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老人看傳文二人聊得來,就定下了這門親事。關先生以前也是大戶人家,雖然兩家是滿漢通婚,他仍然想用一些滿族的規矩。朱開山也是開通,爽快地答應了。
晚上,那文跟鮮兒說起了相親的人家,那人憨厚老實,爹娘古道俠腸,也能接受鮮兒跟她一起嫁過去。鮮兒聽了也很高興,打聽起對方的姓名。當那文說出朱傳文的名字時,鮮兒臉色蒼白,氣血翻湧,心口像壓了一塊大石頭。那文並不知道,這個朱傳文,就是鮮兒那個不能再見的女婿,還以為她就是心口疼的毛病犯了。
鮮兒很快緩了過來,但她已經決定不跟那文一起嫁過去了,她想回老家,去找自己的爹娘。那文聽她這樣說,也沒有阻攔,只說讓她一定要送自己出閣。鮮兒答應了,她說肯定會送她,但這句話的意思,那文是不會理解的。
天剛蒙蒙亮,傳文的迎親隊伍就來了,吹鼓手開路,他騎著高頭大馬,衣著光鮮。傳文拜過舅舅,與那文簡單拜了天地,就回程了。
鮮兒此時已經收拾了包袱,她看著自己的傳文哥,眼淚還是忍不住流了下來。她一路跟著迎親隊伍,就這樣,默默地送那文出閣。
朱家今天大喜,鄰裡鄉親都來道賀。朱開山老兩口在門口迎客,傳武在門外張羅鞭炮,傳傑在院裡招呼客人,一家人忙得不亦樂乎。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迎親隊伍回來了。按著關先生的意思,婚禮加入了一些滿族的規矩,下轎禮,跨火盆,持淨瓶,跨馬鞍。新人拜過天地,拜過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傳文拿秤桿子挑開蓋頭,寓意稱心如意,宴席正式開始。
朱開山主持宴席,表達了對各位鄉親鄰裡的感謝,戲班開唱,宴席開始。
秀兒的心思完全不在吃喝上,看到傳武一直在喝酒,便去勸他少喝點,傳武非但不領情,還嫌秀兒多管閒事。傳文娘看不過去,罵了傳武幾句,傳武便藉機溜了出去。
傳武剛到後院,就看到鮮兒失魂落魄地走著,他立刻跑過去,拉著鮮兒就去見爹娘。
看到鮮兒,朱家所有人都愣住了。傳文娘上去抱著她,讓她哭了個痛快。傳文想過去,被傳傑拉住,今天是他的大日子,不合適。那文也出門看到了鮮兒,她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鮮兒在這個時間露面,讓所有人都亂了。那文哭哭啼啼,覺得這像演戲一樣,巧得讓人不敢相信。傳武擔心鮮兒會走,一直守在屋外。朱開山兩口子也失了策,事已至此,只能讓鮮兒繼續委屈下去了。
一夜沒睡,那文拿出梳妝盒,梳理了一下,準備去給公婆請安。她只說自己是朱家明媒正娶,相信傳文能處理好這件事。請安是滿族的規矩,兒媳婦進門,必須早起跟公婆請安,這也是古時三從四德的體現。
那文一早就來請安,讓朱開山措手不及,他本想去茅房,現在只能退回屋裡,讓傳文娘打發了那文。那文應了話,便去下廚做飯去了。
鮮兒也是一夜未眠,她已經收拾好衣物準備離開。她讓傳武叫來傳文,讓他好好照顧那文,說完就走了。
那文從小嬌生慣養,哪裡會做飯,被煙燻得咳嗽不止,眼淚橫流。鮮兒看到,直接上去幫她,還安慰她,讓她好好過日子。看著鮮兒遠去的背影,那文心裡也是五味雜陳。
傳文還是來求爹娘,他放不下鮮兒,想把那文送回去,還跟鮮兒成親。朱開山一臉嚴肅,這婚已經結了,現在反悔就是休妻,但休妻也有七出之條。七出是古時休妻的七個理由,第一,不孝順父母;第二,不能生育;第三,淫亂;第四,嫉妒;第五,患有嚴重疾病;第六,喜歡嚼口舌,說是非;第七,盜竊。以上七條,凡觸犯一條及一條以上才可以作為休妻的條件,如今那文剛過們,沒有理由休她。
傳文只能作罷,但鮮兒已經走了。朱開山本來想讓傳武把鮮兒追回來,但轉念一想,也許走才是鮮兒最好的選擇,讓傳武把錢交給鮮兒,表達歉意,如果她想回來,朱家永遠是她的家。
傳武追上鮮兒,並沒有讓她走,而是把她帶到了一個木屋,讓她暫時住下。鮮兒執意要走,但傳武無論如何不讓她自己走,他說現在是放排的時節,他們可以結伴去找老獨臂。鮮兒明白傳武的心意,但她不敢去想,她倆的身份太尷尬,在一起註定沒有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