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森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科技的突飛猛進,人們生活中的很多的事物已經被機器所代替。從家務上的掃地機器人,交通上的無人駕駛汽車,到工作上的機器人服務員,甚至是可以照顧人生活起居的仿人女性機器人等等。在科技的發展下,機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相信大多數人都看過電影《鋼鐵俠》,其中的男主角託尼·斯塔克在命懸一線的時候,裝上了一顆人工心臟,使其擁有了無窮的力量。那麼問題來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人類與機器的結合是否會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成為可能呢?或許這也有可能成為未來人類能夠實現長生不老願望的方法!
眾所周知,人的一生註定是一個生老病死的過程。但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如果能把人身體內所有的器官都換成機器,是不是人類就不會變老,也不會生病,而且還會擁有強大的力量,跳得更高、跑得更快。現在筆者告訴你,你離這個願望實現的時間距離已經不遠了。
人的心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沒有心臟也就沒有了生命,而且心臟病還是人類死亡的第二大殺手。去年9月份,重慶市藥監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第一顆重慶製造的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已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正式上市。這種名為「永仁心」的人工心臟是一種全新的技術產品,可以幫助心臟病患者康復,填補未來我國人工器官的空白,促進我國未來醫學的進步。
心管疾病是對人類生命的最大威脅之一,大家也都知道心臟對於人類的重要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TO)的數據,目前絕大多數的心導管疾病患者迫切需要心臟器官捐獻者,但捐贈者與需求者相比只是杯水車薪,所以人工心臟無疑成為了心管患者的救命稻草。
心臟作為人體最複雜的器官之一,是人體血液的「運輸樞紐」。連接著身體內無數的血管,與人類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而人工心臟,顧名思義,是科學家為了挽救越來越多的心臟病患者的生命,研製出的一項高科技產物。分別為輔助人工心臟和完全人工心臟,基本由血泵、驅動裝置、監控系統、能源四個部分組成。
世界上第一顆人工心臟,是由以色列一位名為特拉維夫的大學專家,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造出的。不僅有心臟一樣的構造,而且還可以跳動,甚至可以用病人的DNA構造,避免與患者出現排斥現象。
雖然人工心臟已經研製成功,但如果價格昂貴,一般的普通人還是用不起的。而以色列研製的人工心臟恰恰有著這樣一處「致命點」,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是以色列多位專家學者花費數年的研製成果,關乎著人類的生命,所以製作要求定是極為嚴苛。
但是,我國這次帶來的「永仁心」和以色列的人工心臟有著極大的不同。以色列的人工心臟屬於完全人工心臟,而我國的「永仁心」屬於輔助人工心臟,只是心臟的一個左心室。說白了就是一個配件,但畢竟心臟也屬於人身體內的一個配件。根據大多數心臟病患者的情況,只需要更換一個配件足以解決治療身體問題。與以色列那顆心臟相比,擁有著很大的性價比優勢,可以更廣泛的去治療更多的患者。
相信在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的「永仁心」會更加的完善。心臟都可以人造了,身體其他的器官相信也是可以的。或許在未來,如電影中所出現的「人造人」真的可能出現!但那時候的人類還能稱為人類嗎?
筆者建議大家,「金裝銀裝都不如原裝」,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能夠保持一個健康的生活、健康的工作、健康的身體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給人生留遺憾,更好地去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對此你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