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推出3D列印無人潛艇,或將怎樣顛覆水下戰場?

2020-12-25 中國青年報

日前,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Popular Mechanics」報導,一家名為「潛水技術(Dive Technology)」的美國高科技公司推出了一種利用3D列印製造的無人潛艇,該技術能夠大幅降低製造成本、縮短生產時間、提高潛艇作戰性能,有望在潛艇製造甚至水下作戰領域掀起一場革命。

無人潛艇有哪些用處?3D列印的無人潛艇,將怎樣顛覆水下戰場呢?

「潛水-LD」無人潛航器。圖源:Popular Mechanics網站

無人潛艇用處多

無人潛艇又稱無人潛航器(UUV),其外形通常與魚雷類似。一般的無人潛航器帶有聲納、攝像頭和其他傳感器,用於水下勘測及偵察任務,部分老式潛航器通過電纜與母船相連,由操作人員遠程控制。新式潛航器可以通過預置程序或人工智慧技術實現脫離人員控制、自主執行任務,因此也被稱作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

無人潛艇的用處很多,可用於繪製海底地圖,檢查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的水下基礎設施,也可用於搜索水下遺骸,定位和打撈失事船隻和墜毀的飛機,還可用於探索珊瑚礁,研究海流及追蹤海洋生物等。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無人潛艇越來越「聰明」,自主執行任務的能力越來越強,美國海軍正在研製的「虎鯨」超大型無人潛航器(XLUUV)能夠自由工作三個月。

小型無人潛航器需要母船將其帶到指定海域釋放並回收,大型遠程無人潛航器則可從港口自行出發及返回。商用大型無人潛航器的典型任務是油氣或深海礦物勘探、海上風電場的現場檢查等,其可以像「割草」一樣在一片海域上下移動,利用機載智能自動避開障礙物,補充掃描可能錯過的區域,仔細調查有興趣的位置。

美國軍方很積極

近年來,美國軍方積極研製、列裝無人潛航器,其已經裝備多種小型無人潛艇,用於尋找並排除水雷,並在兩棲登陸作戰前探測目標海岸線。目前,美國正在努力研製大型無人潛航器,波音公司負責製造的「虎鯨」超大型無人潛航器將在2022年投入使用,其重量預計將超過50噸。

大型軍用無人潛航器可用於各種秘密任務,如「偷窺」外國港口活動、偵察對手船隻、竊聽水下通信電纜,或者尋找、定位並跟蹤敵方潛艇。在戰時,它們也可以發動攻擊——美國海軍正在生產一種新型水雷,供無人潛艇秘密投送。此外,無人潛艇還可以作為載人潛艇的「眼睛和耳朵」,一艘大型無人潛艇甚至可以充當小型無人潛艇艦隊的母艦,它們甚至能夠發射無人機到空中執行偵察或打擊任務。

載人潛艇需要百名左右精心挑選、訓練有素的艇員,動輒造價數十億美元,而訂購四艘「虎鯨」僅需1000萬美元,採用3D列印等新型製造技術後,無人潛航器的成本將進一步降低,這使美國海軍能夠打造一支比載人潛艇艦隊更為龐大的無人水下「幽靈艦隊」。

3D列印賦新能

潛水技術公司稱,3D列印技術將使無人潛艇更好、更快、更便宜。該公司已經製造出一艘名為「潛水-LD」的3D列印潛艇,並與美國海軍水下作戰中心及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達成了合作協議。

3D列印的「潛水-LD」殼體。圖源:Popular Mechanics網站

載人潛艇必須安裝堅硬的外殼,為艇員提供必要的生存環境。「潛水-LD」則並非如此,其只在電子控制系統及發動機等關鍵部位有耐壓殼體保護,艇體並不封閉,只提供符合水動力學的「水滴外形」,海水可以進入以平衡內外壓力。在製造過程中,「潛水-LD」外殼被分割成數個4英尺寬、4英尺長的部分,每個部分都可以在不到36小時內列印完畢。此外,其內部還有85個需要3D列印的部件。

「潛水-LD」在2020年8月完成詳細設計,10月就開始海上試驗,其組裝過程僅用4天。目前,潛水技術公司已經研製出推進、能源、通訊、導航和計算等模塊化套件,加上可以快速列印的殼體,「幾個星期之內」就能完成不同大小、不同用途無人潛艇的設計、生產。

