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原油市場:春寒料峭乍暖還寒

2020-12-27 東方財富快訊

2021年新冠肺炎疫苗逐步投入使用有望減緩疫情對市場的衝擊,全球經濟環比修復以及美元走弱的預期不會發生變化,市場風險偏好整體將進一步回升,而在OPEC+減產以及原油需求恢復背景下,原油供需平衡表將進一步修復,整體油價運行重心抬升。

[全球經濟緩慢修復,美元長周期走弱]

2020年以來,疫情在全球蔓延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的衝擊,下半年隨著疫情的緩解,主要經濟體重啟經濟,市場需求有所恢復,經濟環比持續修復。2020年年底,疫苗在部分國家逐步投入使用,未來如果能真正對疫情起到效果,有望進一步緩解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而2020年以來,全球貨幣政策持續寬鬆,推動了美元的持續下行,但9月之後,由於美國財政刺激措施遲遲不能落地,同時美國大選存在不確定性,令美元下行預期有所減弱,並階段性反彈。我們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仍然較弱,且需要財政、貨幣政策的支持,未來各國大概率會維持寬鬆的資金環境以支撐經濟的恢復,這意味著美元長周期仍將走弱。

圖為美元指數與WTI原油走勢

[OPEC+漸進增產,美國頁巖油弱復甦]

上遊勘探投資較弱,2021年全球供給增長有限

2020年由於油價下跌,全球大部分石油勘探企業均削減了投資,導致原油產出大幅下滑,再加上各主要產油國主動性減產,原油供應大幅下降。根據EIA的統計,2020年全球原油供給將降至9442萬桶/日,同比下降8.5%。而根據Rystad Energy的預測, 2021年來自全球勘探生產公司(E&P)的投資將達到3800億美元左右,幾乎與2020年同期持平。

2021年原油供應端的兩大變量仍然是OPEC+減產聯盟和美國頁巖油,預計OPEC+將繼續實施減產政策,但減產幅度會隨著需求的恢復而收縮。美國頁巖油在2020年年底出現復甦跡象,預計2021年延續弱復甦,產量有望出現小幅度增長。整體上,我們預計2021年全球原油供給將出現增長,但OPEC+在減產框架下的增產會依據需求的復甦而調整,美國頁巖油產出增長也不會太大,全球供應增量相對有限。

圖為全球石油勘探企業資本支出

OPEC+將漸進增產,潛在供給增量加大減產壓力

OPEC+自2021年起將漸進增產。2020年12月初,產油國會議達成了新的增產協議,OPEC+同意2021年1月開始,將減產數自770萬桶/日調整至720萬桶/日,增加50萬桶/日,同時每月舉行一次部長級會議,以評估市場狀況並決定下個月的產量調整規模,每月調整不超過50萬桶/日。此外,補償減產期限將延長至2021年3月底。

2021年產油國減產幅度大概率會持續收縮,一方面,隨著疫苗研發速度加快,疫情對原油需求的衝擊有望逐步減弱,在需求恢復的同時產油國供給策略也會隨之調整;另一方面,2020年11月下旬原油經歷了一波上漲,在這輪上漲後,歐美原油價格步入40—50美元/桶的運行中樞,該水平的油價將推動北美頁巖油的復甦,若產油國繼續大幅度減產來提振油價,可謂是給頁巖油「做了嫁衣」。因此,無論是從需求恢復還是從頁巖油復甦的角度考慮,2021年產油國減產幅度預計會持續收縮。

利比亞、伊朗、委內瑞拉將帶來潛在的供給增量。2020年四季度,由於利比亞國內局勢緩解,利比亞原油供給快速恢復。數據顯示,利比亞10月原油產量已達到45萬桶/日,在二三季度該國原油產量不足10萬桶/日,而在年底產量預計已經接近100萬桶/日。此外,近幾年由於美國的制裁,伊朗及委內瑞拉原油供給大幅下降,美國新任總統上臺後,對兩國的制裁有望放鬆甚至解除,這可能在未來給市場帶來300萬—400萬桶/日的潛在供給增量,並會給OPEC+減產帶來較大的壓力,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加大OPEC+減產聯盟的內部矛盾。

