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即墨——走進華山柳溝

2021-01-18 走遍即墨

村名來歷

據傳由「九曲十三章、車汪兩家」共二十六戶立村。因村中有溝,兩岸綠柳成蔭而得名柳溝。

村莊概括

位於即墨城北十七公裡,萬華山南3.8公裡處。東依西流河莊村,南靠韓家嶺村,西臨靈山仁義莊村,北接萬華埠村。

1962年由柳溝分為柳一、柳二、柳三、柳四、柳五、五個行政村。

截止2016年年底,

柳溝一村有129戶,403人,耕地面積六百二十畝。

柳溝二村有134戶,487人,耕地面積四百畝。

柳溝三村有156戶,560人,耕地面積三百六十畝。

柳溝四村有116戶,390人,耕地面積五百一十畝。

柳溝五村有134戶,467人。耕地面積五百八十九畝。

隸屬沿革

明清時期,屬零、靈山鄉王魯社

民國二年,屬北靈片、龍泉區

解放時期,屬即東縣、華山區

1958年,屬華山公社

1984年,屬牛齊埠鄉

1992年,屬華山鎮

2012年,屬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7年,屬藍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主要姓氏

張姓

明洪武年間,自青州府樂安縣乾淄河遷即墨城北柳溝定居。族人又分布至河流莊(藍谷高新區西流河莊村)大山前、八寶莊、周戈莊、劉家演泉、王圈、島裡等多個村莊。

命名定式

履曰光明 吉義方允

萬全宗之 成正士沛

德復中天 道良敦安

解姓

明朝中期,自即墨西北關遷此定居,族人分布前柘家莊、三泉莊、後蒲渠、南方戈莊、解家旺疃以及東北數地。

命名定式

承家保業 務(思)本維宜

式昭令德 厚植丕基

懋修寅念 尚慎自持

雲孫毓慶 福履申之

王姓

祖籍失考,清乾隆年間遷居柳溝。

命名定式

三五九德天 日喜思自立

心有正家道 可至百萬春

另有曲姓、左姓、辛姓、華姓、楊姓、鄒姓、高姓、陸姓、胡姓、單姓。等。

學堂

建國後設立初級小學,後因學童增多於1956年建立完全小學。

1969年6月,由柳溝五個村及韓家嶺、梁家疃共同投資,聯合建成聯中一所,名為—柳溝聯中。1990年停用。

2002年,在原柳溝聯中的基礎上改建小學一所名為—創新小學。

村莊古蹟

據《即墨縣鄉土志》記載,村有觀音寺一座。始建年代失考,當在清光緒以前。

荷花橋一座,在村東。

解氏祠堂,始建於清乾隆十七年。

現均以拆除。

著名人物

解瑤(1667-1775)清時期文人,詩人。字琢章,號柳溪,別號孤松居士。曾為著名文學家孔尚任西賓。著有《松齋文集》。清同治《即墨縣誌》有傳。

解思深,1942年出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納米材料與納米結構」項目首席科學家。

文化藝術

柳溝三村的解本玉就是柳溝麵塑的創始人,即墨周邊大大小小的廟會、山會上都可見到他的身影,一塊彩色的麵團,經過他的手,便可以變成各種動物、植物、人物惟妙惟肖。近年來,他又帶出了30多名「徒弟」,眼前看到什麼就能捏出什麼,極大地豐富了當地的文化生活。

旅遊觀光

華山牡丹園,位於柳溝五村西北,西靠202國道,始建於2006年。全園佔地5800餘平方米。種植牡丹10000餘株,達100多個品種。同時載有玉蘭、迎山紅、茶花、丁香等300餘株,每年4.20號前後,百花盛開,實為一個觀光採風的最佳之選。