「潛水-LD」長5.8米,直徑1.2米,續航能力超過10天,航程超過950公裡,裝有智能「大腦」,能夠自主規劃航行路線、規避障礙及其他船隻。同時,其最大潛深可達6000米,而美國現役「海狼級」核潛艇潛深僅為600米左右。潛水技術公司計劃為「潛水-LD」安裝海上充電及數據下載設備,使其能夠更長時間地執行任務。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未來水下作戰,如何在水下保持與外界「飛鴻傳書」
    自從美國海軍提出「衛星-潛艇」通信可行性研究後,藍綠雷射水下通信迅速成為美國的戰略性研究計劃,目前美國已基本完成了藍綠雷射水下通信的相關試驗。美國海軍研究人員正計劃使用藍綠雷射,實現飛機與潛艇的全雙工通信。英國工程師在此前發布的未來潛艇概念圖中,也明確提出將利用雷射開展集群通信。
  • 美海軍無人潛航器被葉門「活捉」,暴露美國謀求水下霸權圖謀
    美國海軍官員說,任務期間對潛艇部署了萊姆斯600無人潛航器,在發射回收無人潛航器的過程中,並不影響潛艇的其他作業。美國海軍研究學會新聞網報導稱,由於萊姆斯600無人潛航器水下航速較慢,並且航程也不遠,需要由潛艇或水面艦艇部署,結合以往美國海軍經常由核動力潛艇部署的慣例,此次被葉門胡賽武裝捕獲的萊姆斯600無人潛航器應該也是由美國海軍核潛艇發射部署。
  • 無人系統將助力戰場勤務支援
    在實施過程中,陸上無人醫療車輛,往往跟隨戰鬥班組行動,士兵受傷後立即將其轉移至車輛內,通過遙控或自主方式送至安全區治療,通常小型無人平臺用於火線撤離、中大型無人平臺用於轉撤後送。空中醫療無人機,往往部署於作戰部隊後相對安全的區域,聽令前出至受傷地點裝載傷員並後送,通常將火線撤離和轉撤後送合併實施,直接送至後方醫療站。
  • 印尼漁民又撈到了中國水下航行器?美媒:對潛艇幫助特別大
    近日,有印尼漁民又撈到了疑似中國水下航行器的物體。對此,美國媒體竟然表示,這種水下航行器對中國潛艇的幫助特別大,似乎是想藉此炒作一番。印尼漁民疑似捕撈到中國水下航行器美國TheDrive網站上一年度12月29日發表了一篇文章,其內容有關近期印尼漁民在印尼附近海域捕獲了一艘無人航行器。該文章指出,由印尼漁民打撈出的物體外形與中國製造的航行器基本一致。據印尼媒體透露,漁民打撈上來的航行器頂部設置有傳感器,是具有魚雷形的主體,長度不到7.4英尺。這種無人航行器在水下航行的時間能長達數周時間,航行極遠的距離。
  • 美軍新型超輕型魚雷欲改變未來水下作戰模式
    該原這種輕型魚雷可以「兼作潛艇的硬殺制」。它在未來水下戰場中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嗎?美軍是否能改變未來水下作戰模式? 「超輕型魚雷」延用了美國MK50魚雷同款熱動力閉式循環系統,是一款化學熱動力魚雷,系統結構比其他簡單
  • 美國海域發現神秘船隻,可漂浮在海上數年獵殺潛艇
    文章指出,這艘無人水面艇很可能就是由美國液體機器人公司(Liquid Robotics)製造的新一代「波浪滑翔者」(Wave Glider)無人艇。從這艘無人艇攜帶的天線上看,它是美國海軍名為「傳感器託管自主遙控船」(Sensor Hosting Autonomous Remote Craft,簡稱SHARC)計劃的一部分。
  • 這五種潛艇改變了水下戰爭
    「巴勞鱵」級潛艇(美國)    二戰爆發時,美國海軍潛艇部隊的規模較小,作戰條例和魚雷性能都很落後。僅僅過了5年,遍布太平洋的美軍潛艇就完全摧毀了日本帝國的海上運輸。    「巴勞鱵」級號稱舊式潛艇的巔峰之作。與相對狹窄的大西洋相比,在太平洋作戰的潛艇需要更遠的航程和更好的居住條件。
  • 山東號航母必須面對的海上力量:美軍無人駕駛潛艇
    為此,本期推出「2021財年美國軍事力量」系列報告中海軍部分的無人駕駛艦艇。由於美參聯會主席米利上將強調利用無人裝備和人工智慧,保持對解放軍的優勢,因此,看強2021財年美軍無人駕駛艦艇建設技術,非常有意義。本文作者是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沐儉/編譯自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 潛艇戰沒法打了?美軍反潛機獲得一項黑科技,雷達可發現水下物體
    近日,美國海軍的文件披露P-8A反潛機的新型雷達即將進入實用部署階段。這套全新反潛雷達首次實現了「空中定位水下潛艇」的能力,很可能對潛艇作戰造成顛覆性衝擊。這款雷神公司生產的AN/APS-154先進機載雷達(AAS),安裝於P-8A「海神」巡邏機的機下吊艙內。
  • 模具製造工業革命大勢,3d列印的歷史與原理
    這樣傳奇的工業革命大勢,我們不得不好好談談3d列印有多厲害。先看看3d列印的歷史與原理吧。2008年,通用公司開發出世界上第一臺名為hyper-v的3d印表機,其核心構想是把人物和動物形象無線可控的列印到矽基印表機上,將更複雜的結構迅速無線可控,將有可能拓展到模具製造領域。
  • 海戰史上唯一水下潛艇戰,德軍潛艇被獵殺,卻讓挪威頭疼了
