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武術】香港大聖劈掛門

2021-12-11 煉拳紀與修行手札

京武功夫如是說:

       由於歷史的因素很多拳師都南下來到了香港!

       今天小編不聊港片,但是分享一個活躍在香港武打功夫圈裡的演員!

       他們多是大聖劈掛門的門人!


       大聖劈掛

       顧名思義,「大聖」者必與猴拳有關,而劈掛是北方常見的拳種之一!

       香港的大聖劈掛由何而來呢?

(一)

  民國初年處於內戰期間,寇四因打傷軍閥瓜牙而遭追捕,後得耿榮貴救獲,而已寇四最終仍被捉拿。

       在牢獄中,寇四整理自身之武術期間,刻然見猴子活潑好動,動作靈巧,於是啟發了他的武術思路,創作了「五路猴拳」,即猴拳。

      (是否似曾相識啊?詳見京武功夫前篇)

(二)

  寇四出獄後,意欲尋找耿榮貴報恩,豈料耿榮貴已不在人世。此時,耿榮貴之子耿德海已長大成人,於是寇四便將猴拳傳授予他。

  耿德海本來亦一直與其父耿榮貴習練劈掛拳,可說這門武術是其家傳絕學。耿德海及後在劈掛拳之基礎上,加入寇四真傳之猴拳,終創立了「大聖劈掛門」。 

(三)

  耿德海後來成為鏢師,且在南京中央國術館任刀,劍科總教練。在八年抗戰時期,更在東北軍執教大刀隊,因而成為日軍針對目標。往後,耿德海前赴廣州再執教數年,最後植根香港,1930年成立民眾國術社,開始發揚大聖劈掛門拳術,成為一代宗師,在眾多弟子中,最享負盛名的有「馬騮王」之稱之陳秀中

(四)

  1954年,陳秀中接踵而至得到耿德海許可之下開館授徒,培育了另一群出色之拳手,亦有部份成為香港功夫電影影星,分別有:

        陳觀泰,陳少川,萬榮佳,劉偉民,周強,冼林沃,黃秋生,高雄,黃志偉,冼灝英,何家輝,梁富新,錢嘉樂,錢小豪,白彪等。

(五)

  大聖劈掛門弟子遍布海內外,在國術界及各行各業闖出名聲,有名望有地位的為數不少。單在國術界來說,只是東南亞國術邀請賽,大聖劈掛門弟子五屆中有四屆取得四個冠軍。這四個為大聖劈掛門及中國功夫爭光的大聖劈掛弟子,稱為大聖劈掛門「四虎將」,實可當之無愧。



  陳觀泰:一九六九年第一屆東南亞國術邀請賽的輕甲級冠軍。在該項賽事中,陳觀泰連挫菲律賓、馬來西亞及香港選手。自取得東南亞擂臺冠軍後,陳觀泰更走紅影壇,成為動作片的紅星。

  陳少川:一九七一年第二屆東南亞國術邀請賽輕乙級冠軍。陳少川跟隨陳秀中師傅習藝十多年,由於天性聰悟,又肯勤學苦練,差不多已盡得陳秀中師傅的一身所學。陳少川自奪得東南亞擂臺冠軍後,亦走紅影壇,在臺灣的電影界,陳少川的名頭響噹噹,亦可說是大有所成也。


  冼林煜:一九七三年東南亞國術邀請賽中量級冠軍。冼林煜由總教練萬榮佳專責訓練,招式簡單而實用,拳腳快而有勁,奪得東南亞冠軍之役,與他對賽的拳手,大都是被他擊倒抬出場。如兩個師兄般,冼林煜今天也進身電影界,成為動作片的紅星。

  黃志偉:一九七六年第四屆東南亞國術邀請賽中乙級冠軍。黃志偉早年先隨陳觀泰習大聖劈掛門拳技,後陳觀泰因為忙於拍片,乃著黃志偉轉隨陳少川,因而可以說,黃志偉是陳觀泰和陳少川兩人合教出來的徒弟。在輩份而言,他是陳秀中師傅的徒孫輩,在黃志偉決定參加東南亞國術邀請賽後,為了替大聖劈掛門爭光,陳秀中要黃志偉在他的指導下練習,比賽時更臨場指導,黃志偉能得東南亞賽中乙級冠軍,師公陳秀中師傅實在花了很多心血。得了東南亞國術冠軍後,黃志偉也走紅電影圈,成為動作片的紅星。

