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票、經濟、克什米爾:莫迪、川普和印裔美國人各有所需

2021-01-10 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9月24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印度總理莫迪很有可能在紐約舉行的雙邊會議上宣布一個被期待已久的貿易方案,這將使得美國商品更加便利地進入印度市場。

根據印度新聞門戶網站ThePrint 24日報導,這項協議已經籌備了一年多,將是美印雙方朝向未來有望籤署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第一步。

在莫迪為期一周的訪美行程中,美印兩國領導人氣氛融洽,這從莫迪此次美國之行的首站就可見一斑。

當地時間9月22日,印度總理莫迪在美國休斯頓參加了一場迄今為止「為訪美外國領導人舉辦的最大規模的一次集會」。美國總統川普陪同莫迪,手牽著手走上了集會講臺,拉開了由印度裔美國人組織的大型歡迎集會「你好莫迪」(Howdy Modi)的序幕。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報導,據主辦方統計,當天活動現場約有5萬名觀眾參加,其中不少是印度裔美國人,莫迪與川普兩人均在5萬名觀眾前發表了演講。

而選擇休斯頓這個地點作為莫迪訪美的首站,並安排了一場如此聲勢浩大的集會,背後則反映了莫迪和川普各自的心思和計算。

在美印密切聯繫之地開始美國之行

莫迪此次美國之行,以德克薩斯州的休斯頓開始,而非紐約、華盛頓、舊金山等過去曾接待過印度領導人的政治經濟中心,釋放出獨特的信號。

選擇休斯頓的一個重要原因,固然如《福布斯》的一篇文章所指出的那樣,這裡不僅有超過15萬的印度裔美國人(其中一半以上還是出生在印度的),還有超過28家公司在印度運營著69家子公司,而印度與休斯敦今年的貿易額同比增長了63%。但莫迪對海外印度人群體的重視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英國廣播公司(BBC)2015年的一篇報導指出,莫迪來自古吉拉特邦,而古吉拉特人佔據海外印度僑民的比例要比其佔印度人口的比例大得多。相比過往的印度領導人,莫迪更主動尋求海外印度社區的支持,稱讚他們是「印度的軟實力」。

海外印度人每年估計通過匯款向印度經濟貢獻了700億美元,這些在海外頗有建樹的印度裔人口與印度本土有著難以割捨的、舉足輕重的聯繫。印度政府也於2002年正式實施了「印裔卡」制度,為這些海外印度人提供入境籤證的方便。

而莫迪自上任以來,就一直以培養印度僑民與印度的紐帶為主要目標,積極讚揚生活在海外的數以千萬印度僑民的價值,更向他們示好。BBC的報導指出,莫迪2014年大選上臺後一年半裡就花了不少時間在世界各地訪問。從宏大的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杜拜的板球場、到塞席爾或者巴黎,所到之處,莫迪總會和印度僑民安排直接對話,吸引大批僑民來捧場。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印度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毛克疾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指出:「印度是一個資本薄弱、人力充足的國家,而美國與之相反,是一個資本強勁、人力缺乏的國家,在這樣的經濟結構下,大量印度高端人才前往海外求職創業,而其中就以美國為大宗。」

部分印度裔美國人對莫迪的到訪也頗感激動。根據《福布斯》,矽谷著名企業家、印度裔美國人論壇創始人Rangaswami先生認為,「在休斯敦,印度裔美國人社區將見證美印關係的一個歷史性裡程碑。這兩個國家——以及他們的公民——共同能取得的成就是無限的。」

莫迪為川普向印裔美國人拉票

根據CNN 23日報導,歡迎莫迪的大型集會剛一開始,川普就和莫迪站在了一起,雙方都藉此機會強調了彼此間的友誼。

印度總理莫迪花了很大篇幅對川普進行了讚賞,莫迪說:「在我們每次會議上,他都熱情洋溢,充滿活力和智慧。」莫迪還在現場將自己曾使用過的競選口號「就是現在,莫迪政府(Abki baar Modi sarkar)」改成了「就是現在,川普政府(Abki baar Trump sarkar)」。似乎是在幫川普向印度裔選民拉票。

根據路透社23日報導,休斯頓是德克薩斯州這個共和黨「深紅州」中罕見的民主黨據點,並且在該州具有重要的經濟地位,這使得休斯頓對川普2020年的競選連任頗為重要。

《大西洋月刊》指出,印度裔美國人口雖然僅佔美國人口很低的比例,但卻是美國最富有的少數群體,也是美國總統選舉最慷慨的捐助者之一。民意調查顯示印度裔美國人選民對川普的支持度不高。在2016年,400萬印度裔美國選民中約75%的選民投票支持川普的對手希拉蕊·柯林頓。「你好莫迪」集會為川普提供了一個吸引休斯頓的印度裔選民的機會。

