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短視頻不是數位音樂的未來

2020-12-23 唆麻

即使沒了微博熱搜,也絲毫不影響周董新歌《mojito》擊破各個圈層引爆關注。6月12日零點,《mojito》準時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等上線售賣,一經上線平臺便紛紛「爆單」。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數字單曲,歌曲片段也在短視頻平臺上線。

一邊是8090感嘆著「爺的青春回來了」在社交平臺掀起一輪線上狂歡,但另一邊卻有言論表示「短視頻是中國音樂產業未來「。此言論一出,在產業內引發巨大討論,甚至有資深從業者表示,這種言論本質是用「唯流量論」去綁架中國音樂的未來,極大傷害了音樂內容生產的根基。

01愛音樂人的最大危機用短視頻聽歌?

在討論這個議題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一個事實:短視頻並不能完成對整首歌曲的聆聽。

還是以周杰倫歌曲為例,如《以父之名》長達 1 分 25 秒的前奏,加入了義大利語低語與吟唱以致敬《教父》,《威廉古堡》以管風琴貫穿前奏營造教堂的氛圍,《半獸人》前奏弦樂呈現的史詩感……相較於依賴兩三句旋律產生病毒式傳播效果的網紅歌曲,像周杰倫這種具有長久生命力的音樂人,其作品的豐富層次和普世價值是不能僅通過片段聆聽傳達的。

正如在知識付費領域,出版社與得到這類產品合作,看中的其實是拆書、聽書降低了人們了解一本書的門檻,優質書籍反而更可能在淺嘗之後被讀者購買全本仔細咀嚼。

近幾年大火的電影解說谷阿莫等,人們在看完他的視頻後仍會選擇去看完整影片,因為大量導演精心埋下的細節與伏筆、演員的精湛演技、鏡頭語言和光影之美,才是電影的精髓。又或者,難道真有人在 B 站「雲遊戲」之後就不玩遊戲了嗎?當然更不可能,遊戲的核心就在於私人化,由自己的選擇玩出屬於自己的劇情。

近年來 Switch 等遊戲主機的玩家,在國內由硬核的小眾群逐漸滲透向大眾,眾多UGC視頻可以說助力良多。

同理,樂迷對於完整音樂消費的剛需也不能被忽視。「充值信仰」目的本身,就是砸出真金白銀,體現對於事物的熱愛。

唱片時代,音樂愛好者可以曬出滿滿一柜子唱片。而在數位音樂時代,一張數字專輯,一個粉絲銘牌便成了更為方便分享的寄託。影迷稱「欠周星馳一張電影票」,自然就有人「欠周杰倫一張專輯錢」,比如真金白銀買了 70 張的我,不就是為了證明我「20年老粉」的身份?

短視頻短的不僅是時長,也是感情。

回到音樂內容本身,短視頻的角色在產業發展史上已有先例——Channel V。短視頻的邏輯,本質上與當年音樂人在 Channel V 電視臺上打歌,最終將消費拉入到各音像店沒有本質區別。總不能說,在 Channel V 看過 MV 之後就不用買碟聽歌了,對吧。

短視頻平臺作為歌曲宣發新陣地,應該是拓寬了內容的渠道,而不是本末倒置傷害音樂產業的根基。

實際上,隨著耳朵經濟壯大,陪伴屬性重要性愈加凸顯,音樂平臺的重要性也愈加提升。縱觀近幾年內容領域的形態變化,知識付費興起、播客復甦,背後的都離不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時長觸頂後,用戶對於場景兼容性的追求。

眼到且能耳到的場景終究非常有限,短視頻能通過UGC傳播一首歌,但落到出行駕駛、工作學習、家務等諸多場景時,短視頻顯然是覆蓋不了的。

而從根本上來講,聆聽音樂和看短視頻的邏輯完全不同:你會享受一首12分半的古典樂,但你可能5秒沒到就劃到下一個視頻,短視頻的切換頻率比數位音樂高几十倍,這就意味著——在短視頻平臺,你的耐心更短,而對於視頻創作者來說,這就倒逼他們做出更刺激眼球的內容和BGM,而這違背了音樂創作的初衷,人們需要的陪伴感,而不是持續的刺激感,這也是為什麼短視頻註定做不好音樂的原因之一。

02短視頻是音樂體驗的補充

音樂平臺才是愛音樂人的歸屬

我們在上文得出一個結論:聽音樂這件事上,音樂平臺相較於短視頻有著無可取代的價值。接下來,我們從產業鏈的角度把這個問題升高一個維度:音樂生產本身,其實也越發離不開音樂平臺。

