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光哪裡都是舞臺!小雜貨鋪傳來治癒琴聲,70歲老闆自學小提琴

2020-12-20 上遊新聞

偶然經過一個毫不起眼的雜貨鋪,然後聽到一陣悠揚的小提琴聲,這一刻,疲憊不堪的你能否得到小小的治癒?在琴聲中可以告訴自己,我已經很努力,歇一歇,明天也許會更好。

杭州鳳凰山腳下就有這麼一家被網友稱為「解憂雜貨鋪」存在。

那裡的小提琴聲來自於雜貨鋪的老闆,今年70歲,50年前上山下鄉的時候自學了小提琴。

今天(12月8日),小時新聞記者在熱心市民一路「指點」下,找到了這家不起眼的「寶藏」小雜貨鋪。

1

鋪子沒有門牌號,因為琴聲而耀眼

雜貨鋪在杭州的萬松嶺路上,說它不起眼,是因為這是個連門牌號都沒有的小鋪子,大概不到20個平方米。

要不是玻璃窗上貼著收款二維碼,很容易忽視這確實是一家店鋪。說它寶藏,則是因為老闆心中有光,閒暇時會把這裡當成舞臺,演奏小提琴。

雜貨鋪老闆叫江熙年,學習小提琴,則是50年前的事了。

這間鋪子是2005年開始開的,那時候江熙年的妻子從冰箱廠下崗,就在家附近開了這間雜貨鋪。

七八年前退休後,江熙年閒來沒事,一邊幫著照看店鋪,一邊重新開始練習拉小提琴。

雖然說中間有幾十年都沒怎麼碰小提琴,不過一陣子下來,他的小提琴開始拉得有模有樣。

鋪子不起眼,但真的琴聲悠揚。

時不時有路過的居民和遊客,聽到後拍些照片和視頻,漸漸的,江熙年有些「名氣」了。

「哎呀,我都不會弄的,照片都是別人拍的。」江熙年不知道抖音,也不知道小紅書,他說,偶爾會有人慕名找來,也會有小朋友需要完成拉小提琴的作業,「我有空麼肯定會幫他們一起做作業的呀。」

如今,好些人成了江熙年的粉絲。

2

環衛工人胡大哥:小鋪琴聲讓人輕鬆,沒有異鄉的疏離感

「我每天都過來聽一會。」胡大哥是附近路段的環衛工人,特意過來駐足聆聽。

胡大哥是安徽人,幾個月前從一名屠宰場工人成了環衛工,偶然間聽到江熙年的琴聲,就被吸引了。

這個看起來有些「糙」的漢子,說不出太文藝的話,不過從他的表述裡,能聽出來兩個字:治癒。

「下班後,把車一停,就進他們家(小鋪子)去了。聽完兩首再回家吃飯。」幾個月來,胡大哥看著鋪子裡的小狗長大,和江熙年成了朋友,他知道這間鋪子即將關門,有些遺憾。

「挺可惜的。」胡大哥很不舍,他說這裡讓他輕鬆,沒有異鄉的疏離感。

坐在塑料凳上,胡大哥捏著一粒粒花生米往嘴裡送,仿佛他的眼前,是一場華麗的表演。

3

小鋪租約馬上到期,但琴聲不會停止

一整個上午,江熙年忙著拆除鋪子的雨棚。

就這兩天,鋪子要關門了,「租約到期,不想再折騰,也就不再重新找新鋪面。」其實這個鋪子,最近幾年生意一般,之所以一直開著,是因為習慣了有個地方練琴。

斷斷續續的閒聊中,江熙年說起了學琴的經過。

1969年,彼時的江熙年才18歲,作為知青去了黑龍江。

一年後回家探親,江熙年管父親要了一把小提琴,坐著幾天幾夜的火車,和小提琴一起到了黑龍江。

那把小提琴,陪伴了江熙年少年到青年的很長一段時光。從1970年在他鄉按照書本摸索學習小提琴開始,一直到1978年江熙年回杭州。

江熙年真正屬於自己的第一把小提琴是哥哥的,「我哥哥是鐵道學院畢業的,他會拉小提琴。」姐姐妹妹門則在唱歌上比較擅長,要說江熙年自學小提琴,大概也是家裡有藝術細胞。年輕的時候,兄弟姐妹們會湊在一起,你演奏我伴唱,好不熱鬧。