圖為主要產油國原油出口量變化

頁巖油弱復甦,美國新任總統上臺或令其遭遇打壓

美國頁巖油上遊投資低位反彈。北美頁巖油產出高度依賴上遊投資,而2020年上半年油價的持續下跌並跌至極端位置對頁巖油生產企業形成巨大衝擊,反映頁巖油上遊投資活動的鑽機數據從683座降至最低179座,降幅超過70%,鑽機數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隨著油價的低位回升,下半年頁巖油上遊投資活動出現一定程度的復甦,至12月初,鑽機數回升至246座,給美國頁巖油產量的恢復提供了支持。

美國頁巖油鑽井、完井活動出現復甦跡象。2020年下半年以來,在油價的回升以及上遊投資活動有所增強的情況下,美國7大頁巖油產區鑽井及完井數據出現增長,庫存井自7月以來下降明顯,產區投產率顯著回升。從2020年年底的油價水平來看,已經可以滿足大部分企業對庫存井進行完井的意願,同時接近滿足頁巖油企業增加鑽機的意願,而在預計2021年油價仍將進一步上行的情況下,美國頁巖油完井活動有望繼續增強。從產量方面來看,EIA預計,2021年上半年傳統井產量的下降將抵消新井的產量,從而導致美國原油產量下降,隨著油價回升更多的新井將在2021年晚些時候投產,2021年下半年美國原油產量將上升。

美國新任總統上臺或令頁巖油遭遇極限打壓。美國大選結果逐漸明朗,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拜登在能源方面的政策與川普截然不同,拜登更加注重環境保護,提倡發展清潔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擴張持反對態度。在環境問題上,拜登的最終目標是到2035年讓美國實現零碳排放,並計劃讓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在化石能源的發展方面,拜登計劃將「綠色新政」作為對抗氣候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禁止在公共土地和水域進行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開採」,而該政策受影響最大的將是美國新墨西哥州,也是美國主要的頁巖油產區,該區域有65%的原油產量來自聯邦土地。顯然,拜登成為新一任總統將不利於頁巖油行業的擴張,尤其是實施開採禁令,頁巖油可能面臨極限打壓。

圖為美國石油活躍鑽機數增量

[全球疫情反覆,制約原油需求恢復]

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仍難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疫情對全球原油消費產生巨大衝擊。2020年突發的疫情對全球原油消費產生巨大影響,疫情期間各國都採取了相應的防控措施,居民出行、交通物流以及企業生產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與此同時,疫情令全球大部分國家經濟陷入衰退,這進一步制約消費的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二季度全球原油需求損失量高達20%左右,預計全年原油需求損失量將達到10%。根據EIA、IEA、OPEC的最新預測,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降幅分別將達到861萬、877萬、975萬桶/日。而根據普氏的預計,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降幅為870萬桶/日,2021年將增長630萬桶/日。

圖為全球石油需求走勢

後疫情時期原油需求恢復緩慢。2020年4月中旬以後,隨著疫情緩和部分國家復產復工逐步推進,全球原油消費觸底回升,但由於疫情在個別國家仍處在高速發展期,同時各國疫情防控趨於常態化,這令居民出行需求受到持續影響,尤其是長途出行需求恢復緩慢制約了航空煤油的消費。此外,疫情導致的居家辦公的盛行令一部分原油消費無法恢復。

航空煤油消費的恢復仍受明顯制約。由於疫情在部分國家持續反覆,這導致長途出差和旅行的需求大幅下降,同時各國間航班數量也相應大幅減少,這導致航空煤油消費銳減。OAG的數據顯示,2020年10月,全球飛行裡程同比降幅仍然高達59%。2020年四季度歐洲由於疫情加劇開始實施新的封鎖措施,未來疫情的影響仍難消除,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預計,2020年航空飛行裡程同比將下降66%,同時預計2021年航空公司的收入仍比疫情前低46%。

