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波雷達發威,美日反潛機功力被廢,中國潛艇部隊笑了

2021-01-16 洪超飛

對中國潛艇部隊而言,美日二國的反潛機群可謂是最大的威脅。與別的反潛兵器相比,反潛機不僅具有速度快探測範圍廣的特點,而且還具有極大的跟蹤隱蔽性。據美國近年解密的情報顯示:冷戰期間美國P3反潛機曾多次對蘇聯核潛艇進行了秘密跟蹤,有時連續跟蹤時間甚至長達兩個星期之久,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蘇聯人卻沒有任何察覺!因為反潛飛機主要是通過投放被動式聲納浮標對潛艇進行探測,反潛機自身可以躲在幾十公裡外隱蔽地接收聲納浮標的信號。對於深藏在水下的潛艇來說,是不可能憑藉自身的力量發現敵方反潛機的;近年來中國潛艇也加大了遠洋巡航的力度,與美日反潛機遭遇的次數也日漸增多。不久前中國093B攻擊型核潛艇在宮古海峽與日本艦機的糾纏就是一個最新的事例。

美日反潛機是中國潛艇的巨大威脅

如何才能破解敵方反潛機的威脅呢?首先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對敵反潛機的識別跟蹤問題。但對於深藏在水下的潛艇而言這顯然不是憑自身可以解決的事情,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採用外部平臺發現敵方反潛機並通報給潛艇。筆者不久前曾提出了一個利用電子偵察衛星跟蹤敵方聲納浮標信號的方案,這種方案通過監測定位敵聲納浮標能在一定程度上推測出敵方反潛機的動態。但是這種方案畢竟只是一種間接推測手段,如果敵聲納浮標在我電子偵察衛星過頂時採取靜默,或者敵反潛機在我衛星過頂時只使用紅外、雷達、多光譜、磁異等探測手段,我方電子偵察衛星也將無能為力。

電子偵察衛星能在一定程度跟蹤敵反潛機

那麼有沒有一種更直接的手段發現跟蹤敵方反潛機呢?本人在此提出一種新型方案僅供參考:即使用天波超視距雷達是對幾千公裡之外的敵方反潛機實施精確跟蹤,之後再與我方潛艇的運行軌跡進行比對。天波超視距雷達(OTH)是一種利用高頻電磁波在電離層與地面之間反射、從而克服地球曲率限制實現探測地平線以下目標的新體制雷達。目前天波超視距雷達的正常探測距離可達900-3500公裡,少數利用電離層二次反射的天波雷達探測距離可達7000公裡。以美國為例,其裝備的AN/FPS-118雷達探測距離可達3500公裡,是美國應對敵方戰略轟炸機和巡航飛彈最有效的早期預警雷達;澳大利亞裝備的「金大力」天波超視距雷達也具有較好的性能,不僅可以探測到2000多公裡外的C130進場航跡,甚至可以用電離層二次反射對俄國遠東邊界地區進行監視;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研發成功天波雷達的國家,不僅在1982年就製造出了自己的天波雷達,近年來更是部署了多部大型天波雷達,其探測範圍可以覆蓋西太平洋甚至北太平洋部分地區,這也就意味著在上述地區飛行的敵方各類飛機都在中國的掌控之中,包括美日裝備的P3、P8反潛機。

美國天波超視距雷達地位很重要
澳大利亞天波雷達探測距離可達7千公裡

一旦美日等國的反潛機被中國天波雷達鎖定,那麼它們想威脅中國潛艇也就非常困難了。首先中國可以將敵反潛機的活動軌跡和中國潛艇的航線進行比對,從而判定其是否對中國的潛艇構成了威脅。中國潛艇什麼時間在什麼位置中國軍方是很清楚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天波雷達發現敵反潛機經常性或長時間在中國潛艇所在區域徘徊,那麼就可以判定敵反潛機已經發現中國潛艇了。據此我方指揮部就可以向潛艇發出甚低頻指令,讓其進行反潛規避或者採取潛空對抗措施;其次中國可以將天波雷達獲取的空情通過態勢感知系統向潛艇分發。深藏在水下的中國潛艇只要放出浮標式天線就能獲知附近海空情況:周邊幾百公裡有什麼飛機、飛機高度速度及型號都可以通過態勢感知系統了解的一清二楚。對於有威脅性的反潛機,潛艇可以選擇相應的措施進行規避或者準備潛空飛彈進行反擊;在確定周邊沒有反潛機的情況下,潛艇則可以上浮至淺水區進行衛星通信聯繫或開啟柴油機進行充電保障作業等。

