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車齡比較長的老司機肯定都聽說過「養路費」這個詞,因為以前國內無論是國道、省道還是高速公路都是收費的。畢竟國家修建這些道路的時候也投入了很大的財力,收費也是為了回收資金。但這些年大部分省道和國道建設資金回收完畢,不少的省道和國道已經取消了收費站的設置。
這些年國內的高速公路建設投入非常大,我國的高速公路覆蓋率已經居於世界之首,不少人出行的時候都喜歡走高速公路。大家也都知道,高速公路現在是收費的,而且不同的車型收費的標準還不一樣。有些司機就比較好奇了,那跑省道和跑高速公路到底哪一種更省錢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算筆帳。
首先從省錢這方面來說,國道和省道沒有收費站,不需要交「過路費」。而高速公路現在基本的收費標準是5毛錢一公裡,跑100公裡的路程就要50塊了。如果是長途的旅行,500公裡或者1000公裡的話,那光過路費就得三五百塊錢了。從這個方面來看,經常跑長途的車主跑省道和國道是比較經濟的。
可是小編也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雖然省道和國道不收費,可是很多人依舊願意選擇收費的高速公路。那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也很簡單,因為高速公路是後來修建的,路況要比其他兩種好一些。有一些省道年久失修,路面很不平整,如果是底盤比較低的車,路過一個大坑,很有可能會刮到底盤甚至磕壞輪胎。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在跑高速的時候,只要路上不堵車,基本上就不需要換擋,車子一直處在一種比較高的穩定的速度運行,消耗的油量也就比較少。如果是跑省道的話,經常需要進行換擋操作,在加速和提速之間油耗就增加了。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還是跑高速公路更省心省油。
而且省道也不是全封閉的,在路上會有很多的限速標誌。如果車主一不小心車速過快,被監控拍下來就要面臨著違章處罰。綜合這些方面來看,小編覺得跑高速確實是比較省心省力的。不過高速路上也非常危險,因為車速一般都比較快,所以大家也要格外小心。國道不收費,為啥大家還是願意走收費的高速?原因都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