「那時候剛學,他們都嫌我拉得不好聽。」回憶起來,江熙年笑笑。

回到杭州後,江熙年先是去了黃龍飯店,他擅長粵菜中的冷菜,一直做到行政副總廚,後來被「挖」到其它酒店做管理,直到退休前,基本上沒有時間練琴。

退休後,江熙年重新拿起了小提琴。

「退休了沒什麼事,剛好有這個店,也不圖掙錢,有個地方練練琴挺好的。」江熙年說。

4

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圍觀人們聽得蠻感動

拆完雨棚,江熙年有了一絲閒暇。

小鋪櫃檯前擺著小提琴的琴盒,旁邊是手寫的曲譜。

身後的貨架上,很多本教材可以看出翻過很多次,文件夾裡有各種列印、手寫的曲譜,「他們說我自己寫譜子,我不會的啦,其實就是把五線譜寫成簡譜,看起來方便一點。」

將近古稀的江熙年,少年時的愛好和夢一直沒有停。

在大家的邀請下,江熙年又一次站在櫃檯前。

很有儀式感,莊重地脫下外套,取琴,站定,開始演奏《我和我的祖國》。

外面的萬松嶺路上車流不息,窗戶裡,江熙年氣定神閒,音樂聲響起的那一刻,他仿佛站上了舞臺中央,享受而又沉醉。

附近的居民,靜靜地聽著。

那一刻,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臨近中午,仔細把琴收好後,江熙年開始給自己準備午餐。

