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戰沒法打了?美軍反潛機獲得一項黑科技,雷達可發現水下物體

2020-11-20 網易新聞

近日,美國海軍的文件披露P-8A反潛機的新型雷達即將進入實用部署階段。這套全新反潛雷達首次實現了「空中定位水下潛艇」的能力,很可能對潛艇作戰造成顛覆性衝擊。

這款雷神公司生產的AN/APS-154先進機載雷達(AAS),安裝於P-8A「海神」巡邏機的機下吊艙內。該雷達採用固態超高速電子掃描相控陣技術,與傳統的旋轉碟形雷達完全不同,沒有任何運動部件。

據開發者宣稱,AN/APS-154雷達能夠「革命性」地實現對海中潛艇的搜尋能力。這種搜尋潛艇的能力,來源於一種全新的雷達探測概念。

理論上,雷達是不可能穿透海水直接看到水下潛艇的,所以傳統反潛機只能投放聲吶浮標,或使用磁探儀。無論是聲吶浮標還是磁探儀,搜索範圍都是有限的,遠不如雷達探測水面目標的效率高。但是,AN/APS-154雷達卻另闢蹊徑解決了探測水下目標的難題——那就是探測潛艇的尾流。

尾流,是潛艇在航行中無法抹去的痕跡,哪怕是緩慢航行。很多情況下,人眼在海面上無法看到這種潛艇尾流,因為雜亂的海浪會掩蓋一切,但是精密傳感器卻有可能識別出其中微弱的信息。因此,只要將傳感器的解析度和數據處理能力提高到足夠水平,理論上就可以從空中發現水下潛艇。

在幾十年前,人類就開始深入研究尾流(包括潛艇和水面艦艇)這個領域。最早研究成功並投入使用的是「水下探測尾流」技術,例如俄羅斯開發出來的尾流自導魚雷,聯合國其他常任理事國基本具備了這個技術能力。但是如今美國AN/APS-154雷達卻比這些更深入一步,實現了更複雜的空中探測和識別能力。

據了解,AN/APS-154雷達於2009年開始研發,2014年開始飛行測試。今年1月,美國海軍宣布開始為雷達開發維修訓練系統。近日美國海軍新聞稿有消息透露稱,AN/APS-154雷達已經完成了裡程碑式的「C」決策和作戰測試準備審查,這是正式開始部署的意思。

AN/APS-154雷達的投入使用,意味著美軍P-8A反潛機能夠迅速掃描搜索數萬平方公裡的海域,在原子吸收儀的配合下,能夠快速定位水下的任何物體,讓潛艇無處藏身。用美國人的話來講,就是一種真正的「顛覆性」技術。

AN/APS-154雷達在使用時,會用液壓臂會降低腹部雷達吊艙,使其能360度全方位俯視海面。美國海軍對這套雷達系統的細節仍然是高度保密的。但是據公開信息披露,這套雷達可以在各種不同模式下工作,包括大範圍低解析度掃描和波束聚焦高解析度掃描。不僅如此,雷達還能夠實現單色成像,在任何氣象條件和夜晚都能製作出較高清晰度的成像照片。

