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歌壇「三座大山」賣不動情懷的時候,誰來給華語歌壇續寫輝煌?

2021-01-18 好歌獻給你

國慶節前夕的華語樂壇像過節一樣熱鬧。周杰倫新歌《說好不哭》「聽了就想哭」,林俊傑新歌《將故事寫成我們》「聽了想結婚」。王菲致敬經典翻唱《我和我的祖國》成為「獻給祖國的浪漫」。

天王天后級別的歌手,攜手回歸樂壇,粉絲和媒體的期待自然不用說。市場反響如何?從數據來看,周杰倫的銷量已突破2000萬,打破了騰訊平臺的歷史記錄。相比之下,林俊傑體現在銷量上的成績會稍弱。王菲的新作發布之後,迅即登陸各大話題榜單,也有不俗表現。

不過從評價來看,林俊傑延續了穩定口碑,豆瓣評分沒有大幅度下跌趨勢。倒是周杰倫,情懷依舊還是創新不足,兩極化的評價差異明顯。

01

「販賣情懷」的周杰倫

朋友圈在幾天前來了一場大型集體懷舊,全網歌迷,以及被迫加班的自媒體人都在等周杰倫新歌上線。

這場刷屏中,粉絲是狂歡熱淚了,像是看到mv重現了和《不能說的秘密》一樣的戳臉動作,關於「最愛的不是下雨天」的青春記憶,像一陣輕柔的風溫暖人疲憊的心。

懷念青春,是上了年紀的人都有的「通病」。粉絲自己也承認,杰倫已經成了他們內心的「情懷」。但本身沒有「粉絲情結」的路人,評價就沒這麼感性,他們直白指出「周杰倫的歌沒什麼新意」。

當面對滿屏的「聽到哭泣」,結果自己聽了根本沒哭,這不就是粉絲在「尬吹」?「不僅一般般,甚至覺得無聊,什麼時候華語歌手也需要多聽幾次就好了這種愛豆話,青春濾鏡這麼好用嗎?」

難道,周杰倫也到了靠粉絲營銷的地步?

當然,結果是無論評價如何兩極化,也不會撼動周杰倫的樂壇地位。畢竟,他的實力,號召力,帶貨力早在20年前就奠定。

出道時雖然飽受爭議,但靠著《Jay》《葉惠美》《七裡香》等一張張神專打下樂壇江山。

像周杰倫這樣的現象級人物,樂壇至今不過他一人。這裡,不知是不是該吐槽「年輕歌手不夠給力呢」?