中國天波雷達可以及時發現有威脅的敵反潛機

可以看出,通過天波雷達獲取的信息中國可以對相關海域敵方反潛機的行蹤了如指掌,再配合相應的信息傳送和態勢感知系統,中國潛艇即便是在水下也可以做到耳聰目明。這樣一來敵反潛機想在我方潛艇毫無察覺的情況對其進行跟蹤已經沒了可能,相反中國潛艇確能搶在敵反潛機之前採取反制行動,面對如此信息攻守易位之勢敵方反潛機的作戰威力可謂喪失殆盡。如果中國能進一步開發出探測距離達到7000公裡左右的天波雷達,那麼將能在更大範圍內保證中國潛艇的安全,對此美好前景中國潛艇部隊可能都會發自內心的笑了。

中國天波雷達將能有效保證出航核潛艇的安全

相關焦點

  • 美軍想招堵截中國潛艇,中國專家:它們想...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章節 晨陽】在五角大樓眼中,隱藏水下的中國潛艇部隊向來是必須緊盯的重要目標。但隨著中國潛艇性能的快速提升,傳統反潛封鎖手段已經不夠用了。美國《海軍陸戰隊時報》3日稱,美國海軍陸戰隊計劃「跨界」作戰,協助美國海軍執行搜尋圍堵中國潛艇的任務。
  • 低調的潛艇獵手:美軍S-2「追蹤者」與S-3「北歐海盜」反潛機
    在其後,隨著美蘇冷戰快速推進、以及前蘇聯潛艇尤其是核潛艇性能的快速提高,美軍又開發了更先進的S-3固定翼艦載反潛機,與此同時,美軍還推出了海鷹反潛直升機,完善航母戰鬥群反潛體系。到了本世紀,在V22傾轉旋翼機研發成功之後,美國再次提出新一代艦載反潛機更新換代計劃,意圖用新的SV22取代S-3反潛機。
  • 6艘中國軍艦抵達班公湖!印度急調反潛機,三軍特種部隊已到位
    據悉這一批次的武裝巡邏艇,為我們中國自行設計國產的928D型武裝巡邏艇,總數共計有6艘,算上此前就已經被部署在班公湖水域的解放軍巡邏艇部隊,這預示著此前一直備受關注的解放軍「西海艦隊」再一次得到了加強、實力大漲。作為回應,印度軍方立刻調遣了令人疑惑的海軍反潛機前往班公湖水域、展開巡邏,同時,印度海陸空三軍的特種部隊也已經全部抵達就位。
  • 中國固定翼反潛機有多厲害?看高新6號反潛機如何「大洋捉鱉」
    2020年以來,官方密集報導了高新6號反潛機演練的畫面,標誌著高新6號已經成為中國海軍的主力固定翼反潛機。比如今年3月份,北海艦隊官號發布了遼東半島某機場一字排開的多架高新6號反潛機,從圖片中至少能看到三架。
  • 印度女兵可駕美制P8反潛機獵殺中國核潛艇?印度媒體又意淫了
    印度新德裡電視臺及其官網發布圖集和視頻,介紹日本和印度在印度洋海域的聯合反潛演習,稱印度海軍派出了20名女兵操作從美國引進的P-8I「海神」反潛巡邏機,「獵殺中國潛艇」。
  • 越南或購買日本退役二手P-3C反潛機 但只是淪為美國戰略棋子
    除可攜帶聲吶浮標的基本潛艇探測裝備之外還可以掛載AGM-84「魚叉」反艦飛彈、AGM-84E SLAM「魚叉」反艦飛彈、AGM-65「幼畜」空地飛彈、MK46型魚雷、MK50型魚雷以及深水炸彈等等武器,掛載能力達到9噸。正是因為專業且強大,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美國主力岸基固定翼反潛機,直到2013年P-8A服役後才開始逐步淘汰掉P-3C,總服役期超過50年。
  • 大量運-9反潛機現身,南海協同反潛擒敵潛艇