短視頻能產生爆款,在於其調動了視覺與聽覺雙重感官,但核心訴求上與音樂產業發展方向並不一致。短視頻平臺以培養紅人為目標,歌曲更多是輔助工具,這從根本上不能解決音樂人「歌紅人不紅」的焦慮,也無法決定音樂人個人和產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這也是為何一夜爆火的《沙漠駱駝》之後,展展與羅羅再無人氣作品;而反觀於梓貝等音樂類博主,都會有意將粉絲引流到音樂平臺。

隨著數位音樂平臺對音樂產業價值的耕耘,短視頻平臺的角色更像是共享甜美果實的人,而非種下果蔬的人。

因此我們需要清楚的認識到,一方面短視頻只是音樂體驗路徑中的一個補充,但對於音樂人而言這顯然是不夠的,其必然需要通過數位音樂平臺實現更多途徑的長尾分發,為自身以及作品帶來持續性的曝光。

另一方面,國內正逐步進入音樂流派消費增長期,音樂素養提升明顯;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樂隊、說唱類綜藝全面爆發,這背後是音樂消費的類型進一步多樣化的大趨勢。

這意味著,在決策環節就需要更加豐富的數據維度為音樂和用戶打上標籤,這一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數據積累,而這也是作為數位音樂平臺的「傳統藝能」,以用戶反饋更好地指導創作。

最後,聽歌的陪伴感最重要。

最後談一下個人的感受,我之所以接受且認可音樂數位化,是因為數位音樂提供的便攜性和場景化;我之所以不接受音樂短視頻化,是因為我認為它破壞了音樂的美感、韻律、陪伴感——它強行肢解了音樂,用庸俗和奪人眼球的方式去裝扮它,然後把它變成一個個冷冰冰的增長數據。

數位音樂之所以獨特,一方面是場景的豐富度——通勤、工作、家務,戴上耳機即可,嚴格意義上,音樂和絕大多數的場景都能很好的適配,而短視頻因為看的緣故,只能是固定且休閒的場景,比如沙發、睡前等,這些是短視頻無法消除的鴻溝。

另一方面,音樂和文學藝術一樣,具備很強的共情效應,而人是典型的情感動物,這就決定了音樂所被賦予的價值,要遠遠高過音樂本身——也就是陪伴感,比如你還記得最難過時聽的一首歌是什麼嗎?和初戀在一起時的歌是什麼嗎?點開一首歌,留言裡密密麻麻都是每個人的心緒,考研失利也好、和初戀分手也好,工作沒做好挨罵躲在被窩裡哭也好,這些都代表了每個人的記憶。

陪伴感是什麼?我也說不清,但我難過的時候只想聽《好心分手》,然後一遍遍刷評論,看每一個人的故事然後給喜歡的留言點讚,這有什麼意義?我也說不上來,但我知道,如果沒有音樂,我會更加難受。我喜歡beyond,也喜歡好妹妹,我不認為他們代表了整個音樂行業,但我並不希望我牙牙學語的孩子,刷著短視頻然後哼出《驚雷》。

