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已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四川自貢市有「恐龍之鄉」之城,在自貢民間有句俗語:「四川恐龍多,自貢是個窩」。近日,市民在自貢市大山鋪發現恐龍化石,經過專家勘查和充分準備,自貢恐龍博物館專業人員對這一恐龍化石進行了挖掘,到23日18時,這塊恐龍化石終於與周邊的巖石完整分離。現場發掘人員多人合力抬起這塊重約三四百斤的恐龍化石,將化石安全運抵自貢恐龍博物館。
-
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發現恐龍化石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續:專家確認是恐龍化石...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紅星新聞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確認是恐龍化石!
此前報導:四川自貢市民散步時,發現疑似恐龍化石12月22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男子外出散步,無意中發現了1.6億年前的恐龍化石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原標題: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已有序開展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李先生介紹,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21日下午,和家人散步走到環湖路邊,看到一處被挖開的山坡,在坡腳位置,有一塊長條形石頭,顏色明顯與周邊不同。
-
古生物研究專家散步巧遇恐龍化石 為自貢第161個恐龍化石發現點
這好像一根恐龍的腿骨化石喲!」發現巖壁下端有些異常,李飛急忙走近細看,發現眼前正是一塊恐龍化石。據專家事後考證,這確是蜥腳類恐龍化石,距今大約1.6億年左右。12月23日,自貢恐龍博物館專家將帶著專業設備前往現場進行發掘,以確定周圍是否還有相關聯的骨骼化石。
-
四川自貢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系市民散步時發現
四川自貢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系市民散步時發現 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23日消息,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
-
四川自貢新發現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已有序開展
12月21日14時,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20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
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發掘確定系蜥腳類恐龍股骨
化石整體形狀逐漸顯露 12月21日下午2時許,家住四川自貢的李先生外出散步時,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12月22日,記者從自貢恐龍博物館了解到,經專家初步查勘後確認,李先生發現的確實為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且為一隻體長約15米的蜥腳類恐龍的小腿骨。目前,相關發掘工作正有序開展。 李先生名叫李飛,今年38歲,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古生物專業。李飛家住自貢市大山鋪,距離自貢恐龍博物館約1公裡。
-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約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有序開展-中新網
四川自貢發現距今約1.6億年恐龍化石 發掘工作有序開展 (4/4) "← →"翻頁
-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初判距今約1.6億年
四川自貢市民發現疑似恐龍化石 專家初判距今約1.6億年中新網自貢12月22日電 (劉剛)「路邊一處斷崖上的剖面,顏色和輪廓與周圍有所不同。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
-
【圍觀】男子外出散步,走著走著就發現了距今1.6億年恐龍化石
因為職業的緣故,自己意識到這可能是個化石。」12月21日下午,家住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同家人外出散步時,偶然在路邊發現疑似大型蜥腳類恐龍腿骨化石。隨即,李先生將情況向自貢恐龍博物館進行了報告,博物館立即派專家前往現場勘查並妥善保護。
-
新鮮「出爐」的恐龍化石 來看專家講解
新鮮「出爐」的恐龍化石 來看專家講解 2020-12-23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的恐龍之鄉:世界級的恐龍博物館,出土恐龍化石世界之最
自貢市在中國還有著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和南國燈城的美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名城。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自貢市。鹽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鹽。但是在古代,提取鹽不像現在這麼方便,而且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夠產鹽。而地處四川盆地的自貢市,在自從東漢末年直到清朝,就用這一口口鹽井在一千多年的時光裡,為整個國家提供鹽。
-
市民散步發現恐龍化石,發掘已啟動
市民散步發現恐龍化石,發掘已啟動 2020-12-23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距今1.23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時期,兩隻小恐龍正在地下的洞穴中休息。突然間,地動山搖,洞穴瞬間塌方,小恐龍還沒有來得及逃出去就被活埋。它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屍骨會變成化石,並且被人類發現,成為2020年被命名的中國新恐龍。
-
福建龍巖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8000萬年前的恐龍足跡240餘枚,是福建省在恐龍及其遺蹟方面的首次發現。剖面的層面還保存有波痕、泥裂、蟲跡等豐富的沉積構造和遺蹟化石,顯示出多種恐龍在旱季湖畔(湖岸帶或湖灘)活動(如飲水、進食)的場景。「此次在上杭發現的恐龍足跡有植食性蜥腳類,大、中、小型鳥腳類,肉食性大型三趾型獸腳類,兩趾型恐爪龍類,小型獸腳類等至少八種。」
-
【恐龍來了】恐龍化石的演變
恐龍之所以叫恐龍,是因為當時的人們發現了很多與蜥蜴相似的巨大的化石,於是,在1842年,英國著名的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Richard Owen)就創建了「Dinosauria」一詞來稱呼這些傢伙。這一詞來自於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蜥蜴或爬行動物),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
全球三大恐龍博物館,中國有一個在哪裡?
中國第一座恐龍博物館在哪裡?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離市中心11公裡,四川境內的高度公路網很發達,從樂山前往非常方便,就在高速公路的出口不遠。這裡就是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它是國內第一座專業的恐龍博物館,也是全球三大恐龍博物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