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周邊目前部署了全世界數量最多的潛艇,水下形勢異常嚴峻,其中美國的各種核潛艇常年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區活動,而日本、韓國的常規潛艇技術、數量也位居世界前列,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國也購置了為數不少的俄制、德制常規潛艇。如果不能有效壓制這些潛艇的活動,海軍水面艦艇的安全會面臨巨大威脅,一旦戰爭爆發,將陷入極大的被動。
▲日本蒼龍級常規潛艇,排水量全世界最大
我國空中反潛力量在長時間內幾乎是空白,水轟5和運8巡邏機不僅性能落後,數量也十分有限,這導致美蘇日等國潛艇經常對我國沿海進行抵近偵查,嚴重威脅我國防安全。2015年,新一代的高新6號(空潛200)反潛機正式裝備海軍航空兵部隊,這才讓我國空中反潛技術追上了發達國家的主流水準。
▲水轟5
▲高新6號(空潛200)
從技術上來看,高新6號雖然對比水轟5和運8巡邏機有了翻天覆地的飛躍,但是總體水平仍然只能在世界排行中遊。首先從載機性能來分析,高新6號是採用運9運輸機平臺發展而來的,而這款運輸機是其實是運8的升級款,通過換裝6葉渦槳發動機,增加貨倉體積,優化氣動外形,運9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77噸,最大載重約25噸,最大航程約7800千米,基本上與美軍的C130J站在同一起跑線,可以算得上是當今世界最為優秀的中型戰術運輸機之一,有這樣一款載機為基礎,高新6號的性能自然不會差。
▲運9
美軍目前主力的P3C預警機是由洛克希德公司的L-188伊萊克特拉支線客機為基礎打造的,這款機型與運9的性能指標基本相同,只有航程略微多出一些。美軍已經服役的新一代P8海神反潛機就要強大不少了,這款飛機以波音737-800為基礎,無論是航速、航程、載重量都要比高新6號要多出不少。俄羅斯雖然實力下降,但是繼承的圖142反潛巡邏機就更別說了,與圖95戰略轟炸機同款機身,最大起飛重量188噸,最大航程超過1.2萬公裡,完全碾壓了高新6號。
▲圖142大型反潛機
如果說載機決定了反潛機的探測搜索範圍,那麼內部的電子設備則決定了反潛機的探測精度和反應速度,從這一點來看,高新6號基本上已經與美俄主力機型不相上下,由於後發優勢,信息化水平甚至有所領先。高新6號擁有與P3C和圖142相同的機頭海面環視雷達,可以對潛艇潛望鏡、通氣管等進行高精度搜索。尾部搭載的磁異探測針的尺寸甚至比P3C更長,可以通過局部磁場異常來確定水下是否有潛艇藏身。除此之外,高新6號內部還可以搭載上百枚聲吶浮標,在確定潛艇活動範圍後就可以利用他們對潛艇進行準確定位和攻擊。
由於運9擁有超過20噸的載重量,高新6號在搭載了大量探測計算設備和操作人員後,還可以在機艙和機翼下掛載武器裝備,實現對潛艇目標的察打一體能力,但是這一能力與美俄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目前常規的反潛魚雷、深水炸彈等都能夠被高新6號兼容,唯一不足的可能就是新式的空中反潛飛彈,空潛飛彈具有射程遠、速度快、命中率號的特點,目前美國的P3C和俄羅斯的圖124都已經裝備了類似武器,我國雖然已經有了魚8反潛飛彈,但是卻只能由水面艦艇發射,未來仍然需要進一步發展出空射型號,才能提升高新6號的整體戰鬥力。
▲反潛飛彈攻擊流程
從整體來看,高新6號在內部反潛搜索設備上基本上已經追上了西方的主流水平,但是運9平臺的性能參數仍然不足,服役的數量和時間也太短,搭載的武器裝備數量和型號也不算先進,積累的潛艇聲紋和海底水文數據也不夠多。目前這一水平用來應對常規潛艇或許還可以留有餘力,如果要對抗潛深大、航程遠、自持力久的美國大型核潛艇可能就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了。未來在保持高新6號持續生產的情況下,我國也勢必將會以C919或者運20為基礎,研製體型和航程與P8對等的反潛機,那時才算是真正追平了世界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