2021年疫情對原油消費的影響仍不能消除。2020年四季度,疫情在歐美國家繼續發酵,疫苗在短時間內很難大規模投入使用,因此對原油消費的影響仍不會消除。在此背景下,全球原油消費會繼續受到制約,尤其是歐美等疫情防控不積極的國家受影響較大,預計2021年全球原油消費很難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美國需求進一步恢復的空間預計有限

2020年疫情對美國衝擊從未停止,目前美國石油消費已恢復了差不多90%,而剩下的10%能否恢復存疑。一方面源於疫情的影響短時間內可能不能完全消除,另外一方面源於疫情導致美國居家辦公盛行,長途出差需求大幅下降。當前美國航空煤油需求較疫情前仍有較大差距,這部分需求未來可能會有一定的恢復空間,但也很難達到疫情前的水平,而汽油、柴油需求恢復的空間可能就比較有限了,整體上,未來美國石油需求進一步增長的空間不會太大。

中國成品油市場過剩將加劇

今年以來,中國原油消費同樣受到疫情的巨大衝擊,但由於中國的疫情防控效果明顯,二季度中後期,原油需求基本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從進口方面看,由於低油價提振了國內原油進口需求,今年1—10月全球發往中國的原油船貨量累計同比增長了12%,國內原油進口量累計同比增長10.6%。原油進口的增長也使得國內原油庫存大幅增長,雖然三季度國內港口商業原油庫存自歷史紀錄高位有所下降,但整體仍遠高於歷史同期水平。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國內成品油消費仍然不盡如人意。2020年1—10月成品油累計表觀消費量(汽、柴、煤合計)達到2.4億噸,同比下降7.2%,其中,汽油、柴油、煤油累計同比變化分別為+1.49%、-0.66%、-7.85%,除汽油外,柴油及煤油表觀消費仍呈現負增長。2021年國內原油非國營進口配額增至2.43億元,同比增長20%。低油價下,2021年非國營原油進口配額的釋放有望推動進口需求再度啟動,但國內成品油市場仍然會受到疫情的影響,而隨著煉油產能的進一步擴張,未來成品油市場供應過剩的格局將會加劇。

圖為全球發往中國的原油船貨量變化

[地緣政治局勢複雜,供給壓力或增加]

近幾年,世界原油供給格局發生了巨變,美國超越沙特、俄羅斯成為世界前三大產油國,美國頁巖油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中東產油國的市場份額,而經歷了本輪疫情之後,中東產油國開始大規模減產,但在油價逐步回升下,美國頁巖油出現了復甦的跡象,中東傳統產油國與美國頁巖油之間的矛盾將再現。另外,基於政治地位、能源獨立等方面的考慮,即便美國新任總統上臺後,可能也不會停止對中東事務的幹涉,美國、沙特、伊朗、伊拉克等國之間的摩擦仍會加劇,這將給油市帶來不確定性。此外,伊朗核問題談判有望重啟,意味著對伊朗的制裁有可能逐步放鬆,伊朗的原油供應也有望重回市場,而未來在對委內瑞拉制裁問題上也有可能出現轉機,市場整體供給壓力或增加。

綜合來看,2021年疫苗逐步投入使用有望減緩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全球經濟環比修復以及美元走弱的預期不會發生變化,市場風險偏好整體將進一步回升,而在OPEC+減產以及原油需求恢復下,全球原油市場有望延續去庫。因此無論是宏觀邏輯還是原油供需面邏輯均支持油價運行重心的抬升,同時我們認為國內SC原油估值有望隨著國內庫存壓力的緩解而有所上升,進而縮小與外盤原油的價差,但疫苗大規模使用後的效果與預期的偏差將是主要的風險點,需求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抑制油價上行的高度。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相關焦點