PS:

感謝一直以來支持民間武術文化傳播的各位武友

常懷感恩心 世界更美好

傳播正能量 功傳有緣人

歡迎訂閱 @京武功夫如是說

民間武術文化自媒體

微信公眾號:京武功夫(jingwukungfu)

相關焦點

  • 香港不重視武術?盤點香港影壇劈掛門五大高手!
    動作片是香港電影一個重要類型,而且演藝圈也隱藏著不同門派的高手,其中大聖劈掛門是兩種功夫融合的門派,一個是猴拳,另外一個是劈掛拳。
  • 「五虎」所創,錢氏兄弟是傳人,集94項武術,大聖劈掛門冠絕中華
    清末以後,北拳南來,南北互相交融,互補長短,並慢慢流入香港。在香港無「南拳北腿」之分,只有融為一體的拳術。1928年「五虎下江南」,五位赫赫有名的北拳術家萬籟聲、王少周、顧汝章、耿德海、傅振嵩從此將北拳南傳。其中,耿德海是大聖劈掛門的開派祖師。大聖劈掛門,集合兩門中國功夫的武術,並能融會貫通,成一家之長。
  • 盤點香港影壇大聖劈掛門六大高手,最後一位是影帝兼現任掌門
    動作片是香港電影一個重要類型,而且演藝圈也隱藏著不同門派的高手,其中大聖劈掛門是兩種功夫融合的門派,一個是猴拳,另外一個是劈掛拳。
  • 【資訊】箭翔星秀董事長李會翔先生被聘任為大聖劈掛門國術總會二十三屆名譽會長
    此次前來,陳木川導演將代表大聖劈掛門國術總會聘任箭翔星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會翔先生為大聖劈掛門國術總會第二十三屆名譽會長。而這一次聘任,將為雙方以及大聖劈掛門國術總會往後的發展都添上一筆濃重的色彩。
  • 又一香港武術宗師昨日去世,被譽明星教頭,錢小豪、錢嘉樂為其門生
    僅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港媒2月9號再度曝出另外一位86歲武術宗師去世,生前的他不但有著一身好武藝,更是在國術界有著「明星教頭」之美譽,陳觀泰、冼灝英、高雄、白彪、錢嘉樂、錢小豪等,都為其得以門生,他就是「大聖劈掛門」第二代傳人陳秀中。
  • 隱藏在影視圈的劈掛拳高人,折服我的不僅僅是功夫
    劈掛拳師傅、功夫巨星陳觀泰不過,後來劈掛門中又衍生出了一支「大聖劈掛」,是大聖門創始人寇四之高徒耿德海將大聖門及劈掛門這兩種功夫融匯而成。「大聖」即猴拳,「劈掛」即劈掛拳。耿德海自幼學劈掛拳,因後來又得寇四猴拳真傳,故創立了「大聖劈掛門」。大聖劈掛門可能知曉者不多,但這個門派卻是「明星之門」,不僅這個門派的高手眾多且不少還是影視界的武打明星,如陳觀泰、高雄、冼灝英、錢小豪、錢嘉樂、黃秋生等。
  • 又一武術宗師去世,被譽明星教頭,錢小豪、錢嘉樂為其門生
    他是「大聖人劈腿掛門」的第二代陳秀中。說起陳秀中,很多不懂武術的朋友對他並不熟悉,但他的弟子錢嘉樂、錢小豪、黃秋生對他一定很熟悉。其他弟子「高雄、白彪、冼灝英」都是TVB的金牌老手,他們用自己的武術表演了許多熟悉的角色。特別是高雄曾經演過「霍元甲」,這是一代人的記憶。
  • 《龍嶺迷窟》鷓鴣哨師傅來頭不小:大聖劈掛門高手,入行已有52年
    作為香港電影愛好者,重點關注的自然是飾演鷓鴣哨師傅的了塵大師。高雄老爺子,論年齡的話,高雄比王奎榮小一歲,今年73歲,但是論資歷的話,高雄更勝一籌。 1、大聖劈掛門高手 高雄,原名何耀深,出生於廣東中山,後來移居香港
  • 劈掛拳 | 源流及技擊要點(音頻)