除此之外,共和黨在得州也遭遇到了民主黨試圖「翻藍」的威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在澎湃新聞的專欄文章中指出,得州人口在過去三十年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流入了大量少數族裔人口,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也可能在增加,這與川普政府的「白人至上」傾向格格不入。9月12日,2020年民主黨總統初選辯論便回到了德克薩斯州,在1927年創建的傳統非洲裔大學南德克薩斯大學舉行。

對莫迪的講話,川普很是滿意,他讚揚了美國與印度之間的關係,提到了兩國未來的國防合同。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3日報導,就在22日,川普宣布美國與印度將於11月舉行名為「老虎勝利(Tiger Triumph)」的聯合軍演。川普還表示他可能會出席10月於孟買舉辦的NBA球賽。如若成行,有望成為川普任內首次對印度的出訪。

不過,集會現場的印裔美國人更關心的可能不是川普的選票,而是他們自身的利益。毛克疾對澎湃新聞分析道,印度裔美國人對莫迪的到來如此趨之若鶩,其實也是在借莫迪到訪,增加印度裔社群與川普政府討價還價的資本。

一場外交勝利為莫迪緩解國內壓力

根據《紐約時報》22日報導,莫迪與川普共同出席大會的舉動,有助於解決川普和莫迪之間先前在兩國貿易問題上的緊張關係。預計印美兩國領導人將在本周內儘快敲定該貿易協定,以消除印度對電子產品、醫療設備和一些農產品的進口限制,從而有利於美國的農民與製造商。作為回報,美國將恢復印度的「發展中國家」特殊貿易地位。

對莫迪而言,這有助於緩解他所受到的來自國內的壓力。與莫迪在國際場合表現活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度經濟正顯示出失去活力的跡象。《今日印度》23日刊文稱,儘管莫迪在休斯頓集會上聲稱印度「形勢大好」,印度卻遭遇了外資流失率、失業率提高;GDP增速等各項指標創新低的困境。從去年第二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印度的GDP增長分別為8.2%、7.1%、6.6%、5.8%和5.7%,逐季下滑趨勢明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製造業的滑坡。

在22日演講後一天,印度主流媒體即以「『你好莫迪』證明了莫迪的世界性影響」、「『你好莫迪』活動或成為印美合作的裡程碑」等題目大肆報導,為莫迪創造了聲浪。

毛克疾評論稱:「參加這樣一場川普也捧場的海外印度人大會,可以向印度國內宣告外交上的勝利。」

除了經貿方面,川普的一些言論也像是在對印度政府在印控克區展開的爭議性舉動表示認可。根據印度新聞託拉斯23日報導,川普在集會上說:「我們致力於保護無辜平民免受恐怖主義的威脅。」川普還說,印美兩國均認識到,「要確保我們社區的安全,就必須保護邊界。」此番言論激起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莫迪一直指控巴基斯坦暗中支持在印度境內的恐怖主義與分離主義活動。

根據《外交政策》21日的評論文章,川普決定與莫迪一同出席得州活動的決定可能會被認為是對印度在印控克區舉動的默許,或表明白宮承認它不太關心這一爭議。川普在「你好莫迪」上的出現還被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直言不諱地駁斥為「為選舉造勢」。

不過在這場大會之外,川普仍表態願意介入克什米爾問題。根據《聯合早報》24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在與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說,他有意願和能力並準備為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領土爭端展開調解工作。

毛克疾對此評價說:「雖然川普在介入克什米爾問題上並不積極,但他不能夠作出完全支持印度的表態,因為美國不希望失去巴基斯坦。」

根據德國之聲報導,印度尼赫魯大學教授達爾(Biswajit Dhar)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川普周日的表態以及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的談判進展來看,伊姆蘭·汗若還期待川普本周會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及克什米爾問題,「那他將會失望」。

