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回看直播
零工經濟對新中產的影響與走向
會員升級:小巴高興地告訴大家,我們的會員內容做了改版,從上周開始,每周一,吳老師會就一個話題或一本好書,和大家分享他的觀點;每周二,小巴會邀請一位專家直播,為大家帶來一堂乾貨滿滿的課程或拆解一本好書;每周五的互動日,吳老師還會就會員提出的精彩問題,進行解答。
文/吳斌
在分享這本《零工經濟》之前,我想先和大家介紹一下,其實零工經濟並不是一個新鮮概念。古時候那些在地主家打工的長工或短工,或者現在的臨時工、兼職工、外部顧問,都屬於零工經濟的一員。
不過,新鮮之處在於,在這個時代,零工經濟已經從之前低端的工作擴展到中產階層和白領的工作中,並逐漸融入到了高價值、高透明度的科技初創企業的商業模式裡,也包括我們津津樂道的共享經濟。
為什麼新時代下,零工經濟會由底層人群轉向高端白領?本書的作者認為,原因有可能是在不確定性、不對稱性和複雜性為特點的新時代背景下,出現了兩股新趨勢:
①全職工作正在逐漸消失。現在公司破產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在20世紀20年代,標準普爾500強企業的平均壽命是67年,到了21世紀的今天,平均壽命只有15年。另一方面,無論是公司大小,都會為了縮減成本,進行裁員。因此,為了長遠的生計考慮,零工經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②未來公司更偏愛臨時工。對於企業來講,僱傭全職員工的成本最高,靈活性最低。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僱傭臨時工、實習生或者乾脆將業務外包來代替正式員工,除非是核心團隊與管理層這樣難以替代的崗位,其他崗位全職工對於企業而言,並非是不可或缺的。
我個人認為,還有另外一點,即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技術讓打零工變得更為方便和可行。一些網際網路共享平臺的出現,為零工經濟提供了底層基礎。這些平臺在理論上讓你的潛在客戶遍布全球,如果運營得好,利用你的興趣愛好掙到的收入有可能比全職工作還高,而且有更高的自由度。
在了解了零工經濟時代的背景後,接下來到了大家最關注的問題:如何成功駕馭零工經濟?
這裡我將結合書中的觀點,從6個角度給出建議:
①定義專屬於你的成功標準:跟隨你的內心,而不是別人的看法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優先選擇項,你現在認為重要的,有可能並不是最重要的。
有個研究發現,許多人剛步入職場時,堅信他們必須追求名利、財富和成就才能過上美好生活。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過得最好的人往往是那些與家人、朋友和社區建立親密關係的人。這種定義的轉變,會讓你的價值觀、金錢觀、人生觀發生一系列變化。
②重新認識風險:過度追求安全感是人生最大的風險,正如海倫·凱勒所說。安全感通常只是一種迷信,在大自然中難覓其蹤影,古往今來的人們從未體驗過它。躲避危難最終並不比從容面對更加安全。人生要麼是一場果敢的冒險,要麼就只是一場空。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做過一個調查,儘管三分之一的員工說自己的公司在過去一年內有過裁員情況,但58%的員工認為這種事不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拒絕承認是人們應對不安全感的常見策略。其實相反,機會常常就在風險之中。能讓我們感到更安全的方法就是假設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並就此想好一些應對措施。
③秉持「機會心態」。在零工經濟中取得成功,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工作,並且從「員工心態」轉變為「機會心態」。
員工心態問自己的問題是:「我能找到什麼工作?」具有這種心態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會將他們的安全感、財務穩定和職業發展寄托在僱主身上,他們依靠僱主來幫助他們實現成功和財務安全。這種心態本質上是相對被動的,它依賴僱主來組織和提供一份預先定義好的工作。
而秉持機會心態問自己的問題是:「我能做什麼活兒,我能創造什麼價值?」他們關注的是工作內容,而非工作本身。具有這種心態的人將自己視為職業軌跡的積極創造者、建設者和設計師,而非職業軌跡的接受者。他們接受並期望由自己定義安全感、穩定性和個人身份,而不依賴任何公司和組織。他們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願景,並且努力實現它。
④理解勞動性收入和被動性收入,保持財務靈活性。前面講過大部分中產階層的收入來源幾乎都是勞動性收入,其弊端我們已經講過。事實上,富人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被動收入,比如房產租金、股票或者公司收益等。根據布魯金斯中心的研究,美國最富有的1%的人,其大部分(53%)收入來自被動收入。
因此,我們在財務分配上需要多積累現金並將其轉化為可以為你帶來正向現金流的資產。當你的被動性收入超過勞動收入時,你事實上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另外,打零工不但是實現自我價值和興趣的活動,也是讓財務來源保持多樣性的重要措施,其中一個消失了,起碼還有其他收入來源。
⑤理解佔有權和使用權,我們可能只需要一天騎幾分鐘的自行車,但並不需要自己擁有一輛自行車。在零工經濟中,獲得使用權而非所有權的這種新可能性,可以稱得上是一次個人理財的革命。選擇以租代買、以使用代替擁有,可以增強我們對消費方式和消費內容的控制,可以讓我們的財務更加自由,也會大幅度減輕我們的財務心理負擔。同理,公司也會秉持這種觀念,它只需要一個人來幹活,而不需要佔有一個人。
⑥零工經濟是技能經濟,在零工經濟中,英雄不問出身,公司或者客戶使用一個人時,不會像招聘全職員工那樣,考慮學歷、家庭等背景問題,它只關注你的技能。而網際網路平臺會將個人技能放大,在網上口碑越好的人,客戶和收入就越多,這是一個拼命獎勵擁有真才實學的人的世界,所以要格外注意維護自己在網際網路平臺上的信用。
更新了以上幾個觀念,就為我們實踐「打零工」奠定了思想基礎。即便如此,在實踐中我們也不能打無準備的仗。
最後,從我個人的理解來講,零工經濟時代打零工並不適合所有人,對那些家底殷實,或者就是喜歡在公司工作,並已經處於公司高層的人來講,似乎就沒有這個必要。《零工經濟》這本書更多是在認知上給大多數還沒有實現財務安全的中產階層提出了一個新的選擇,讓我們對這個新時代提前做好準備,不至於到時無計可施。
吳斌老師還在直播中解答了以下問題:
①零工經濟的前因後果
②告別人生三段論,重新定義生活
③選擇零工經濟前,應注意什麼
想學習更多
點擊下方 回看直播
▼
除了吳斌在直播中具體分析了《零工經濟》一書中的觀點與精華,周一早上吳老師,也在「每天聽見吳曉波」音頻中也講解了他對零工經濟的看法。【點擊此處,成為會員】立馬獲得音頻及直播。
吳曉波頻道會員權益包括:吳老師一年260期5—7分鐘財經、商業及熱點事件背後的深度解讀音頻;曉課堂全年52節知識技能直播課,涵蓋理財、職場、生活多種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