣介石認為當時共產主義在北京正盛行,

上海則太過繁華,

去這兩個地方都容易「學壞」;

照顧大眾輿論又不宜出國讀書,

因此最終為蔣緯國選定東吳大學理學院,

主修物理學,副修數學。

東吳大學

一心想讀軍校的蔣緯國

為了儘快畢業,讀書十分刻苦,

只用兩年就讀完了物理系的課程。

此時蔣介石又說,

現代軍官必須要懂得政治、經濟,

讓他再回文學院,從大一念起。

於是蔣緯國又進文學院,主修政治學,

第一副科修經濟學,第二副科學社會學。

不久,德國的萊謝勞將軍來中國,

蔣緯國便隨他去德國接受軍事訓練。

初到德國時,房東太太十分熱情,

常為蔣緯國讀一些名人的德文演講稿,

在她的幫助下,蔣緯國的德文很快就十分流利了。

此外,蔣緯國還在一位伯爵夫人家中

小住過一段時間,

伯爵夫人將歐洲上流社會各方面的禮儀

仔細地教給了他,

幫助他快速融入新環境。

蔣緯國與德國軍校的班主任

1938年,蔣緯國進入慕尼黑軍校學習營連戰術,

以及騎馬、劍術、跳舞。

次年結束了在德國的學習,

他又奉命進入美國陸軍航空對空戰戰術訓練班,

接受驅逐、偵查、轟炸等空軍戰術訓練。

1941年,蔣緯國到重慶軍政部報到,

之後被派往胡宗南部任職,

1945年6月升任青年軍第二〇六師

第六一六團第二營營長。

此時日軍已是強弩之末,不久便宣布投降。

1949年1月,國民黨軍隊在徐蚌會戰中慘敗,

蔣介石決定調裝甲兵去臺灣。

時任裝甲兵副司令的蔣緯國花費一年時間

在臺灣湖口建立起了裝甲兵訓練基地。

1955年,蔣介石調蔣緯國任「國防部」第二廳廳長,

時任政治部主任的哥哥蔣經國

認為第二廳能講英文者頗多,第三廳比較少,

任命蔣緯國到第三廳擔任副廳長,

實際上將蔣緯國隔離在其主持之情報系統之外。

199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改選,

以滕傑為首的、對蔣家不忘舊情的老「國大」代表

準備擁緯國出來競選「總統」,

提出「蔣(緯國)林(洋港)配」。

而蔣緯國則提出「候選而不競選」的口號,

希望給李登輝造成一種政治性的心理壓迫,

迫使李登輝「反共、反臺獨、求統一」。

有人認為所謂「候選不競選」

正反映了蔣緯國個性上的弱點,

「想做事,又不敢光明正大地去做,

此種個性,誤其終生。」

但在蔣緯國看來,

自己對黨政事務並不十分熱心,

因此稱不上為性格所累。

儘管蔣緯國是蔣家的「沉默人物」,

外界對他的好奇與猜測卻一直不斷。

他的身世,他的婚姻家庭,

他與蔣介石、蔣經國的關係,

都曾是主導社會新聞、影響政情發展的話題;