相關焦點

  • 川普首訪印度:與莫迪的「化學效應」難掩美印利益分歧
    新華社 圖儘管如此,多家媒體指出,川普此行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印美雙方在貿易等問題上的分歧短期內難以消化。法新社稱,川普受到熱烈歡迎的場面或許是對拍下照片「大有裨益」,卻可能缺乏實質內容。早前有消息指川普將於此行訪問與莫迪達成一項「溫和」的貿易協定。然而據「美國之音」24日報導,川普對記者強調他可能不會帶著人們預期的重大貿易協議回國。
  • 莫迪這次麻煩大了!一意孤行引爆致命危機,民眾央求美國介入
    【南方+11月12日訊】據印度媒體11月11日報導,隨著本次美國大選最終結果的逐漸清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克什米爾人意識到,拜登以及美國民主黨的上臺將對他們產生極為有利的結果。
  • 當著數萬印度民眾的面,川普說:我們與巴基斯坦關係非常好
    尚不清楚當天有多少印度民眾參加這場活動,但公開信息顯示,位於艾哈邁達巴德的這座體育館能容納11萬人。延伸閱讀:「印度製造」與「美國優先」的衝突川普任內多次和莫迪「公開示愛」,堪稱具有「化學效應」,二人甚至在去年9月22日美國休斯敦的「你好莫迪」(Howdy Modi)大會上手拉著手走上了集會講臺。
  • 雷定坤、馮人傑:印輿論對川普態度轉向
    值得關注的是,與大選前印美密切來往的態勢相比,對川普總統有所期待的印度學界、評論界人士在計票結束後立即紛紛轉變其態度,暢想並討論拜登時代印美關係美好未來的同時也不忘對川普「冷嘲熱諷」。 到底是「人未走、茶先涼」的悲哀,還是輿論界整體服務於國家目標的「正常操作」?本文主要梳理了美國大選以來印度輿論界的主要觀點,並試圖解釋印輿論整體轉向背後的真正動機。
  • 美國人說|抗議做不到的,近三千萬張非裔選票能否做到?
    更高的最低工資、全面就業計劃、幼兒教育,這類計劃雖然是普遍適用的,但從定義上講,因為它們正在幫助經濟狀況最惡劣的人,也最能讓非裔美國人獲益。」但以埃格瓦圖為代表的非裔知識分子並不贊成政府對非裔群體採取單純的財政扶助手段。「在美國,階層結構是建立在種族結構之上的。」埃格瓦圖指出,「當種族本身成為了一種清晰的階層指標時,只談論階層問題而不談論種族問題是很荒謬的。」
  • 印觀察|印度裔崛起美國政壇:下一任美國總統來自印度?
    9月6日,美國與印度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的「2+2」對話將在印度舉行。9月4日《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站刊出文章,認為川普不應該錯過這次與印度對話的機會,還特別提到了美國國內有勢力的印度裔移民(powerful Indian diaspora)。
  • 莫迪七十大壽收到另類禮物:印度神曲響徹邊境,2萬印軍「四面楚歌」
    莫迪 9月17日是印度總理莫迪的70歲生日,就連美國總統川普都專門向莫迪送上祝福,不過莫迪的七十大壽過得並不如意,印度國內510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並且許多印度議員也對莫迪批准修建國會大廈的行為提出了嚴厲的批評
  • 川普與莫迪重燃「兄弟情」,美印也要籤自貿協定?
    當地時間21日,印度總理莫迪抵達美國休斯敦,開啟為期一周為美國的訪問。期間,出席在紐約舉行的第74屆聯合國大會將是莫迪此行的重頭戲。這也是莫迪自去年5月以絕對優勢贏得連任以來首次對美國進行訪問。鑑於美印之間去年在貿易領域的進展態勢,各方都期待,莫迪此行能在經貿領域有所收穫。
  • 中國的對印戰略一直在順利實施:印軍像籠中飛鳥,空耗著印度經濟
    布特爾的觀點是,印度的軍事和經濟都大幅落後於中國,所以中國當下並沒有將印度設立為"主要競爭對手"。但是在一些細節上,中國則始終"吊著印度的胃口",比如有意無意的公開一些工業成就和軍事技術突破,然後吸引印度前來趕超。再比如,中國也會宣傳一些經濟和扶貧政策,讓印度感到無意中的壓力。在多方優勢的打擊下,印度喪失了"方向感",完全貼著中國的軍事能力去趕超,從而錯失自己發展經濟的最佳時機。
  • 12月23日,印軍參謀長親臨邊境,莫迪或左右為難
    屆時,即便20萬印軍想打"退堂鼓",也很難全身而退。此外,除了高海拔、極低氣溫等環境問題,印軍過冬所需的物資,至今還沒籌集完畢。1個多月前,甚至還發生過士兵被凍亡的情況。因此,如何保障這20萬印軍渡過嚴冬,莫迪如今也苦惱不已。
  • 即將下臺,川普抓緊時間論功行賞!這回,莫迪和莫裡森露大臉了
    環球時報消息,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導,近日即將要離任的川普政府為了表彰印日澳三國在提升與美國關係以及成為全球「強國」方面的領導力,分別授予莫迪、安倍晉三、莫裡森「功績勳章」,這三國的駐美大使作為代表,從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手裡接過勳章。看來,川普對於這個「亞洲小北約」還是極為看重的。對於美國政府頒發的這個勳章,從這三國媒體的報導來看,他們還是非常重視的。
  • 美國總統訪印在即,近半數印度人卻給了「下馬威」,莫迪或感壓力
