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節目中,導師爾冬陞直言張大大的演技「眼神像小偷」、「演技讓人無語」,而張大大卻沒有主動解釋自己演技問題,而是直接說「這兩天我一直失眠,以前從不失眠,還一直掉頭髮,去醫院做了檢查」,爾冬陞直接回應:「你不行就是不行,解釋這些沒用」。
其實我很理解張大大,當一個人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會一把抓來解釋自己,博得別人的同情,而作為人這個物種,強行解釋自己就是「自己有多多不容易」「自己明明很努力了」。可是,為什麼說這些導演會不買單,觀眾會不接受、不理解呢?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特別喜歡楊冪說的一段話:沒有必要讓別人了解你的辛苦。 每個人都很辛苦,你憑什麼要別人了解你的辛苦。因為你的辛苦別人未必理解,更有比你辛苦的人還在堅持。各行各業的人都在做著自己的事。作為演員,他們本身自帶光環,就比很多普通人厲害了,這個時候當然沒有人會理解你的賣慘,更不會理解你的辛苦和不易,因為每個人都不易,如果比慘,肯定會有下一個人來更慘。所以在觀眾面前賣慘肯定不會有人去理解的。
其次,爾冬陞導演只是針對張大大的演技,並不是人身攻擊,當他站在那個舞臺上的時候,就是演員,就是要用實力去徵服觀眾的,做的就是要給觀眾帶去歡樂,用真情實感打動觀眾。
我記得大老師說過一句話,「我覺得你很差,你說你很努力,我會更想罵你」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你是我愛豆,我可以心疼你的受傷可以認可你的努力,因為你是我愛的人,如果我對你只是路人我憑什麼要知道你努不努力,我只看結果,結果不好你就是廢的 ,那麼實力多少也就了解了。
現在我們都只關注結果,不會去看過程,因為每個人的過程都很辛苦,你很辛苦卻讓別人看不到好的結果,就算再辛苦又怎麼樣?還是沒有實力的。就像既然選擇了登山,就不要到處抱怨登山太苦,你要想清楚你要的到底是登頂,還是讓別人可憐你。要知道討取同情是很容易上癮的,因為這能讓你自我安慰,就好像所有的挫折、失敗、懶惰、缺乏天賦都是理所當然的。你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的失敗所帶來的同情了,切忌用賣慘掩蓋自己本身的實力。
人的天性之一,就是不會接受別人的批評,總是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喜歡找各種各樣的藉口為自己辯解。張大大唯一的錯誤就算用賣慘來掩蓋自己實力不行,所以首先第一還是要正視自己的不足,別人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是什麼樣的,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不會為自己的不好找藉口,也不會為自己的好沾沾自喜。
研究表明,那些自我認知水平比較高的人(知道如何觀照自我,清楚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做出的決策更明智,在學業和工作上也會更出色,和別人的關係也更健康。
那如何才能正確地了解自己呢?職場心理學家塔莎·尤裡克在她的新書《自知力》裡說:
一般的自我認知有兩個方面:向內探索和向外探索。
向內探索的自我認知是指內省,也就是了解自己本人,
而向外探索的自我認知是指正確了解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通過別人來了解自己的時候,也可以按照作者提出的建議:
路遙說: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也不願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世界…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沒有人願意看一個賣慘的人,也不願意看一個失敗的人,是好事兒也是壞事兒,大浪淘沙留下的都是優秀的,能夠給別人帶來能量的和勵志的。
也要記住這麼一段話: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為終有一天,他們會上山取代你。上山的人,也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為他風光時,你還在山下。用最正確的方法做著最正確的事才是真正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