    民國初年,趙世奎在河北保定大軍閥曹錕武術營中,拜武術大師劉玉春為師,習通臂拳及苗刀。後遵師囑將劈掛拳全部技藝秘傳於師弟郭長生(人稱郭燕子)。1928年,南京政府成立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聘請全國武術名家雲集金陵,可謂群英薈萃,都各自大顯身手。郭長生登臺獻技,演練的就是劈掛拳中的掛拳套路。他身靈步活,迅疾似風,技藝達到爐火純青之境地。練畢掌聲四起。張之江站起來挑著大拇指說「真是名不虛傳的郭燕子」。後來親贈「龍泉寶劍」一把以示敬意。此劍確係寶刃,鋒利可斷十二個銅錢和指粗鐵條。
  • 要練成柳海龍的「柳腿劈掛」,除了動作還需「內功」!
    說到散打王柳海龍就不得不提到他的成名絕技——劈掛腿。憑藉此技柳海龍戰勝了多位散打高手,甚至用劈掛腿直接KO了對手。劈掛腿在其他散打選手的比賽中鮮有出現,柳海龍又是如何練成這一絕技的呢?日積月累的訓練,使柳海龍對這一腿法的掌握越發熟練,他還在細節上進行了改進:跆拳道下劈腿的進攻路線是先提膝上撩再下劈,柳海龍的劈掛腿則是直接出腿在空中小幅度外擺划過弧線去攻擊對手。據說在一次館內的切磋中,柳海龍用他的劈掛腿直接將一名跆拳道隊員的頭盔劈掉了。
  • 香港影壇八大武術班底,洪家班人才濟濟,成家班實戰高手也不少
    動作設計或武術指導這個名詞是當年香港電影首創,也因此產生了不少武術班底,諸如洪家班、成家班、袁家班、程家班等,其實這些班底都來源于于佔元、唐迪、
  • 香港著名演員冼灝英先生空降SOSO CLUB
  • 為什麼散打王柳海龍綽號衝天炮要改為柳腿劈掛?
    提到一代超級散打王柳海龍,我們會想到他的成名絕技柳腿劈掛,其實柳海龍之前還有一個綽號,那就是衝天炮,為什麼他要把這個綽號換成柳腿劈掛?他從哪一場比賽改為柳腿劈掛?面對這些問題,可能很多散打迷都想知道這個答案,如今的柳腿劈掛成為柳海龍最大的IP,也成為他獨有的絕技,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第二個敢叫柳腿劈掛的人!柳海龍成名比較早,10多歲就在中國散打界成名,他當時代表是解放軍體院,19歲就獲得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冠軍,這場比賽對手來頭也不小,他是韋庭鋒,以前大家都知道柳海龍綽號是衝天炮,這是什麼意思?
  • 香港武術的傳承、未來
    王家衛《一代宗師》想說的,是被形容為「武館比米店多」的60年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在香港的普及和發展,離不開他們……(連載)
    由顧汝章弟子龍子祥傳至香港,其子龍啟明於黃大仙小區開始教授,從而成香港主流太極拳流派之一,起初本名孫式太極拳,後定名顧式太極拳。耿式太極拳源自耿德海。耿德海( ?~1970年),一代武術宗師,創立大聖劈掛門。
  • 劈掛拳概論
    古稱披掛拳,亦名抹面拳,因為用掌,故而又稱劈掛掌。擅長中,遠距離克制勝,講究放長擊遠,它將中國武術「一寸長、一長強」的技術理論發揮得淋漓盡致。對於技擊空間的控制,講究遠則長擊、近則抽打、可收可放、可長可短。劈掛拳發展至今,技術體系完善,內容豐富多彩,拳械全面,不愧為中華武術的瑰寶。
  • 話說太極拳(13)|太極拳在香港的普及和發展,離不開他們……(連載)
    由顧汝章弟子龍子祥傳至香港,其子龍啟明於黃大仙小區開始教授,從而成香港主流太極拳流派之一,起初本名孫式太極拳,後定名顧式太極拳。耿式太極拳源自耿德海。耿德海( ?~1970年),一代武術宗師,創立大聖劈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