    美國有50艘現役攻擊潛艇,本意是跟蹤並摧毀敵方潛艇和水面艦艇。像這樣的潛艇我國和俄羅斯還有幾十艘。但奇怪的是,在100多年的現代潛艇戰中,只有一場潛艇戰在水下進行,在二戰中的一次行動,一艘火力一般的英國潛艇攻擊了一艘德國潛艇。
  • 3d列印的主要缺點,是需要重新批量生產3d列印材料
    3d列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有許多優點:減少加工產品尺寸和數量;大大降低成本;大幅縮短生產周期。這些優點不但得到了大量支持,而且也使它成為許多用途的基礎。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快速成型技術常常使人覺得困難。另一方面,也會出現以下現象:準備不足將導致實際列印的較大尺寸會小於設計要求。
  • 美國手段堪稱陰毒!研發智能沉底水雷,平時休眠戰時獵殺潛艇
    "殺人鯨"超大型無人潛艇示意圖。 美國一款超大型無人水下潛航器示意圖。(波音) 又由於其可潛伏於數千米之下的海底,平時不發出主動信號,僅靠背動探測設備收集敵國潛艇的信號,因此,這款"錘頭鯊"的隱蔽性極好。如果美軍利用核潛艇或無人水下潛航器,在南海海域大量隱蔽部署"錘頭鯊",要想在數百萬平方公裡的海底找到它們,無疑於大海撈針。 美國海軍對這款武器寄予厚望,迫切希望讓其早日服役。
  • 美國常規動力潛艇的絕唱 現代潛艇的探路者——「長頜須魚」級
    但隨著二戰中後期各國反潛手段開始不斷增強,潛艇的生存能力得到嚴重的壓縮,所以各種新的潛艇技術也不斷推出,其中水下航速又是潛艇突防的重中之重,而速度的提升也必須推翻以前傳統的潛艇設計思路。美國「石首魚」號潛艇 注意傳統的常規性艇型設計 艇艏類似於水面艦艇1948年美國開始立項新一代具備水下性能的常規動力潛艇的設計,從1949年開始美國在DTMB著手進行水池試驗,之後在美國航空研究所蘭利風洞進行輔助實驗,最終在27個模型中確定水下高速潛艇的採用水滴線形,且艇體長寬比不宜太大,艇體各段橫截面儘量接近原型。
  • 中國AIP潛艇創新高!俄計劃以水下靜音技術交換,專家:各取所需
    文\唏兮5G網絡建設方面,據最新消息報導,中國和俄羅斯將在軍事領域方面進行合作,兩國將共同設計一款新型潛艇,雙方在軍事領域方面都各有優勢,在相關技術上也各有突破,中國在AIP系統方面的成就已經非常顯著,
  • 阿迪達斯生產3D列印口罩怎麼回事 3D列印口罩可以預防病毒嗎
    由於全球疫情的影響,美國疫情不容樂觀。近日多個品牌公司相繼生產3D列印口罩,此番阿迪達斯為了共同抗疫也在生產3D列印口罩。3D列印口罩可以預防疫情嗎?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阿迪達斯生產3D列印口罩怎麼回事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大爆發,美國各州的醫療資源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短缺。除了專業的醫療設備生產公司之外,越來越多其他領域的大型公司也都加入了生產醫療設備及醫療防護裝備的行列。
  • 日本這款潛艇幫了美國一個大忙?
    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發生三周後,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兼珍珠港襲擊事件發起者山本恭六郎上將突然腦洞大開,提出一個奇怪的想法——發展一種可搭載飛機的水下航母。他認為,一旦日本發起戰爭,那麼這些來自海底的「航空母艦」就能像雨水一樣在美國主要城市投下炸彈,這可以導致美國人民「失去戰鬥意志」。
  • 潛艇在水下如何與基地通信?有哪些通信方式?
    美國還研製了「塔卡木」機載甚低頻通信系統,用EA-6B電子戰飛機24小時不間斷的保持對潛中繼通信,極大的提高了戰時生存能力。1991年,日本宮崎縣甚低頻發射臺投入使用,能覆蓋日本周邊各海域,與水下10米深處的潛艇通信,威脅很大。隨著反潛技術發展,潛艇在淺水下接收信息越來越不究全,於是人們又用波長更長的超長波(1000~10000千米)電臺傳遞信息。
  • 美軍警告新魚雷將能威脅所有中俄潛艇,越南人:不,你不能
    在冷戰期間,美海軍開發出一套跟蹤對方潛艇的方法:先利用電子或光學方式發現地方潛艇在什麼時候離開港口,然後再用聲學探測方式來發現潛艇,在一些咽喉水道海底部署聲吶列陣。而海上巡邏機也能用聲吶浮標來跟蹤潛艇,然後把信息傳輸給美國攻擊潛艇,然後對敵方潛艇進行長時間的跟蹤。
  • 二戰前最大潛艇:裝備重巡洋艦艦炮的「水下武庫艦」
    二戰前最大潛艇:裝備重巡洋艦艦炮的「水下武庫艦」1927年法國開始建造絮庫夫號潛艇,雖然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附加限制,要求籤約國大型潛艇標準排水量不超過2800噸,艦炮口徑不超過150毫米,不過法國還是堅持將該艇保留了下來,不過該級艇只建造了這一艘,也就是絮庫夫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