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從「廚師」到電影大師

2021-02-17 田野中的猴子

李安

從「廚師」到電影大師

六年「必修課」,「廚師」終畢業

 第一次一天看完一本書的經歷是看《十年一覺電影夢》,那時我讀大二,不常去圖書館的我那天在圖書館借了這本關於李安導演的書。借到書後,從圖書館出來,在門口隨手翻開了第一頁,隨後便在圖書館前面的湖邊草地上坐了下來,一看就是一天,從早到晚。書中講述了李安是如何走上電影之路,也講述了李安十年的電影創作成就和困境。書中那些曲折的電影創作故事自然讓人感動,但更觸動我的是李安夫妻之間的包容和愛情,當然還有李安對電影的愛。看完書後我不敢想像,李安「遊蕩」的那些年的感受是怎樣,但好像作為一個導演擁有不堪回首的經歷和「慘不忍睹」的生活已經成為必修課,然而這門課多少分是及格?

1984年李安從紐約大學畢業,1990年終於迎來了自己第一部電影的拍攝機會。1984年至1990年這六年間,李安一直在家「相妻教子」並練就了一身廚藝,甚至差點去開餐館。用李安自己的話說「如果我是個有骨氣的男人,我早就自殺了」。當然,在那六年,李安也練就了作為導演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寫劇本。在奠定李安電影導演基礎的三部電影《推手》《喜宴》《飲食男女》中,電影的編劇都是李安自己。作為一個導演,李安給了年輕導演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那就是堅持寫劇本,這對當下尤其重要。

1990年,臺灣「新聞局」徵集優秀劇本,李安為此專門寫了電影劇本《推手》,劇本獲得40萬的獎金,由此李安有了拍電影的機會。《推手》成功後,李安順勢而為又拍攝了《喜宴》、《飲食男女》,至此李安奠定了他作為導演的基礎,同時也讓李安有機會進入好萊塢主流導演的序列。也是到此,李安作為一名「廚師」,他結課了。

「父親三部曲」,部部觸人心

李安的「父親三部曲」由郎雄主演,分別是1991年《推手》、1993年《喜宴》、1994年《飲食男女》。

電影《推手》是「父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推手》講述了太極拳師朱老住在美國與兒子兒媳還有同樣住在女兒家的陳太太之間的故事。朱老與陳太太有著相似的經歷,他們都無法習慣住在自己小孩家的生活,文化與生活習慣的差異使得兩代人之間總是無法平衡生活,面對這樣的生活兩人無可奈何也無法融入,於是他們成為了遊蕩在異國他鄉的「美漂」。李安在這部電影中第一次講述了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與碰撞,但在這,李安還沒有表達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接納。

在李安的第二部電影《喜宴》中,李安開始試著去表達中西文化之間差異的接納和妥協。《喜宴》講述了高偉同的父母來美國參加兒子的婚禮,而實際上他的兒子是個同性戀,婚禮只是兒子與同性戀男友西蒙合謀讓顧威威假扮成高偉同的女友來欺騙他們。在影片的最後,高偉同父母知道了兒子是同性戀,並且他們也接納了這個事實。李安在這部電影中用接納和妥協給中西文化之間達成一個平衡,高偉同的父母接納和妥協了兒子是同性戀的事實,但另一面高偉同「不情願」下與顧威威發生關係後的懷孕使得他們也給高家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這也是高偉同他們對父母的妥協,李安用這樣讓眾人心存遺憾但又都能接受的方式達成了一次「中國式」的圓滿結局。

 很有意思的是,李安在「父親三部曲」的最後終於拍了部關於廚師的電影,電影《飲食男女》講述了大廚老朱與三個女兒之間的親情及各自的愛情故事。如果說《推手》講述了中西文化的差異,《喜宴》講述了文化差異的接納和妥協,那麼《飲食男女》則是對中國傳統和文化的傳承。