相關焦點

  • 在線音樂內卷,短視頻破局?
    作者 | Echo 編輯 | 範志輝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由於業務發展上的調整,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官方回應稱,蝦米音樂未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我們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當一代人的精神角落就此落幕,關於在線音樂的未來仍舊待解。
  • 《音樂好朋友》廣受好評背後:網易雲音樂深化音樂短視頻布局
    今年以來,網易雲音樂在音樂短視頻領域的動作不斷。除了推出更多自製節目,今年3月,網易雲音樂正式上線了UGC短視頻功能;11月初,在萬曉利的新專輯發布會上嘗試了演出直播,並且在同月達成兩項合作中,也都重點提到了在短視頻內容方面的合作。
  • Papitube被訴揭開短視頻音樂版權盲區,「音樂維權之戰」剛剛打響
    作為國內首個短視頻MCN機構商使用音樂侵權案,Papitube被訴在短視頻蓬勃發展的當下僅僅是一個開始,由此引發的短視頻商業音樂版權問題值得引起從業者們重視。比如此次事件,製作方在製作一個視頻時,因為其上傳至平臺後能否引爆流量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故並不能事先準確估量所使用音樂的播放價值,以至於版權方會以視頻最終的播放次數來索賠,對於製作方而言有失公允,不誇張地講,數位音樂商用版權的相關法律條文沒能跟上短視頻的興起速度。以往音樂版權主要針對To C市場,靠賣版權賣音樂的方式掙錢。
  • 後疫情時代,短視頻平臺如何「重塑」音樂產業?
    短視頻平臺音樂生態活躍,奠定了音樂類內容頻繁生產、大量消費的基調;平臺通過運營打造爆款;短視頻讓音樂「可視化」,為音樂增加一個體驗維度,使音樂的感染力增強;音樂在短視頻平臺中的傳播門檻低、路徑廣,UGC內容不斷擴大、加速音樂作品的傳播。
  • 數字閱讀,給短視頻再添一把火?
    從短期來看,國內數字閱讀仍以免費+付費的形式存在,但長遠來看,渠道紅利見頂,競爭的核心將回歸內容,孵化IP、價值變現將成為最終目標。騰訊和「後浪」字節跳動作為這一領域裡的主要玩家各有千秋,卻都繞不開前期「燒錢」的命運,未來,兩家在「數字閱讀一哥」之位的爭奪中必有一戰。
  • 短視頻+:賦能可視化數字智能社會
    短視頻+: 賦能可視化數字智能社會——洞悉短視頻行業現狀,預測短視頻產業未來——2020年12月9日-10日,第二屆中國(海寧)短視頻產業高峰論壇開幕式暨首屆「美好小康 扶貧致富」主題短視頻優勝榜頒獎儀式在浙江海寧京都世紀影視文化中心盛大舉行
  • 「抖音」短視頻中的音樂傳播創新
    近年來風靡網絡的短視頻,因為技術變革使音樂以短視頻為媒介構建了傳播的新場景,視頻與音樂的融合滿足了用戶對美好生活正向表達的需求,成為當前最具代表性的融合媒介。根據示能性(Affordance)理論,以今日頭條旗下一款音樂創意類短視頻應用「抖音」中的音樂為研究對象,試圖探究音樂傳播在短視頻發展中的作用,找出短視頻音樂的創新路徑、方法和應避免的誤區,以便為同類應用發展提供借鑑。
  • 快手短視頻音樂排行榜大全 2020快手短視頻音樂排行榜
    快手作為一個能讓人忍不住連續刷上好幾個小時的APP,不少的音樂都從這開始進入人們的耳朵,那麼快手短視頻音樂排行榜大全?小編精選了快手十大魔性BGM背景音樂,看看 2020快手短視頻音樂排行榜吧。 快手作為一個能讓人忍不住連續刷上好幾個小時的APP,不少的音樂都從這開始進入人們的耳朵,那麼快手短視頻音樂排行榜大全?
  • 短視頻「反哺」音樂,「垂直基因」玩家突圍良機來了
    比如網易雲音樂在今年3月份推出了「短視頻現金激勵計劃」,並計劃未來一年內投入數千萬現金激勵創作者;QQ音樂自製的LIVE短視頻節目《大象房間》最近上線。 事實上,此前這些在線音樂平臺或多或少都有涉足短視頻內容,或UGC,或PGC,但並沒有發力。不過因為短視頻這把火燒得太旺,人人分羹是預料之中的事。
  • 2020,短視頻+音樂還有什麼花樣可講?
    2019,短視頻與音樂的互進音樂與視頻結合早已屢見不鮮。在過去唱片公司時代,視頻更多是作為音樂MV出現,而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的一路火爆,創作者的自由發揮,也讓音樂視頻有了更多花樣。縱觀如今各種音樂平臺的短視頻類型,基本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以傳統歌手為主,新歌宣發主要還是MV形式,從陣容上看也屬於大投資、陣容布景的重模式。
  • 騰訊雲發布「版權音樂助手」 著眼短視頻創作音樂版權問題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11月20日,騰訊雲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海峰會」發布「版權音樂助手」。近年來,新興的Vlog、電商平臺小視頻、遊戲解說視頻等,內容豐富,風格不一,短視頻創作激增。今年1月,百度發布的2019內容創作年度報告顯示,短視頻應用用戶規模已經達到5.94億,佔整體網民規模的比例高達74.19%。但是,由於短視頻的內容創作者尚未普遍形成明確的版權意識,音樂版權侵權事件時有發生。
