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潛艇部隊而言,美日二國的反潛機群可謂是最大的威脅。與別的反潛兵器相比,反潛機不僅具有速度快探測範圍廣的特點,而且還具有極大的跟蹤隱蔽性。據美國近年解密的情報顯示:冷戰期間美國P3反潛機曾多次對蘇聯核潛艇進行了秘密跟蹤,有時連續跟蹤時間甚至長達兩個星期之久,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蘇聯人卻沒有任何察覺!因為反潛飛機主要是通過投放被動式聲納浮標對潛艇進行探測,反潛機自身可以躲在幾十公裡外隱蔽地接收聲納浮標的信號。對於深藏在水下的潛艇來說,是不可能憑藉自身的力量發現敵方反潛機的;近年來中國潛艇也加大了遠洋巡航的力度,與美日反潛機遭遇的次數也日漸增多。不久前中國093B攻擊型核潛艇在宮古海峽與日本艦機的糾纏就是一個最新的事例。
如何才能破解敵方反潛機的威脅呢?首先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對敵反潛機的識別跟蹤問題。但對於深藏在水下的潛艇而言這顯然不是憑自身可以解決的事情,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採用外部平臺發現敵方反潛機並通報給潛艇。筆者不久前曾提出了一個利用電子偵察衛星跟蹤敵方聲納浮標信號的方案,這種方案通過監測定位敵聲納浮標能在一定程度上推測出敵方反潛機的動態。但是這種方案畢竟只是一種間接推測手段,如果敵聲納浮標在我電子偵察衛星過頂時採取靜默,或者敵反潛機在我衛星過頂時只使用紅外、雷達、多光譜、磁異等探測手段,我方電子偵察衛星也將無能為力。
那麼有沒有一種更直接的手段發現跟蹤敵方反潛機呢?本人在此提出一種新型方案僅供參考:即使用天波超視距雷達是對幾千公裡之外的敵方反潛機實施精確跟蹤,之後再與我方潛艇的運行軌跡進行比對。天波超視距雷達(OTH)是一種利用高頻電磁波在電離層與地面之間反射、從而克服地球曲率限制實現探測地平線以下目標的新體制雷達。目前天波超視距雷達的正常探測距離可達900-3500公裡,少數利用電離層二次反射的天波雷達探測距離可達7000公裡。以美國為例,其裝備的AN/FPS-118雷達探測距離可達3500公裡,是美國應對敵方戰略轟炸機和巡航飛彈最有效的早期預警雷達;澳大利亞裝備的「金大力」天波超視距雷達也具有較好的性能,不僅可以探測到2000多公裡外的C130進場航跡,甚至可以用電離層二次反射對俄國遠東邊界地區進行監視;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研發成功天波雷達的國家,不僅在1982年就製造出了自己的天波雷達,近年來更是部署了多部大型天波雷達,其探測範圍可以覆蓋西太平洋甚至北太平洋部分地區,這也就意味著在上述地區飛行的敵方各類飛機都在中國的掌控之中,包括美日裝備的P3、P8反潛機。
一旦美日等國的反潛機被中國天波雷達鎖定,那麼它們想威脅中國潛艇也就非常困難了。首先中國可以將敵反潛機的活動軌跡和中國潛艇的航線進行比對,從而判定其是否對中國的潛艇構成了威脅。中國潛艇什麼時間在什麼位置中國軍方是很清楚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天波雷達發現敵反潛機經常性或長時間在中國潛艇所在區域徘徊,那麼就可以判定敵反潛機已經發現中國潛艇了。據此我方指揮部就可以向潛艇發出甚低頻指令,讓其進行反潛規避或者採取潛空對抗措施;其次中國可以將天波雷達獲取的空情通過態勢感知系統向潛艇分發。深藏在水下的中國潛艇只要放出浮標式天線就能獲知附近海空情況:周邊幾百公裡有什麼飛機、飛機高度速度及型號都可以通過態勢感知系統了解的一清二楚。對於有威脅性的反潛機,潛艇可以選擇相應的措施進行規避或者準備潛空飛彈進行反擊;在確定周邊沒有反潛機的情況下,潛艇則可以上浮至淺水區進行衛星通信聯繫或開啟柴油機進行充電保障作業等。
可以看出,通過天波雷達獲取的信息中國可以對相關海域敵方反潛機的行蹤了如指掌,再配合相應的信息傳送和態勢感知系統,中國潛艇即便是在水下也可以做到耳聰目明。這樣一來敵反潛機想在我方潛艇毫無察覺的情況對其進行跟蹤已經沒了可能,相反中國潛艇確能搶在敵反潛機之前採取反制行動,面對如此信息攻守易位之勢敵方反潛機的作戰威力可謂喪失殆盡。如果中國能進一步開發出探測距離達到7000公裡左右的天波雷達,那麼將能在更大範圍內保證中國潛艇的安全,對此美好前景中國潛艇部隊可能都會發自內心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