倘若真要評價周杰倫當下表現,「不夠驚豔」或許更為恰當。他沒有輸給誰,敗給的只是巔峰時期,那個特立獨行的自己。

02

「賣不動情懷」的羅大佑

情懷這個詞的出現,需要積累一定歲月。

不得不感慨,如今周杰倫也人到中年,被人民日報以「華語流行音樂的常青樹」來形容,到了可以「談情懷」的年紀。

但情懷這張牌是萬能的嗎?倘若之後,流行文化繼續向前改變,粉絲是否還會像今天這樣買單?說到這,不得不提到華語流行音樂的開闢者,羅大佑。

羅大佑的音樂多寫對社會的認知反思,總是呈現出大格局,人文氣質濃厚,啟蒙了一代人的三觀思想。其中像高曉松,他在寢室牆上寫的正是羅大佑的歌詞。

由於時代的原因,內地歌迷一直到2000年,才得以近距離接觸羅大佑。這一年,羅大佑46歲,來到內地舉辦演唱會。

演唱會後來被譽為「成年人的聚會」。就在前一天,從北京去往上海的K13列車裡,難以想像擠滿了南下的歌迷。

他們年齡在30歲左右,告別了青春歲月,經歷過生活的起伏,卻有一個執念沒有實現,那就是去聽羅大佑的演唱會。

終於等到這一天,當一首首少年時代熱愛過的旋律響起,當心中崇拜了多年的大神,就與自己相隔舞臺的距離,臺下歌迷無一不感動流淚,唱到聲嘶力竭。

然而同樣是青春懷舊,後來的羅大佑,似乎就「不討喜」了。

2017年,在臺北首站的《假如我是羅大佑》巡迴演唱會上,羅大佑還找來了林俊傑、陶喆、戴佩妮、張宇、李泉等人擔當嘉賓,可也沒能挽救慘澹的票房,最後虧損了上百萬。

其間尷尬的還有,昔日追得狂熱的粉絲出現了遲到的情況,讓演唱會晚了半小時才開唱。

有人解釋這個現象,首先隨著時代的改變,羅大佑昔日的「憤怒」早已不是流行時尚。再者,昔日粉絲群也步入中年,無論體力上,還是心力上,都難以重現年輕時的追星狂熱。

對於這一點,如今周杰倫粉絲群也有類似表現。

之前,面對燒腦的超話打榜規則,粉絲自認玩不過小鮮肉家的粉絲,打榜最多一周,拼個老命拿個第一就散了吧。

不知道當周杰倫的粉絲年紀再大一些,是不是也會更加佛系,徹底與世無爭。如果這樣,情懷也會有一天成為浮雲吧。

03

華語樂壇的三座大山

網絡上,有人就把羅大佑,李宗盛,周杰倫定義為華語樂壇唱作界的三座大山,因為他們的作品具有各自的時代屬性,收穫了各自的情懷受眾。

上文沒有提到的李宗盛,他的音樂雖然不主打人文情懷,但他對歌曲的雕琢,堪稱工匠精神,雕刻出了無數人的內心情感世界,讓「少不聽李宗盛」成為一種情懷。

關於羅大佑和李宗盛的地位,大家是毋庸置疑的。倒是周杰倫的「新時代情懷」放在一起討論,存在一定的爭議。

就從這兩年周董音樂風格來看,主題基本限於小情小愛,而羅大佑41歲還在寫《皇后大道東》,李宗盛50多歲寫出了《山丘》,對於音樂的人文思考更加深入,格局更廣闊。

對比之下,有人就認為「周杰倫的情懷賣早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生活美滿,年輕時的執拗和叛逆,被幸福安逸填滿。

但也有人覺得,不同時代背景成長的人,並不適合放在一起討論,每個時代都有它專屬的傳奇。

相同的是,再傳奇的樂壇高峰,也仍是需要柴米油鹽,有著喜怒哀樂的普通人,不可能時刻滿足世界的期待。

例如曾以憤怒問世的羅大佑,也有一天變得不再憤怒。2014年,當他帶著第二任妻子,和牙牙學語的女兒,回到臺灣老家。曾經黑衣墨鏡的嚴肅的青年,成了清風朗日下,和藹可親的老人。

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憤怒了?羅大佑笑著說,這個世界還需要老人家來憤怒嗎?