  • 短視頻和直播興起,成草根音樂新舞臺
    蕭全的《海草舞》爆紅近10年來,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網絡音樂的生態也發生了巨大改變。網絡歌手與主流歌手之間的那堵牆早就被打破,利用網絡進行新歌宣傳、推出數字專輯已經成為主流樂壇的常見做法,不少數字唱片比實體唱片提前好幾個月發布,有些歌手甚至只發數字唱片、不發實體唱片。草根音樂的舞臺很大程度上從門戶網站和彩鈴轉移到短視頻平臺和直播平臺上。隨著錄音技術的革新,製作音樂的門檻和成本進一步降低,越來越多獨立音樂人湧現。
  • 音樂產業3.0:像15秒短視頻那樣戰鬥
    如果,再能在界面UI的個性化以及與音樂綜藝等IP實現跨界合作,那差不多可以算是良心玩家。但其實,音樂版權並不能展現出數位音樂產業的全貌,產品層面的創新同樣值得關注。就像快手和抖音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視頻網站的玩法一樣,內容固然重要,但產品層面的進化也同樣具有顛覆意義。
  • 從《2020抖音音樂生態數據報告》,讀短視頻於音樂行業之影響
    近幾年,伴隨短視頻相關話題成為諸多音樂行業論壇都紛紛提及的熱門議題之一,短視頻對於音樂產業的巨大影響力已是不爭的事實。且與此同時,音樂產業的環境也在隨之發生著一系列變化。  第三、音樂消費端,小眾音樂不斷崛起以及消費平臺、方式更加豐富的推動,使得聽眾口味變得愈發多元化、場景化。  快速且新鮮的環境變化更加引起了人們對於短視頻音樂生態的好奇。尤其是截至今年8月,包含火山版在內,日活用戶已超6億的抖音,憑藉其從線上到線下,從B端到C端對於音樂領域的深耕,成為了被音樂行業研究與討論短視頻如何影響音樂行業發展相關課題的重要對象。
  • 多米音樂出局,短視頻會成為在線音樂平臺的下個戰場嗎?
    據艾瑞諮詢2018年1月發布的《2017年中國短視頻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短視頻市場規模達到57.3億元,同比增長183.9%,業內預計2020年短視頻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億元。 短視頻的迅速躥升令資本趨之若鶩,這股火焰也躥向了在線音樂平臺。
  • TikTok與環球音樂達成合作 推進短視頻與音樂產業共生發展
    近日,視頻社交平臺TikTok與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之一環球音樂集團(UMG)宣布達成一項長期合作。
  • 短視頻不能成為音樂版權的遺忘角落
    直播時放點背景音樂調節氣氛,拍短視頻的時候配個音樂烘託氛圍——「人人皆主播」的時代,對這樣的操作已經習以為常了。除了平臺流量紅利,網紅直播帶貨、「種草」短視頻甚至商業廣告,都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收益。殊不知這背後存在著侵權行為!日前,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以下簡稱「音集協」)已「出手」維權,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調查取證,與各大短視頻平臺溝通交涉音樂版權問題。
  • 短視頻催生音樂新業態
    短視頻不僅影響了音樂傳播方式,也催生出音樂行業發展的新態勢。  當音樂遇見短視頻  音樂是大眾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與其他藝術門類有很強的融合性。發端於社交平臺的短視頻,在新聞、娛樂等領域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在短視頻製作與分享過程中,音樂不僅能夠增加內容的豐富性,還能提升趣味。音樂元素的加入,讓短視頻擁有了更為豐富多元的表達。
  • 短視頻APP製作,背景音樂的版權成為新的爭執點
    短視頻APP製作時,一定會有圖片、音樂的素材庫,為了方便創作者們的使用,運營商會拿出各種各樣的音樂給創作者提供素材。但在使用背景音樂時,也給創作者們帶來了很多不便,最常見的就是音樂版權問題。常聽音樂的朋友都知道,現在每個音樂軟體能聽到的免費歌曲很少,大部分都需要充值會員或者直接購買單曲。短視頻創作往往需要用到很多個背景音樂,而平臺很難提供太多的音樂,尤其是熱門的付費音樂,就只能通過其他手段來獲取音樂源,為平臺所用。
  • 數字閱讀行業專題報告:短視頻攜增量登場,有望迎來新戰事
    從這個角度看,數字閱讀平臺與在線音樂平臺、長視頻平臺的商業模式相似,都 是通過獲取上遊的內容資源(文學、音樂、視頻),在平臺上向用戶進行分發,從而獲得相 應的用戶、流量收入。隨著平臺內容品質的不斷提升,用戶付費意願將提升,反向助推平臺 進一步沉澱優質內容,形成正向循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