    《飲食男女》除了讓人深思的文化傳承之外,更讓人感動的是老朱與錦榮的「忘年戀」。在電影裡,老朱極少與錦榮見面,他更多的面對的是女兒們一個個的突然從家裡搬走,連給他反對的時間都沒有。直到老朱在電影最後的聚餐中宣布與錦榮在一起時,女兒們都認為父親瘋了。儘管所有人都反對,但老朱在最後還是與錦榮在一起,並且錦榮懷上了老朱的孩子,在影片的結尾老朱竟然恢復了味覺嘗到了滋味。老朱味覺的恢復實際上是嘗到了生活的滋味,人到遲暮之年卻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同時也是他把自己手藝有了傳下去的希望。

    李安的「父親三部曲」講述了中西文化的差異與接納妥協,也講述了關於中國文化的傳承,同時也有李安自己的「小秘密」。李安與父親之間也存在著不解和隔閡,李安的父親不理解他的電影之路,甚至在他功成名就後也希望他去做一名老師,而李安也始終「違背父願」去做自己喜歡的電影,而直到最後父親才對他選擇理解。李安,把自己的「小秘密」融入到了電影中,在電影裡主角始終與父親有著難解的隔閡,但也始終深愛著父親,而最後也終究尋找到了彼此接納的結局。其實,這也就是李安,一個中西結合又能顧全大局平衡各方的導演。

探索與嘗試,鑄就大師級

在「父親三部曲」後,李安的電影創作之路可以說是在不斷的探索和嘗試新的「電影世界」。

1995年上映的電影《理智與情感》是李安第一次執導純英語片,電影改編自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同名愛情小說,這也是他第一次執導愛情片。影片講述一個英國莊園主去世後,由於遺產法規定家產只傳男不傳女,他的女兒們都面臨著掃地出門的命運,嫁一個好丈夫便成了她們的燃眉之急。李安作為拍攝華語電影出身,又是一個生長在臺灣的導演,卻去執導一部由英國著名小說改編的電影,這讓他備受爭議。然而,影片上映後的成功證明了李安的才華和駕馭能力。此後,李安又在1997年、1999年分別創作了《冰風暴》與《與魔鬼共騎》兩部英語片。

2000年,李安再次執導華語電影《臥虎藏龍》。《臥虎藏龍》由周潤發、章子怡、楊紫瓊等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一代大俠李慕白將青冥劍送與貝勒爺後,玉嬌龍的奪劍和李慕白尋劍及兩人之間的故事。

江湖是什麼?在武俠電影中所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險惡。而在江湖面前,有人想離開,又有人想踏入。離開是因為知道它的險惡,踏入是因為對江湖的崇敬和好奇。李慕白說「江湖裡臥虎藏龍,人心裡何嘗不是?刀劍裡藏兇,人情裡何嘗不是?」而玉嬌龍認為「在江湖上走來走去的,是不是很好玩?」那麼江湖究竟是什麼恐怕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只是在我們身處的世界我們只能自己去感受自己的江湖。有些人,他的江湖裡有個殿堂,殿堂裡有把寶劍,他想拿這把寶劍做什麼恐怕也只有自己知道,但那也是他追逐的目標。有些人,他的江湖是行俠仗義,偶爾也頭破血流。而有些人,他的江湖只有他自己和他幻想的敵人。

2003年李安第一次執導超級英雄片《綠巨人》,這是他少數沒有大獲成功的電影,但這是他作為導演突破自己的一次商業嘗試。

2005年的《斷背山》是李安第二次涉及到同性戀題材電影,在李安看來同性戀實際上跟異性戀沒有區別,所以李安把《斷背山》拍的如此感人和真摯,以至於讓人忘掉了在愛情面前會有性別的選擇。

2007年的《色·戒》是李安最大膽和刺激的一次嘗試,先不說影片裡大家都想看的畫面的真假,但影片中湯唯所飾演的王佳芝所面臨的痛苦和掙扎、情感與理智之間的徘徊足夠讓人心碎,李安自己曾說這是他最痛苦的一次電影創作。

