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大波新節目席捲而來,但想做到1.5卻越來越難。
上周日,愛奇藝做的一檔戶外真人秀節目《我去上學吧》,從東方衛視的周四檔,挪到了浙江衛視的周日檔,第二季的第一集就拿下了1.10%的成績,也算是意料之中。
節目主題照舊,讓六位明星重返校園,跟高中生一起學習、生活。不同於第一季刻意突出年代感,第二季的固定嘉賓包括小鮮肉鹿晗、段子手大張偉、綜藝咖Ella、演員張丹峰,第一集的飛行嘉賓包括歌手潘瑋柏、老戲骨劉敏濤,據悉未來還會有張慧雯、薛之謙等人加盟。從嘉賓選擇上也看得出,更加年輕化和偶像化了。另外,除了重點中學,後邊還有職業技術學院和藝術類學院,明星的體驗也將變得更加豐富。
嗯,說回第一集的感受,校草型的鹿晗VS插科打諢型的大張偉,老油條型的Ella VS大男孩型的張丹峰,兩組人設和CP基本上都出來了。不過,潘瑋柏的照片梗、rapper梗,以及劉敏濤作為年齡擔當,還是有一點尷尬感溢出屏幕。另外,既然是校園題材,做給學生和學生家長看的節目,素人的部分能否刻畫地多一點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這檔校園綜藝。
首先,節目內容的設置,基本上都是按照學校的作息來的。
主要包括:起床—去學校—放行—見班主任—上課—午餐時間—上課—回寢睡覺。
前半段,基本上是為嘉賓展示自己的個性服務的。這其中,除了知心大姐劉敏濤和帥氣型男潘瑋柏親切會晤,還有看著自己的打扮少女感爆棚的Ella、開車上學路上遇堵自我調節尷尬的張丹峰,以及恐飛機的高鐵boy鹿晗,當然這裡也著重介紹了鹿晗對體育(足球)、音樂的喜愛。而最最搞笑的部分,是零食愛好者大張偉拿著餅乾去逗狗狗,最後反倒被這片區的狗狗圍攻的故事。嗯,戶外真人秀最可愛的地方,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後半段,6人兩兩分組,湊CP算得上是水到渠成。反差最大的,依然是大張偉+鹿晗的組合。同樣是遲到,愛耍嘴皮子的大張偉被班主任勒令把綠色的頭髮染回去,十分乖巧主動認錯的鹿晗被溫柔地安排要包攬一周的黑板值日。當然,這裡邊的配樂、花字也非常加分,比如對大張偉非常嚴格的班主任讓鹿晗放輕鬆不要緊張,臉上抑制不住的喜悅,比如鹿晗進班級時同學們「終於見到活的了」的內心OS,有錦上添花的效果,也很生動。
當然,很多人物關係和嘉賓個性,也都是通過精心安排的物理、化學、英語、語文、體育等課程上體現出來的。如上體育課時,認真踢球的足球小子鹿晗,與光吃餅乾、不參與踢足球的大張偉,形成鮮明對比;如上語文課時,順口溜溜得飛起的Ella,與被殘忍嘲笑的張丹峰,構成了良好的互動。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笑點密集,能加分。
總的來說,雖然可能存在鏡頭分配多少的問題,但鹿晗和大張偉,算得上是最有戲的一組,而潘瑋柏和劉敏濤兩人,暫時沒什麼個性和存在感,後續有待發力。
此前,《我去上學啦》總監製鄭蔚曾經說過,希望能夠通過這檔節目,借著明星轉校生的體驗讓社會了解到現在的90、00後到底是怎樣的一代,他們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
如此聽來,節目似乎想做出一點教育意義。但是,真正落實到節目內容和剪輯上時,素人的部分還是少了點。他們的出現更多只是為了襯託明星,只是用來點綴一下。
比如說,第一個與明星互動、檢查校牌、負責放行的老師,她走路帶風,她的種種行為有中學老師身上比較典型的特質。剛開始手骨還猜測這只是教導主任而已。但後來,她突然出現在化學課上,還給六位明星做了入學考試,這種比較重要的人物,為什麼連一些簡要的介紹都沒給她?越是有趣的、重要的角色,越不能錯失才對。
再者,每個明星都會有一個同桌,但我們看到的畫面,每個同桌都只是匆匆略過,鏡頭很少。但事實是,比起明星,這些高中生的特殊身份和獨特氣質,才是這個群體真正的縮影。比如跟鹿晗一起踢球的男同學、教鹿晗學英語的學霸,比如主動捉弄明星的那個學生,可否讓他也說一兩句捉弄明星的感受?這樣一來,似乎可以更加平等和有趣。
嗯,雖說節目時長有限、素材多、明星才是最吸睛的,但孩子的青春力和表現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如果能多給他們一點鏡頭、把他們也當成校園綜藝節目的主人公之一,或許才可以在娛樂之外,沉澱更多現實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