    其實,這就是我國運-9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其一大典型特徵就是機首下方機鼻的位置加裝了「腮」形整流罩,裡面裝的是可360度環視海面的大型搜索雷達,能有效探測潛艇,特別是常規潛艇上浮充電時伸出的通氣管、潛望鏡、浮標等。運-9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的另一大外形特徵就是尾部的那根長長的尾椎,這是能夠探測水下潛艇的「磁異探測儀」。
  • 中國新巡邏機首次使用全新深水炸彈,外軍潛艇將面臨更多「天敵」
    近年來,中國海軍的航空反潛力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運-8系列反潛巡邏機的批量入役。中國西安飛機製造廠在央視軍事頻道的採訪中展示了運-8反潛機的脈動生產線,生產線上有數架解放軍的運-8特種機在生產。
  • 中國斥資重金建設天波雷達,建成後整個第一島鏈都將在監視之下
    天波雷達是未來雷達的發展方向,一個大型天波雷達可以偵測的範圍達到上千千米,是保護國境的不二選擇。而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也自然在飛速進行中。今年,日本《防衛技術》雜誌刊登一則文章,文章報導中國在內蒙古一代建造了一個大型天波雷達的基地,此次中國建造的雷達其探測範圍超過3600千米,而雷達所指的方向正是東北方向。如果是這樣,那麼天波的偵查距離可直接覆蓋日本,這番動作很有可能是中國對美國在東北亞部署薩德系統的一次警告。
  • 中國海軍在印度洋演習,疑似出動潛艇,究竟強化了中國哪些能力?
    巴基斯坦的F-22P型護衛艦但是頗值得玩味的是,中國海軍在此次出動的艦隻中,增加了一艘潛艇支援艦,也就是咱們前文提到的926型潛艇支援艦865「劉公島」艦。926型潛艇支援艦865「劉公島」艦而中國海軍在「海洋衛士2020」中意外地派出了這樣一艘平時不多見的輔助艦隻,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那就是咱們的參演兵力很有可能不止在水面上看到的這「一驅三護」,在水下還有一艘潛艇存在,需要使用潛艇支援艦實施伴隨保障。
  • 沒錢也要爆發戰鬥力,學習美國波塞冬,俄海軍將大客機改為反潛機
    目前,每個世界海軍強國都有一款先進的大型固定翼反潛機,美國有P3C/P8,英法德有大西洋,俄羅斯有伊爾-38N,中國有高新6號。在蘇聯解體之後,曾經令人畏懼的蘇聯核潛艇狼群被極大地削減,到了今天,俄羅斯海軍已經不具備在大洋上和美國海軍掰手腕的能力。
  • 中國版「獵戶」反潛機令人驚訝?美媒:一夜成軍,核潛艇噩夢來臨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美國潛艇兵力部署重點的東移以及周邊國家潛艇裝備規模的激增,特別是現代潛艇的隱身性、機動性以及潛射武器射程和威脅範圍的顯著增大,頻頻出沒於廣闊近海水域的國外潛艇已經對我沿海甚至內陸重要政治、經濟和軍事目標構成實際威脅。
  • 揭秘中國海軍最短的板子:60年來僅靠4架二戰反潛機保衛海洋!
    長期以來,由於多方面原因,中國海軍沒有陸基大型反潛巡邏機,也缺乏大型水上飛機。在固定翼反潛機領域,中國基本是空白。歷史上,中國僅裝備過青-6和水轟-5兩型水上飛機,從1949年建國到2015年的66年間,中國海軍具備戰鬥力的固定翼反潛機只有4架從蘇聯進口的別6水上飛機,僅具有二戰水平的反潛能力。
  • 巴鐵最新反潛機服役,印度潛艇將遇天敵,性價比一流可和P3搭檔
    在054AP型護衛艦,S20型AIP潛艇、島級輕型護衛艦等新型主戰艦艇之外,面對印軍的潛艇優勢,巴基斯坦海軍也在反潛戰方面提升質量,最新的歐洲制RAS-75「海鷹」岸基反潛機,1月4日投入使用。當天,巴基斯坦海軍對外披露,兩種德制新型戰機正式列裝。
