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的首次訪印之行,估計不會太順利。
本月初,白宮發表聲明稱,美國總統將攜夫人梅拉尼婭於本月24日至25日出訪印度。為了迎接美總統任內的第一次訪印之旅,莫迪政府做足了充分準備,先是修建試圖遮掩貧民窟的「隔離牆」,而後又安排約10萬人一起出席的歡迎活動,連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都配備了一個由印度女警精英組成的「護花團」。
可以說,印度政府這次真是用心了,方方面面都準備得很周到。這些前前後後的準備工作還將花費約6300萬美元,花的錢也不算少了。但就在莫迪努力營造這種友好氛圍的同時,美國一項民調顯示,印度人似乎對美總統來訪並不歡迎,甚至可以說是給了一個「下馬威」。
據海外網報導,日前,美國總統即將出訪印度之際,美國皮尤民意調查公司公布了一項最新調查數據。該數據顯示,約有近一半的印度人嚴厲批判美總統慣用的關稅策略,並對他的貿易政策表示反感與厭惡,反對者佔比高達48%。
皮尤民調還顯示,印度民眾對美總統的評價意願愈發強烈。2016年,當印度民眾被問及對美總統的看法時,有70%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或拒絕回答。但如今,這一數據降低到了30%,印度人開始有意識地對其展開評價。
當然,導致大部分印度人態度轉變的原因,其實還是過去一年裡,美印之間爆發的貿易衝突。此前,美國宣布對印度的鋼鐵、鋁徵收關稅,導致兩國貿易關係開始緊張。
隨著印度「反擊」美國,提高農產品關稅,並對美國醫療設備設限後,美方更是直接取消了印方的優惠貿易計劃,進一步惡化了二者關係,印度人對老特的看法自然不會有多好。
在美總統此次的訪印行程中,確實是有打算與莫迪展開貿易談判。但老特日前在被記者問及有關美印貿易問題的看法時,他卻故意迴避,說是要把該問題留在最後說,並強調不知道是否能在大選前定下來。不過,老特也坦言,這次出訪印度,將與其達成一項「十分重要」的協議。
從美總統的刻意迴避來看,顯然是想淡化外界的預期,意味著美印談判不會那麼順利,甚至有可能是一場「持久戰」或「硬仗」。
最近一段時間,印度與巴基斯坦等地都遭受了蝗災侵襲,對農業的打擊不可小覷,並且今年6月還有可能爆發更大規模的蝗災。所以,在印度即將糧食問題的前提下,意味著美總統在貿易談判上將有更大的優勢,自然不會輕易讓美印貿易問題草草收場。
考慮到美總統訪印後,極有可能做出「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的舉動,印度人自然不會給他好臉色了。
美國總統首次訪印,為的並不僅是貿易談判問題,在出訪之前便以高價賣給了印度一批重型武裝直升機。至於最重要的目標,還是為了今年的美國大選。
要知道,美國有近400萬的印度裔民眾,他們之中大多都是矽谷科技公司的中高層,並且對印度有著較高的「情懷」。只要老特此次訪印,營造出一種美印「雙贏」的局面,就極有可能將這些選票納入囊中。
這也是為什麼美總統在訪印之前,不斷對外宣稱自己與莫迪關係如何如何好,莫迪政府為了「投其所好」不惜建造「隔離牆」,做出令印度民眾不喜的「面子工程」等舉動的原因。
究其根本,老特無非看重了美印貿易談判、美國印度裔民眾手裡的選票;莫迪則希望給足「面子」,換取美總統在貿易談判上的讓步,繼而營造「雙贏」局面,提高自己的支持率,雙方基本上算得上是各取所需。
但如今,美總統還沒到印度,近一半印度人便對其貿易政策表示了不滿,無疑給了美方一個「下馬威」,後續的貿易談判或有壓力。當然,美印貿易談判如果不順利,莫迪也同樣有壓力,畢竟錢也花了,準備工作也做了,到頭來「空歡喜一場」,還怎麼向民眾交代?
看來,此次美國總統訪印之行註定不簡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