烈士

柳溝一村

張方德,1951年7月於朝鮮犧牲。

柳溝三村

解保明,1950年於朝鮮犧牲。

柳溝四村

王九森,1949年於密城戰役犧牲。

集市

自 1991年開始,逢一排六,鄰村人多稱「轉盤集」。是因為早年村西202國道與204國道有一轉盤而得名。

家藏延陵碑真跡記

清解瑤

吳公子季札卒,孔子過吳,題其墓曰:「於虖有吳延陵季子之墓。」事載《聖跡圖》第七十二頁。《通典》注云:「晉陵申浦有季子墓,墓前有石碑古篆,自昔傳以為孔子之筆。其大徑尺,體勢齊偉。」按申浦在今常州府江陰縣西北七十裡,季子墓在申浦萬山中,邃巖靈窟,江泥阻塞,隔絕人境,非刳木乘撬,梯空歷險,不可得出人,考之唐開元中,元宗當命拓其書。國朝聖裔東塘先生以部郎有事江湖,永言孝思,欲得先聖手跡,假國家濬河之力,百計至其地。見墓前古篆,聖跡猶新,其石如玉,光可以鑑,遂拓數本以歸。蓋自唐開元而後,遙遙千載,躬詣季子之墓得至聖跡之手跡者,東塘先生一人而已。康熙乙酉,餘過曲阜,館於岸堂。先生以一本見贈,盥手披閱,古穆之氣溢於楮外,誠希世之至寶也。

顧延陵十字碑,申浦而外復有二處:一在揚州雲陽驛,一在鎮江朱方。朱方即丹陽。二處非墓所在,其字之體勢亦與申浦迥異,乃後人景慕聖跡,仿而為之者。申浦久與人境隔絕,十字真本不見於世。而雲陽、朱方墨拓紛紛,學者遂無從辨其真偽。嘗以東塘先生所贈示同邑黃太史仲宣,太史曰:「通都大邑,多有售者。」郭太守虞翔亦以為舊嘗見之。不知所售所見者,申浦乎?雲陽、朱方乎?雲陽、朱方,贗品不足論。謂是申浦真本,恐唐時之所拓撫,未必至今徧傳都市。而唐元宗以後、東塘先生以前,又誰刳木乘撬,梯空歷險,出入江天之奧府,拓其本以流布人間耶?

往者萊陽姜貞毅公至雲陽驛,見碑題詩,詩載《敬亭集》,蓋不復致疑。膠西友人高西園博雅好古,心慕聖跡。及宦江南,購求得之,然所得者朱方也。後見東塘先生所贈,乃爽然自失,為詩曰:「始信朱方片石外,別懸日月照乾坤。」乾隆壬戌秋,客淮安程風衣先生家,出此碑相示。先生驚曰:「吾見多矣,未覩此於穆氣象。」又與桐城方南塘言及是碑,南塘曰:「此江南物,往往見之。」及餘出自行笥則目瞪神呆,讚嘆不置,絕不復言前之所見矣。南塘,靈皋先生弟也。

始餘賚此碑歸自曲阜,道經琅琊鶴亭,師貞獻張先生見之,悚然起敬曰:「不圖此生,得見此至寶。」因留之。有求觀者,必焚香再拜而後啟之。越九年癸巳,先生歿,餘與執紼,襄事畢,世兄珊子完璧歸焉。先是,李澹庵先生心慕已久。澹庵,武定人,文襄公之弟。文襄徵耿開吳,汗馬勞瘁,功在朝廷。而運籌帷幄,澹庵之力居多,固斯世之英也。餘與締交有素,同會葬在鶴亭。澹庵欲得此碑,而餘未舉以相奉,非不知千金寶劍,不難輒解。吳季子之高風,當前堪師,然此中固有隱情,未可為外人道也。詳敘始末,什襲藏之,俾後世知千古而下,至聖手澤猶存申浦十字。見此碑如見至聖,非世俗所傳雲陽、朱方魚目混珠者也。