如果說在2012年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前,李安的電影創作是單純的對電影內容的探索和嘗試,那麼從《少年派》開始,李安把電影技術探索跟內容創作進行融合,從而進行新的探索即電影技術對電影內容的表達意義。

《少年派》講述了少年派遇到一次海難,家人全部喪生,他與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小船上漂流了227天後最終獲救的故事。這是李安第一部3D電影,電影裡有逼真的老虎和絕美的海洋奇觀,以3D的形式呈現讓人有身臨其境和更好的觀影感受。

    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李安第一次走在了電影技術的最前沿,3D、120幀、4K的技術規格挑戰了觀眾的觀影經驗,讓觀眾第一次在影院能夠看到如此清晰與真實的畫面。《比利·林恩》是李安最大膽的一次嘗試,儘管在當時有很多爭議,但電影技術的進步總是需要有人去嘗試與冒險,時間和歷史也會證明它的意義。

2019年10月18日,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將要上映。《雙子殺手》也採用了3D、120幀、4K的技術規格上映,但這次不同的是影片主角威爾·史密斯一人將飾演兩個角色,這是李安電影中第一次對手就是自己。

李安是唯一一位對中西文化的把握遊刃有餘的華人導演,並且能夠平衡藝術跟商業的導演,在李安的電影創作中他秉承著電影創作一方面要滿足觀眾另一方面也要有著自己的「小秘密」的創作觀念。李安的「小秘密」就是他的藝術表達,當然這是他埋藏在電影表象之下的東西。把「小秘密」表達的恰到好處就是對一個導演功力深厚的考驗,顯然李安在這方面是少有的電影大師。

其實,在李安很多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安探討父親與孩子之間的問題,最明顯的就是「父親三部曲」,其次還有《綠巨人》。李安或許與其父親之間存在著隔閡,父親或化作李默白或化作老虎亦或是綠巨人。也許每個人心中總有一道無形的坎和未知的世界,亦或許每個人心中總有個對手,就像《雙子殺手》中的自己。

導演有時候真像一個廚師,把所有的材料配料整到一起,然後呈現給觀眾,有時候不管你怎麼炒也是眾口難調,或者最簡單的西紅柿炒雞蛋也有很多人愛。

那麼如何炒好電影這盤菜?中國的青年導演們?