憤怒也好,流行也好,本就屬於年輕人的東西,樂壇倘若始終只能盼著幾位「中老年」出山續寫輝煌,那是不是後繼無人,過於悽涼。

相關焦點

  • 華語女歌手熱度榜:鄧紫棋無緣TOP1,歌壇面臨無人可用的窘況
    這份實力是鄧紫棋出入各大音綜的底氣,同時更是她走向歌壇天后的核心競爭力,不得不說在這個「諸神黃昏」的時代能夠出現一位佼佼者,絕對是整個華語樂壇的榮幸。李宇春就像是所有超女難以逾越的大山,重重壓在了前方的道路上,能夠做到這一點至少證明了李宇春確實很受歡迎,有自己的可取之處。
  • 盤點華語歌壇實力女唱將:誰是「尖耳朵的阿凡達妹妹」
    那麼,面具之下,阿凡達妹妹到底是誰? 疑雲密布之際,我們不妨盤點下華語歌壇中符合條件的實力女唱將。或許「尖耳朵的阿凡達妹妹」本尊,正隱身其中。在唱第一首《慢慢》的時候,這種唱法的特點還不突出,但到了第二首《海闊天空》,就非常明顯了。這與樂壇「黑衣歌后」蘇芮的早期唱法高度相似。1983年出道的臺灣歌手蘇芮,以《酒幹倘賣無》、《一樣的月光》、《親愛的小孩》等歌曲享譽大江南北。她音域寬廣,嗓音鏗鏘有力,還帶有強烈的滄桑感。正是她的出現改變了華語樂壇女歌手的風格。
  • 周杰倫向左,華語歌壇向右:請原諒他,他早已沒有稱霸歌壇的野心
    畢竟,在周杰倫沒有發專輯的3年間,華語歌壇的大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打開各大音樂APP,流行榜單上前10首歌聽下來,混音再精緻,封面再抓人眼球,聽不到一遍就切歌,這應該是許多路人試圖融入當下歌壇時的常規操作。不過聽來聽去,還是會選擇切回老歌。017月爆發的「坤倫決」歷歷在目,最終以蔡徐坤超話被周杰倫粉絲斬落而告終。
  • 華語歌壇四大情歌王子
    華語歌壇從來不缺少優美的情歌,大多數歌手都唱過情歌。大浪淘沙,我覺得最能代表華語歌壇情歌的,是這四個人。推薦作品:陪著我一直到世界的盡頭,青花第四位蘇永康情深指數:經典指數:代表作品:愛一個人好難,從不喜歡孤單一個,愛似狂潮,男人不該讓女人流淚,越吻越傷心,那誰,相遇太早,我不是愛過就算的人等
  • 翻過一座又一座大山,等到陳奕迅稱霸歌壇才發現:無敵是多麼寂寞
    所幸陳奕迅邁入歌壇的時候,四大天王對香港歌壇的「制霸權」過渡到了後期,天王們雖然個個如日中天,但對歌壇獎項不再像以前那樣勢在必得,甚至黎明和張學友先後高風亮節的退出頒獎禮之爭。從1998年開始,陳奕迅迎來他唱歌事業的一個小高潮。《與我常在》《我的快樂時代》接連發行,陳奕迅算是在歌壇上站穩了腳跟。
  • 滾石唱片:經歷輝煌,熬過創傷,仍是支撐華語樂壇的希望
    在華語流行樂壇傳承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曾湧現出諸多的教父宗師、天王天后與實力唱將,共同締造出歌壇的輝煌盛世。但我們往往忽略了一支重要的力量,那就是歌手們背後的唱片廠牌。有識者會有「華語流行看臺灣的共識」,臺灣歌壇在整個華語音樂流行體系中,始終處於執牛耳的領軍位置,是行業標杆與旗艦的存在。臺灣歌壇的繁盛,本土唱片公司扮演的角色可謂居功至偉。
  • 誰才是華語歌壇的歌神呢?聽聽學友怎麼說
    提到張學友,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作為華語樂壇四大天王之一,張學友的唱功一直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直到現在張學友依然擁有著非常高的人氣,張學友事一名香港人,他有許多代表作品,並且被廣為傳唱所以他被人們稱為歌神。
  • 成功挑戰華語歌壇三大演唱會聖地
    對於絕大多數歌手來說,能夠成功開辦一場屬於自己的演唱會是畢生的夢想,而在具有特殊意義或者地標性的地方開辦演唱會不單單是圓夢,更可以成為歌手的成就,就目前的華語歌壇而言,以地區劃分的話,北京鳥巢、香港紅磡、臺北小巨蛋可以稱為三大演唱會聖地,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鳥巢不僅能夠容納數量最多的觀眾,還因為它的全稱是國家體育場
  • 周華健被稱為華語歌壇的巨星,他的成就來之不易!
    周華健現在被很多人都稱之為老師,他們在娛樂圈裡面也有很高的名望,而且周華健被稱為華語歌壇的巨星,他的成就來之不易,他剛開始出道的時候,也是十分的艱難,但是擁有了一個無比樂觀的陽光的笑容,去面對了一切,大家都特別喜歡這樣子的一個人,而且周華健在我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個特別努力的少年,但是現在的周華健已經步入了中年
  • 汪峰被稱為內地歌壇半壁江山,背後是內地歌壇的落寞和舉步維艱
    另外一種說法則肯定了汪峰的音樂才華和對內地樂壇的貢獻,任何對他的讚譽都不為過、內地歌壇半壁江山他名符其實。我個人比較贊同第二種觀點,當然不是汪峰因為在歌壇的成就多麼出類拔萃,有對內地歌壇的發展以及內地流行音樂內涵提升和風格的突破有顛覆性的促進、推動和影響力,而是綜合考量各種因素,才得此結論。