  • 解放軍反潛機現身臺西南海域!這是在找什麼?美核潛艇無所遁形
    文/山峰解放軍反潛機在臺灣南部水域行動,可能不僅僅是針對臺灣海軍,也是針對為保護臺灣而出動的美軍核潛艇。中國軍隊派出了「高新6號」反潛機,頻繁地在相關海域搜索,對美國核潛艇而言沒有任何活動餘地。最近,解放軍出動新型反潛機一直在沿海地區,尤其是臺灣南部海域進行巡邏和訓練活動,引起臺灣媒體大呼小叫,「解放軍又開始打卡了」。參與作戰的軍用飛機中,有幾架是Y-8反潛機。為何飛往臺灣南部?反潛飛機飛入大海,當然是為了尋找敵方核潛艇的身影。解放軍頻繁的反潛行動可能針對臺灣南部海域的美國海軍核潛艇。我們當然不能排除解放軍自己也在進行潛水艇和反潛機方面的進攻演習。
  • 美軍航母的「守護神」:預警、反艦多面手,S-2與S-3反潛機
    在二戰時期美日之間那種大規模海上搏殺中,沒有誰的航母專門去搭載用於反潛的飛機(當然也裝不下,當時的反潛機都體積龐大,根本無法上艦)。但是在二戰時期,在戰爭中被擊沉的航母中,有55%是被潛艇擊沉的,這一現實讓美國海軍不得不重視航母自身反潛作戰,為此,第一代反潛巡邏機S-2開始提上了議事日程。而美國航母也開始搭載專職反潛飛機的歷史。
  • 臺軍揭秘3|屏東空軍基地:反潛機、預警機、運輸機的「機窩」
    C-130運輸機和P-3C反潛機均由屏東空軍基地派出。事實上,這裡不僅是臺軍P-3C反潛機的唯一駐紮基地,而且是臺軍「預警電戰機隊」的駐紮基地。因此,本期我們就來揭秘屏東空軍基地。1945年日本戰敗後,屏東機場移交給國民黨部隊。由於腹地充足,且戰後國民黨空降傘兵部隊撤退到臺灣後也曾駐紮,因此屏東機場一直以來是臺灣空軍運輸機的主要根據地。該機場2005年至2011年一度開放部分為民用。2011年8月11日民用航班停班,之後基地全面移交臺灣空軍使用。
  • 臺軍揭秘8|屏東空軍基地:反潛機、預警機、運輸機的「機窩」
    C-130運輸機和P-3C反潛機均由屏東空軍基地派出。事實上,這裡不僅是臺軍P-3C反潛機的唯一駐紮基地,而且是臺軍「預警電戰機隊」的駐紮基地。因此,本期我們就來揭秘屏東空軍基地。1945年日本戰敗後,屏東機場移交給國民黨部隊。由於腹地充足,且戰後國民黨空降傘兵部隊撤退到臺灣後也曾駐紮,因此屏東機場一直以來是臺灣空軍運輸機的主要根據地。該機場2005年至2011年一度開放部分為民用。2011年8月11日民用航班停班,之後基地全面移交臺灣空軍使用。
  • 美國潛艇消失75年後,在東海被發現,白宮:禁止任何人打撈
    近日有一則消息,一艘二戰時候的美國潛艇,在失蹤了整整75年之後,竟然在中國東海的海底被一個私人探險家所發現。從潛艇的殘骸可以判斷出,它曾經發生過一次大爆炸。根據美國政府後來的辨認,這艘潛艇正是美軍二戰時期生產的灰鯨號潛艇,這艘潛艇上面當時有80位船員。
  • 臺軍自製潛艇能擋解放軍數十年?專家:外媒鼓吹臺灣潛艇的「優勢...
    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大陸專家表示,該報導鼓吹臺灣潛艇的「優勢」實在過了頭,「CNN難以自圓其說的一個基本事實是,如果臺灣區區8艘常規潛艇就如此『了得』,那美國海軍應對解放軍潛艇時,為何還要拼命打造由近70艘全核動力潛艇組成的水下艦隊呢?」報導稱,臺灣從11月底正式開工建造新型常規動力潛艇,預計2025年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