這款反潛雷達的出現,對其他國家潛艇而言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潛艇的作戰價值就在於隱蔽性,失去隱蔽性等於失去作戰能力。美國海軍如果在潛艇戰中實現單方面的「戰場透明」,那麼將很大程度失去戰略的約束,對世界和平也是非常不利的。(作者:陶慕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低調的潛艇獵手:美軍S-2「追蹤者」與S-3「北歐海盜」反潛機
    在其後,隨著美蘇冷戰快速推進、以及前蘇聯潛艇尤其是核潛艇性能的快速提高,美軍又開發了更先進的S-3固定翼艦載反潛機,與此同時,美軍還推出了海鷹反潛直升機,完善航母戰鬥群反潛體系。到了本世紀,在V22傾轉旋翼機研發成功之後,美國再次提出新一代艦載反潛機更新換代計劃,意圖用新的SV22取代S-3反潛機。
  • 美軍航母的「守護神」:預警、反艦多面手,S-2與S-3反潛機
    事後美國人發現小鷹號船底遭到猛烈撞擊,經過調查後才得知,當時一艘蘇軍的671型攻擊核潛艇在附近海域一直監視美軍的海上演習,由於距離靠得太近,這艘671型潛艇和小鷹號航母發生碰撞,蘇聯潛艇的垂直尾舵甚至撞穿了小鷹號航母的底艙鋼板,所以小鷹號才會感受到劇烈的碰撞。由此不難看出,蘇聯核潛艇的技術水平絕非是西方媒體所貶低的那樣不堪,而是相當先進。
  • 中國天波雷達發威,美日反潛機功力被廢,中國潛艇部隊笑了
    對於深藏在水下的潛艇來說,是不可能憑藉自身的力量發現敵方反潛機的;近年來中國潛艇也加大了遠洋巡航的力度,與美日反潛機遭遇的次數也日漸增多。不久前中國093B攻擊型核潛艇在宮古海峽與日本艦機的糾纏就是一個最新的事例。
  • 臺軍揭秘3|屏東空軍基地:反潛機、預警機、運輸機的「機窩」
    第六混合聯隊的駐紮基地就是屏東空軍基地,基地多為固定翼機,下轄第十空運大隊(配備19架C-130H運輸機)、第二十電戰大隊(配備6架E-2T/K和1架C-130HE)、空軍反潛作戰大隊(配備12架P-3C反潛機)、第六修護補給大隊、第六基地勤務大隊、「憲兵」第六中隊。
  • 臺軍揭秘8|屏東空軍基地:反潛機、預警機、運輸機的「機窩」
    第六混合聯隊的駐紮基地就是屏東空軍基地,基地多為固定翼機,下轄第十空運大隊(配備19架C-130H運輸機)、第二十電戰大隊(配備6架E-2T/K和1架C-130HE)、空軍反潛作戰大隊(配備12架P-3C反潛機)、第六修護補給大隊、第六基地勤務大隊、「憲兵」第六中隊。
  • 中國固定翼反潛機有多厲害?看高新6號反潛機如何「大洋捉鱉」
    這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有明確的目標和海域,即應召出擊,就是其他兵力在某海域發現可疑目標,高新6號反潛機接到戰鬥起飛指令後,升空奔赴預定空域,展開搜索;另一種就是高新6號反潛機在正常巡邏過程中依靠自身攜帶的反潛設備發現敵方潛艇,這種情況下事先是不知道有敵方潛艇的,由於我國周邊海域廣闊,通常需要多架高新6號反潛機協同作戰,事先規劃好各自的巡邏海域,爭取做到無縫銜接。
  • 巴鐵最新反潛機服役,印度潛艇將遇天敵,性價比一流可和P3搭檔
    在054AP型護衛艦,S20型AIP潛艇、島級輕型護衛艦等新型主戰艦艇之外,面對印軍的潛艇優勢,巴基斯坦海軍也在反潛戰方面提升質量,最新的歐洲制RAS-75「海鷹」岸基反潛機,1月4日投入使用。當天,巴基斯坦海軍對外披露,兩種德制新型戰機正式列裝。
  • 反潛直升機為何可以逼迫潛艇上浮,不上浮會有什麼後果
    反潛直升機為何可以逼迫潛艇上浮,不上浮會有什麼後果 反潛機過去幹啥,是去監視的,至於潛艇為啥會上浮呢?1,潛艇的優勢就是隱蔽,既然對方已經發現你了,繼續呆在水下實在沒意思,而且還會被持續地監聽水下噪音,導致戰時更容易被定位和攻擊,所以要上浮。
  • 美國海軍的反潛網可以攔截所有潛艇?想太多
    美軍對反潛的重視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與德國的潛艇戰。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給美國海軍帶來了很大困擾,二戰後美國海軍為應對日益強盛的蘇聯海軍,便開始組建強大的反潛作戰網絡。
  • 大量運-9反潛機現身,南海協同反潛擒敵潛艇
    其實,這就是我國運-9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其一大典型特徵就是機首下方機鼻的位置加裝了「腮」形整流罩,裡面裝的是可360度環視海面的大型搜索雷達,能有效探測潛艇,特別是常規潛艇上浮充電時伸出的通氣管、潛望鏡、浮標等。運-9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的另一大外形特徵就是尾部的那根長長的尾椎,這是能夠探測水下潛艇的「磁異探測儀」。
  • 反潛技術日益發達,潛艇被發現該如何應對?答案沒那麼簡單!
    潛艇是指在水下能夠運行的艦艇,是公認的戰略性武器。為了應對潛艇就研製出了反潛機,反潛機具有快速,機動的特點,能在短時間內居高臨下地進行大面積搜索,並可以十分方便地向海中發射或投擲反潛炸彈,甚至最新型的核魚雷。反潛機大致可以分為水上反潛飛機,反潛直升機,岸基反潛飛機,艦載反潛機。