註:由於能力有限、以及各姓氏資料的不足,文中許多地方難盡人意。望柳溝村的父老鄉親諒解,同時也歡迎補充缺失的內容。

參考書目《即墨縣誌》、《即墨市村莊志》、《即墨市人物誌》、《即墨姓氏述略》、《即墨年鑑》2016年版、《即墨東南廂解氏世譜·柳溝支譜》等。

在文章編輯過程中,得到柳溝解氏宗親解思清先生、解本實先生、解本清先生的資料提供。以及老同學辛港先生的熱心幫助。在此一併感謝。

作者:解維程,字秋逸,一九九八年生於前柘家莊村,即墨文史愛好者。

相關焦點

  • 《元氣滿滿的哥哥》走進即墨古城
    9月1日,《元氣滿滿的哥哥》節目來到即墨古城拍攝。即墨古城佔地43公頃,總建築面積約37萬平方米,規劃建設「一城、兩街、十景、十三坊」的整體格局,修繕古縣衙、萬字會,復建學宮、文廟、財富民俗館、真武民俗館、牌坊街、城牆和三門四閣等公共建築,適宜本期拍攝大型百人古裝捉迷藏。
  • 即墨西部城區新盤集中「下餃子」,即墨樓市豎起新的大旗?
    即墨各板塊的發展態勢即墨本身是一塊東西長、南北短的土地,所以東西向分為即墨西城、即墨老城區、創智新區和藍谷。當然,個人有個人的叫法,核心思想和板塊是相通的。即墨版圖對於外地人來說,更多了解即墨主要是即墨西城和藍谷。主要是因為即墨西城的服裝批發市場縱橫青島服裝屆十幾年,現在還有小商品城等,統稱為即墨商貿城。
  • 民生在線:撤市設區三周年 即墨加快融入市級發展格局
    軌道交通方面,積極對接市地鐵辦,爭取增加即墨境內軌道線網,並對原線網進行相應優化調整。初步方案中即墨境內線網總數由4條增加至7條,總裡程由109千米增加至約184千米(增加約75千米)。目前,11號線即墨嶗山界至鰲山灣站已建成通車,線路長約28.5千米。近期市地鐵辦在即墨境內擬啟動7號線北延段和15號線一期兩條線路建設工作。
  • 暑假參與公益助殘 即墨華山路小學12名學生收到表揚信
    當天,即墨區精英助殘志願者還到即墨潮海街道城東小學、即墨區高級技工學校、即墨經濟開發區第一小學等學校進行走訪,對參與助殘的中小學生提出表揚,助殘志願者們通過各種形式助殘活動在全社會尤其是下一代身上樹立起關愛殘疾人的良好社會風氣。
  • 文化收藏節目《華山論鑑》走進海口 市民組團來鑑寶
    中新網海南新聞6月2日電(記者張茜翼)陝西衛視精心打造的大型文化收藏節目《華山論鑑》2日走進海口,攜手海南鼎臻古玩城舉辦海選鑑寶活動。活動當日,專家團隊為來自海南省內外的近500位藏友進行了藏品鑑定。
  • 即墨193名護士獲表彰
    即墨193名護士獲表彰 2020-05-12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即墨十三月》黑膠大碟首唱 欒樹張尕慫鹿京周現場助陣
    青島新聞網10月8日訊(記者 張力偉)10月7日下午,青島原創黑膠唱片《即墨十三月》首唱會在即墨古城學宮舉行,這也是2020即墨古城民謠季的一項重要活動。著名歌手欒樹、著名DJ立波與民謠紅人張尕慫、鹿京周以及青島原創音樂新驚喜張栩宸亮相發布會,歌手老狼也發來了祝福視頻。
  • 即墨小商品新城誠邀即墨博物館副館長陳海波先生開展「即墨歷史文化講座」活動
  • 《華山論鑑》走進深圳古玩城 五位鑑定專家現場辨真偽
    11月9日,本次交流會重要的亮點活動之一:古今真偽不「董」別裝——陝西電視臺《華山論鑑》走進深圳古玩城,進一步點燃了交流會的激情。據了解,此次深圳古玩城作為「華山論鑑2019席捲全國」第二十六站唯一合作機構,與《華山論鑑》欄目攜手合作,為廣大古玩藏友們和愛好者們搭建平臺,讓藏友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在專業指導中學會更多鑑別方法、更好地了解古玩收藏的理念與知識。
  • 「嗨即墨」2020音樂吧大賽及頒獎儀式在即墨古城舉辦
    12月23日,「嗨即墨」2020音樂吧大賽及頒獎儀式在即墨古城學宮舉辦,豐富>了「嗨即墨」旅遊品牌內涵,增強了即墨文化活力,展示了即墨時尚風貌,加快打造即墨古城及周邊特色音樂吧街區,促進即墨夜間經濟發展。
  • 劉濤在青島即墨古城拍戲,看看大即墨人民幹了啥
    最近幾天劉濤突然現身即墨,即墨人民沸騰了,原來劉濤是來拍電視劇的,由公安部宣傳局金盾影視文化中心、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聯合出品,鄭曉龍、夢繼執導,劉濤、王雷等領銜主演的反腐大片《拼圖》,在即墨古城實景拍攝。
  • 質疑《黃玠與即墨黃氏》
