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跡材料:
仁義走天下和諧興萬年
楊文龍,男,1962年2月出生,漢族,江西省豐城市人,工商管理碩士,中藥師、高級經濟師、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委員、民建江西省委副主任委員、江西省工商聯(總商會)常委、宜春市工商聯(總商會)主席、樟樹市政協副主席、樟樹市工商聯(總商會)主席。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文龍憑著過人的膽識、傑出的經營管理才能,仁和集團在他的帶領下,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奮鬥,已發展成為擁有一家上市公司、多家子公司、員工6000餘人的現代醫藥企業集團。
楊文龍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江西省第二屆十大井岡之子」「改革開放三十處江西省十大傑出建設者」、「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江西省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以藥為伍,成就事業輝煌
1982年,楊文龍在「千年藥都」開始以藥為伍的創業生涯。1998年11月創辦「江西康美醫藥保健品有限公司」,2001年7月組建了仁和集團,發展速度之快,已令人欽嘆,而仁和集團成立後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了對原樟樹市齊靈製藥廠的成功收購。思路決定出路,仁和集團的兼併、收購運作就像出鞘之劍一樣鋒芒眩目。
隨著仁和工業生產基地的建立,在楊文龍的主持下,仁和集團累計投入8億多元資金,新建863科技園並對所屬工業企業實施了全面的新版GMP改造。目前,仁和集團所屬工業企業共有33個藥品劑型、9個食品保健品劑型獲得國家GMP認證證書,是江西省通過國家GMP認證劑型最多的藥品生產企業。
楊文龍認為,未來的市場競爭不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品牌的競爭。仁和集團必須抓住機遇,不惜代價做好品牌建設,瞄著「百年企業」的目標打造仁和品牌。2004年,仁和集團品牌管理團隊整體遷入首都北京。2005年,楊文龍親率團隊二下合肥、兩上瀋陽、坐鎮北京,被仁和員工譽為連打了「淮海」、「遼瀋」、「平津」三大戰役,一舉奪得華東五省衛視臺「金牛品牌工程」標王,與全國17家衛視臺籤訂了廣告聯合播放協議,獲得了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等5個黃金時段的優質廣告資源。三大戰役,連戰皆捷,仁和集團從此在中國傳媒界風生水起,被中央電視臺評為「明日之星」企業。2007年,仁和集團與湖南衛視連手,推出了「仁和閃亮快樂男聲」大型娛樂節目,獲得巨大成功。「超女」、「快男」已被傳媒界譽為中國「娛樂營銷」的兩大經典之作。仁和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仁和集團獨立研發並享有智慧財產權的「婦炎潔」系列產品,被中國質量檢驗協會評為「國家權威機構檢測合格產品」,先後榮獲「優秀新產品獎」、「綠色消費質量跟蹤合格產品」、「江西省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年銷售量在全國同類產品中名列前茅,並成為中央電視臺上榜品牌。婦炎潔、優卡丹、仁和可立克、閃亮、清火膠囊、正胃膠囊等產品也分別榮獲「江西省優秀新產品獎」、「江西省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是國內同類產品中的名牌產品。「仁和」、「婦炎潔」、「閃亮」、「優卡丹」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傳承藥都文化,打造核心競爭力
楊文龍說:「仁和集團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企業文化在仁和集團發展進程中功不可沒,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和不竭源泉。」仁和集團在江西這塊紅土地上,在千年藥都樟樹創業、成長、壯大,正是因為藥都樟樹豐厚的藥文化底蘊,為仁和集團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他懷著「產業報國,造福天下」的崇高理想和做大做強企業的堅強信念,本著繼承、弘揚、開拓、創新的指導思想,賦予仁和企業文化新的內涵。從創業初期就確立了「為人類健康服務」的企業宗旨、「人為本、和為貴」的企業理念、「精誠團結、與時俱進」的企業精神。
遵循「普遍認同」和「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緊密結合自身實際,立足藥都樟樹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蘊,建立了仁和特色企業文化。在仁和,大到企業的宗旨、理念、精神,小到具體的管理措施都滲透了仁和企業文化的鮮明特徵。楊文龍採取走出去的辦法,學習、借鑑其他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將外部企業文化建設的先進經驗與仁和自身企業文化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豐富仁和企業文化的內涵,從而得到廣大員工的認同,自覺融入企業文化,促進了企業健康發展。
持續回報員工,讓員工共享企業發展的成果。仁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在取得良好經營業績的同時,積極響應黨和國家構建和諧社會的號召,始終關心和愛護員工,這是仁和企業文化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在他的親自主持下,仁和集團成立了「員工福利委員會」,制定和實行了惠及全體員工的一系列福利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員工社會保障體系;實施了員工免費年度體檢、員工免費用餐、外地員工免費住宿、外地員工周末往返休假專車接送、員工生日和婚禮祝賀、員工直系親屬逝世弔唁等福利措施。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鼓舞了廣大員工愛崗敬業、爭做貢獻的積極性,促進了企業與員工共建、共享、和諧發展。
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真誠奉獻社會,體現了仁和企業文化的社會責任部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後,仁和集團向四川地震災區捐獻現金和藥品逾700萬元。2009年,為支持當地高速公路連接線及雙橋建設捐款888萬元。每逢傳統節日,他都親自或委託集團工會深入到敬老院、福利院、城鄉貧困戶進行慰問。幾年來,集團參與各種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款、捐物已逾6000萬元,安置下崗職工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6000餘人次。累計貢獻地方稅收20多億元。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仁和特色企業文化像涓涓流細流匯入大海,使仁和人聚集在「做藥業航母,創仁和偉業」這一宏偉理想的旗幟下,團結——親如手足,奮鬥——永不停息,追求——永無止境,奉獻——無怨無悔。因為,每一個仁和人的心中都擁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我們的理想一定要實現,我們的理想一定能夠實現!正是因為在仁和企業文化指引下,仁和集團不斷向前發展,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放眼未來,堅定發展信心
作為一名企業家,楊文龍常說:企業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員工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效益,為國家做出貢獻,只有實現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協調發展,企業才具備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和源泉。
在楊文龍的帶領下,從2001年起,仁和集團通過「一五計劃」、「二五計劃」、「三五計劃」的實施,成功建立起了仁和工業,組建了遍布全國的銷售網絡和銷售隊伍,打造了全國知名的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初步形成了仁和的核心競爭優勢,為集團今後的發展創造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更加堅定了長遠發展的信心。特別是在「三五計劃」的實施中,他號召集團各級管理幹部、廣大員工樹立網際網路思維,融合網際網路思維,在保持傳統產業的同時,加快創新版塊的發展」的戰略思想。將仁和集團建設成為具有強勁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醫藥企業集團,向公眾型、國際化大企業邁進的戰略目標。
自組建仁和集團以來,在銷售收入、貢獻稅收等主要經濟指標方面,實現了連續6年翻番增長,10年增長66倍的驕人業績。2015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43.77億元,上繳國家稅收4.02億,向各種社會公益事業和弱勢群體捐款、捐物累計6500餘萬元。
在楊文龍的帶領下,仁和全體員工將一如繼往,保持清醒頭腦、保持創業激情、保持依法經營,吸收千年藥都文化的豐厚營養,不斷豐富和提升仁和企業文化內涵,形成更強的凝聚力、創造力和生命力,點燃全體員工參與仁和事業建設的激情。堅持以和合共贏為主題,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加速企業發展,實現企業效益、社會效益和員工利益的最大化,為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促進江西在中部地區的崛起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