  • 沒錢也要爆發戰鬥力,學習美國波塞冬,俄海軍將大客機改為反潛機
    現在的俄軍水面艦艇部隊幾乎不堪一擊,唯有水下的核潛艇還能與美軍抗衡。然而相比之下,美軍擁有70多艘核潛艇,而俄羅斯海軍擁有限的攻擊型核潛艇,要用來對抗美國海軍的水面艦艇部隊。俄羅斯面臨的反潛壓力,確實是極其巨大的,如何應對大量的美國海軍潛艇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俄羅斯海軍目前十分缺乏現代化的大型固定翼反潛機。
  • 為什麼潛艇會被反潛飛機逼迫上浮,不上浮真的會被攻擊嗎?
    體系的對抗是容不得半點差錯的,潛艇的生存就是「發現即摧毀」。在空中水上水下一體化的戰場環境中,潛艇行動緩慢,逃脫能力差,被擊中後抗沉能力幾乎沒有。因此實戰中一旦被發現被定位,就離死不遠了。來自空中水下水上的任何一種武器,魚雷、反潛彈、深水彈藥、反潛火箭等等,任何一件武器都會讓其葬身海底。二戰前後,發現潛艇的手段主要是目視,其次是雷達掃描潛望鏡。這個時候的潛艇,潛航時間短,大部分時間是航行在水面上。一旦被水面艦艇和飛機發現,除非藉助夜間的黑暗,否則會被蹲守到氧氣耗盡,被迫上浮換氣。
  • 野心暴露,日本海上自衛隊新型反潛機,可全方位感知飛彈威脅
    據悉這款反潛機其性能獲得全面升級,或將直接替代美制P-3C,性能也十分的優異,可全方位感知飛彈威脅。據報導,日本國產的p-1反潛機隊正式亮相。這款日本國產的p-1反潛機,是由川崎重工製造公司研發的。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已知的裝備的p-1反潛機數量至少就有5架,被停放在日本第四空軍聯隊的厚木空軍基地。
  • 海軍急需新一代反潛機!高新6號缺陷明顯,對抗核潛艇難有勝算
    我國周邊目前部署了全世界數量最多的潛艇,水下形勢異常嚴峻,其中美國的各種核潛艇常年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區活動,而日本、韓國的常規潛艇技術、數量也位居世界前列,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國也購置了為數不少的俄制、德制常規潛艇。如果不能有效壓制這些潛艇的活動,海軍水面艦艇的安全會面臨巨大威脅,一旦戰爭爆發,將陷入極大的被動。
  • 新型航空自導深彈高清照曝光,高新6號反潛機打開腹部彈艙投放
    該機最典型的外部特徵就是尾部的那根長長的尾椎,是專門用於探測水下潛艇的,學名叫「磁異探測儀」。該探測儀具有天線愈大效果愈好的特點。高新6號反潛機集搜潛與攻潛於一身,在探測到目標後,還能憑藉自身攜帶的武器對敵方水面或水下潛艇實施攻擊。目前的大型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基本都具備這一功能,比如美國的P-3C。不過與P-3C(由於採用了下單翼設計,在機腹下魚雷艙後側主起落架艙之間和發動機外側機翼下有8個飛彈掛架)掛載反艦/反潛武器不同,高新6號是通過機腹彈艙攜帶武器的。
  • 全世界有哪些先進反潛機?盤點四款,我國就佔了四分之一
    首先說說我們自家的反潛機:空潛-200。空潛200就是原先的高新六號,這是我國苦待已久的大型專用反潛機。它是以運-9運輸機為平臺改裝,在機首安裝大型海面搜索雷達,尾部安裝磁異探測儀,腹部布置空射反潛魚雷和浮標聲吶,此外還有光電偵查系統,屬於中規中矩的配備標準。而從空潛-200公開的照片可以看到,它尾部的磁異探測儀長度非常「嚇人」的。
  • 美國海域發現神秘船隻,可漂浮在海上數年獵殺潛艇
    並通過繫繩與水下9米深處的推進部分相連。當艇體被海浪抬高或降低時,鉸接式接頭將帶動水下推進器葉片上下偏轉,產生向前的驅動力。雖然「波浪滑翔者」的典型速度只有1.3節,但其可以在海上無限期地移動。2013年,一艘「波浪滑翔者」無人艇穿越太平洋,完成了一段長達8000英裡,時長為一年的旅程。
  • 美軍想招堵截中國潛艇,中國專家:它們想...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章節 晨陽】在五角大樓眼中,隱藏水下的中國潛艇部隊向來是必須緊盯的重要目標。但隨著中國潛艇性能的快速提升,傳統反潛封鎖手段已經不夠用了。美國《海軍陸戰隊時報》3日稱,美國海軍陸戰隊計劃「跨界」作戰,協助美國海軍執行搜尋圍堵中國潛艇的任務。
  • 中國版「獵戶」反潛機令人驚訝?美媒:一夜成軍,核潛艇噩夢來臨
    分析人士稱,空潛200被外界認為是中國版「獵戶」反潛機,其以國產運-9型運輸機為平臺,機上配備有大尺寸對海搜索雷達、聲吶浮標以及磁探儀等多種探潛搜潛設備,並可攜帶反潛魚雷、航空深彈等攻潛武器。美軍「獵戶」反潛機在執行一般性的反潛巡邏和警戒任務時,反潛巡邏機大多是運用雷達和光學設備對海面進行探測和搜索,以便發現水面狀態的潛艇、露出水面的潛艇通氣管或潛望鏡等,也可藉助漏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