    這五人,不知從何處查證以後,移花接木,黃曾成為原僧,成了「即墨巉山族的一世祖」。 「升、端、裳」則分別包裝為「景升、景端、景讓」,「黃景升即是即墨東關族(又稱城裡族)的一世祖;黃景端是即墨西流族的二世祖;黃景讓,是即墨西關族的一世祖。」而「定」包裝為「景定」,沒有成為什麼族的世祖,只是「明初時黃景定為山東右布政使,『升、端據定意經青州到即墨』。」
  • 《田園中國》即墨龍泉全域融合發展 另類寵物逆行創收
    本周(11月22日),《田園中國》將走進青島市即墨區龍泉街道,為你解讀那裡鄉村振興的幸福密碼。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龍泉街道,依託山清水秀的區位優勢,發展了一條集農業體驗、田園休閒、康養度假、文化創意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高標準、國際化鄉村振興標杆路線。不僅如此,花餑餑、茶葉、草莓等農副產品也都成為了老百姓手中的致富「金鑰匙」。
  • 即墨大銅馬的前世今生
    即墨大銅馬,是不甘人後敢為天下先的即墨人公認的地標形象,無往而不勝。開放初期,佳樂佳商圈還是一片未放異彩的處女地,用嶗山石頭壘成的大圓圈,似是一欲將百花盡攬的樂土,可好象真沒見什麼裝點,只有大銅馬,躍然在這充滿泥土芬芳、亟待開發的芳草地上,偶見幾輛車環行在路上,大銅馬,成為即墨婦孺皆知的地標性塑像。每到逢五排十的大集天,這鶴山路就成了集市的海洋,或許服裝市場也正在這個時侯有了萌芽。
  • 即墨古城「點燃」夜經濟
    即墨古城「點燃」夜經濟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6.19 星期五 網紅樂隊在即墨古城青啤1903酒館演出。    早報6月18日訊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即墨古城開啟了夜的精彩。6月17日晚7點,「悅即墨夜古城」夜經濟主題活動在即墨古城按動盛夏高潮啟動鍵。
  • 即墨服裝市場開市復工 許多商戶轉戰線上經營
    3月11日,在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後,全國十大服裝市場之一——即墨服裝市場正式開市復工。9000多家商戶將陸續走進市場,開始疫情中特殊的經營模式。即墨區國際商貿城管委會派出多路人員,對復工商戶進行登記、測體溫。
  • 話說即墨美食——爐包
    據史料記載,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有胡氏三兄弟為避戰亂,自河南洛陽遷來膠東即墨城南定居,立胡家村。耕作之餘,在即墨城外淮涉河河灘上做水煎包生意,每逢集市,食客雲集。因為簡陋的餐館形似蟈蟈籠,來往食客便把水煎包以「蟈蟈籠」稱呼。
  • 青島即墨:青年企業家商會踐行兩會部署,銳意進取、勇於擔當!
    商會成立五年來,舉辦多次赴高校學習提升活動、紅色革命教育活動、定期走進會員企業和舉辦各類沙龍活動等,共同探討、交流企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團結協作,凝聚力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青商會的凝聚力、影響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 小柯即墨巡演原創音樂劇
    小柯即墨巡演原創音樂劇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18 星期三     11月19日至21日,由中共青島市即墨區委宣傳部主辦,即墨區文化和旅遊局承辦的小柯音樂劇 《想把我唱給您聽》巡演活動將在即墨舉行,期間將在即墨古城學宮舉辦小柯專場講座,在博蘭斯勒(青島)大劇院舉辦兩場音樂劇演出。
  • 半島都市報 -M03版:影響即墨2017-2017年12月28日
    即墨撤市劃區後,作為區委、區政府駐地街道,如何提升發展水平,通濟街道責任重大。針對問題,通濟街道將城市建設管理作為首要任務,於3月份啟動了即墨城區西出入口形象提升項目,助推城市現代化、品質化、特色化發展。目前,陳家河、南山東和魏家村的房屋補償協議籤訂和房屋拆除工作正在穩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