  • 汪峰被稱為內地歌壇半壁江山,折射出內地歌壇的落寞和碌碌無為
    另外一種說法則肯定了汪峰的音樂才華和對內地樂壇的貢獻,任何對他的讚譽都不為過、內地歌壇半壁江山他名符其實。我個人比較贊同第二種觀點,當然不是汪峰因為在歌壇的成就多麼出類拔萃,有對內地歌壇的發展以及內地流行音樂內涵提升和風格的突破有顛覆性的促進、推動和影響力,而是綜合考量各種因素,才得此結論。
  • 講不出再見的1994年,華語歌壇無法超越的巔峰時代,經典無數
    《昨晚你已嫁給誰》周華健最受歡迎國語歌曲獎金:《忘情水》劉德華銀:《太傻》巫啟賢銅:《用心良苦》張宇最受歡迎男女合唱歌曲獎金:《從不喜歡孤單一個》蘇永康、彭家麗銀:《非一般愛火》許志安、鄭秀文銅:《愛情來的時候》巫啟賢 楊採妮最受歡迎男新人獎金:古巨基 銀:海俊傑 銅:曹永廉最受歡迎女新人獎金:吳倩蓮 銀:劉雅麗 銅:李蕙敏最受歡迎創作歌星金:巫啟賢 銀:周華健 銅:李樂詩新一代傑出表現大獎
  • 南陽名人辭典:華語歌壇時代美女代言人周子零
    淚水從眼角悄悄滑落,有誰再來呵護我。為你真的痛了,想起你為愛許的承諾。卻早已隨風片片凋落,只留下冷冷的寂寞。你說你愛我卻又離開我,絕情的你傷我傷的太多。那種撕心裂肺的苦澀,你卻不曾體會過。我哭得累了淚水成河,無情的你傷了多情的我。
  • 1994年被稱為世界電影大年,那麼華語歌壇的1994年呢?講不出再見
    《昨晚你已嫁給誰》周華健最受歡迎國語歌曲獎金:《忘情水》劉德華銀:《太傻》巫啟賢銅:《用心良苦》張宇最受歡迎男女合唱歌曲獎金:《從不喜歡孤單一個》蘇永康、彭家麗銀:《非一般愛火》許志安、鄭秀文銅:《愛情來的時候》巫啟賢 楊採妮最受歡迎男新人獎金:古巨基 銀:海俊傑 銅:曹永廉最受歡迎女新人獎金:吳倩蓮 銀:劉雅麗 銅:李蕙敏最受歡迎創作歌星金:巫啟賢 銀:周華健 銅:李樂詩新一代傑出表現大獎
  • 香港歌壇下一個巔峰,什麼時候會來?
    但是,它又特別像一個真實存在的好朋友,賦予了我們一種瀟灑而理想化的性格雛形:愛就放膽去愛,不計較代價,得不到愛也不多做留戀,轉頭離開。張國榮告別歌壇演唱會封面1989年,人氣正處於高峰的張國榮,決心在最好的時候告別樂壇,在展開世界巡迴之前,光是在香港紅磡體育館,就一連辦了33場「張國榮告別歌壇演唱會」,留下無數熱淚盈眶的瞬間
  • 香港歌壇三巨頭:許冠傑,張國榮,陳慧嫻,告別歌壇的壓軸歌曲?
    香港歌壇作為華語樂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影響力在整個大中華地區都可見一斑!粵語歌曲因其獨特的發音方式以及娓娓道來的唱法,十分之耐聽,另外粵語歌詞極其考究,經得起細品!因此,粵語歌曲受歡迎度還是很高的!香港歌壇就有3位巨星在自己最巔峰的時候選擇退出歌壇,這3位巨星在開完自己告別樂壇的演唱會之後,決絕離開,那麼他們3人告別歌壇時的壓軸歌曲都唱了什麼金曲?我們一起來看看1. 許冠傑對粵語歌壇略有了解的朋友,對許冠傑應該都不陌生,他是香港歌壇第一代歌神,也是粵語歌壇的開山鼻祖!
  • 原本是醫生的他最終成為了華語歌壇的「音樂教父」
    、華語歌壇巨星——羅大佑。當年就創作出了《酒幹倘賣無》、《一樣的月光》和《青春舞曲》等,最為經典的《光陰的故事》也是在這一年創作的。然後又創作出了影響力巨大的《童年》。提到這首《童年》,又不禁的想起了我自己的「童年」,那時候我所在的農村小學是沒有音樂課和美術課的,等到上了初中才有了音樂課和美術課,所以對於第一次上音樂課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 盤點華語歌壇中四位曇花一現的歌手,巔峰時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華語樂壇中,以歌唱為事業的人不在少數,但是能夠在眾多歌手之中脫穎而出的人何其之少,縱觀華語樂壇數十年間能夠長期在娛樂圈中活躍的少之又少,即使只是曇花一現的也是萬中無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曾經在歌壇達到過巔峰狀態的但又因為各種原因一蹶不振的歌手們。
  • 她被稱為「東方雲雀」,卻在華語歌壇消失,曾經的她到底有多火?
    在80年代的華語樂壇中,蔡幸娟擁有「東方雲雀」的美譽,但是進入新千禧年之後,她在華語歌壇中幾乎音信全無。為何一位擁有歌唱天后資質的她,卻在華語歌壇消失呢?曾經的她到底有多火?接下來,小編就來詳細扒一扒。
  • 放眼華語歌壇,還有誰能與迪瑪希一戰而不落敗?
    更有甚者「讓迪瑪希第一個出場對後面的歌手太不公平」。儼然一副碾壓同場競技的存在。那麼放眼整個華語歌壇,又有誰可以與之一戰而不落下風。林俊傑林俊傑的唱功:音域很寬,音高很高。林俊傑的真音表現一般能在d3前後,假音共鳴最好到過g3。三個八度的音高算是正常人難以達到或需要訓練才能到達的。他的音色明亮,音高紮實,現場live堪比CD品質是很多粉絲的評價,好聽是客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