他的人生經歷,

又大半與他的父兄主導的重要事件密切相關,

因此可以說他見證了近代中國史上

眾多影響深遠的大事。

在晚年接受臺灣「中研院」的採訪時,

蔣緯國不僅談及了自己的成長經歷、愛妻的死因、

「湖口事件」的始末,等等,

而且詳盡地講述了

國共間的情報密戰、後蔣時代的政局等話題。

2015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整理出版了劉鳳翰先生對蔣緯國的訪問內容,

除了一些必要的核證和修改,

最大程度上保持了訪談材料原有的樣貌,

完整再現了「沉默的蔣緯國」對自己人生的敘述。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歷史人物簡介!蔣緯國
    人物生平1936年,中德合作期間赴德擔任蔣百裡訪問德國時的少尉侍從官;1937年在德國入伍,進入德國陸軍慕尼黑軍官學校。蔣畢業後,於德國軍中服務;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曾參與對波蘭發動的閃電戰。1939年後,因德日意軸心國之聯盟而離德返回中華民國參加抗日戰爭和之後的國共內戰。此後,蔣長期於中華民國國軍中任職,於1946年開始進入裝甲部隊。退休前軍銜升至上將。
  • 蔣介石與蔣緯國:父子真相
    蔣緯國也長期諱莫如深,以至關於他身世的傳言過段時間就被炒一遍,久而不衰。1996年,年屆80的蔣緯國在臺灣接受採訪,整理出版《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一書,對外承認,他是戴季陶在日本期間與當地護士重松金子互生愛慕交往的結晶,生於1916年10月6日。因戴季陶已婚且懼內,刻意隱瞞此事,蔣介石遂義氣地將蔣緯國收養,交給自己的側室夫人姚冶誠帶大。
  • 蔣緯國到底是不是蔣介石兒子?
    蔣緯國的名字竟為孫中山與蔣介石通電代號,可見蔣緯國在蔣介石心中所佔的份量。9歲,緯國又隨陳潔如遠赴廣州黃埔軍校,陪伴蔣介石左右。10歲,蔣介石誓師北伐,蔣緯國與陳潔如也留在蔣介石的身邊。可見蔣介石對蔣緯國的鐘愛非比尋常。
  • 蔣緯國的母親是位美麗的日本女子,親生父親不是蔣介石?
    蔣介石與戴傳賢在日本時期成為結拜好友蔣緯國早年曾否認是蔣介石的養子,惟晚年時,蔣緯國於自傳-《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中表示:生父乃戴季陶,生母為日本護士-重松金子。蔣緯國說,戴先生的答覆很妙,他拿出一張蔣公的照片,也拿出一面鏡子,讓蔣緯國拿著鏡子自己照自己側面,問他「是像這邊,還是像那邊?」
  • 「少爺車夫蔣緯國」:經常拉黃包車送車夫回家
    淘氣的蔣緯國在蘇州上學時常自己拉黃包車而讓車夫坐車,被市民稱為「少爺車夫」 民國年間,蘇州城西閶門石路一帶,店鋪林立,商賈雲集,酒店茶館客棧近百家,人流物流大都在這裡集散。
  • 蔣緯國不是蔣介石的親生子,父親是戴季陶,母親是日本人重松金子
    蔣緯國晚年在自傳《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承認,其生父戴季陶,生母日本護士重松金子。蔣緯國出生後,母子曾來中國認父。因戴懼內,蔣介石決定收養,並交如夫人姚冶誠照顧教育。蔣緯國中學畢業後,立志要當一名軍人。蔣介石說:「你想當軍人,首先要學理科,從理工入手。」於是蔣緯國上了東吳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蔣介石又說:「還不行,你還要學文學,有文學氣質才有豐富的想像力。」這樣,蔣緯國又入文學院進修。
  • 蔣經國、蔣緯國、戴安國,讓我們來理理這三人之間的關係(原創)
    幾百號人物,曹先生也能把他們之間的關係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一遍讀《紅樓夢》的人都知道,光要記住書裡的主要人物就挺費勁的了,別說公子小姐有哪幾個丫頭了。而在曹先生的筆下,就連每一個小人物都是惟妙惟肖,各具特點。現實生活中,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可能要比書裡描寫的關係還更為複雜了。把蔣經國、蔣緯國、戴安國這三個人的名字放在一起,似乎就有了某種程度上的聯繫。