                                                    2019年10月15日

                                                            北京

                                                             包子

相關焦點

  • 從張藝謀到李安、周星馳,這些大師電影中的美食有什麼特別含義?
    張藝謀用電影告訴觀眾,大土才能大洋。1994年,李安在臺灣電影《飲食男女》中用一桌好菜撐起了一個故事。導演李安借食物表達了傳承,人生最美好的事永遠是一家人能在每個周日,放下所有事情,整整齊齊吃上一頓晚飯。
  • 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大師班,李安率先開講
    因此,儘管困難重重,我們依舊保持著與電影人的密切溝通,並在第一時間向李安導演等國內外知名電影人發出了大師班的邀請。用李安導演的話來說,越是在這樣艱難的時刻,越需要電影人們相互團結、相互支持。李安導演給予電影節的溫暖,令我們更加堅定了克服技術困難舉辦大師班的信念,並終於在北京國際電影節走向第十個年頭這一裡程碑時刻,榮幸地邀請國內外傑出電影人通過講座與對談,與大家分享他們最真實的職業歷程和最寶貴的人生經驗。
  • 要聞速遞丨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大師班,李安率先開講
    因此,儘管困難重重,我們依舊保持著與電影人的密切溝通,並在第一時間向李安導演等國內外知名電影人發出了大師班的邀請。用李安導演的話來說,越是在這樣艱難的時刻,越需要電影人們相互團結、相互支持。李安導演給予電影節的溫暖,令我們更加堅定了克服技術困難舉辦大師班的信念,並終於在北京國際電影節走向第十個年頭這一裡程碑時刻,榮幸地邀請國內外傑出電影人通過講座與對談,與大家分享他們最真實的職業歷程和最寶貴的人生經驗。
  • 要聞速遞丨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大師班,李安率先開講!
    因此,儘管困難重重,我們依舊保持著與電影人的密切溝通,並在第一時間向李安導演等國內外知名電影人發出了大師班的邀請。用李安導演的話來說,越是在這樣艱難的時刻,越需要電影人們相互團結、相互支持。李安導演給予電影節的溫暖,令我們更加堅定了克服技術困難舉辦大師班的信念,並終於在北京國際電影節走向第十個年頭這一裡程碑時刻,榮幸地邀請國內外傑出電影人通過講座與對談,與大家分享他們最真實的職業歷程和最寶貴的人生經驗。
  • 李安關錦鵬開講!北影節電影大師班8.24拉開帷幕
    因此,儘管困難重重,我們依舊保持著與電影人的密切溝通,並在第一時間向李安導演等國內外知名電影人發出了大師班的邀請。用李安導演的話來說,越是在這樣艱難的時刻,越需要電影人們相互團結、相互支持。李安導演給予電影節的溫暖,令我們更加堅定了克服技術困難舉辦大師班的信念,並終於在北京國際電影節走向第十個年頭這一裡程碑時刻,榮幸地邀請國內外傑出電影人通過講座與對談,與大家分享他們最真實的職業歷程和最寶貴的人生經驗。
  • 北京電影節大師班:李安關錦鵬開講
    在這裡,我們不僅分享喜人成果,也討論困難、探討解決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們跟隨他們在電影之路上一起上下求索,在他們的話語間重新「發現」電影。今年對於任何電影節來說,都無疑是特殊的一年。與此同時,我們深知舉辦電影節之於整個電影行業的重大意義。因此,儘管困難重重,我們依舊保持著與電影人的密切溝通,並在第一時間向李安導演等國內外知名電影人發出了大師班的邀請。
  • 李安電影《飲食男女 (1994)》高清完整版
    李安電影《飲食男女 (1994)》高清完整版導演: 李安編劇: 李安 / 王蕙玲 / 詹姆斯·夏慕斯主演: 郎雄 / 楊貴媚 / 吳倩蓮 / 王渝文 / 張艾嘉 / 更多...類型: 劇情 / 家庭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臺灣 / 美國語言: 漢語普通話 / 閩南語 / 湖南話上映日期: 1994-08-03(美國)片長: 124分鐘又名: Eat Drink Man Woman臺灣中國菜碩果僅存的大師老朱(郎雄)退休後,漸嘗老年生活的諸多尷尬:每周日費心做出的一桌豐盛菜餚,並無將三個女兒(楊貴媚
  • 來北影節大師班跟李安一起,做一場三十年的電影夢
    今天上午,李安導演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師班如約開講,與影迷們分享作為電影創作者的心路歷程,也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為電影從業者們送來堅定的支持。李安導演現場講授大師班 -東方與西方的創作初探- 在華語電影導演中,李安無疑是一位卓越的代表。他的電影兼及傳統與現代的倫理矛盾,觀照東方同西方的文化衝突,並遊刃於這種差異和對立間,以微妙的分寸感試圖在文化多元、眾聲喧譁、認同分歧的現世生活中致力尋求一條和而不同的出路。
  • 李安電影的信與義
    李安應該算是中國電影歷史上最具有文化的導演。 他最開始的第一部作品,推手,講的就是兒子與父親的故事,這是一種感情故事。 接下來就是傑出的飲食男女,我覺得這算是把中國人品質都摸透了,中國人該是個什麼樣的,我想在這部電影裡李安做了一個總結