    為了迎接美總統任內的第一次訪印之旅,莫迪政府做足了充分準備,先是修建試圖遮掩貧民窟的「隔離牆」,而後又安排約10萬人一起出席的歡迎活動,連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都配備了一個由印度女警精英組成的「護花團」。
  • 莫迪認為拜登好欺負,還沒上任就指手畫腳,俄:川普在時就不敢
    據外媒本月5日報導,印度石油部門負責人達爾門德拉·普拉丹(Dharmendra Pradhan)表示,印度希望實現石油進口多元化,包括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宣誓就職後,恢復來自伊朗和委內瑞拉的石油供應。近年來,印度經濟高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量與日俱增。
  • 川普為什麼要在離任前,向莫裡森、莫迪、安倍頒發勳章?
    川普馬上就要滾蛋了,四年總統任期中,澳大利亞、印度、日本這三個忠實小弟對自己那麼支持,不得在臨走前給人家留個念想麼? 至於授予勳章的理由,那還不好找?就說安倍晉三具有在「印度太平洋地區自由開放的領導作用和遠見」,莫迪在「提升美印戰略夥伴關係方面所發揮的領導作用」,莫裡森顯示出了在「應對全球挑戰和促進集體安全方面的領導作用」,不就行了?反正美國嘴大,你說了算。
  • 68歲莫迪參加《荒野求生》,這節目歐巴馬也上過
    68歲的印度總理莫迪也參加真人秀了,而且還是令許多人「膽寒」的《荒野求生》。印度總理莫迪參加《荒野求生》的節目海報。圖/印度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 IN)官方推特在貝爾發布的45秒預告片中,貝爾和莫迪穿越叢林、嗅動物糞便,並同乘一艘臨時製作的木筏,貝爾還向莫迪贈送了一支自製的矛,承諾「我的任務就是讓你活著」,保護「印度最重要的人」。片方稱這是「史詩般的冒險」。
  • 川普政府高調授予安倍、莫迪和莫裡森「功勳軍團」勳章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官方推特當地時間21日發文稱,「奧布萊恩(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說,『我代表川普總統,向莫裡森,莫迪以及安倍晉三頒發『功勳軍團』勳章,(澳大利亞駐美大使)阿瑟·西諾迪諾斯,(日本駐美大使
  • 川普首訪印度排場大 數萬印度民眾手持橫幅夾道歡迎
    在印度阿格拉,當地豎起歡迎川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的廣告牌。國際在線專稿:美國總統川普於2月24至25日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川普任內首次訪問印度。根據印度外交部公布的日程,川普此次印度之行十分「緊湊」。
  • 川普:民主黨讓「死人和狗都拿到選票」|川普|拜登|溫斯頓...
    據美國媒體9月13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嘲笑拜登是「總統政治史上最糟糕的候選人」,並表示他「不知道自己還活著」,然後川普還聲稱民主黨正試圖以8000萬份郵寄選票「操縱」選舉。演講中,川普嘲笑拜登是「總統政治史上最差的候選人」,並說他「不知道他還活著」。他還將自己與二戰時期傳奇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相提並論,他說,「三周後我和拜登就要進行一場辯論,問題就在這裡。」「溫斯頓·邱吉爾是個偉大的辯論家。」他說,如果拜登能參加辯論,如果他走下舞臺,人們會說這是他們見過的最偉大的辯論。
  • 中東又一強國出兵力挺,直接介入克什米爾地區
    文案:曾正編輯:正昊 克什米爾地區一直是南亞地區的火藥桶,印度和巴基斯坦圍繞該地區不斷發生衝突,從某種程度上說印度佔據一定的優勢,但是最近有一個國家準備介入其中印度一直錯打算盤長期以來,法國、美國等國家都是印度的武器供應商,美國還在輿論方面支持印度,從而導致印度變得更加肆無忌憚,不斷發起挑釁。然而這些國家並不是真心的要幫助印度,只是為了向印度銷售自己的武器,以賺取經濟利潤。
  • 即將下臺前,川普政府授予安倍晉三、莫迪和莫裡森「功績勳章」
    當地時間12月21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在其官方推特發文稱,將「功績勳章」(Legion of Merit)同時授予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印度總理莫迪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日、印、澳三國駐美大使分別作為代表,從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手中接過了勳章。值得一提的是,美、日、印、澳四國恰好是「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的成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