  • 國際原油2020「驚魂未定」 2021年將何去何從?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今年在新冠疫情持續衝擊下,可以說是全球無一處能倖免於難,國際油價更是在4月坐上了「亡命過山車」。在如今供需仍不平衡、多方面因素仍可能會衝擊原油市場的背景下,2021年油價該何去何從,這是投資者們最關心的問題。
  • 市場消息:杜拜將2021年3月的原油定價較阿曼杜拜原油貼水0.25美元/...
    2020-12-22 17:37:02來源:FX168 市場消息:杜拜將2021年3月的原油定價較阿曼杜拜原油貼水0.25美元/桶。
  • (原創)我從春寒料峭中走來
    ( 2019年的習作,那時還沒有新冠。重讀,發現那真是小確幸)年後上班第一天,突然轉冷,還下著雨。跟所有的上班族一樣,被窩裡第一反應便是,要是還是假期,該多好啊!其實也只是一閃,自己便迅速爬起收拾整齊。回到單位,跟所以同事互致新年好,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新年微笑。
  • 沙特大幅減產震驚原油市場 國際油價反彈大漲刺激石油股走高
    疫情導致2020年石油行情詭異2020年以來,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對石油需求產生了影響,國際原油市場表現也跌宕起伏。歐佩克(OPEC)+談判破裂、超規模減產、「負油價」,以及鬧劇百出的美國大選等諸多紛至沓來。2020年國內成品油市場,先是各地限行限產,致使成品油需求低迷;再是原油價格低至40美元/桶的地板價之下,成品油調價不再調整,2020年成品油價格下跌後低位運行。
  • 張龍星:原油市場進入「三國殺」時代
    br/>作者 | 張龍星br/>OPEC+確認自2020年5月1日起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首輪減產,減產額度為970萬桶/日;自2020年7月起減產800萬桶/日至12月;自2021年1月起減產600萬桶/日至2022年4月。
  • 原油市場近期看點關注?
    今年的原油市場,有兩個關鍵詞貫串其中:「新冠疫情」和「減產協議」。今年3月份,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原油需求量驟降,而就在此時,OPEC+減產會談決裂,沙特一怒之下宣布降價增產,開打新一輪「價錢戰」。供需兩端博弈之下呈現嚴重的供過於求,據EIA數據統計顯現,4月份全球原油供給過剩量2281萬桶/天。
  • 2021年能否開啟全球增長新周期?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2021年能否開啟全球增長新周期?2021年全球經濟的復甦態勢尤為關鍵,能否為未來十年基調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巨大的看點。2021年全球面臨的風險仍然居高不下。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寫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 商品市場放巨量單日反轉 原油市場多頭短期翻身無望
    德國的生物製藥公司稱,其將在6周之內提供針對新的變種病毒的疫苗,市場似乎認為疫情的二次爆發並不會大規模的出現,因此全球金融市場也就相對的穩定許多。不過世界銀行也警告稱,歐元區的復甦可能比預期更加緩慢,或許需要更多的經濟刺激。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脫歐協議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歐洲部分國家的疫情封鎖也使得需求進一步的下滑。
  • 四問全球市場:美元會繼續走弱嗎?股市會降溫嗎?
    2021年,受新冠疫苗的進一步研發和投入使用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恐慌情緒會有所緩和,但不確定性猶存;世界經濟有望走出衰退,但疫情的深遠影響不可低估;一些主要經濟體政局將發生變化,世界經貿格局可能會有所調整。在此背景下,黃金、美元、原油、股票四大資產價格走勢如何,深受關注。
  • 國際原油市場之「三國殺」 丨 沙特:中東原油霸主之「合縱連橫」
    來源:經濟之聲3月9日,國際油價走勢讓人驚心動魄,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暴跌超過30%,創下近30年最大跌幅。這場雪崩式的行情變化,再次將全球前三大產油國美國、俄羅斯、沙特的利益糾葛公開化,也凸顯三國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的巨大差別。沙特:中東原油霸主之「合縱連橫」沙特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第一大、全球第三大產油國,目前原油日產量970萬桶。