  • 大師經典 | 李安作品合集(13部)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臺灣省屏東縣潮州鎮,祖籍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 ,華語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紐約大學。1990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推手》,該片獲得第2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提名 。1993年,拍攝劇情片《喜宴》,該片獲得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李安憑藉該片獲得第3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 。1994年,執導了劇情片《飲食男女》,該片獲得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1995年12月13日,執導的劇情片《理智與情感》上映,該片獲得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
  • 北影節大師班 | 李安:拍「新」電影,就是在和一個工業抗爭
    但作為「表裡不一」、且喜歡不斷嘗試新東西的人來說,李安也明白技術變革的必然,為此,他願意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大師班期間他還分享了哪些乾貨?看完這段萬字實況轉錄,也許會對你有啟發。 向真:歡迎兩位,今天我們一起進入電影大師課,現在我們落座開啟今天的大師講堂。
  • 李安:為電影而生
    即使現在已經功成名就,電影之外,李安仍覺得自己是一個無用的人。電腦不會用,信用卡也不會用,一般生活上的事情都不太靈光。並不是現在做大導演才不管生活上的瑣事,從年輕時李安就迷迷糊糊。他調侃自己可能是活在另外一個空間的人,但到電影裡面就好像換了一個人。
  • Feature 專欄 | 李安製片人詹姆士·沙姆斯的大師班隨堂筆記
    對於如今的美國人來說,外語電影已經成為了美國電影市場的一部分,而回到20年前的千禧年,彼時的美國市場對華語電影一無所知。當李安帶著《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2000)來到美國市場時,也讓美國人開始意識到,在美國之外,也有有趣且經典的電影。詹姆士·沙姆斯,正是這部電影的監製及編劇之一。
  • 李安為什麼成不了大師?丨把噗
    《推手》影片中一個簡單的例子,是由朗雄飾演的父親在跟兒子發生矛盾後一氣之下離家到一家中餐館打工的遭遇。當老闆指責老人洗碗太過拖沓要把他辭退之時,幾個青年壯漢卻挪動不了老人半步,以致最後以警察的到來收場。
  • 李安導演評分最高的十部電影
    有人說李安導演的電影:「質樸自然,對白風趣幽默,情節細膩別致,劇情圓融流暢。」你們覺得呢?
  • 李安視頻連線北影節大師班,暢談藝術創作中的惑與不惑
    8月25日上午,北京國際電影節系列活動之一,李安電影大師班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北京日報 記者 甘南 攝25日,身在紐約的導演李安以視頻連線的形式光臨第十屆北影節電影大師班,成為今年第一位開堂講課的電影大咖。李安這次大師班的主題是「東方表達與數位技術」。提及這兩者的融合,他坦言「講融合有點沉重」,因為技術與表達本來應該是一體的,不論數碼或是其他新技術,都只是一種媒介,表達內心的東西才是重要的。
  • 同為華語大師,張藝謀和李安之間差了一個「百年好萊塢」
    很多人奇怪,作為國內電影導演的翹楚張藝謀為何衝擊奧斯卡總是失敗,而同為華語電影大師的李安卻三獲奧斯卡,並且其中兩次還獲得了最佳導演獎。縱觀整個職業生涯,李安比大四歲的張藝謀成名略晚,當1988年張藝謀憑藉著導演處女作《紅高粱》蜚聲國際影壇的時候,李安還在吃老婆的「軟飯」。而李安之所以能夠在衝擊奧斯卡之路上後來居上,很大程度上和他所處的電影平臺有關。
  • 李安北影節大師班訪談完整版在此
    8月25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次開設電影大師班,邀請到電影導演李安,以遠程視頻連線的方式為觀眾傳授他積累多年的經驗和感悟。作為電影技術探索的先驅者,李安在現場為觀眾分享了膠片轉數字、3D 技術的拍攝經驗,認為自己對於技術探索仍然處於初步學習階段。
  • 李安北影節大師班訪談完整版在此
    8月25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次開設電影大師班,邀請到電影導演李安,以遠程視頻連線的方式為觀眾傳授他積累多年的經驗和感悟
  • 第十屆北影節大師班官宣,李安、關錦鵬等擔任主講人
    新京報訊 8月18日,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師班正式官宣,主講人包括李安、關錦鵬、傑茜卡·豪絲娜以及來自美國電影協會(MPA)成員公司的高管和資深電影人。李安導演大師班 主題:東⽅表達與數位技術時間:2020年8月25日10:00-11:30地點: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主講嘉賓:李安