  • 讀典丨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譯文:    在金字題名的榜上,我只不過是偶然失去取得狀元的機會。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時代,君王也會一時錯失賢能之才,我今後該怎麼辦呢?既然沒有得到好的機遇,為什麼不隨心所欲地遊樂呢!何必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個風流才子為歌姬譜寫詞章,即使身著白衣,也不亞於公卿將相。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裡,有擺放著丹青畫屏的繡房。
  • 【密聞】蔣緯國的「女人緣」
    同心共築中國夢 攜手共建文明城 借題發揮有一次,蔣緯國在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行自己的生日酒宴酒宴中,有位龍年出生的客人想與蔣緯國套近乎,於是他就利用蔣緯國與自己生肖相同這一點,向蔣緯國敬酒,並特地說「龍的傳人向龍的傳人敬酒……」沒有料到,蔣緯國聽了這話不僅沒有高興,反而眉頭一皺,大聲道:「龍的傳人算什麼,這年頭,龍連豬、狗都不如」在場的人有的莫名其妙,有的心領神會他們知道蔣介石生肖為豬,蔣經國生肖為狗,蔣緯國是在利用生肖借題發揮發池對父親和哥哥」壓制」自己的不滿。
  • 蔣緯國將軍
    蔣介石之子:蔣緯國   蔣介石與兩個兒子蔣經國和蔣緯國的關係,一直困繞著喜愛探索歷史之謎的人們。關於蔣緯國的身世,社會上有各種傳說。      在蔣介石的早期日記中,並沒有提及蔣緯國的身世,卻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對蔣緯國的思念、教育以及與之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光。      1916年6月2日,他寫道:「下午接潔如(即陳潔如)信,知冶誠(即姚冶誠,蔣介石側室,蔣緯國養母)、緯國已到漳,不住鼓浪嶼,徒勞跋涉,心滋煩悶。」
  • 千裡我獨行,不必相送
    1.千裡我獨行,不必相送。 2.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是假的,枕邊書、懷中貓、意中人也是假的,愛而不得,山海不可平才是事實。 9.終有一日,你我各結親,一妻二妾三四兒女,五六年間,滄海桑田,歷歷過往,七八皆成舊夢,剩餘二三不過年少輕狂,老來相憶,空做笑談。
  • 蔣緯國的生父真的是蔣介石?
    這段故事,很多熟悉民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位日本女子也是一位悲情人物,後來曾經到中國尋親,但是遭到了拒絕。蔣介石收留了這個男孩,取名蔣緯國,後來同福梅及姚氏商量好,由她們輪流照顧這孩子每人3個月。蔣緯國名義上成為了蔣介石的次子。蔣緯國雖然不是蔣介石的親生兒子,但蔣介石視如親子,故修在譜中。
  • 《小女花不棄》邢恩反串莫公子太帥,一個拋劍動作就讓彈幕沸騰了
    邢恩飾演的莫公子帥到就連一個拋劍的動作都能夠讓彈幕沸騰。網友們紛紛誇讚她的拋劍動作行雲流水,帥不可當。而這個拋劍動作喜歡有網友稱拍攝時拍了幾十遍才通過。看來每個人的成功背後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汗水。邢恩的男裝如此帥,好想知道她扮起女裝來又是什麼模樣。
  • 蔣緯國的親生父親到底是誰?
    關於蔣緯國的親生父親、母親到現在一直都有著很大的爭議,人們到現在還一直對蔣緯國的父親是蔣介石還是戴季陶,母親是津淵美智子還是一名護士爭論不休,對於蔣緯國的母親到底是誰
  • 蔣介石在接班人問題上一直視蔣緯國若無物 蔣緯國自己道出了原因
    蔣介石有兩個兒子蔣經國和蔣緯國,但是在接班人問題上,蔣介石眼中從來都是蔣經國,從來沒有把蔣緯國列入其中。 是蔣緯國才華不夠,不足以擔當治國理政大任? 其實,看看蔣緯國的經歷,蔣緯國可不是泛泛之輩。
  • 蔣經國、蔣緯國為何都保不住自己心愛的女人?「外戚」是蔣介石大忌
    而他們不但沒能保住自己心愛的女人,甚至還無法追究章亞若和石靜宜的真正死因,這背後傳說很多,據後來蔣介石身邊侍衛、秘書和目擊者分別敘述,相為印證,都認為是蔣介石「賜死」。 而蔣介石為何又要和兒子們所愛的女人過不去呢?
  • 文人為什麼會相輕?
    照古人的意思,倘若你討厭某個人,那麼就送他一頂「文人」帽子吧,他開心,你也開心,兩不相傷!文人也是人,是人就會生病,「人」字前加了個「文」字,生的毛病就與一般人不一樣,猶如女人會痛經,男人卻不會,這是前面的定語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