  • 全球市場大跌,歐股、美股、黃金、原油無一倖免!
    英國變異新冠毒株「失控」 全球資本市場恐慌情緒蔓延 周一,由變異病毒毒株引發的英國疫情的擴散,給世界多國帶來壓力。繼荷蘭、比利時、義大利宣布暫停來自英國的航班和火車外,截至目前,法國、德國等全球40多個國家也採取了行動,試圖阻止超強毒株的傳播。
  • 原油交易提醒:美原油刷新兩個月低點 多重利空壓制 警惕下探跳空...
    儘管此前數據顯示,美原油產量近三年首度跌破1000萬桶/日,但是考慮到此前颶風使得美原油產量下降逾150萬桶/日,因此美原油產量實際上已經恢復至1100萬桶/日上方,此前一周美原油產量為1080萬桶/日。    此前原油分析師John Kemp也預計,9月和10月美國鑽井速度將開始回升,2021年第二季產量將開始回升。
  • 三季度哈薩克斯坦原油產量大幅下降
    據哈薩克斯坦《斜體字報》12月24日報導,哈薩克斯坦央行發布的貨幣政策季度報告顯示,哈原油產量自2020年二季度開始出現下降,三季度產量環比下降16.2%。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空前下跌,供需兩端均遭重創。國際油價降至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位。
  • 原油期貨價格暴跌,對國內股、債、黃金市場影響幾何?
    原油期貨價格緣何暴跌?將對國內外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商品市場帶來哪些影響?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金斧子創始人兼CEO張開興、上投摩根基金市場首席策略分析師蔣先威等業內專家接受了經濟日報記者採訪。圖片說明:WIND原油指數近期走勢圖。
  • 22日原油消息面相關要聞匯總
    4、首批原油非國營進口允許量同比提高18.07%。近日,2021年第一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下發,達12259萬噸,同比提高18.07%。2021年第一批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共計56家企業,總量達12259萬噸。
  • 中國市場再加碼!原油量持續增加,美國人開始盯著原油盤了
    據中國海關總署消息,隨著我國經濟復甦的速度越來越快,對原油這種基礎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目前已經進口的原油數量相比以往同期數據增長了足足13倍。這表明中國市場再次加碼原油市場!與此同時,隨著我國進口的原油量持續增加,美國人也開始盯著原油盤了,因為他們發現在交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次數越來越多,美元的地位被逐漸削弱,這無疑會影響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國人開始盯著原油盤了美國通過頁巖油革命已經成功進入原油出口國行業,並且我國也是該國的大客戶之一。
  • FX168每周原油調查:無懼疫情,利於多頭消息頻傳 原油勢不可擋
    貴金屬網財經報社(北美)訊 本周,由於美國紓困方案協商的利於多頭消息頻傳且疫苗已經在多國開始分發,市場對後疫情時代的石油需求充滿信心,忽略了歐洲和美國疫情的急劇上升。美國WTI原油本周累計收漲5.43%,報49.10美元/桶,刷新2月底以來新高。布倫特原油累漲4.58%,報52.26美元/桶。
  • 原油暴跌60% 石油市場已陷入「期貨溢價」
    布倫特原油和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今年下跌約60%,目前穩定在25美元/桶左右,但實貨市場的跌幅更大,正在以較全球基準越來越大的折價大量交易。大型貿易公司Gunvor Group Ltd.的聯合創始人Torbjorn Tornqvist表示,實貨市場正處在痛苦之中,而且還會遭遇更多痛苦。
  • INE原油收跌逾1%!全球疫情陰霾不散,但兩大產油國已經安奈不住衝動
    與此同時,更多的原油正進入全球市場,可能會增加供應。儘管OPEC+在限制產量,但伊朗和利比亞的原油出口增加,利比亞石油產量據稱將從9萬桶/日增加至約25萬桶/日。石油追蹤商表示,9月迄今伊朗原油和凝析油日出口量估計接近150萬桶,這將是一年半以來最高水平,且是8月觀察到的出口量的兩倍。能源服務公司貝克休斯表示,截至9月25日的一周內,美國活躍石油和天然氣鑽機數增加6口,達到261口。
  • 2021年,你的錢該往哪投?
    2020年,不平靜的一年即將迎來尾聲;2021年,全球市場將迎來諸多新氣象。拜登入主白宮後,宏觀政策將如何變化?明年A股、美股、匯率、債市會怎樣發展? 2018年10月全球經濟結束2016年以來復甦,A股從3500點一路回落到2500點,布倫特原油期貨也從85美元/桶左右的高位一路跌到50美元/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