也許是即將離別,江熙年邀請他的觀眾胡大哥留下來吃飯,主菜是一道蘿蔔燉牛腩,「天冷了,吃這個暖和。」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小提琴可以自學嗎?
    小提琴可以自學嗎?許多初學的人都愛問這個問題。而網上眾說紛紜,看了半天也看不出個結果。所以再發一下篇文章。
  • 舞臺上,所有人突然回頭望去!這世界上最震撼的一幕,登場了!
    192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過去五年,全世界都在渴望著一件事:和平那時,一個名叫曼紐因的猶太小男孩,在舊金山交響樂的伴奏下,演奏出了一段溫暖而悠揚的小提琴曲,在絕望的哭嚎聲,炮火猛烈的打擊,與硝煙瀰漫的戰場上,在滿是鮮血,不時有傷員抬進抬出的紅十字會,有琴聲,從營地深處傳來
  • 對於自學小提琴的體會和感想
    第一,關於自學小提琴問題。很多成年朋友都經常問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小提琴可不可以自學?
  • 鳳凰山腳有家「解憂雜貨店」,50後老闆拉小提琴治癒你
    「琴都是我老公自學的,這些譜都是他自己寫的。」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江嬸走入小店,一下成了這方寸之間的主場。知青五十周年聚會的時候,江叔也去了,帶著他的小提琴。不過這一次是上臺表演。下面坐著的都是當年一起插隊的朋友,說他當初拉得難聽的也在,不過現在他的琴技早已經不是當年能比的了,「他們都說我拉得好聽的。」
  • 【小提琴自學】自學小提琴你不得不知道的14個問題?(上部)
    一般來說,只要你有自學能力和毅力,而且只是希望成為一個業餘演奏者,完全有可能達到較好的小提琴演奏水平。不過,我們並不排除個別具有特殊才能的人通過自學也能成為名家。  自學小提琴須從以下這些方面努力:  1.必須學會五線譜及基本樂理。
  • 琴聲如歌 國寶級小提琴大師阿卡多9月再度來華
    他是當代最偉大的小提琴大師、小提琴教父。他是義大利總統勳章獲得者、國寶級小提琴大師。在暌違十多年後,世界樂壇一代宗師阿卡多再度訪華,將於9月23日在北京音樂廳為中國觀眾獻上一場經過精心挑選的旋律優美的「琴聲如歌音樂會」。屆時,大師不僅演奏《卡門狂想曲》、《威尼斯狂歡節》等小提琴精品,還將專為中國觀眾獻演《梁祝》選段。   阿卡多是我國音樂愛好者熟悉和喜歡的名字。
  • 生日快樂 | 小提琴大師帕爾曼的電影琴聲
    他在特拉維夫時,一次在收音機中聽到有人拉小提琴,於是他決定學琴。他四歲時患上小兒麻痺症。後來他學著用拐杖幫助走路,恢復情況良好。現在他通常用拐杖行走,而在拉小提琴時坐下。他先在雅法的音樂學院學習,後轉到美國朱麗亞音樂學院,1963年,帕爾曼在卡內基音樂廳完成了他的處子秀。之後帕爾曼開始大規模的巡迴演出。
  • 78歲老人商場彈鋼琴被贊小公主:孤兒院長大,全靠自學
    江蘇徐州,78歲的嚴奶奶常在商場裡彈鋼琴,吸引許多市民駐足欣賞,有網友稱「她年輕時一定是個公主」。而嚴奶奶回應,自己在孤兒院長大,並不富裕,從沒專業學過鋼琴,因喜歡琴聲而自學,目前只會幾首曲子。76歲奶奶95分通過駕考能力測試稱開車可以提高效率,網友:自愧不如11月20日起,駕考新規正式實施,70歲以上老人可考駕照了。新政首日,江蘇揚州76歲的臧權同奶奶在駕考能力測試中取得了95分的好成績。她說,自己之前開小型電動車,現在子女鼓勵,體力和腦力又都允許,學習開車可以提高生活效率。
  • 王陽明:心中有光,不畏將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作者:一翁來源:南師國學堂肩上有山,心中有光,不懼路長,不畏將來。他在龍場謫居期間,寫下了千年傳誦的《瘞旅文》,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正德年間,有一個小官帶著兒子和僕人,從龍場路過去上任,陰雨天黑,投宿於一苗民家。沒想到,第二天這個小官死了,下午他的兒子又死了,第三天連僕人也死在山坡之下。
  • 從此,天堂奏響最美《梁祝》——送別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
    曾幾何時,因為他的琴聲,一代代琴童開啟自己的音樂之夢;曾幾何時,因為他的琴聲,全世界知曉《梁祝》這段出自古老東方國度的悽美愛情故事;曾幾何時,因為他的琴聲,中國人開始熟悉巴赫、柴可夫斯基這些「洋氣十足」的名字……  7日晚,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因病逝世,享年77歲。從此,琴聲化蝶,天堂裡奏響最美《梁祝》。
  • 交銀康聯人壽「樂動人生」呂思清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即將上演
    來源:金融界網站被盛讚為「傑出的天才小提琴家」的呂思清,他美妙絕倫的琴聲早已遍布眾多世界著名藝術演出場所,這一次,他將來到湘江之畔為觀眾獻上精彩的專場演出。8月23日,交銀康聯人壽「樂動人生」呂思清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將在長沙音樂廳濃情上演!
  • 德稻小提琴藝術實踐大師康松庭 Alexandre Da Costa丨音樂神童:讓琴聲直擊你心
    德稻小提琴藝術實踐大師 康松庭(Alexandre Da Costa)小提琴號稱樂器皇后,她的音色高貴,富幻想色彩,與鋼琴、古典吉他並稱為「世界樂壇三大樂器」。她在器樂之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而且是現代交響樂的支柱。我們聽小提琴的時候,覺得悠揚的琴聲柔瀉而出,如緩緩縈迴的溪流,又如夢境中朦朧的輕紗。
  • 二十四歲了,還可以學小提琴嗎?
    雖然學習路上沒有捷徑,但我們會為你尋找良師解答疑問,告訴你哪裡是坑哪裡是牆。本期《瘋狂漲知識》邀請廣州交響樂團樂團首席張毅老師,為大家解答三個學習小提琴的熱門問題!熱愛音樂的人,不乏是成人之後才發現自己對某件樂器情有獨鍾。而當你真的下定決心要學小提琴了,也肯定是經歷了從感性到理性的一段心路歷程,那麼我們就理性地分析,假設你24歲了還能否學好小提琴這件樂器。
  • 【帶走】——雜貨小店 心地日常
    Mandy蔣雅文本是英皇旗下歌手,六年前,她突然放下歌手身份,為了理想,一個女孩出走臺灣過新生活。說走就走,出走臺灣,在別人眼中好不瀟灑,但其實由香港,走到臺北,再來到花蓮,文迪走過的每一步都不容易。▲後園、店面,以及工作間工作間心地日常開設在寧靜的住宅區內,未翻新前,它就像附近這些荒廢破爛的舊房子
  • 輪椅上,那有如神跡的琴聲
    由此可見,帕爾曼的傑出在於:這個造物主留下的殘缺生命,竟在流光溢彩的琴聲中得以重塑輝煌。「上帝是公平的」,這句話用在帕爾曼身上,是最合適不過了。小兒麻痺毀掉了他的雙腿,上帝卻給了他一雙超凡的練琴的手,還有卓越的音樂天分,加上他本身不撓的毅力,讓他用手中的小提琴開創了不同凡響的人生境界。
  • 北海道街頭雜貨鋪,怎麼就成了中國階級符號?
    我與朋友小蕙走在大通公園附近的街道上。這裡是居民區,遠離商業中心,但街角處一家雜貨店人頭攢動,在這冬日裡顯得特別火熱。日本人生活所需要那些「性冷淡」風的家電家具,還有那些「卡哇伊」的生活小物,都是從附近的雜貨店上買的。仍留存著國內「雜貨店與商場捆綁」這種刻板印象的我,感到很困惑:遠離商場還能生存?札幌雜貨店,到底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 鄭京和,不老的小提琴女王
    文 | 劉蔚當一襲銀灰色袒肩長裙的鄭京和在全場聽眾的熱烈掌聲中,微笑著走上東藝的舞臺,我根本沒有想到,她已經66歲了。
  • 聆聽敏茨演繹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
    本文作者冼心湉,往期作品:1、聆聽德慕斯丨他的演奏像在描繪老人與孩子們的嬉戲,充滿了溫馨;2、給莫扎特的信丨「長大了才發現,原來就連小時候愛唱的《小星星》都是你的作品」。*BWV1004,Ciaccona小資料:巴赫為小提琴而作的6首無伴奏奏鳴曲與組曲,俗稱「小無」,無論在在音樂、技巧、難度上都堪稱巴洛克小提琴曲目的巔峰,被稱為「小提琴作品中的舊約聖經」。
  • 萊布雷希特專欄:小提琴界的野蠻攪局者
    他們都這麼說,而這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當她在1930年代末登上舞臺時,當時每一位頂尖的獨奏家都以各自標誌性的聲音來區分。海飛茨是微觀的完美主義,米爾斯坦是度身定製的優雅,梅紐因散發著痛苦的人文主義,奧伊斯特拉赫投射出隱秘的溫暖,約瑟夫·哈西德是脆弱的輝煌。哪怕是在德國空軍在四周投下燃燒彈的閃電戰中,你也能蒙著眼睛分辨出他們。
  • 解憂雜貨鋪|5塊9的活頁彩色本,2塊的卡通餐巾紙,38塊亞麻桌布,逛一圈絕對治癒!
    喜歡逛雜貨鋪大概是一種病。 不過千萬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